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每一粒糧食都飽含著勞動人民辛勤的汗水。可如今,我們隨處可以看見不同程度的糧食浪費現象。針對這些現象,我進行了深入的觀察發現。
經過觀察和發現例如我們公司(人數大於3000左右),在公司食堂浪費十分嚴重。經過幾天來的觀察,約100人中,70%左右的同事經常沒有把飯吃完。更離譜的是,有些同事僅僅吃了幾口就把飯菜倒掉了。當我們詢問其原因,有些同事就說,「沒胃口,吃不下。」據了解,食堂每餐大概有2000多左右同事用餐,如果70%的人每餐浪費0.05千克大米,那麼,食堂僅僅一頓用餐就浪費的大米就有70千克了,一天三餐就是210千克,一個月30天就得浪費6300千克,一年的浪費就可想而知了。
不僅僅是一些公司食堂,我想每個家庭浪費也許更為嚴重。據部分說同事講,家裡經常有剩菜剩飯。部分家庭把剩菜留到下一餐吃,但仍有部分家庭都把剩菜剩飯直接倒掉了。針對此現象,儘管大部分同事認為這樣很可惜。
有句古話講得好:「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浪費是可恥的,我們應該從自我做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