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亙近10個世紀的時間之流,還曾擔綱英國軍官與皇家服飾的重要識別圖騰,「格紋」已當之無愧地成為經典時尚形象的靈魂,並在品牌們的前瞻創意發揮下,展現出端莊優雅、型格帥氣、龐克叛逆、童心奇趣等百變風貌。
而在這個「必須穿上格紋西裝/大衣」的秋冬時節,我們也不妨一瞥這些錯綜複雜圖紋的歷史脈絡,並從時裝秀臺和穿搭達人身上汲取靈感,打造專屬自己的classic look吧!
Tartan:蘇格蘭格紋
最為人熟知的格紋款式,大概就非「Tartan(蘇格蘭格紋)」莫屬了!此種圖騰約於12、13世紀出現,由2~6種顏色的直、橫條紋所組成,彰顯一主要的背景色塊和數個較細的線條,當垂直的細線相交時會產生一正方形色塊,原為蘇格蘭貴族用來分辨彼此所屬氏族的家族紋飾,時常於當地男子服裝──短裙(Kilts)上見到,而後發展為英國皇室熱衷使用的「Royal Stewart」格紋(多為紅配綠),而配色相對黯淡的「Black Watch」,則是蘇格蘭軍團「黑衛士」的身份表徵。
1746年,英國政府因欲打壓蘇格蘭文化而頒布《Dress Act》服飾禁令(於1782年廢止),禁止所有人穿著Tartan,但當地民族仍極力保留其引以為傲的服飾文化與紡織/染色技術,並於日後成為該民族文化的復興象徵。
1930年代,Tartan圖紋如旋風般刮進美國,成為常春藤名校學生人手一件的學院風單品,之後更透過Burberry、Vivienne Westwood、Alexander McQueen、John Galliano等品牌的用心改革展現出豐富表情,同時滲透進所有階級人民的日常著裝中,並由90年代嘻哈風潮帶入街頭文化中;要注意的是,所有的Tartan創作均需於《The Scottish Register of Tartans》完成註冊,方能獲得原創版權。
想在日常場合駕馭Tartan,大衣、直筒褲、網球裙、漆皮風衣、cropped夾克….等等,皆是不錯的單品選擇,而風格大膽的女孩更可嘗試Head-to-toe的格紋饗宴,譬如整套同花色的西裝,或是將單元大小不同的2種格紋一起穿上身,也可挑戰看看鮮粉、亮黃等鮮豔奪目的格紋底色。
Prince of Wales:威爾斯親王格紋
另一款你我衣櫥中幾乎都會有的圖騰──Prince of Wales(威爾斯格紋,又稱「Glen Plaid」),由綜橫出格紋形態的千鳥紋所組成,於19世紀出現於蘇格蘭高地的人民服飾中,為蘇格蘭小鎮Glen Urquhart地主階級常穿的羊毛紡織品。
英國威爾斯親王(愛德華七世)在該小鎮狩獵時深深被此種圖騰吸引,並將之帶回英國加以改良、以其封號命名之,隨後在20世紀男裝流行指標──溫莎公爵(Duke of Windsor)的推廣下流行開來。
Prince of Wales的色調使用較蘇格蘭格紋低調些,偶爾使用亮色系的細橫線賦予特殊口音,通常予人素雅、高貴、書卷氣息等紳士印象,是男裝裁縫中最常使用的布料之一,亦適合率性女子們穿著,只需套上一件格紋西裝外套或西裝褲,便能塑造精明幹練的女強人形象,亦可與緞面洋裝或運動服飾混搭出別樣風情,或借特色剪裁(如荷葉邊)扭轉其稍顯嚴謹的正裝形象。
Gingham:棋盤格紋/ Buffalo Plaid:水牛格紋
隨著田園風格興起,滿載夏日野餐氛圍的「Gingham(方格/棋盤格紋)」亦跟著回歸趨勢舞臺;此種雙色相間的方正圍棋格圖案,名字其實是由馬來西亞語「genggang」演變而來(法國人稱之為「Vichy(維希)」),有「分開」、「半掩」之意,於17世紀開始投入使用於服裝中,在西方國家常被當作家居紡織品使用,接著於20世紀初被引進成服世界,並在40年代美國影劇節目中嶄露頭角(如《The Wizard of Oz》中Dorothy Gale身上的藍白相間圖騰),進而帶起流行風潮,擅長科幻風格的Thierry Mugler還將此種藍白Gingham布料製作成前衛感十足的連身裝,徹底打破Gingham既定的甜美溫馨意象。
Buffalo Plaid(水牛格紋)與Gingham樣式極為相似,差別只在Buffalo Plaid盛載了滿滿休閒感的美式風格,多以黑白、紅黑、黃黑、綠黑等組合呈現,通常具有較寬的方格與明顯的斜紋,風格與Gingham相比來得沉穩厚實,而其命名則因喜用此圖紋的羊毛紡織廠Woolrich設計師飼養水牛的習慣而來。
在歷經LOEWE、Jil Sander、Self-Portrait等品牌的巧手改造後,Gingham與Buffalo Plaid已成為能順利融入極簡摩登、鄉村浪漫、休閒街頭等風格的百搭元素,而Fashionista們也紛紛將此圖案,藉由西裝、長版洋裝、Oversized解構襯衫等單品穿出個性形象,與其他格紋類別拼接更能大幅提升時尚力。
Windowpane:窗欞格紋/ Tattersall:塔特賽爾紋
因形似方窗格子而被冠上「Windowpane(窗欞格紋)」之名的這款格紋,相較上述幾種格紋而言知名度較低,卻仍於秀臺和街頭上大放異彩,單色調(或2個相近色調)、線條乾淨、風格簡約是它的最大特色。
而另一種與Windowpane樣式極相近的Tattersall(塔特賽爾紋),名稱源自於70年代倫敦賽馬拍賣會Tattersall(由創造此圖紋的Richard Tattersall成立),為馬術人士喜愛著用的法蘭絨襯衫圖紋,多以白色為底,交疊上紅、綠、藍、黑等2色以上的相異尺寸單元織紋,與Princeof Wales一同並列為英倫紳士的愛用圖騰,通常線條密集度較Windowpane高一些。
日常穿搭方面,無論是再怎麼單調的版型,只要躍上Windowpane或Tattersall,便能瞬間變得時髦有型(連那件充滿睡衣感的短褲都變得酷起來了!),將2種顏色和單元大小相異的Windowpane / Tattersall搭在一塊兒,更能凸顯自身混搭功力;此外,平常遇到格紋便退避三舍的極簡主義者,這回可考慮將單元寬大的Windowpane外套/大衣穿上身,替造型添入恰到好處的型格口音。
Argyle:菱格紋
時尚達人們都會在秋冬時節擁抱的趨勢──Argyle(菱格紋),乃由菱形色塊和細線共同組成的格紋花色,發源自17世紀蘇格蘭Argyll家族的文化傳承,在一戰後由百年針織老牌Pringle of Scotland發揚光大,於英國貴族學校學生的針織背心和長襪上皆可見到它的身影,而早期為Dior生產克什米爾毛衣的Lyle & Scott,則將此種菱格紋融入高爾夫球裝中,搭起此種學院風圖紋與運動風格的溝通橋梁。
Argyle在過去被認為是非常宅(nerdy)的一種圖紋,直到由Gucci帶領的復古文藝風潮席捲時尚界,加上Miu Miu、Alexander McQueen、Thom Browne從多元配色、單元尺寸和圖案構造方式下手的改造巧思,才以復古文藝、青春玩味、優雅摩登等嶄新面貌,再次被大眾認識。
想將此款沾染英倫古典風韻的格紋穿出摩登氣息?除了最常見的「白襯衫+Argyle針織背心+長裙/丹寧褲」穿法之外,你也可試試「cropped Argyle針織衫+紙袋褲」、「Argyle開襟針織衫+皮帶+百褶裙」等創意配搭,而深諳印花混搭術的穿搭達人,則可盡情將之與條紋、碎花或其他格紋類別配對;此外,配色豐富或罕見的Argyle單品,亦是完善吸睛造型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