文/馬嶺村劉傅斌
古語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古語又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由此可見,讀書在古代有其相當的重要性。但是在現今的社會,不少人流傳著讀書無用論,然而事實是否如此,有待我們進一步考究和論證……
在古代,很多窮人要想功名成就,就得通過讀書考科舉這條路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科舉制度從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在這一千三百多年間,數不勝數的人物通過讀書走上學而優則仕的平步青雲大道。古代上至高官宰相下至普通秀才基本都是通過讀書考科舉實現理想的。由此可見讀書在古代的重要性。
但現代社會,普遍充斥著讀書無用論的言論,事實是否如此呢?讓我們慢慢來考究和論證下。這社會,由於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人成為暴發戶和企業家。這些暴發戶和企業家,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是讀書甚少或沒什麼文化的,因此他們大肆渲染讀書無用論。然而,他們的言論在我們看來也未免太過荒謬。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數據。中國目前的超級億萬富豪百分之六十以上受過高等教育,也就是說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億萬富翁只受過高中以下教育。至於賺錢,不讀書不充實自己頭腦,除非從小就接觸生意有豐富經商經驗,不然,再多的錢也可能敗光。只有讀書有頭腦的人才能把企業運營得穩穩妥妥,而那些讀書少的暴發戶很多都是先富後敗搞到最後傾家蕩產的人比比皆是。像中國前首富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騰訊董事長馬化騰畢業於深圳大學,萬達集團總裁王健林畢業於遼寧大學,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畢業於北京大學,這些企業家讀書多懂得管理運營公司,他們生意蒸蒸日上,相比之下,不少暴發戶因讀書少不懂搞管理運營而把自己生意最後弄得一塌糊塗……以上數據和事實就是給那些鼓吹讀書沒用論的人當頭一棒。
其次,中國有錢的暴發戶和企業家只佔總人口的少數,大多數都是千千萬萬打工者一員。這些打工者當中,讀書少或沒上過大學的要麼做農民,要麼進工廠和私企打工,他們的待遇較低而工作時間又長。而那些讀多書或上過大學的人要麼進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和國企,要麼進名企和外企,他們工資待遇高並且工作時間短,更何況現在到人才市場等找工作首先就有學歷這道門檻,對於高端行業對學歷要求更高,兩者對比一下就知道讀書是無用還是有用了。
再次,讀書少的人普遍文化素質低和法律意識淡薄,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而讀書多的人知書識禮和法律意識較強,在人生道路上不易誤入歧途和自毀前程。據中國某項數據顯示,中國違法犯罪率較高人群是初中及以下學歷,而高中及大學以上人群違法犯罪率較低。
上面我們已經論述古代和現代讀書的重要性,下面讓我們探討中國和外國關於讀書的重要性。
在中國素有書香門第之說,有個斐氏家族在中華大地兩千多年歷史中,先後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他們之所世世代代人才輩出,與他們教育和讀書有很大關係。
在外國,讀書同樣相當重要。英國文學家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以色列就是靠書籍這個營養品供給成為強國吊打中東幾個國家,而日本就是靠讀書吸收西方先進國家經驗走上強國富民之路。現在再說說美國,它之所以成為當今世界頭號強國和稱霸全球,它靠的是什麼?理所當然,它靠的致勝法寶也是讀書,靠的就是每年接納來自全世界各國的頂尖讀書人才。據數據顯示,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64本,是世界上讀書最多的國家,俄羅斯55本,美國50本,德國47本,日本45本,奧地利43本,……由此可見,世界上讀書多的國家都無一例外是經濟和科技發達國家。
我國漢代大學者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而外國學者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因此,讀書可以成就一個人,讀書可以讓人走正確人生道路,讀書可以讓人增長知識才幹和培養出人才,讀書可以讓國家富強,讀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讀書更可以使人進步。所以說讀書的重要性實在不可蔑視!
2019年11月20日
本文首刊於第六期《劉傅家園》劉傅藝苑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