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抗疫,海爾生物醫療用物聯網創新築國家生物安全防線

2020-12-20 生物谷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近日,黨中央領導在發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的重要文章中提到,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並加快生物安全能力體系建設,2019年底,全國人大提請審議生物安全法草案,草案中提到,鼓勵和扶持自主研發創新、科技產業發展,有法可依保障生物安全。


在全國上下齊心抗疫中,湧現出了一批硬核科技企業,它們用技術全力武裝,釋放抗疫科技能量,打響了這場與病毒較量的科技戰。其中作為行業引領的物聯網生物科技企業,海爾生物醫療在此次抗疫中表現可圈可點,從生物安全設備支援響應之快,到產品技術迭代保障之多,再到場景應用覆蓋之廣,海爾生物醫療通過立足技術創新,為抗疫增強硬核力量,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認可。


(自主創新的海爾生物醫療為抗疫增強硬核力量,受社會各界關注和認可)


從抗疫到科研攻關,從中國到全球,海爾生物的「同心抗疫」譜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海爾生物醫療成為國內生物醫療行業率先進入抗疫核心區的民族企業。從1月18日,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提供生物安全櫃防護保障開始,海爾生物醫療就一直與廣大醫護工作者、科研人員並肩作戰,為共同戰勝新冠肺炎提供科技助力。


在醫療設備支援方面,海爾生物醫療陸續為鍾南山院士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緊急配備所需的物聯網超低溫設備;為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中部戰區總醫院等緊急援助生物安全櫃、醫用冷藏箱等價值300萬元的生物安全防護物資;為中國工程院陳薇院士建立的「高防護級別移動帳篷實驗室」配備生物安全櫃等防護保障;同時,再次為青島市政府捐贈了生物安全櫃、超低溫冰箱等價值200萬元的生物安全設備,保證青島疾控系統疫情防控……無處不在的海爾生物醫療抗疫身影,為廣大醫護築起了一道濟世救人、護佑蒼生的安全防線。


全球新冠疫情進入緊張局勢,海爾生物醫療正在為全球抗疫提供全力支持。據英國BBC新聞報導,倫敦大學研發新冠疫苗小組,正使用中國新一代海爾物聯網超低溫冰箱安全存儲新冠病毒樣本,以提速疫苗的研製進程。


(倫敦大學研發新冠疫苗小組,使用海爾物聯網超低溫冰箱存樣本)


在英國,在歐洲、在澳洲,全球大規模人類

遺傳

隊列樣本庫—UK biobank,以及英國生物中心等高端科研機構,都做好了準備,更多的海爾超低溫冰箱設備,為全球臨床科研機構抗擊疫情,加快科研轉化,提供必要的裝備支撐。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起守望相助。


隨著抗疫的深入,海爾生物醫療迅速創新迭代了BIoT(佰奧特)物聯網生物安全場景方案1.0,包括樣本採集與轉運、處理與檢測、樣本保存與應用、實驗室檢測與培養、消毒與滅菌和疫苗接種安全等生物安全全流程,實現人員、樣本和環境等生物安全;率先探索並引領中國生物安全領域進入「物聯網」應用時代。


海爾生物「科技抗疫」背後的三大「硬核」支撐


率先抵達核心區、全力以赴馳援、科技場景方案速迭代……海爾生物醫療用務實的行動詮釋著民族企業科技抗疫的使命擔當,這背後,與其他生物醫療企業的不同之處,在於物聯網科技生態模式的堅持和踐行。


人單合一鏈群合約是自驅器。在疫情發生後,憑藉著去中心化的鏈群合約和生態共創模式,分布在全國各區域的小微主通過自組織、自驅動,第一時間自發響應抗疫一線用戶的需求,鏈群內各節點全力協同,一同在前線,與時間賽跑,同疫情決戰。


自大年初一一早,五十餘批次物流包車啟運包括武漢和湖北在內的全國二十餘個省市抗疫一線,解決醫護人員生物安全保障的燃眉之急;作為防疫物資保障企業,在青島市政府支持下,大年初五,員工自願復工,24小時不停線,星夜保障物資生產需求。


自主創新科技是堅實保障。這次疫情中廣泛保障的超低溫冰箱等專用低溫冷鏈產品,區別於普通的低溫製冷技術產品,打破了國外30年技術壟斷,其創新雙級復疊及自復疊製冷系統等設計,實現超低溫製冷的突破,目前成為全球領先的覆蓋-196℃至8℃全溫域範圍的生物醫療低溫冷鏈品牌。其研發的基於碳氫製冷劑的製冷系統等核心技術,更是實現了全球持續引領。


在專利標準上,海爾生物醫療累計獲得187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2項;牽頭或參與起草生物醫療低溫冷鏈行業累計9項國家、行業標準,並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十年成就獎」等榮譽。


基於自主創新核心科技實力,海爾生物醫療累計為國家載人航天、遠洋科考、深淵探秘、人類

遺傳

資源保藏等重大戰略項目提供保障,並相繼進入英國、丹麥、瑞典、義大利等歐美國家發達市場和「一帶一路」和「上合組織」沿線。目前全球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三,國內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在大國崛起的徵程中,海爾生物醫療在全球生物醫療市場不斷刷新「中國形象」。


物聯網科技生態永續發展

。自2018年以來,海爾生物醫療將低溫冷鏈核心科技與物聯網融合創新,行業率先應用於

生物樣本庫

、血液安全、疫苗接種安全等領域,創新了智慧血液網、智慧疫苗網等場景科技生態。


在疫情防控下,海爾生物醫療又將這一科技生態模式迭代複製到了重要的生物安全領域,以病毒樣本檢測的重要安全防護設備---生物安全櫃為例,海爾生物醫療通過物聯網創新,顛覆創新新一代智聯物聯網生物安全櫃,通過人、設備、樣本的互聯互通,實現「檢測過程全掌控」和「紫外滅菌零接觸」;「實驗安全嗎?我們隨時告訴你!」,力爭將生物安全做到極致。


隨後,又擴展迭代到生物安全與培養科技場景方案。在更短的時間,陸續研發雲育物聯網CO2培養箱、智研物聯網恆溫恆溼箱和電熱恆溫乾燥箱等生物安全產品。通過科技生態模式,通過創用戶最佳體驗的需求,驅動科技迭代創新,一鍵聯動,成為科技創新的不竭動力。


(打造科技生態模式,物聯網智聯生物安全櫃和雲育CO2培養箱創用戶最佳體驗)


海爾生物醫療將以科技生態模式驅動,繼續推動自主科技創新,鎖定物聯網生物醫療科技生態的戰略方向,打造行業領先的物聯網科技生態品牌。繼續肩負起科技抗疫排頭兵的使命擔當,在國家生物安全體系建設方面,盡己所能,推動全面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確保人民幸福安康、社會繁榮穩定、國家長治久安。

相關焦點

  • 科技生態賦能生物安全新基建 海爾生物獲「金駿馬獎最佳實踐」獎
    作為全球領先的物聯網生物安全解決方案服務商,海爾生物榮獲「金駿馬獎·新基建最佳實踐」獎。今年以來,中央對於新基建的部署逐步深入,對新基建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形成了中央號召、地方政府跟進的格局。作為關係國家安全體系建設的重要領域,生物安全無疑是新基建的重要環節。
  • 破局生物安全管理 2020年度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雲端」落幕
    聞玉梅:《創新思維啟動創新型醫學生物技術為抗疫及健康中國服務》當今形勢下,抗疫與慢性病防治,是建設健康中國的「兩隻抓手」。目前,我國面向抗疫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需要面對老齡化等問題的挑戰。未來,生物技術能否推進與人工智慧的融合協同,將是下一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驅動力。彭明強:《公立醫院的醫療創新與生物安全管理》在這次疫情中,作為公立醫院主力軍,中日友好醫院主要在四個方面進行了升級改造。第一是嚴格的三級分診,包括第一道防線門診、第二道防線綜合病房、第三道防線醫療區域。
  • 一個疫苗接種箱的全球旅行,所到之處皆風景——海爾生物科技生態...
    「有些如二價脊灰疫苗是國家給予免費接種的,根本不存在利益問題。說到底是工作人員責任心問題;數位化接種可以規避一些風險。」今年10月25日,第一支物聯網科技生態概念股的誕生打破上述僵局。作為青島市首個登陸科創板企業,「海爾生物」正以一個物聯網轉型下科技生態新物種的姿態展現,血液網、疫苗網、生物樣本庫網等均受市場關注。
  • 創新市北丨集聚高端要素賦能產業鏈,打造生物科技產業新高地
    全國第一家新冠檢測試劑「雙證」企業邁克生物山東總部,亞洲最大的質譜檢測公司北京和合醫學、飼料檢測追溯行業龍頭企業正大集團檢測中心……這些生物科技行業的頂尖企業紛紛搶灘登陸的,正是青島中央商務區的特色樓宇之一——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
  • 強智科技冠名第四屆湖南省大學生物聯網應用創新設計競賽
    2020年11月14日—15日,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湖南省物聯網學會協辦,湖南工商大學承辦的第四屆「強智杯」湖南省大學生物聯網應用創新設計競賽在湖南工商大學圓滿落幕,來自全省28所高校,122支隊伍,共計500餘名評委、領隊以及指導老師和參賽選手參與了物聯網盛會。
  • 浙中生物醫療產業「新高地」將在婺城冉冉升起
    活動以「弘揚抗疫精神,匯聚僑界力量;深化合作發展,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凝聚僑心僑力,搭建合作共贏平臺,為同心共築「中國夢」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僑界力量。來自全球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名海外僑胞出席活動。
  • 廣州建全球首個納米生物安全中心!
    廣納院納米生物安全中心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簡稱「廣納院」)是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廣州開發區共建的高水平創新研究院,位於黃埔港。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效果圖廣納院將引進在國際上最早開展納米生物安全研究的中科院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啟動建設全球首個納米生物安全中心——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納米生物安全中心。
  • 生物識別在物聯網上可以做些什麼
    因此,安全專家正轉向尋求創新的方法,如生物識別技術,以確保物聯網設備的安全。生物識別技術也可能為物聯網設備提供一些不同的優勢,特別是那些用於醫療的設備。 這些安全措施不是防黑客的——事實上,沒有任何方法是防黑客的——但它們可以提供一個有價值的、難以擊敗的保護層,對最終用戶而言很方便。 物聯網設備的生物識別安全 一些不同的生物識別安全選項已經在使用中,或者正在物聯網設備中試用。 指紋除非受到損壞,否則從出生到死亡都保持不變,並且是每個人唯一的簡單標識符。
  • 萬元心臟支架降至百元,一片歡呼背後的企業創新力量!
    近年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路線逐漸明晰,降價控費已成為我國醫療改革的重頭戲。而近日國家通過集中帶量採購的方式,將原來均價1.3萬元的心臟支架降至700元左右,更是落實降價控費的有力舉措之一。   在降價控費的道路上,除了國家通過政策法規推進之外,醫療機構也在積極響應控費號召。
  •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和生物醫學工程智慧財產權創新峰會在...
    化挑戰為機遇發揮行業優勢為抗疫提供堅強保障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發生後,黃埔區出臺『暖企8條』『穩企6條』等扶持政策,為生物研發企業、瞪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兌現租金減免等政策扶持資金共計7000餘萬元,惠及生物醫藥企業200餘家,有效疏解了區內各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
  • 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拓展科技創新邊界
    科研創新引領發展 瞄準世界乳業科技前沿,緊密圍繞中國乳業「做強做優」的發展戰略目標,依託光明乳業建設的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乳品行業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2018年國家科技部發布的99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中獲評為「優秀類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 ...成功舉辦「2020石家莊大洋洲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發展雲端高峰論壇」
    「2020石家莊·大洋洲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發展雲端高峰論壇」於6月2日在中國經濟網(中經雲端)以國際連線直播的方式成功舉辦,並受到海內外8.2萬人關注。  本次論壇以圓桌論壇+專家主題分享的形式,圍繞石家莊生物醫藥產業,聯動大洋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兩地,就國際生物醫藥發展所關注的問題、技術、機遇和挑戰進行研討交流,創新驅動本地生物醫藥科技發展,促進藥物創新研究成果轉化落地,提升河北省特別是石家莊市本地生物醫藥產業的國際影響力。
  • 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共話乳業創新光明未來, 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
    科研創新引領發展,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打造行業科技核心引擎瞄準世界乳業科技前沿,緊密圍繞中國乳業「做強做優」的發展戰略目標,光明乳業通過科技創新不斷賦能自身及行業高質量發展。依託光明乳業建設的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乳品行業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2018年國家科技部發布的99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中獲評為「優秀類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代表著中國乳業科技的至高水平。
  •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
    第五條國家鼓勵生物科技創新,加強生物安全基礎設施和生物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支持生物產業發展,以創新驅動提升生物科技水平,增強生物安全保障能力。第六條國家加強生物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規定的義務,支持參與生物科技交流合作與生物安全事件國際救援,積極參與生物安全國際規則的研究與制定,推動完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
  • 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的時代意義與現實路徑
    他強調,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此後,他又加入了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極地安全。
  • 2020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在京召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徐景和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就助力科技創新,強化監管創新提出了新期待。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自2017年創辦以來已舉辦三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搭建高水平國內外交流平臺、研發實力展示平臺、企業技術對接平臺、優秀人才發現平臺,不斷促進學術交流和產業轉化,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國內外生物醫學工程的最新進展和成果,大會已經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學工程界盛會。
  • 生物科技的融合發展中有哪些新的技術?
    隨著技術的進步,生物科技己經開始與人工智慧、生命數據、萬物互聯進行融合發展,將「生老病死」納入到技術解決範疇,從而將引發一場基於生命科學的大健康產業革命。這些技術通過各種形式推動,使醫療服務更便宜、更高效、更便捷,並在生命科學領域實現更大的靈活性。
  • 不斷突破的中國生物醫療,靠什麼改變世界?
    6月23日,體外診斷企業聖湘生物成功過會科創板,它是最早獲批新冠檢測產品的六家企業之一,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抗疫第一股!製藥公司先聲藥業也在近期遞交了招股書。不難感受到,中國生物醫療企業迎來了一股上市潮,這兩個月已經有7家企業先後上市:新產業、沛嘉醫療、吉貝爾、開拓藥業、燃石醫學、復旦張江、泛生子,涉及高精尖的醫療器械、腫瘤精準醫療、基因檢測等前沿創新領域。
  • 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開幕
    11月18日,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將在深圳會展中心掀開帷幕。本屆BT產業領袖峰會以「峰在哪裡——生物醫藥技術與安全」為主題,涵蓋生物技術與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中醫藥、政策監管創新、投融資、BT IT雙驅動新基建等內容。
  • 深圳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區核心引領
    張伯禮院士致辭開幕式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院士通過視頻為大會致辭。他表示,中醫藥的早期介入和參與,在抗疫的各個階段中醫藥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抗疫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