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寒冬未遠,元旦即至。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間節點上,審視過去,感慨萬千;展望未來,又是滿懷憧憬。今天,閃電頭評專欄策劃推出「閃電新聞評論員元旦獻詞」系列策劃。
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及至新年的鐘聲敲響,轉眼又是舊年。
去年立的flag實現了嗎?密密麻麻的計劃還是沒有趕上變化吧。在理性選擇與感性認知之間需要一個可以把握的平衡度。從年初的「我們都是追夢人」到年終的「禮讚奮鬥者」,不停歇的腳步通過一個個十字路口,有打雞血的衝刺,也有抵近彼岸的心力交瘁,但為生活打拼,我們都做了真實的自己。
如果在歲尾的時間軸上叩問一聲「美好生活什麼更可靠」,或許能讓新年的步伐更能行穩致遠。滌除幹擾生活的雜念,用心感知新時代生活「善良」的一面。地鐵上擁擠時的謙讓,公共場合裡的輕言細語,待人溫和,與人為善,我們行走著,也思考著,而思考的溫度終會轉化為對生活的善意。
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跨度就是思考行走的區間,沒有思想的行動,是盲目的。而沒有行動的思想,是缺乏檢驗的。希望新的年輪開啟,我們能思考著前進。
這一年我們感受到了這個國家的強大和進步,科技、經濟、國防、民生政策的釋放的紅利,讓居於其中的我們安全感倍增。這是個體生活投射在宏大敘事上的影像,也是14億人力量的共同支撐的映射。
這一年,我們仍記得曾有過那麼幾起案件,讓人印象深刻。我們呼籲,我們吶喊,有遲來的正義,也有仍未解開的謎團。我們對健全制度、完善法律、提升公平正義的渴求,讓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一件件實錘,這是一種可期許的結果,也是社會發展回應民生訴求的必然。我們從中思考到,保持一份初心和溫暖,相信未來,溫和的陽光終會打在你的臉上。這份相信,源於我們期許一個更完美的生活。
這一年,從流浪大師到李佳琦,從《野狼disco》到李子柒,有迷失也有理性,有掙扎亦有彷徨。以流量開局,還要以內容支撐,眼球效應轉瞬即逝,扣人心扉才能沁人心脾。不同觀點從情緒聚攏到理性,因為更多的人從情緒熱潮中走了出來,開始獨立思考。缺乏思考,我們只能被裹挾著推擠著不知何往。
這一年我們在努力奔跑、竭力奮鬥。不同的遭遇背後都是對更美好生活的渴求。風雨也罷,酷暑也罷,個體的成長終歸要帶著思考行走。信息無雜的網絡,多元撕裂的聲音,泛情緒化的公共表達,我們可曾回到自我,回到內心,問一聲自己,我們真正的訴求是什麼?是跟著輿論煽動情緒歇斯底裡的怒號,還是於眾聲喧譁中保持一份靜想。
我們奔跑,跨越,身影越來越長,我們離夢想更近了嗎?我們孤獨、彷徨,日子越來越遠,幸福的彼岸快到了嗎?
或許每個人的答案各有側重,但我們都在盡力的生活。是生活而不是生存!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勞動價值的體現在於內心充實,汗水流淌的意義落腳於每分每秒的真實,哪怕是失敗的經驗,有所思就會有所獲。用腳步丈量世界,用思考打磨生活,把每一步都走踏實,美好生活不是奢望。
我們審視別人的幸與不幸,並以此或喜或悲;當然,我們同樣也在被別人審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是簡單的隨性而不是刻意的定義,思考著前行,其實一切都並不複雜。
凡為過去,皆為序章。每一年都不平凡,每一天卻很簡單。不管你在何處,在幹什麼,只有思考才能抗拒平庸,而思考著前進讓希望更具體,讓夢想更真實。
把過去的、當下的、未來的思考理順,把焦急的、浮躁的腳步放緩,帶著問題去尋覓答案,把前行變成探尋,尋找「讓生活更美好」背後更牢靠的東西。(文/陸玄同)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閃電新聞立場,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