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必讀|專家都使用的鑑定方法,(瓷器篇)

2020-09-15 六甲先生

目前很多人趨之若鶩的進入到古董收藏這行,但是這行水之深,即使我不說,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收藏豈是兒戲,都是用真金白銀換來的,盲目的去收藏去買賣最後換來的都是財物兩空,所以我下面我會教大家一些瓷器鑑定的思路和方法,大多數藏家都很難上手。根本原因是不了解瓷器的特徵,所以只能憑感覺悶著頭買,次次買到新的,真的等到遇到一件老的瓷器那時候可能就畏首畏尾,有可能真的錯過了,導致後悔莫及。相信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那麼,如何才能開始成為真正的收藏家和鑑賞家呢?

根據我的經驗,也是絕大多數行家和專家鑑定瓷器的所用竅門,那麼從哪些方面去辨別瓷器呢?還有昨天一個朋友給我留言跟我說。下師察色,中師望器,上師觀神,這個說法是沒問題的。這個和我下面說的其實也不相衝突,這只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罷了。

當你要鑑定一個瓷器首先要從7個方面去著手,是哪七個方面呢?

那就是那就是型(器型),紋(紋飾),胎(胎骨),釉(胎釉),彩(彩繪),工(燒造工藝),款(落款)

一 器型。型是明代以前瓷器中最重要的。許多行家都知道,從遠處一打眼,不用上手,就知道東西不對,為什麼?就是因為器型不對。

再比如元代的罐子幾乎絕大部分形狀都是一樣的,因此你某天看到一個青花罐子,和你在博物館或者其他地方看到的珍品的器型不一樣的話,那幾乎就可以斷定,東西應該是不對的。

二 紋飾,讓我們談談紋飾,所謂紋飾就是代表了當時的時代特徵,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特有的紋飾。比如明代和清代的龍紋就不一樣,前者是風車狀,後者五爪是四前一後。如果對不上的話,那最起碼也是仿皮,那要分辨究竟是新仿還是老仿,那就還需要看其他的特徵了。

三 胎,很多人看一件藏品首先就會把瓷器翻過來倒著看,看底足,看得就是胎骨。

首先底足的鑑定是這些環節中最重要的,判斷真偽或者斷代都是要以底足為依據的,常見的有火石紅啊,修胎的刀痕,底足的做法,削足方式,胎土痕跡,胎骨外觀質地等等。

四 釉,每個時期的釉料不同,不同時期窯爐也有所區別。現在說的看氣泡,實際說的就是看釉。但是,看氣泡只能分辨出柴窯和煤窯的之間的區別。它不能用作鑑定瓷器的標準。如果一件瓷器價格不菲,就不會差那點柴燒的費用了對吧。不同時期不同窯爐的釉料各有特點。宣德仿哥窯和宋哥窯看起來相似,但是在放大鏡下觀察時,釉仍然不同。」

第五彩,我們僅以釉下彩為例,以簡要說明彩對瓷器識別的重要性釉下彩主要有兩種青花和釉裡紅兩種。青花瓷上塗有含有氧化鈷作為顏料的天然礦石,釉面紅漆上有含氧化銅作為顏料的天然礦石。這兩種瓷器直接在瓷胎上繪畫,畫好之後上釉。然後一次性入窯高溫燒制而成。說到青花瓷,很多朋友都知道蘇麻離青這個詞。網上也有很多如何鑑定蘇麻離青的說法。我不在這裡詳細介紹。如果一件青花彩繪所用的青料當時的朝代都沒用過,即使它再漂亮,那大概率也是仿的對吧。

第六 ,工就是製作工藝,包括包括胎土,釉,彩料,燒窯,成型等瓷器的燒制技術。例如,宋定窯的覆燒,後來也用於景德鎮。此技術僅在碗上使用。相較於普通碗的足底無釉,他是口沿無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到相關的材料來自己學習。工藝的十個特點更加明顯,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第七款,落款對於瓷器鑑定也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考古數據表明,中國瓷器完整的落款的形成應該發生在明初的永樂時期。後來的官方窯爐幾乎都有款。大多數新手朋友很多都是看款來斷代的。

因為當下剛入門的比較多,一看到款如大清康熙年制,大清雍正年制就以為撿到寶,殊不知這都是制假者迎合了這些人的想法所仿製的贗品,以前鑑定看重的款,那麼到現代反而成為迷惑人的障眼法了,如果東西是對的,款不款都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鑑定瓷器是一門科學。它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大多數人收藏幾十年能看懂某一個窯口,或者某個時期的瓷器,那都是厲害人物了,所以你就知道一些人只玩三清,只玩民國,說的是什麼意思了,只玩你擅長的,其他作為了解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你不可能面面都精是吧。如果一個普通的業餘愛好者想要入門,那麼他必須沉浸在特定的類別中,並經過專業的收集和研究,然後才能成為該類別的專家。 文章由 『』六甲先生『』 撰寫

相關焦點

  • 瓷器的真偽鑑定一直是困擾文博界和藏家
    瓷器的真偽鑑定一直是困擾文博界和藏家的大問題,鑑定市場的主體是專家,專家的認知水平是所謂標準器認知量的多少。 一些標準器一般是目前的館藏品,目前形成的瓷器鑑定的定論或學說就是館藏品這塊基石,現在要問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各代官窯瓷器生產了多少?有多少在現在的博物館中?
  • 老化痕跡鑑定,這種瓷器鑑定方法可靠麼?瓷器鑑定真知堂
    最近,老化痕跡鑑定(又稱死亡氣泡鑑定)這種鑑定法,在收藏圈裡頗為流行。那麼,什麼是老化痕跡鑑定,它的原理是什麼?這種方法是否科學?科學的瓷器鑑定方法到底是什麼?這些問題收藏家們都很關注。跟隨真知堂去看看這些問題的答案吧。本文配圖,均為博物館館藏文物真品,值得收藏家收藏起來慢慢看。什麼是老化痕跡鑑定?
  • 清代瓷器鑑定方法乾貨——順治篇
    胡同兒說瓷器 關於瓷器的鑑定,我之前給大家寫了很多文章,最近想寫成系列,就乾脆來個清代瓷器鑑定系列,從順治爺開始寫,一直寫到宣統帝。今天是本次鑑定篇的開篇,我們就寫寫順治時期瓷器的一些鑑定方法。我不說行話,也不玩行活,虛頭八腦的沒意思,直接撈乾的,希望對大家的鑑定有所幫助。
  • 藏友1萬入手五代執壺,鑑定為耀州窯天青釉瓷器,專家:鬼斧神工
    藏友1萬元收的五代執壺,鑑定為耀州窯極品瓷器,專家:鬼斧神工 耀州窯瓷器 藏友1萬買的青釉瓷,被鑑定為罕見的耀州窯天青釉 青瓷的故鄉上虞的王先生,買的一件瓷器讓他非常的困惑。這件瓷器是他在陝西的朋友家看到的,造型是五代時期的一件水注,王先生為了買到這件瓷器,前後幾次去朋友家,最終感動了朋友,以1萬元買了下來。
  • 宋代官窯瓷器的鑑定方法
    【古董鑑定方法:每天早上8點更新】 宋代官窯瓷器的鑑定方法 除非你是八十年代就開始玩宋代官窯瓷器,那時候滿世界都是真的,便宜得很還沒有人要,更不要說仿品。
  • 瓷器鑑定方法
    人們搞收藏都想買到真正的老物件,可現在古玩市場裡,仿造得太多,魚目混珠難辨真假,不管是古玉器還是老瓷器,真正到代的很少見到,老瓷器中的官窯珍品更是難找, 收藏幾十年也難買到一件珍品。老瓷器是古代人們使用過的物件,有出土的;有傳世的。辨別一件瓷器的新老,要從各個方面考慮,看.摸.聞.聽都要用上,每個時代的瓷器都有每個時代特徵。老瓷器有官窯瓷器,也有民窯瓷器。
  • 清代青花瓷器鑑定方法
    無論是在工藝技術,繪畫水平還是產量方面都達到了中國制瓷歷史上的又一高峰。流傳至今的清代青花瓷器,數量之多,品種之繁,是非常驚人的。它們不僅時代特徵鮮明,而且燒造脈絡清晰,為世人再現了清代青花瓷器的發展歷程。
  • 古瓷器鑑定:成化青花最終四大鑑定特徵,細說藏家都不知道細節
    隨著近幾年來收藏熱潮,明清時期的瓷器以其器形多樣、色彩豔麗、紋飾精美、裝飾性強而備受人們追捧。收藏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鑑定,對於藏品的鑑定也是很多藏友困擾的問題。最近筆者分享了很多有關青花瓷器鑑定的一些技巧,也是希望能幫到和我一樣熱愛收藏的朋友一些參考,能在日後的藏購過程中少走一些彎路。今天筆者還是給大家分享一些筆者對於青花瓷常用的鑑定技巧。
  • 宋代定窯瓷器鑑定方法
    藏家若能收藏到一件宋代定窯瓷器,都如獲至寶。但是,隨著當代定窯瓷器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仿製技術的一再提高,給宋代定窯瓷器收藏鑑定帶來很大的難度。下面就來說說宋代定窯瓷器鑑定方法。  過去人們總結出來的那些老定瓷特徵,現在造假者幾乎都能做出來,有的做的是相當的「好」,以至於很多老藏家、權威專家也連連「打眼」。
  • 古瓷器鑑定:成化青花最終四大鑑定特徵,細說藏家都不知道細節
    隨著近幾年來收藏熱潮,明清時期的瓷器以其器形多樣、色彩豔麗、紋飾精美、裝飾性強而備受人們追捧。收藏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鑑定,對於藏品的鑑定也是很多藏友困擾的問題。最近筆者分享了很多有關青花瓷器鑑定的一些技巧,也是希望能幫到和我一樣熱愛收藏的朋友一些參考,能在日後的藏購過程中少走一些彎路。
  • 古玩圖片鑑定指南:瓷器專家姜鳳利教你拍攝鑑定九圖
    藏品的遠程鑑定, 是通過專家的掌握的鑑賞知識體系,與藏友提供的藏品信息量進行對比判斷,信息量越全,專家的鑑定結果越精確。 很多藏友在使用圖片鑑賞中,因為沒掌握正確的藏品圖片拍攝方式,導致藏品信息不完整,即影響了專家對藏品真偽的正確判斷,也浪費了藏友的鑑賞費用。
  • 古瓷器的老化痕跡和鑑定方法
    關於如何判定一件瓷器的新老,國內藏家專家歷來意見不一,各說各話,大家似乎都按照自己的軌道在獨立的運行,在藏友之間的交流中也經常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甚為尷尬,這種認識上的混亂,導致了假貨乘虛而入,並且已經到了真貨沒有生存空間的地步。
  • 藏家和專家,誰才是真正的古玩鑑定家
    藏家與專家,鑑定文物真偽到底誰的眼力好?1.藏家:古董商人研究的主題首先是真偽,任何一次走眼都會付出代價,他們的全部知識和興奮點都集中在真偽這一個點上!一些藏家甚至幾十年不離手,睡夢中也是藏品,這種幾十年與藏品相親的緊密接觸,使他們對古玉真偽的鑑定有一種特殊的感知,其次,中國的藏家往往都是世代傳承,對外秘不洩露,歷朝歷代沒幾個真正的大藏家會參加什麼收藏協會,賽寶大會諸如此類的活動,只有一些半瓶子醋才會到處晃蕩!對真偽鑑定的許多知識,密訣,藏家也都有幾代甚至十幾代沉積與密傳,這一種積累使真正的藏家對真偽的鑑定具有很高的準確性!
  • 如何正確鑑定元青花瓷器(實戰篇)與元青花瓷器詳細分辨方法
    即便是遠在非洲的肯亞出土的非常普通的日用元青花瓷器,也是僅限於重要遺址和有身份的墓葬區域當中。當然,元青花在元代晚期大量生產的歷史成因(儘管目前館藏數量有限,但從景德鎮窯址區域歷年出土大量廢品及印尼出水大量海撈殘(器)片,還有國內外一些私人收藏),這是個各國研究學者和藏家共同探索的話題,有待更詳細的學術論證和發現。
  • 艾尼提可攜式顯微鏡助力古瓷器老化痕跡鑑定
    關於如何判定一件瓷器的新老,國內藏家、專家歷來意見不一,各執一"瓷"。每個藏家、專家都有自己的瓷器鑑定方法,許多時候對於同一件瓷器,藏家、專家也會有不同的鑑定結論,因此導致瓷器鑑定混亂局面。筆者認為瓷器收藏家,尤其是新入門的收藏者,要了解瓷器的鑑定方法。
  • 瓷器描金工藝,必讀的鑑定方法
    描金工藝不論是與粉彩,還是與顏色釉的結合,都能讓瓷器煥發新生,更加精緻,且富有質感。瓷上描金,不僅筆筆精美,更代表一段文化傳承,一段歷史佳話。其價值亦與中國文化精神一樣,生生不息,世代承傳。描金瓷器為何珍貴?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 人眼鑑定與科學鑑定,哪種方法鑑定瓷器更靠譜!
    瓷器收藏,人工辨別和科學鑑定那個更靠譜,這個問題很尷尬,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瓷器收藏是一門大學問,有位藏友說得好,在中國文物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小學生。其實這瓷器文物鑑定,說假容易,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行了。說真,真難!
  • 辨假識真|青花瓷器巔峰-雍正青花,藏家必讀
    雍正青花瓷的特點與康熙時期的濃鬱而古老的風格相比,雍正時期的瓷器外形小巧,精美,俊朗,典雅,而且非常精緻。雍正瓷器有明顯的明代風格,甚至可以與明永樂和成化瓷一爭高下。在眾多的瓷器品種中,青花瓷和粉彩是兩種主要的燒制主流,其中琺瑯是最為珍貴的。粉彩主要是以白地為主,也有少量色地粉彩。青花以暈散的永樂、宣德風格為主,兼有晚明、康熙風格。
  • 成為瓷器收藏家的秘訣是什麼?老藏家:記住三忌一要訣|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但凡在古玩圈裡玩了十年以上的朋友,那基本上都是場場不落。每到周末,一定會在古玩市場上見到他們。時間久了,自然在經濟實力上發生問題,就產生了藏家之間的轉讓行為。以筆者為例,當年在長沙清水塘古玩市場,就出現過很多次剛把東西拿到手,還沒出市場大門,就有人加價要求轉讓的事。八百拿的,轉手一千八,兩千八出手很正常。
  • 11件疑似秘色瓷被鑑定是現代工藝瓷 藏家反駁
    11件疑似秘色瓷被鑑定是現代工藝瓷 藏家反駁 2015-04-12 08:40:04參與互動()   4月10日,成都藏家於先生第二次前往浙江慈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