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導演拍攝慰安婦 題材紀錄片《三十二》

2021-01-1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中國江蘇網4月13日訊 昨天上午10點,在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捐贈儀式,80後成都導演郭柯歷時兩年,拍攝紀錄了生活在廣西桂林一位九旬的慰安婦老人和她的混血兒子。由於當時國內僅剩32位慰安婦倖存者,故將片名取為《三十二》,此次郭柯來到南京,將原版拷貝捐贈給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用於永久館藏並在展廳內播放。

&nbsp&nbsp&nbsp&nbsp被一條微博觸動,九旬慰安婦老人成紀錄片主角

&nbsp&nbsp&nbsp&nbsp四年前,郭柯偶然間在微博裡看到了一篇「中國慰安婦生下一個日本孩子」的故事。郭柯被老人的故事所觸動,於是通過朋友介紹,聯繫到了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有著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第一人之稱的蘇智良教授,找到了住在廣西偏遠農村的韋紹蘭。半年時間內,他三次前往廣西照顧老人生活,陪她吃飯、嘮家常。

&nbsp&nbsp&nbsp&nbsp韋紹蘭生於1924年,如今已經92歲高齡了。1944年,日軍入侵廣西,佔領荔浦。韋紹蘭在日本掃蕩的時候不幸被發現,並被日軍抓到位於桂林市荔浦縣馬嶺鎮的一處慰安所裡,度過了最黑暗的3個月。韋紹蘭逃出慰安所後,發現自己在被日軍強姦期間懷孕。由於擔心未來自己不孕,她生下了這個「鬼子兵」,隨養父姓,取名為羅善學。

&nbsp&nbsp&nbsp&nbsp「我本來是抱著獵奇心態選取題材,由於節約成本的原因放棄了故事片改拍紀錄片,但是經過與老人的長期相處,潛移默化地改變了自己。現在每一年都會去看望老人,老人將我們的合影擺在床頭。」更令人動容的是,片中的慰安婦倖存者韋紹蘭雖然在戰爭期間受盡了折磨,戰後也無法逃離貧窮與唾棄,她卻能夠笑唱山歌、感恩社會,「只愁命短不愁窮」。

&nbsp&nbsp&nbsp&nbsp又一部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二十二》即將上映

&nbsp&nbsp&nbsp&nbsp韋紹蘭頑強的生命意志和樂觀的人生態度深深地感動了郭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韋紹蘭的故事拍攝下來。影片於2012年12月開拍,由於當時全國僅剩32位慰安婦倖存者,故將片名取為《三十二》,而現在,僅剩下二十多位。蘇智良教授告訴記者,郭柯當初的一句話深深打動了他,「他說如果要拍商業片可以拍一輩子,但是這個題材就這麼幾年,所以他想記錄她們。」

&nbsp&nbsp&nbsp&nbsp《三十二》拍攝完成後曾在國內、美國、英國多地展映,好評如潮,並獲得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攝影、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濱海國際微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等一系列大獎。談及為何會選擇捐贈給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郭柯說:「《三十二》是以慰安婦為題材的紀錄片,拍攝的初衷就是讓更多人關注慰安婦,了解她們的故事。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是亞洲最大、唯一經在世慰安婦親自指認的、以慰安婦為主題的紀念館,是《三十二》最合適的歸屬。希望《三十二》館內播放,能讓更多海內外人士了解慰安婦受害者的經歷,推動慰安婦問題早日解決。」

&nbsp&nbsp&nbsp&nbsp記者昨天在現場還了解到,繼《三十二》之後,郭柯已於2014年初開拍了又一部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二十二》,目前,該片已處於完成攝製即將上映階段,「這部紀錄片將展現分布在全國五省的二十多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的生活現狀。屆時也會將該片捐贈給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郭柯說。林巧 記者 黃歡

相關焦點

  • 80後導演拍攝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三十二》
    實習生 張君妍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樂濤 萬程鵬 攝  4月12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下文簡稱利濟巷陳列館),年輕的「80後」導演郭柯將其歷時兩年拍攝的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三十二》的原版拷貝捐贈給該館。
  • 80後導演拍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三十二》,贈南京利濟巷館藏
    80後導演拍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三十二》,贈南京利濟巷館藏 澎湃新聞記者 龔菲 2016-04-12 14:10 來源:
  • 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三十二》捐贈利濟巷館永久館藏(視頻)
    由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第一人蘇智良擔任影片顧問的「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三十二》,今天(12日)上午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舉行了捐贈儀式,該片導演郭柯將原版拷貝捐贈給利濟巷館,用於永久館藏並在展廳內播放。
  • 「慰安婦」受害者韋紹蘭辭世 曾拍攝紀錄片《三十二》
    北京青年報2019年5月5日訊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5日通報稱,「慰安婦」受害者韋紹蘭於5月5日13點20分辭世,享年99歲。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韋紹蘭就是紀錄片《三十二》的主人公。據介紹,韋紹蘭出生於1920年農曆7月27日,廣西桂林荔浦縣新坪鎮人。
  • 紀錄片《三十二》和《二十二》是同一部嗎?三十二和二十二的區別
    我國首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二十二》於14日,「世界慰安婦紀念日」當天正式上映。從2012年的紀錄短片《三十二》問世,到2014年籌備紀錄長片,到如今《二十二》將正式登陸全國主流院線,五年裡電影曾面臨資金短缺、艱難拍攝的窘境,通過眾籌得到了觀眾們的支持。
  • 「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二十二》上映 從《三十二》到《二十二》
    我國首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二十二》於14日,「世界慰安婦紀念日」當天正式上映。導演郭柯與電影明星資助人張歆藝、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副館長陳俊峰、「中國慰安婦民間調查第一人」張雙兵等日前出席首映活動,分享影片創作的故事,並對網絡上質疑的聲音進行了回應。
  • 世界「慰安婦」紀念日,紀錄片《二十二》捐贈利濟巷陳列館
    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昨晚,中國「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二十二》捐贈儀式暨《三十二》露天電影的放映,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舉行。導演郭柯將《二十二》的原版拷貝捐贈給了陳列館,在影片上映後,該片將在館裡循環播放。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館長蘇智良教授介紹,目前公開身份的中國大陸「慰安婦」倖存者僅存20人。
  • 慰安婦制度受害者韋紹蘭去世 曾拍攝紀錄片《三十二》
    來源:中國新聞網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消息,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韋紹蘭老人於5月5日13點20分辭世,享年99歲。2012年導演郭柯偶然看到韋紹蘭老人的故事,被其頑強的生命意志深深感動,並於2014年拍攝紀錄片《三十二》。願老人一路走好,願來世被溫柔以待!
  •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表彰大會 紀錄片《三十二》引關注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表彰大會 紀錄片《三十二》引關注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5年04月09日15:10 日前,本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表彰大會紀錄片展映單元正式啟動,自4月8日起到4月10日,將會有郭柯導演的《三十二》、李鵬飛導演的《知天命》以及白志強導演的《邊走邊唱》三部優秀紀錄片進入校園與喜歡紀錄片的觀眾和學生見面。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
  • 郭柯導演見面會暨紀錄片《三十二》點映活動在西安舉行
    活動開始前,會場內就已經座無虛席。「我和她們(慰安婦)年紀差不多大,對那個時代感同身受」西安市民張先生說,他和幾位老人通過微博知道本次活動後,立即報名參加了此次點映活動。參加點映活動的除了眾多影迷粉絲還有來自多家省內主流媒體的記者朋友。
  • 紀錄片《二十二》背後:22位「慰安婦」倖存者與時間賽跑
    2014年2月,山西盂縣,一位「慰安婦」老人的葬禮上,目之所及,大雪茫茫。這是昨天上映的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二十二》的開映鏡頭。同時,8月14日為「國際慰安婦紀念日」。二十二數字背後,其實是導演郭柯與時間的5年長跑。
  • 推紀錄片:《三十二》試圖走進一個「慰安婦」的內心世界!
    今天帶來了一部豆瓣評分9.0的紀錄片。帶來不僅僅是震撼,這是一部具有公益性和充滿正能量的紀錄片,片中沒有歷史資料畫面、沒有血腥暴力鏡頭,只有這些可愛的老人每天的生活與心情記錄。"面對傷痛,不終日怨恨,但一刻忘"這是這部紀錄片所傳遞出來的正能量與和諧、正義的價值感 。不忘國恥,銘記歷史!
  • 三十二主人公離世年齡幾歲 韋紹蘭做慰安婦經歷過程
    三十二主人公離世是什麼意思?5月5日,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奶奶韋紹蘭老人5月5日13點20分辭世,享年99歲。「慰安婦」制度受害者韋紹蘭出生於1920年農曆7月27日,廣西省桂林荔浦縣新坪鎮人。1944年的冬天,24歲的韋紹蘭被日本士兵抓走,在慰安所遭受了3個月非人折磨,期間懷了身孕,逃出慰安所後生下了一個孩子,取名羅善學。
  • 從《三十二》到《二十二》,「慰安婦」的歷史不該被忘記
    韓國的影視圈,在慰安婦問題上,比我們投入得了更多。他們做了慰安婦題材的動畫,還有不少慰安婦題材的電影,就連宋仲基演的《軍艦島》,也提到了慰安婦問題。最近,他們把慰安婦少女像放到了公交車上。提醒國人勿忘這段悲痛的歷史。據不完全統計,慰安婦其中包括約20萬中國大陸女性和約18萬朝鮮女性。
  • 《三十二》:超震撼的紀錄片,豆瓣評分9.5,看完讓人淚目!
    《三十二》:超震撼的紀錄片,豆瓣評分9.5,看完讓人淚目!《三十二》該片講述了侵華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韋紹蘭老人和她的中日混血兒子羅善學的故事 。《三十二》獲得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濱海國際微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項 。
  • 紀錄片電影《二十二》 張歆藝傾力推薦特輯公布
    紀錄片電影《二十二》首推無顏少女像繼張一山力薦「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二十二》後,近日,影片資助人在視頻中,張歆藝講述了與紀錄片《二十二》的緣分並坦言,之所以支持這部電影,是因為郭柯導演的努力和堅持感動了她。正因為這樣的堅持和努力才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了解那段塵封已久的歷史。隨視頻一同發布的「少女像」無顏版海報中,靜默、沒有五官的少女形象,也正是那20萬飽受磨難的同胞們內心沉默的象徵。
  • 從32到22再到11,留給日本向慰安婦道歉的時間不多了!
    2012年12月,80後導演郭柯以「慰安婦」為題材,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當時,全國僅剩32位「慰安婦」倖存者,故將片名取為《三十二》。2014年,他又開始籌備新的一部紀錄片,只是片名中的數字從《三十二》變成了《二十二》。而截至2017年1月,這些老人中,僅剩下11位。
  • 導演郭柯曬結婚照宣布喜訊,曾執導《三十二》、《二十二》成名
    而今日份的喜訊還不止如此,就在剛剛,紀錄電影《三十二》《二十二》導演郭柯在微博曬出了結婚照,並@妻子配文道:「39歲的第一天加油!」9月18日正式郭柯導演的生日,沒想到生日一過就又迎來了人生中的大喜事。結婚照中,郭柯導演與他的妻子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連眼睛都在微笑。
  • 除了《二十二》,這些「慰安婦」主題電影也值得我們去看
    在郭柯拍攝《三十二》的時候,公開資料顯示全國還有32名倖存「慰安婦」。而電影《二十二》開拍,全國「慰安婦」倖存者僅為22位。2017年8月14日電影《二十二》公映前夕,海南的「慰安婦」老人黃有良在家中逝世,這個數字定格在了「8」。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是一個需要被關懷的群體。但真正付出行動的人又有多少呢?
  • 紀錄片《二十二》受馮小剛吳京熱捧 由四川導演郭柯執導
    封面新聞訊  (記者  杜恩湖)「我是成都人啊,真正的四川本土導演,紀錄片《二十二》是我耗費3年心血執導的!」全民關注《戰狼2》,其以勢不可擋的架勢迅速打破多項紀錄。當《戰狼2》奔著50億的目標去的時候,8月14日,一部沒有怎麼做宣傳的叫做《二十二》的紀錄片低調上映,排片率不高,但上座率驚人。很多影評人、明星主動推薦。著名導演馮小剛用微博發文呼籲關注《二十二》,此片也贏得了包括吳京在內的名人的關注。8月16日中午開始,成都各大院線開始爭相上映《二十二》 ,大批成都觀眾走進影院觀看《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