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戰之後,通天教主最終去向成謎?一位樵夫道出真相
文/立尊讀史
《封神榜》這部電視劇大家都看過吧。《封神榜》裡自始至終都是各種爭鬥和打打殺殺。除了商紂王和武王政權之間的各種鬥爭之外,還有紂闡教與截教之間的打打殺殺。兩兩邊到最後都死傷無數,但還是元始天尊那一派略微強些,而通天教主那邊的人幾乎全被屠殺了。可以說是確確實實的失敗了,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
通天教門下的人真的很慘,死的死,傷的傷,還有一些被抓取了當坐騎主。可想而知,通天教主看到這種狀況心裡有多憤怒。這還不算完,他還被自己的師父鴻鈞老祖帶回了玉虛洞。帶回去幹嗎呢?面壁思過。讓一個久居上位的教主這樣可以說是很憋屈了。但他也沒有辦法,畢竟那是他師父。但是在封神大戰之後,通天教主不用再在玉虛洞面壁了,那他去了哪裡呢?我覺得這個答案我們可以從《西遊記》裡找到一些端倪。
《封神榜》裡姜子牙還未執行封神任務時,通天教主就已察覺到了闡教的意圖。所以他就叮囑座下弟子不要們去招惹什麼是非,多讀《黃庭》,好好修行。他的弟子們本來是很聽話的,但是隨著其門徒在太師聞仲的力邀、闡教叛徒申公豹的蠱惑下,他的弟子們都下山去參戰,與姜子牙對抗,因而不斷被殺,甚至還被釘在了封神榜上。作為師父,通天教主看到這些,心裡自然是十分難過。
也就因為這他開始恨他自己的元始天尊,所以於是撤出了天庭,來來到了由他徒弟如來(原來的多寶道人)管轄的地方,最後他在西牛賀洲的靈臺方寸山上住了下來,那之後他就自稱菩提老祖。「菩提」,就是象徵不沾染塵埃、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了無牽掛的意思。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因為封神榜事件的教訓。封神榜事件過後,他就不想再陷入那種爭鬥中,也不想再看著自己的弟子死的死傷的傷。至於為什麼要說菩提老祖就是之前的通天教主,這是有原因的。誰也想不到,這就是一個凡人一不小心說漏了嘴。
在孫悟空來到菩提老祖這裡學藝的時候,有一位引路的樵夫,嘴裡哼唱著歌曲,歌詞是: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同樣是這麼熱衷於講《黃庭》的神仙,同樣都是這麼看重《黃庭》,這是原因之一。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封神榜中,通天教主是一個無所不能,非常神通廣大的人。他手下弟子非常多,各種各樣的妖怪都有。他從來不嫌棄,會細心教導他們,讓他們一心向道,好好修行。菩提老祖也是如此。
孫悟空來的時候只是一個石猴,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懂,但他也沒有嫌棄,沒有厭惡,反而十分喜愛,還讓他三更天去,單獨教他法術。這點不也很很合通天教主相像嗎?通過這兩點,我們就能猜到。教授孫悟空法術的菩提老祖,就是當年的通天教主。我們也可以知道,通天教主在封神之戰之後並沒有消失,而是去了靈臺方寸山換了一個身份而已。估計誰也想不到,他的去向竟是被一個凡人樵夫不小心透露出來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