釵頭鳳,詞牌名,原名「擷芳詞」,又名「折紅英」「摘紅英」「惜分釵」等。以《古今詞話》無名氏《擷芳詞·風搖動》為正體。此詞每段六仄韻,上三句一韻,下四句又換一韻,後段即同前段押法。代表詞作有陸遊《釵頭鳳·紅酥手》等 。
《釵頭鳳》,本名《擷芳詞》,北宋徽宗政和間宮中有擷芳園,故名,據宋人楊湜《古今詞話》載:「政和間,京都妓之姥曾嫁伶官,常入內教舞,傳禁中《擷芳詞》以教其妓……人皆愛其聲,又愛其詞,類唐人所作也。張尚書帥成都,蜀中傳此詞竟唱之。」南宋陸遊因此詞中有「可憐孤似釵頭鳳」句改題《釵頭鳳》,其曾在沈園以此題作詞。後人多以此調。鳳釵為古代婦女首飾,釵頭作鳳形。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中:「釵子,蓋古笄之遺象也……始皇又以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日鳳釵。」
另外,《釵頭鳳》又名《摘紅英》(《古今詞話》載),按程垓詞名《折紅英》,曾覿詞名《清商怨》,呂渭老詞名《惜分釵》,《能改齋漫錄》無名氏詞名《玉瓏璁》,此調聲情悽緊。典範作品:
一、《釵頭鳳·紅酥手》宋 陸遊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此詞描寫了詞人與原配唐氏(一說為唐琬)的愛情悲劇,記述了詞人與唐氏被迫分開後,在禹跡寺南沈園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達了他們眷戀之深和相思之切,抒發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難以言狀的悽楚痴情,是一首別開生面、催人淚下的作品。全詞情感真摯,多用對比,節奏急促,聲韻悽緊。
二、《釵頭鳳·世情薄》宋 媛唐氏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全詞哀婉動人,情感複雜。唐婉與陸遊被迫分開後,在沈園偶然相遇,陸遊寫下《釵頭鳳·紅酥手》,唐婉回到家中,愁怨難解,於是和了這首《釵頭鳳·世情薄》。詞中描寫了唐婉與陸遊被迫分開後的種種心事,直抒胸臆。俞平伯著《唐宋詞選釋》認為此詞「當是後人依斷句補擬」,可備一說。
三、《釵頭鳳·寒食飲綠亭》宋 史達祖
春愁遠。春夢亂。鳳釵一股輕塵滿。江煙白,江波碧,柳戶清明,燕簾寒食。憶憶憶。
鶯聲曉,簫聲短,落花不許春拘管。新相識。休相失,翠陌吹衣,畫樓橫笛。得得得。
四、《折紅英·桃花暖》宋 程垓
桃花暖。楊花亂。可憐朱戶春強半。長記憶。探芳日。笑憑郎肩,_紅偎碧。惜惜惜。
春宵短。離腸斷。淚痕長向東風滿。憑青翼。問消息。花謝春歸,幾時來得。憶憶憶。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