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三年七班的學生吳彤。誦讀經典詩詞,傳承華夏文明,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誦讀。今天我們要賞析的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原詩共四首,此為第一首。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複雜情感。全詩筆觸細膩,構思奇特,體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豁達樂觀、也表現了他放浪形骸、狂放不羈的性格。邀月對影,千古絕句,表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內心卻極度悽涼。
下面我為大家誦讀這首《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詩的背景:
這首詩寫於天寶初年,作者那時胸懷壯志,被唐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許多人都妒賢嫉能,對李白大加排擠和抵毀。唐玄宗只是讓李白待宴陪酒,並沒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獨、憤懣,以酒消愁寫下了此詩。
詩的大意:
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一個親友。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暫時伴著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時歡娛。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伴隨我蹁躚。清醒時我與你一同分享歡樂,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們的蹤影。讓我們結成永恆的友誼,來日相聚在浩邈的雲天。
撰稿:吳 彤
指導教師:紀紅穎
編輯:董 欣
審核:李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