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詞人,其文風普遍都很唯美,因此在數百年後還能吸粉無數。
大家最熟悉的一句,莫過於「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那麼,這句話到底是怎樣的背景下寫出來的呢?
首先和大家說一下,這兩句不是作詩,而是填詞,詞牌叫做《木蘭花》。只不過在這個牌子的曲子恰好也是七言八句,所以容易被誤會。
大家知道,一首詞除了詞牌,還有單獨的名字。這首詞的名字叫做:擬古決絕詞。從這個名字,就知道全文的基調了。實際上,這是納蘭性德模仿古樂府詩,以女人的語氣寫出的哀怨。
即使不看詞名,也能很容易地看出來,這首詞並不是很開心的那種。首句就用「人生若只如初見」,顯然就是對現狀表示了無奈,希望一切都像開始時那麼唯美。
第二句更是悽涼:「何事秋風悲畫扇?」這句話採用了西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在趙飛燕入宮後失寵的典故,班婕妤曾寫下「妾身似秋扇」的句子,從此秋扇成了女子被愛人冷落的代名詞。
接下來的兩句又愈發悲苦: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分明是你輕易變心,卻非要說人心本來就善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這就是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故事。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裡盟誓,願世世為夫妻。回來馬嵬坡之變,唐玄宗被迫賜死楊貴妃。後來他聽見雨聲和鈴聲,想起了楊貴妃,含淚寫下了《雨霖鈴》曲。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即便如此,唐玄宗也比你這種薄倖之人好上百倍千倍,畢竟,唐玄宗和楊貴妃曾有過「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做連理枝」的心願!
可以說,整首詞都是非常哀怨的基調,讀起來就讓人替這樣的女子憂傷,嘆息。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因此,這首詞雖然美,大家可不能經常用它,畢竟是哀怨之詞。
而納蘭性德,一生之中一直是個有情有義的漢子。他對自己妻子盧氏一直有情有義,在她死後也常常會想起她。明明相愛時轟轟烈烈,他還嫌自己不夠愛妻子。因此,也才有了「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的句子。
而納蘭性德本人,也在31歲的時候病逝。
夫妻二人明明恩愛,又沒有家庭阻撓,最終卻還是成了這樣悽美的愛情故事。
希望他們底下有知,能夠長相廝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