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巧珍做夢也沒有想到,電視上報導的新聞竟然發生在她的身上:自己未滿兩周歲的女兒被卡在防盜窗的鋼筋間隙裡,身子懸在半空中。
危急時刻,公安、消防以及小區居民等聯合展開救援,孩子最終化險為夷。
奶奶:一陣風吹來,門關上了,孩子鎖屋裡了
孟巧珍家住潁西街道辦事處文興路影苑小區1號樓,因為夫妻倆都是醫生,平時工作繁忙,未滿兩周歲的孩子交由婆婆照料。
昨日早上,孟巧珍和老公上班去了,家裡只剩下孩子和婆婆何奶奶。
何奶奶很疼愛孫女,為了讓她多吃一點飯,就嚇唬孫女說:「如果你不吃飯,奶奶就出去玩,不管你了。」說著,她走出了房間。
讓她始料未及的是,一陣風吹來,門關上了。
何奶奶急壞了,她沒帶鑰匙,也不知道兒子、兒媳的手機號碼。她決定去找兒子、兒媳。
何奶奶先來到市二院找兒媳,但她是湖南人,不會講普通話,和醫院工作人員比劃了半天,沒人能聽懂她說的是什麼。
於是,何奶奶又轉身來到市醫院找兒子,但也遇到了同樣的難題。
正在何奶奶焦急地尋找兒媳、兒子時,她並不知道,正在家裡的孫女發生了意外。
鄰居:一陣哭聲傳來,仔細一看,有個孩子懸在半空中
丁輝是小區2號樓四層的住戶。當日上午9時許,她正在陽臺上晾曬衣服,窗外一陣陣沙啞的哭泣聲引起了她的注意。仔細一看,眼前出現的一幕把她嚇壞了。
只見對面三樓的窗戶處,一個孩子整個身子懸在半空中,脖子卡在防盜窗的鋼筋上,腿腳不斷掙扎著。
「出事了,大家快出來救人。」丁輝一邊喊一邊向樓下跑去。急切的喊叫聲,瞬間打破了小區的寧靜,大家立刻向出事地點奔去。
住在一樓的張軍也聽到了喊聲,正在吃早餐的他放下饅頭就往外跑去。張軍抬頭向樓上看去,發現三樓有個孩子正懸在半空中。
看到這一情景,張軍頭腦中閃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救人。
樓層太高,又沒有防護措施,該怎麼施救孩子?眾人紛紛議論,卻無計可施。
這時,鄰居王國珍從家裡搬出一個2米多長的梯子。二話不說,張軍將梯子斜靠在一樓的防盜窗處,開始向上爬去。
救人現場:一手抓著防盜窗,一手託著孩子,不敢亂動一下
梯子不夠長,瘦高的張軍使勁攀爬上二樓的防盜窗,來到孩子身邊。他一手緊緊抓住防盜窗的鋼筋,一手託著孩子的雙腳。擔心腳下的鐵皮窗戶難以承重,他不敢亂動一下。而這一託就是半個多小時。
託舉中,張軍的背部已經被汗水浸透,當汗珠從臉上滑下時,他便歪斜著頭部,用肩膀處的一塊衣衫輕輕擦拭。這時,所有圍觀者的心都在懸著……期間,張軍不停地安慰著孩子,讓她不要害怕。
此時,樓下圍觀鄰居也沒閒著:有人撥打120,有人撥打110 ,有人撥打119。而大部分人都選擇站在牆角處,將雙臂半伸出來,準備隨時接住孩子。
隨後,轄區消防官兵、民警相繼趕到事發地點。救援人員立即爬上二樓的防盜窗,小心翼翼地來到張軍身邊,使用鋼筋速斷器剪斷卡住孩子的兩根鋼筋。
幾分鐘後,孩子被成功救出。
媽媽:謝謝你們,那些幫忙的熱心人
危機平息後,看著平安無事的孩子,張軍放心地離開了現場。當時,何奶奶的兒子正在醫院忙著看病人。突然房東打來電話,「趕緊回家一趟,你家出事了」。
趕到家時,孩子已經被救下,公安和消防的車輛還沒有離去。鄰居王國珍緊緊地抱著受了驚嚇的孩子,坐在救護車上。孟巧珍接到老公的電話,也往醫院趕去。
平時因為工作忙,有時還要上夜班,在小區裡住了近兩年,孟巧珍和周圍的鄰居都不熟悉,交流僅限於見面打個招呼。
「當時幫忙的人很多,但是知道姓名的只有幾個人。」孟巧珍說,她很想通過潁州晚報感謝那些幫忙的熱心人,通過這件事,她也懂得了「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昨日,潁州晚報記者聯繫到託舉救人的張軍,但他婉拒了記者的採訪。
張軍說,這點小事不值得報導,當時情況緊急,他想都沒想就爬上了梯子……(潁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