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三名老中醫「師帶徒」傳衣缽

2020-12-10 閩南網

  日前,南安開展首屆基層老中醫醫藥專家師承帶徒工作,第一批指導老師為南安市醫院主任中醫師周建宣、南安市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吳盛榮、南僑醫院副主任中醫師吳一飄。他們將通過3年時間,每人培養2至3名有志紮根於基層的中醫藥臨床人才。

  老中醫吳一飄為前來看病的群眾開藥方。

 老中醫年事高數量漸少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南僑醫院,在中醫內科的門診室內,吳一飄正給來自詩山的葉月津號脈看診。「吳醫生醫術好,我特意從廈門趕過來看病,最近一直失眠,精神狀態差。」詩山人葉月津常年住在廈門,幾年前,她得了肺結核,經過吳一飄的治療,很快痊癒,現在特別相信中醫。

  而此時,門外還有10多名病人等候。其中,一名最後到的病人顯得特別焦急:「這麼多人排隊等待,恐怕我得下午再來一趟了。」

  「從古至今,中醫藥傳承一直是通過跟師、帶徒,手把手帶教完成的。如今,學院式教育成為中醫藥傳承的主流方式,但老中醫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只有通過師帶徒才是最有效的傳承方式。」南僑醫院副院長葉藝東說,雖然他沒有正式拜吳一飄為師,但跟著他學習了不少中醫藥技術。

  「現在,許多老中醫年事已高,且數量呈下降趨勢,而社會對名醫的需求仍然很大,此次被審核確定為指導老師,我將會把自己幾十年來學習、實踐總結出來的學術經驗、臨床經驗言傳身教,教給學生。」吳一飄說。

 繼承人跟師學習期滿考核

  據了解,被推薦為老中醫醫藥專家師承帶徒工作繼承人,需要滿足以下條件:熱愛中醫藥事業,醫德醫風良好,有志紮根基層,具有職業醫師資格,在縣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中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年齡在45周歲以下。繼承人將通過3年時間,跟著老中醫學習中醫藥理論、學術經驗、技術專長。

  目前,我市3位老中醫的繼承人名單已上報省衛生計生委匯總審核,如出現3人以上報同一指導老師的,由指導老師決定符合條件的繼承人。在未來的3年時間內,繼承學習工作將採取跟師臨床或操作、集中授課等方式,進行全面、系統地繼承指導老師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或技術專長,提高臨床診療和技術水平。其中,3年累計跟師學習不少於150個工作日,獨立臨床實踐不少於250個工作日,集中理論學習實踐3個月。

  3年學習期滿,繼承人將接受由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組織的結業考核。

  「中醫學科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名醫的成長需要多年的臨床實踐和感悟,這種學術和實踐經驗的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培養周期相比西醫要長。」吳一飄說,希望自己的徒弟能夠下苦工夫,踏踏實實地學習中醫,更好地為群眾服務。(記者 王君 實習生 黃偉勵 文/圖)

相關焦點

  • 首個名中醫傳承基地成立!名老中醫免費帶徒 普通市民也可去學習
    6月13日,「重慶市中醫藥行業協會名中醫傳承基地」在江北區的合道堂授牌,國家級名中醫郭劍華、王輝武等一大批老中醫義務收徒,傾力傳授畢生所學。未來,這個首家傳承基地還將招募一批普通市民作為志願者,傳承中醫藥文化。
  • 長沙名老中醫館開館
    8月21日,長沙市「十三五」期間醫療衛生重點項目——長沙名老中醫館正式開放,包括國醫大師熊繼柏,國家級名中醫袁長津、程醜夫、張崇泉、王淨淨等數十位名中醫現場坐診,為市民提供一站式中醫診療服務。據悉,8月21日至23日,全場名老中醫均為市民提供免掛號費服務。 這些名老中醫分散在省內各大醫院、藥房坐診,市民想看名老中醫並不容易。
  • 山西:鼓勵名老中醫「上講臺」
    新華社太原1月10日電(記者霍瑤)記者從山西省政府獲悉,山西省日前發布《深化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建立以名老中醫為核心的教師團隊,鼓勵名老中醫「上講臺」。  山西明確,將健全中醫藥師承教育制度,完善名老中醫學術傳承保障機制,建立以名老中醫、教學名師為核心的教師團隊。
  • 成都名老中醫史偉舉行師承收徒儀式
    行禮敬茶、遞交「拜師帖」、改口稱「師父」——11月22日,「史偉老中醫師承收徒儀式」在蓉華神大廈舉行。譚永力、代鳳芬依次向師承名老中醫史偉鞠躬行禮,呈敬鮮花熱茶,大聲朗讀並遞交「拜師帖」。史偉接過「拜師帖」,贈送《中國當代民族醫藥集成》《當代中醫絕技薈萃》《我的名老中醫之路》等書籍,宣讀「師承訓」,勵其志、樹其德、堅其心、勉其行。在家人朋友的見證下,史偉與譚永力、代鳳芬正式結為中醫傳承「師徒」關係。
  • 「師帶徒」需要「實打實」
    從古至今,「師帶徒」作為傳承技藝、雕塑工匠的主要載體,歷來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和大力推廣。我校每學年初,一般都會舉行「師帶徒」拜師結對儀式,藉以培養新入職青年教師,使其儘快站穩講臺,提升專業素養,成名成家。凡學百藝,莫不有師。
  • 全國名老中醫工作站落戶射陽縣中醫院
    5月21日上午,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李乃庚傳承工作室基層工作站」啟動儀式在鹽城市射陽縣中醫院舉行。儀式由鹽城市衛計委中醫處徐衢處長主持。市衛計委副調研員陶惠,李乃庚先生及其團隊成員,射陽中醫院領導班子成員等人出席了本次啟動儀式。射陽縣副縣長戴翠芳出席儀式並致辭。戴翠芳首先首先對李乃庚傳承工作室基層工作站落戶射陽表示祝賀。
  • 長沙名老中醫館開館 8月21日至23日免掛號費
    8月21日,長沙市「十三五」期間醫療衛生重點項目——長沙名老中醫館正式開放,包括國醫大師熊繼柏,國家級名中醫袁長津、程醜夫、張崇泉、王淨淨等數十位名中醫現場坐診,為市民提供一站式中醫診療服務。據悉,8月21日至23日,全場名老中醫均為市民提供免掛號費服務。 這些名老中醫分散在省內各大醫院、藥房坐診,市民想看名老中醫並不容易。
  • 順德中醫院請名師帶徒,傳統醫術深入學
    順德中醫院名中醫帶徒,更好繼承發揚中醫經驗技術  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黃堂梅) 面帶微笑,表情虔誠,弟子莊重地向師父獻上「拜師花」。為了更好的貫徹《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動「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的要求,昨日(5月10)上午,順德區中醫院舉辦了名中醫拜師儀式活動。  在這場別開生面的拜師儀式上,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腫瘤科主任林麗珠接收了順德區中醫院副主任醫師喬冠英為徒。據介紹,這已經是林麗珠在順德區中醫院接收的第4名弟子。
  • 薪火相傳 長沙二十名老中醫收新徒
    周細江是一名已有20餘年臨床經驗的中醫主任醫師,在全國第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作指導老師、湖南省名中醫、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大主任劉定安面前,他仍然是一名謙虛的弟子。「以上為師取其中,以中為師取其下,以眾為師取其上。」周細江表示,會充分利用師承平臺博採群術,夯實中醫傳統理論基礎,在學習理解、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做好知識轉化,以精湛的醫術回報老師、服務患者。
  • 濟南20位知名老中醫納高徒
    記者黃中明 攝  時報1月13日訊 (記者李永明)名老中醫們年齡大了,耗盡半生積累的中醫經驗面臨失傳的危險。13日上午,濟南市衛生局舉行名老中醫傳承拜師儀式,33名青年中醫作為傳承人,拜全市20位名老中醫為師,通過老中醫們的言傳身教來吸納傳統中醫精華。  上午9點,拜師儀式上,33名有志於中醫事業的青年醫生作為學徒,依次恭恭敬敬地向20位名老中醫獻花、奉茶、三鞠躬。
  • ...市衛健局開展首屆百名醫師「師帶徒 結對子 傳幫帶」活動
    名醫「一對一師帶徒」 提升全市醫療衛生水平 市衛健局開展首屆百名醫師「師帶徒 結對子 傳幫帶」活動 2020-12-11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師帶徒」醫療幫扶活動在北京啟動
    北京高層次醫療專家到龍巖開展「師帶徒」醫療幫扶活動30日在人民大會堂啟動。這次推出的「傳、幫、帶」的師徒模式,讓頂尖專家與龍巖革命老區青年醫療骨幹結對,通過技術傳授、短期跟班學習、柔性科研合作等方式,幫助革命老區培養醫療衛生人才,推動醫療衛生事業均衡發展。
  • 「師帶徒」傳承「工匠精神」
    一直以來,該公司始終堅持人才強企發展戰略,將「師帶徒」活動納入「高精尖人才培養」計劃,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的「傳、幫、帶」作用,精準提高特殊工種操作水平,為青年職工快速成長拓展通道。教學相長實現「1+1>2」效應「師帶徒」採取內部指定、雙向選擇等方式形成「師」與「徒」的組合意向,使一名政治素質高、專業技術經驗豐富的「師傅」與青年職工結成師徒對子,由職能部室和所在單位逐一與師徒商定傳幫帶實施計劃,制定培養目標、技術綱要、具體技能項目、傳幫帶辦法和完成時間等,然後籤訂協議書。
  • 傳承岐黃薪火 弘揚醫聖精神—第三屆名老中醫傳承大典隆重舉行
    張仲景大藥房、張仲景國醫館「傳承岐黃薪火 弘揚醫聖精神」第三屆名老中醫傳承大典在這裡隆重舉行。參加此次盛典的中醫專家有:有國家級名老中醫、原河南中醫學院副院長、張仲景國醫館名譽館長馮明清、河南省知名專家、張仲景國醫館特聘專家張玉芳、河南省名中醫、張仲景國醫館特聘專家崔河泉、河南省知名專家、張仲景國醫館特聘專家韋大文、國家級名老中醫、張仲景國醫館特聘專家李慶海、河南省知名專家、張仲景國醫館特聘專家楊國紅、河南省名中醫、張仲景國醫館特聘專家劉愛民、河南省知名專家、張仲景國醫館特聘專家高雅、河南省知名專家
  • 第二集丨國家級名老中醫裴正學《經方漫談》
    &nbsp&nbsp&nbsp&nbsp主講人: 裴正學(1938年),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甘肅中醫藥大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國家級中醫師帶徒導師、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甘肅省首批名老中醫。
  • 第五集丨國家級名老中醫裴正學《經方漫談》
    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甘肅中醫藥大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國家級中醫師帶徒導師、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甘肅省首批名老中醫、甘肅省腫瘤醫院首席專家。&nbsp&nbsp&nbsp&nbsp經方是指漢朝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後世分為《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二書)所記載之方劑。
  • [工行溫度]工行安慶分行舉辦「師帶徒」籤訂儀式
    為傾聽2020年新入職員工心聲,了解新員工的工作、心理狀態,並充分發揮老員工「傳、幫、帶」的作用,讓新員工快速適應崗位、提高業務素質,儘快了解、認同、融入工商銀行,8月27日上午,工行安慶分行以「以師帶徒促成長,凝聚青春正能量」為主題召開2020年新入職員工座談會,並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師帶徒」協議書籤訂和拜師儀式。
  • 師帶徒,傳幫帶,共提升
    「師帶徒,傳幫帶」,是崗位能力得以銜接和傳承的重要手段。在師傅的帶領和幫助下,能夠使新員工獨立順利的走上工作崗位。 為使新員工掌握本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能,切實了解設備的理論基礎和實際操作後能夠將兩者有效結合。在師帶徒的過程中,針對新員工的上崗要求,同時結合崗位需求及專業側重等要求,深入細緻的制定培訓計劃及個人學習計劃。
  • 畢朝忠:為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注入活力
    7月17日上午11點,記者來到區中醫院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畢朝忠傳承工作室時,頭髮花白、帶著眼鏡的名老中醫畢朝忠主任中醫師正在給患者看病。儘管已77歲高齡,但畢朝忠仍堅持每周一、三、五上午到工作室坐診。
  • 重慶:名老中醫齊聚一堂 話傳承謀發展
    為進一步貫徹學習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助力推進重慶中醫藥傳承和創新發展,12月20日,重慶幾十位名老中醫齊聚一堂,為重慶中醫藥發展建言獻策、把脈開方。    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發布,國務院還在北京召開高規格的全國中醫藥大會,這在中醫藥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中醫藥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