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煩躁、失眠等負面情緒爆棚怎麼辦?專家教你這樣做

2020-12-13 騰訊網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隨著不少居民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導致大家在家時間多了起來。

久而久之,一些在家裡待久的人就會感到莫名的擔心、焦慮、煩躁、失眠等等,甚至出現過激和反常舉動,比如幾天前有人高空拋灑現金。

那麼,面對疫情,普通民眾該如何做好心理應對?別讓「心病」找上自己呢?在2月11日晚上8點,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七場新聞發布會上,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院長、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常委王長虹給大家支了招。

王長虹表示,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但任何傳染病都是可防可控的,因此,在非常時期,普通民眾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好自己,要做到科學防護疾病,即在家少出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以及吃好、睡好、心情好。

「把擔心轉化為具體行動,做好防護。」王長虹稱,面對疫情這樣一個大事件,出現焦慮、抑鬱、自責、憤怒等情緒反應是自然情況,大家應該正視並接納自己的情緒,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是不是太脆弱、是不是意志不堅定,要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情緒反應。

那該如何緩解這些負面情緒呢?王長虹認為,市民在家可以做一些運動健身、增進廚藝、整理房間、讀書、聽音樂、做手工、學習一項新技能等,能夠使自己放鬆的事情,「哪怕哭一哭,發洩一下也是可以的。」

此外,還可以嘗試正念呼吸放鬆法,「你不用做任何事情,只需要純粹的坐下,留心觀察自己的呼吸,體驗當下的自己。」王長虹說,科技的發展讓人們可以從不同的渠道獲取信息,但各種消息層出不窮,也讓不少人徒增焦慮、恐慌情緒,因此,他建議大家減少刷手機的時間,「每天以一個小時為宜,定時看一些權威部門發布的信息,積極關注社會正能量信息,不信謠、不傳謠。」

王長虹特別提醒,一旦遇到情緒反應強烈且持久,時間達到兩周或兩周以上,已經影響到參加社會活動、生活、睡眠等等,且自我調節無法緩解的,都可以通過心理熱線尋求專業幫助。「目前我省已開通數條心理援助熱線,也有河南省心理援助雲平臺,河南省心理援助熱線24小時開通(0373-7095888),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他說。

(見習編輯 王紅春 編輯 吉倩倩 崔莉莉)

相關焦點

  • 抑鬱症焦慮症嚴重失眠怎麼辦 焦慮症引起嚴重失眠怎麼辦
    抑鬱症焦慮症嚴重失眠怎麼辦長期失眠的人會因為長期的焦慮情緒最後患上焦慮症,一旦患上焦慮症的話心裡是非常煩躁的,經常會發火。不過人們常常吧失眠症以狂躁症區分不開,經常把這兩種疾病當成是一種疾病來治療,其實這麼做是不正確的。接下來就讓專家教您如何鑑別失眠症和狂躁症吧!
  • 煩躁、苦悶、失眠 專家提醒恐慌焦慮可能持續影響健康
    原本性格開朗的陳先生因為疫情在家宅了三個多月,每天心裡都像壓著一塊大石頭,煩躁、苦悶、失眠。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周啟兵主任醫師接診了這位被疫情困擾的患者。周啟兵介紹,最近一段時間,常常遇到因為疫情而產生心理問題的患者。
  • 晚上失眠煩躁,教你如何解決,簡單有效,不妨試試
    大部分人晚上失眠是由於環境、個體、精神、情緒等因素造成,晚上失眠煩躁怎麼辦?別擔心,小編教你幾招改善方法,簡單又有效,記得收藏起來哦。第一:平和地接受失眠失眠的人一想到晚上躺在床上久久睡不著,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例如煩躁不安、焦慮、心慌等,越想心情就越不好,這些不良情緒不但會影響人們的心情,而且也會加重失眠。
  • 焦慮症最嚴重會怎麼樣 疫情過後焦慮失眠怎麼辦
    一味的硬抗只能讓焦慮情緒和壓力倍增,焦慮嚴重者會衍生出其他類的精神疾病,比如「抑鬱症」,發生危害生命的行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好轉,雖然市民都逐漸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是由於疫情期間不能出門,每天都呆在家裡,逐漸出現緊張、焦慮失眠仍然存在。醒後疲乏、白天睏倦、精神萎靡、思睡、思考問題慢、注意力不集中、性功能減退及月經不調等,影響了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患了焦慮失眠怎麼辦呢?
  • 焦慮、恐懼怎麼辦?專業人士有答案
    在抗擊疫情這段時期,有的人焦慮、煩悶、恐懼,過得有些煎熬。那麼,遇到負面情緒如何處理?出現焦慮、恐懼等心理狀況如何解決?洛陽東方心理學研究所開通線上諮詢服務,為不少出現心理不適的朋友解決了煩惱。  在抗擊疫情這段時期,有的人焦慮、煩悶、恐懼,過得有些煎熬。那麼,遇到負面情緒如何處理?出現焦慮、恐懼等心理狀況如何解決?洛陽東方心理學研究所開通線上諮詢服務,為不少出現心理不適的朋友解決了煩惱。
  • 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徐蕾:失眠也分真偽,「偽失眠」怎麼辦
    ,因此感到煩躁,遍尋治療失眠的良方?其實,你面臨的可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失眠,甚至無需藥物治療,今天就跟大家說說經常被誤解的「偽失眠」。如何鑑別真失眠什麼是真正的失眠?一些人因為家庭遺傳因素或長期職業習慣的影響,與大眾普遍認知的睡眠時間不盡相同,這不等同於失眠,也無需服用安眠藥,可允許其制定屬於自己的時間表,並儘量規律作息。2、焦慮導致的失眠問:我最近感覺特別煩躁,莫名其妙地出現擔憂情緒,睡前容易胡思亂想,想著想著就睡不著了,這是失眠嗎?我該怎麼辦?
  • 心神不寧焦慮怎麼辦 教你六招輕鬆緩解
    如今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導致人們變得很焦慮,甚至會引發一些疾病。所以怎麼緩解焦慮等不良情緒就是人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了。那麼,心神不寧焦慮怎麼辦?安神的食物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心神不寧焦慮怎麼辦心神不寧焦慮其實是因為個人的情緒不穩定而造成的,所以要想徹底的改善焦慮的心理狀況,則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良好的心情。那麼,心神不寧焦慮怎麼辦?
  • 治療煩躁焦慮,煩躁抑鬱症,這幾點你知道嗎?
    929現代的生活,我們為了工作、賺錢、健康、伴侶、孩子等等問題焦慮著。這意味著,當大腦有一點空閒的時候,它似乎常常用焦慮來填滿。當你想要解決問題的時候,焦慮是有用的。但當焦慮僅僅讓我們不開心或者打擾了我們的正常生活的時候,它就不那麼有用了。針對煩躁焦慮,煩躁抑鬱症,該如何解決呢?
  • 很多學生表示父母的嘮叨讓自己很煩躁!怎麼辦?
    疫情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衝擊,不少學生產生了焦慮、煩躁、失眠、恐慌等情緒。復學以後,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現學生的心理「復位」,是擺在所有學校面前的一件大事。
  • 朋友圈總忍不住抒發負面情緒,怎麼辦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塞繆爾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如果整天怨天尤人,沒有人會喜歡你。雖然負面情緒不能一下子就驅除殆盡,但我們可以理解我們的情緒,並運用真正有效的情緒管理手段一點點讓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脫離出來。05首先我們要承認情緒的存在,並認識到到,無論是什麼樣的情緒,對我們自己都是有用的。
  • 疫情好轉了,但我焦慮失眠了,咋辦呢?
    近期,羅湖醫院心理衛生科門診接診了不少受到冠狀肺炎疫情影響出現焦慮、失眠的患者,以下是唐建軍醫生分享的一個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自從今年2月初由於疫情的原因,不能出門,每天都呆在家裡,逐漸出現容易緊張、焦慮,感到身體不適,如心慌、胸悶、頭髮緊,皮膚有過電樣的感覺。其後一天看了一篇微信朋友圈關於疫情的的文章(促發事件)後,出現更加容易焦慮煩躁,恐懼害怕,擔心自己患有冠狀肺炎和其他身體疾病。同時情緒低落,不開心,做事情興趣低下。食慾明顯降低,什麼都不想吃。
  • 心情煩躁,內心非常焦慮怎麼辦,這些方法教你快速緩解
    這樣肯定是不好的,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一個的情緒會發生很多變化,尤其是他的心情,會變得非常的脆弱,會很容易浮躁,有時候突然就會覺得很煩。同時也很容易焦慮。這些都會嚴重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讓自己生活的不開心。甚至嚴重一點,就有可能會得抑鬱症之類的,是非常可怕的,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些不好的情緒嗎?當然有了。
  • 天天吃點調失眠,睡覺安穩失眠不擾
    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一般指生理睡眠(也稱正常睡眠)少於五六個小時,常表現為:情緒不穩定,煩躁焦慮,心慌,恐懼害怕,敏感多疑,委屈易哭,悲觀失望,無愉快感,壓抑苦惱,入睡困難,早醒夢多,身疲乏力,反應遲鈍等症狀。哪些因素會誘發失眠呢?
  • 考生、家長、畢業生別焦慮啦!如何調整情緒,看政協委員李潔支招
    李潔委員:高考時間推遲一個月不是所有的考生都焦慮,也不是所有的家長都焦慮,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老師都焦慮。因為焦慮產生的原因與壓力的積累、個體的性格和健康狀況等都有關。如果個體抗壓能力強或心理很健康,內在比較有力量,一切都可以拿得起放得下,儘管延期考試,也不會煩躁不安,甚至焦慮。
  • 歲月浩蕩,別讓負面情緒耗光你前行的勇氣
    而那些畏懼、焦慮、懷疑、痛苦……等等的負面情緒,不僅帶來了頭頂久久散不去的烏雲,而且還一次次擊退前行的勇氣和信心,一點點消耗掉所有前行的意志,直到被這些暗黑的負面情緒吞沒。那股勁沒了,人生,從此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 如何消除失眠後的焦慮情緒?首先不要壓制壞念頭,要學會接納它們
    ,失眠後想的特多,我受強迫焦慮折磨十來年,睡眠時好時壞,看過心理醫生沒有效果,一直抗拒吃西藥,失眠一加重焦慮就加重。,為什麼恐懼抑鬱,與其說恐懼抑鬱,不如說自己恐懼si亡,人想活著而其快樂的活著,當然會對si亡恐懼只是我用放大鏡在看問題,那些真的抑鬱的人也是抑鬱就抑鬱了,不會加個擔心抑鬱,想想自己真的不夠成熟看問題太幼稚化,這個跟自己的家庭教育可能都有一定的關係,其實有時人太順利不見得是件好事,從小到大無憂無慮的我也會這樣焦慮,這是我從來沒預料到的事情,失眠原來跟我簡直就不著邊際,換句話說不是失眠我不會這樣,不會看到自己其實這麼不成熟
  • 長時間宅在家導致情緒煩躁應該怎麼辦?
    長期宅在家產生的煩躁情緒當然需要我們用行之有效的小夥動來解決啦。我相信自受疫情這段時間以來,好多小夥伴們天天宅在家裡一定會感到非常的無聊,特別是青少年的同學們,在這青春洋溢的年華中更會感到萬分無聊,從而產生煩躁的心理情緒,面對這個情緒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心理學上的三種方法,教你擺脫自己的焦慮情緒
    我們處理焦慮的方式可能會加劇這個問題:暴飲暴食,叨擾我們的另一半以獲得安慰,浪費時間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哪怕是你在做正確的事情,也會焦慮:「我冥想的方式正確嗎?」「這種運動速度算是鍛鍊嗎?」那麼,我們究竟為什麼要如此焦慮呢?為什麼我們的情緒如此頻繁地波動呢?以下是為什麼你會焦慮的原因,以及三種可以幫助你停止焦慮的辦法。為什麼我們焦慮?
  • 《應對焦慮》你的焦慮無處不在,應對只要三步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些媽媽們的滿滿焦慮,別看這些都是芝麻綠豆大的事情,但是對媽媽們來說,足以讓她為此擔心失眠,心情起伏好久。隨著孩子長大,開始上學,媽媽們的焦慮也會越來越多:視力不好、上課不專心、愛玩遊戲、逆反,等等。不說媽媽這個群體,再看其他人,上班的有工作壓力引發的焦慮,害怕完不成任務被降職;年輕人又年輕人的焦慮,30歲還沒有對象,今後怎麼辦?
  • 焦慮、失眠、抑鬱、煩躁不安,你可能自律神經失調了
    壓力大時總是容易焦慮、失眠,一緊張就尿頻、腹瀉,究竟是怎麼回事?在面對各種狀況時,人體會自動做出相對應的反應,然而這一切的協調運作,都和自律神經的作用有關。自律神經是什麼?一旦交感神經過度亢奮,會出現焦慮、失眠、頭痛、耳鳴、口乾、呼吸困難、胸悶、腹脹、腹瀉、便秘、尿頻、肌肉酸痛、疲勞等生理現象。哪些人容易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主要和環境壓力以及個人特質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