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溼地成為重要生態資源

2020-12-18 人民網環保

  溼地是「地球之腎」,是「生命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的重要生態基礎。溼地不僅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物質產品,而且具有調節氣候、降解汙染、調蓄洪水、防止自然災害、維持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是自然界生物多樣性、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溼地的獨特價值和重要功能已得到國際社會的公認,溼地保護已引起全球廣泛關注,正成為各國政府生態公益事業重要工作領域。

  江蘇是全國溼地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近年來,面對溼地資源遭圍墾、汙染、過度利用等嚴峻形勢,江蘇將溼地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大重點,加強溼地保護目標責任考核,有力推動溼地保護事業發展,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以自然溼地保護率考核為抓手,構建自然溼地保護體系。江蘇省委、省政府於2011年提出「加大溼地建設和保護力度」,自然溼地保護率開始列入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工程指標體系,作為省委省政府考核各級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要社會發展指標。省林業局制定《江蘇省自然溼地保護率監測統計辦法》,每年初明確各地自然溼地保護目標任務,年底組織實地核查驗收,並將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報省委省政府,然後向全省通報。各地積極行動,通過建設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溼地保護小區、水源保護區等各種有效保護形式,對重要或典型溼地、重要水禽棲息地、重要水源區等自然溼地資源,實施搶救性保護。

  以溼地生態恢復考核為重點,促進退化溼地修復治理。江蘇溼地受人為幹擾歷史長、強度高,溼地退化嚴重。近年來全省通過實施重點工程項目,逐步開展重要退化溼地生態修復,恢復擴大溼地面積和提高溼地生態質量。從2011年開始,每年將溼地恢復面積列入省委省政府主要任務百項重點工作,明確各地溼地恢復目標任務,年底由省林業局將各市完成情況報告省政府並通報各地。針對部分重點湖泊存在的非法圈圩、挖沙等違法行為,省級相關部門聯合開展湖泊治理專項行動,清除非法圈圩,開展退漁還湖,湖泊生態功能得到顯著改善。

  以生態紅線保護考核補助為契機,提高地方溼地保護積極性。2013年,《江蘇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印發實施,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要水源涵養區等重要溼地被列入生態紅線區域予以嚴格保護。為嚴格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管理,省政府制定《江蘇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監督管理考核辦法》,明確地方政府為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責任主體,強化地方政府紅線區域保護責任意識,同時建立生態補償轉移支付制度,制定《江蘇省生態補償轉移支付暫行辦法》。每年省政府組織由各相關部門代表組成的考核檢查組對各地生態紅線區域保護情況開展綜合考察評估,根據各地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管理成效給予獎勵。生態紅線保護考核評估,強化了地方保護的主體責任,生態補償進一步提升了地方保護積極性,使納入紅線的溼地保護穩定有效可持續。

  以溼地保有量考核為手段,保證溼地面積總量不減少。為了加強溼地資源全面保護,遏制溼地面積減少的不良趨勢,2015年江蘇省委省政府發布《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到2020年全省「溼地面積不低於282萬公頃」,並印發《江蘇省溼地保護規劃(2015—2030)》進一步落實目標任務。根據全省溼地資源調查成果,省林業局從2016年開始將溼地保有量目標任務分解到各地,列入對各地的年度工作目標任務考核中。在《江蘇省溼地保護條例》立法草案中,江蘇明確提出對溼地實施全面保護,並要求實施溼地生態紅線制度,將重要溼地全部列入溼地生態紅線,嚴禁一切形式的佔用、徵用和改變溼地用途,這將為維持全省溼地保有量提供有力保障。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18日 09 版)

(責編:蔣琪、史雅喬)

相關焦點

  • 「湖南省森林、溼地資源與生態效益」新聞發布會
    柏方敏:湖南的地理特點是「七山一水兩分田」,全省共有林地面積1.94億畝,佔國土面積的60%以上,森林覆蓋率57.52%,森林蓄積量4.45億立方米,生態資源優勢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已成為綠色湖南一張靚麗的名片。
  • 保護溼地資源 提高生態功能
    經濟日報訊:天津市日前研究制定《天津市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和《七裏海溼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天津市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天津市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規劃》《天津市大黃堡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
  • 溼地: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溼地是介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是滋養世間萬物重要的生態系統和生態空間,是人類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小」家,更是全球多樣性物種的「大」家。據記載,全球超過40%的物種都依賴溼地繁衍生息,是當之無愧的「生命搖籃」。
  • 恢復生態功能 建國際重要溼地
    記者昨日獲悉,《天津市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方案(2020—2025年)》(試行)(以下簡稱《方案》)出臺。作為我市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這裡將通過建立多水源綜合補水機制與巡護監測系統、退出生產經營活動等,恢復溼地生態功能,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地、國際重要溼地和世界自然遺產。
  • 廣東:珠海千鳥翔集的溼地是寶貴的生態資源
    為了在溼地內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他甚至還掏錢買青蛙、蛇等投放進去,這樣的投入其實其實就是投資生態的將來。梁華坤往這200多畝溼地中砸入300多萬元,也得罪了附近許多前來「打獵」的人和讓自己的眾多親友失望,雖然這塊地沒有讓他獲得一分錢的直接受益,有的只是一個日趨完善的溼地生態系統,但是生態的收益豈能是關注眼前利益呢。
  • 重要溼地有了「上海戶口」 第一批上海市重要溼地名錄公布
    原標題:重要溼地有了「上海戶口」  據《勞動報》報導,日前,經市政府同意,市綠化市容局會同市規劃資源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上海市溼地名錄管理辦法(暫行)》,並公布了第一批上海市重要溼地名錄,崇明東灘、寶山陳行-寶鋼水庫、奉賢海灣森林公園等13塊溼地正式擁有了「戶口」,成為上海首批市級重要溼地。
  • 溼地保護與生態旅遊
    中國溼地總面積6600萬公頃,佔世界溼地總面積的10%,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因此,我國的溼地保護對於全球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溼地所在地區的人們對溼地習以為常,甚至感到溼地妨礙了生產和生活,於是圍湖造田、填水造陸的事情時有發生。
  • 溼地「生態紅線」改善生態環境
    中國園林網3月27日消息:記者在26日召開的瀋陽市春季候鳥「護航行動」暨溼地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啟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有效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發揮溼地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瀋陽市林業局啟動瀋陽市溼地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 溼地有哪些生態效益
    溼地不但具有豐富的資源,還有巨大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各種類型的溼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淡水資源、均化洪水、調節氣候、降解汙染物和為人類提供生產、生活資源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溼地的這些重要功能和價值一直是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物質基礎。  溼地的生態效益表現在:一是保護生物和遺傳多樣性。
  • 黑龍江:溼地生態治理的實踐
    豐富的植被和水資源也讓這裡成為候鳥的重要繁殖地和遷徙地。如何才能讓溼地生態修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輪驅動,是擺在黑龍江面前的一道必答題,成為當地政府和各個溼地保護區的必做功課。 溼地保護區曠遠恬靜、空氣清新、無汙染、無噪聲的生態景觀,溼地生物多樣性,不僅可以激活了旅遊經濟,也助推了溼地農業的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力龍頭和載體。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 深圳溼地資源調查之二:西海岸線生態功能大多被破壞
    原標題:深圳溼地資源調查之二:西海岸線生態功能大多被破壞   曾經的海岸線,現在的華僑城溼地公園被高樓大廈包圍著,這片城市中的溼地,顯得十分珍貴。  曾經的海岸線,現在的華僑城溼地公園被高樓大廈包圍著,這片城市中的溼地,顯得十分珍貴。三洲田水庫由於成為生態旅遊項目的景觀水體,水質逐漸變差,目前處於富營養化狀態,且有不斷加重的趨勢。  米埔成候鳥活動中心區,深圳灣淪落為外圍區  據悉,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是全球八大候鳥遷徙線之一,也是穿過中國的三條路線之一。
  • 溼地與經濟:生態效益 精明增長
    據了解,廣利河森林溼地公園原規劃區內原本多為鹽鹼地、水庫及沉沙池等閒置用地。2015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對這片區域進行生態建設,以河流、湖泊、溼地、森林為資源特色,打造集生態保育、休閒運動、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主題活動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城市森林溼地公園。目前,該公園已成為我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重要載體和閃光點。
  • 中國溼地資源保護情況
    溼地資源及保護狀況  根據2014年1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最新結果,中國的溼地總面積5360.26萬公頃,溼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比率(即溼地率)為5.58%,其中,自然溼地面積4667.47萬公頃,佔全國溼地總面積的87.08%。
  • 新疆:溼地保護讓生態與旅遊雙贏
    原標題:新疆:溼地保護讓生態與旅遊雙贏新疆是我國較典型的內陸乾旱區,自然條件多樣,有限的溼地資源對新疆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此,新疆2012年出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溼地保護條例》並於當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如今,《條例》實施一年了,溼地保護實施情況如何?
  • 景德鎮著力加強溼地資源保護美化生態環境
    今年以來,景德鎮市林業局採取多項有效舉措,加強溼地資源保護,進一步優化美化全市生態環境。  該局在全省率先成立溼地保護綜合協調領導小組,切實加強溼地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將管理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機構運轉順暢;廣泛開展溼地保護宣傳,僅「世界溼地日」期間,就向市民發送手機簡訊50 萬條,出動宣傳車20 餘次,發放溼地保護知識宣傳冊3500 多份,深入學校、小區等宣傳溼地保護法律法規,引導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保護溼地實際行動;邀請專家對各縣(市、區) 溼地保護人員進行集中培訓
  • 溼地保護重要舉措 遼寧溼地保護機構成立
    把溼地保護作為生態保護的重要任務    近日,省溼地保護中心在遼陽市掛牌成立。這是繼2007年10月1日《遼寧省溼地保護條例》實施之後,我省溼地保護工作實施的又一重要舉措。     據介紹,溼地保護中心的成立,標誌著全省溼地保護體系建設有了一個新的起點,並將在全省今後的溼地保護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 保護溼地 維護生態安全
    ,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實現國民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溼地的主要類型包括沼澤溼地、湖泊溼地、河流溼地、河口溼地、海岸灘涂、淺海水域、水庫、池塘、稻田等自然溼地和人工溼地。問:溼地具有哪些重要作用?答:溼地不僅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和保護海岸等巨大生態功能,溼地也是生物多樣性的富集地區,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生態系統,保護了許多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
  • 保護溼地生態系統是國家溼地公園建設的首要任務
    中國綠色時報12月19日報導(記者 梅青)溼地保護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國家公園體制構建中,溼地公園建設應該遵循什麼樣的思路?在12月8日-15日召開的2014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專家評審會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強調,國家溼地公園建設必須把握正確方向,堅持科學標準,真正把溼地生態系統保護放在第一位。  張永利指出,溼地公園是溼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溼地保護的一種形式,是為了保護典型溼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環境教育、科學研究、生態旅遊提供場所而劃定的需要特殊保護、管理、利用的自然區域。
  • 「生態文明@溼地」甘肅溼地繪丹青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服務功能。鄒鵬 攝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淡水之源」「物種基因庫」,對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和維繫綠洲生態安全都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保護利用溼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我國溼地生態系統現狀堪憂 美麗溼地亟須法律保護
    在制定法律的過程中,應統一溼地的概念,明確溼地的主管機關及其在管理溼地過程中的權責,釐清溼地保護與環境、水資源等相關法律的關係。  據《人民日報》7月23日報導,各級政府在溼地保護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我國溼地生態系統仍然面臨著盲目圍墾與改造、汙染、水土流失、泥沙淤積、生物資源過度利用等多種因素的破壞和威脅,導致面積減少,生態功能下降,生物多樣性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