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巨爵溫州最新消息
2015年第24號颱風巨爵虹最新消息、路徑圖實時更新、影響區域,歡迎點擊。
中央氣象臺10月20日10時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今年第24號颱風「巨爵」(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今天(20日)上午8點鐘位於菲律賓呂宋島西北部近海海面上,就是北緯18.8度、東經120.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8百帕,7級風圈半徑260-300公裡。
今年第24號颱風「巨爵」未來120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
今年第24號颱風「巨爵」未來24小時大風預報圖
預計,20日至21日「巨爵」將在菲律賓呂宋島附近海域徘徊少動,強度變化不大,22日開始轉向偏北方向移動,逐漸向臺灣東南部沿海靠近。
展望:23日前後「巨爵」將在臺灣東南部海面轉向北偏東方向移動,並向東海南部海面靠近;也有可能轉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進入南海東北部海域,並在南海東北部迴旋(18-23米/秒,8-9級)。
大風預報:受「巨爵」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20日14時至21日14時,巴士海峽、南海中東部和東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及臺灣沿海、福建沿海將有7-8級大風、陣風9-10級,其中,臺灣東南部洋面、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偏東的部分海域風力有9級,陣風可達10-11級。
防禦指南:
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
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停止室內外大型集會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人員切勿隨意外出,應儘可能待在防風安全的地方,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員及時轉移。當颱風中心經過時風力會減小或者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突然吹襲,應當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危房人員及時轉移。
相關地區應當注意防範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
記者從國家防總獲悉,今年第24號颱風「巨爵」19日14時中心位於菲律賓呂宋島西北部近海,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預計「巨爵」21日白天向東海南部海面靠近,不排除在臺灣東部沿海登陸並穿過臺灣島向福建沿海靠近的可能。10月19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主持召開國家防總會商會,分析研判全國雨情、水情和第24號颱風「巨爵」發展趨勢,研究安排颱風「巨爵」防禦和汛末重點工作。
溫州天氣
會商分析,目前西北太平洋有2個颱風在活動。今年第24號颱風「巨爵」19日14時中心位於菲律賓呂宋島西北部近海(臺灣島以南約470公裡),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預計「巨爵」將在菲律賓呂宋島及附近海域徘徊,強度維持或略有減弱,21日白天移入巴士海峽之後繼續北上,強度將略有加強,逐漸向東海南部海面靠近,不排除在臺灣東部沿海登陸並穿過臺灣島向福建沿海靠近的可能。第25號颱風「薔琵」19日8時中心位於日本東京偏南方向大約1690公裡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6級。預計「薔琵」將以每小時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移動,向日本東南部海域靠近,未來對我國海域無直接影響。受「巨爵」外圍雲系影響,20~23日廣東東部、福建、浙江南部等地將先後出現中到大雨,累積面雨量20~40毫米,沿海局部將有暴雨,累積面雨量40~80毫米。
會商指出,前一階段,我國華南沿海遭受颱風「彩虹」襲擊,廣東、廣西、海南等地部分地區土壤含水量飽和,江河湖庫水位較高,一些水利工程損毀嚴重,防災抗災能力有所下降。目前,時值汛末,一些地區盼雨心切,部分幹部群眾思想上可能麻痺鬆懈,防禦工作容易出現疏漏。颱風「巨爵」再次向東南沿海襲來,一些地區可能重複受災,颱風帶來的強降雨過程也易引發山洪、滑坡、泥石流和中小河流洪水等災害,防汛防颱風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陳雷部長強調,雖然目前我國汛期即將結束,但後期防汛抗旱減災和颱風防禦等工作仍不容忽視。我們要在前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再接再厲,紮實工作,全面打贏今年防汛防颱風和抗旱這場硬仗。
一要全力做好颱風「巨爵」防禦工作。目前,「巨爵」正向我國東南沿海逼近,不排除登陸我國並造成嚴重影響的可能。國家防總於19日向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省防指和珠江、太湖防總發出通知,要求密切監視「巨爵」發展動向,加強應急值守,及時組織氣象、水文和海洋等部門會商研判,重點做好海上作業船隻、捕撈漁船回港避風和低洼易澇區域人員的轉移安置工作。並根據颱風發展動向和對我國的影響程度,及時啟動應急響應,進一步組織做好各項防禦工作,盡最大努力減輕颱風災害損失。
二要切實做好強降雨防範工作。各級防指要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從最不利情況出發,做好極端突發強降雨的各項防範工作。要強化應急值守,堅持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增強值班力量,密切監視天氣變化,組織有關部門聯合會商,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科學調度防洪工程,備足搶險隊伍物資,加強巡查防守和險情搶護,及時轉移危險區域人員,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要紮實做好抗旱減災工作。當前,全國還有52萬人(多年同期130萬人)因旱發生臨時飲水困難,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山東、寧夏和甘肅等地。要密切監視旱情發展變化,科學研判旱情趨勢,加大對地方抗旱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力度。近期要派出工作組赴內蒙古等地,協助和指導地方抗旱減災和人飲解困工作,切實解決群眾飲水困難問題。積極商財政部門下撥抗旱經費,重點支持北方地區開展冬春抗旱工作。
四要提早做好水庫蓄水和應急調水工作。目前,山東、河北、山西、寧夏等地水庫蓄水明顯不足,抗旱用水形勢不容樂觀。要根據氣象、水文預測預報和後期江河來水情況,加強分類指導,提前採取措施,科學調度長江三峽、漢江丹江口、黃河小浪底和華北地區崗南、黃壁莊、嶽城等骨幹大型水庫,儘可能多蓄水,為今冬明春抗旱儲備水源。對嚴重缺水地區,要研究利用南水北調、引黃引江等工程,大力實施跨區域、跨流域應急調水,滿足生活生產需要;要加大節約用水力度,加強用水定額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用水計劃。
五要加快實施防汛抗旱專項工作。「十二五」以來,我們開展了山洪災害防治建設、重點地區洪水風險圖編制、抗旱規劃實施、縣級抗旱服務組織建設和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工程建設等專項工作。要加大對地方的督導力度,加強項目建設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同時要認真總結項目建設的成效和問題,為「十三五」項目實施打下良好基礎。
六要提前做好全年工作總結。今年以來,淮河、西江幹流發生超警洪水,太湖出現2009年以來最高水位。有336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洪水,74條發生超保洪水,15條發生超歷史記錄洪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25個颱風,其中6個登陸我國。一些地區遭受了嚴重的洪澇、乾旱災害。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全國防汛抗旱防颱風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大江大河重要堤防無一決口,大中型水庫無一垮壩,洪澇災害死亡人數為歷史最少,防汛抗旱工作取得很大成績,積累了新的經驗。我們要認真總結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經驗,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努力把握防災減災規律,研究明年工作的重點,及早謀劃「十三五」防汛抗旱減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