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甘肅省教育廳和甘肅省文物局於日前印發《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實施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末,初步建立符合甘肅省情的利用博物館資源(含紀念館)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機制,到2035年博物館成為全省中小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課堂。
《實施意見》分為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長效機制三部分,結合甘肅實際提出了8項針對性、操作性較強的具體措施,對重點工作規定了量化指標。一是在參觀接待方面,規定全省一、二、三級博物館每年接待中小學生人數不低於觀眾總人數的30%、25%、20%,其他博物館每年接待中小學生人數不低於觀眾總人數的15%。各地每年至少組織轄區中小學校各年級學生集體參觀1次博物館。二是在陳列展覽方面,規定全省三級以上博物館每年至少策劃製作1個面向中小學生的展覽,各級各類博物館流動展覽進校園次數每年不少於10次。三是在現場教學方面,規定全省三級以上博物館策劃或承接中小學現場教學每學期不少於1次;其他博物館如條件允許,每年至少策劃或承接1次中小學現場教學。四是在博物館研學方面,規定全省三級以上博物館策劃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活動每學期不少於1次;其他博物館如條件允許,每年至少策劃開展1次中小學生研學活動。各地文物、教育部門開發至少1條博物館研學精品線路。博物館志願者團隊中小學生比例不低於五分之一。五是在應急管理方面,規定博物館因突發事件或不可抗力閉館期間,至少提供1項配合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在線服務內容。
《實施意見》在貫徹落實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意見》精神的同時,從三個方面突出工作創新。一是注重結合甘肅實際。提出結合納入中小學教材的莫高窟、銅奔馬、簡牘等甘肅特色文物和地域文化開展博物館現場教學;推動博物館展覽、文物藏品等素材和敦煌學、簡牘學等特色學科內容納入中小學校本課程、鄉土教材;民族地區博物館要面向中小學生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二是注重形成合力。提出引導和支持行業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鄉村記憶」博物館參與中小學教育教學,指導和扶持中小學校博物館(校史館)建設發展。三是注重完善長效機制。提出全省博物館配合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應達到「六個有」標準;全省三級以上博物館應建立完善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課程與項目資源庫;省內博物館中小學生研學活動採取「3+N」模式(以參觀一次陳列展覽、參加一場專題講座或座談、參與一項互動活動為基礎,輔以其他體驗內容);配合中小學教育教學任務或周邊中小學校較多的博物館,理事會成員應包括中小學校代表;省教育廳和省文物局將在博物館免費開放績效考評及項目、經費、課題申報安排方面優先考慮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因素。
來源丨甘肅省文物局
編輯丨小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