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服是塊唐僧肉 年賺幾十萬非難事 舊衣物回收應進行規範管理

2020-12-05 廣西日報

關注舊衣服回收之思考篇

南國早報記者 趙敏 羅暘 實習生 趙琪琳 文/圖

被大家視為淘汰品的舊衣服,在某些回收公司或個人心中,卻是一塊唐僧肉。目前在廣西,僅有3家是取得公開募捐資質的慈善組織,且募捐方案經過備案。然而,卻有上百家機構、個人在回收舊衣服。有公益組織負責人建議,希望有標準來分清捐贈和扔垃圾的區別,規範這一行業。

1

上百家機構在回收 僅有三家合法合規

12月12日,自治區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擺放回收箱回收廢舊物品用於公益慈善目的,屬於公開募捐行為。按照《慈善法》規定,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活動,且募捐方案須在開展募捐活動前報民政部門備案,否則就涉嫌非法募捐。

據介紹,目前在廣西以放置箱子形式回收廢舊物品的合法募捐項目,分別是中華慈善總會的「一張紙獻愛心」行動、廣西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舊物循環利用公益項目以及廣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基金會的「愛心小屋」項目。

而記者走訪調查發現,除了這3家機構外,各式回收箱也大行其道,有的是以做公益的名義,有的以垃圾分類為目的。12日下午,記者在民主路聚寶苑小區看見,該小區門口擺放著3個不同顏色的舊衣物回收箱。其中,有合法募捐項目的,也有無備案項目的。

記者調查發現,在無備案項目的回收箱中,放置數量較多的一家機構是南寧市綠城垃圾分類志願者協會。該機構放置的回收箱體上寫著「舊衣物將捐贈給困難群眾」,但未公布公募資格證書和經備案的募捐方案。經查詢,該協會也不具備公募資格。此外,還有一些回收箱上既沒有標明單位名稱,也沒有聯繫電話。

廣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基金會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據摸底調查,截至2017年底,包括3家取得資質的社會組織在內,整個南寧只有8家組織及公司在做回收舊衣服這一行,而到2018年,回收舊衣服的機構一下子增加到48家,「如果算上桂林、柳州等地,整個廣西多達上百家」。

廣西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舊物循環利用公益項目

2

舊衣服市場很龐大 成本低卻利潤很高

舊衣服為何變成了唐僧肉?業內人士周先生稱,這與我國從2017年底開始明令禁止進口包括紡織廢料在內的「洋垃圾」有關。不少原來以「洋垃圾」中的廢舊紡織品為生產原料的廠商,只能轉而在國內尋找貨源,擺放回收箱成了一個便捷、低成本的途徑。

周先生說,舊衣服回收屬於資源型回收行業,主要包括回收、加工、銷售三塊。舊衣服從再生資源角度講叫廢舊紡織品,它們同喝過的飲料瓶、拆過的快遞盒以及準備扔掉的書籍是一樣的。舊衣服可加工成布條、地拖布、大棚保溫氈等初級製品。通過再生,可產生棉、無紡布、化纖等,質量可以做到跟新產品沒什麼差別,用途很廣。

而回收舊衣服的成本低,門檻低,利潤高。周先生告訴記者,所謂成本低就是製作一個回收箱只需400元,門檻低就是不少公司或個人,打著環保旗幟在回收箱上標明是垃圾分類,然後徵得物業同意即可擺放進小區。

「有些人認為舊衣市場就是收破爛的,其實這個市場利潤很大,一年賺個幾十萬不是難事。」周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在一個小區放一個舊衣物回收箱,一年能收到1噸舊衣服,再生資源回收公司的收購價格為1200元/噸,那麼一個回收箱一年收入就是1200元。如果在不同小區共放1000個回收箱,一年下來就是120萬元。第一年減去40萬元回收箱成本及運輸費,還可以賺幾十萬元。第二年無需減去成本費,那就賺錢更多,賺錢後還可加投回收箱。

周先生說,未取得資質且未備案的公司及個人回收到舊衣服後,先是將偏新些的衣服分揀出來,未經處理就進行倒賣,倒賣不出去也不用擔心,廣州梧州都有再生資源回收公司,需要收夠大量舊衣服進行加工。

3

「正規軍」擋別人財路 「愛心小屋」常被破壞

那麼,「正規軍」是如何回收、處理舊衣物的?廣西心香公益社工服務中心是廣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基金會的合作夥伴,負責回收舊衣服這一塊工作,該中心負責人李女士向記者講述了相關情況。

從2017年6月開始,廣西心香公益社工服務中心陸續在南寧各城區投放「愛心小屋」。按照操作流程,他們的工作人員在收集舊衣物時,必須身穿一件藍色馬甲,馬甲背面有愛心小屋項目標識,回收用車也會在車身明顯位置處張貼「愛心小屋專用車」字樣。

廣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基金會的「愛心小屋」項目

回收到舊衣服後,他們會統一運往五一路的倉庫,然後分揀成兩大類,一類是可捐贈的衣物,主要是偏新些的衣物,分揀後進行消毒處理,然後捐給貧困地區或福利院;另一類是可循環利用的衣物,由天津市山清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進行回收,然後加工製作成生活用品。

據了解,愛心小屋舊衣回收項目作為廣西唯一由政府購買的慈善清潔工程,又是由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屬下的慈善基金會監管,制度健全,依法行善,規定舊衣回收除挑些好的送貧困人群穿用外,其餘每噸定額向慈善基金會捐款700元,定期在《中國慈善網》公示收捐情況,定期接受民政部門的嚴格審計。

然而,讓李女士感到寒心的是,「愛心小屋」常遭「黑手」摧殘。他們調查發現,有的是因為擋了別人財路而被蓄意破壞,有的是不法分子偷竊箱子裡的衣物。為此,他們已多次報案。她希望廣大市民能夠珍惜和愛護公共設施。

4

非法募捐可罰20萬 建議區分捐扔之別

市民如何識別哪些是以慈善為目的的回收箱?對此,自治區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相關負責人稱,主要看箱子顯著位置是否公布「兩證一目的」。「兩證」即組織該公開募捐活動的慈善組織的登記證書,以及公開募捐資格證書。「兩證」應通過粘貼證書複印件等方式,在回收箱上進行公布。「一目的」指募捐目的,即回收所得廢舊物品的用途或處理回收廢舊物品所得款項的目的。同時,按照《慈善法》規定,還應在箱子的顯著位置公布聯繫方式、募捐信息查詢方法等內容。

中華慈善總會的「一張紙獻愛心」行動

對於不具備公募資格,但宣稱以公益慈善為目的開展舊衣物回收的社會組織,有關部門如何處置?南寧市民政局民間組織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根據《慈善法》規定,民政部門可給予警告、責令停止募捐活動,對違法募集的財產,責令退還捐贈人,難以退還的可由民政部門收繳,轉給其他慈善組織用於慈善目的。對違法組織或個人,最高可處20萬元罰款。

自治區民政廳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市民如發現有以放置箱子的形式回收廢舊物品的募捐活動,涉嫌非法募捐的,可向當地民政部門舉報。屬於以慈善名義騙取市民廢舊物品的,還可以直接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

按照相關規定,在市政人行道上佔道擺放回收箱,需要經過審批。記者諮詢南寧市行政審批局了解到,該局從未審批過市管道路上擺放舊衣物回收箱的許可申請。這意味著,目前所有擺放在市管道路人行道上的回收箱都涉嫌違規。

廣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基金會有關負責人說,對衣物回收箱的性質應有更明確的區分,避免「三無」回收箱鑽空子。他認為,舊衣服扔進了舊衣物回收箱,就算箱體上未標註「公益」「慈善」「捐贈」等字樣,只要沒有明確是商業目的,也應該一律算是「捐贈」,屬於公開募捐。所以,他建議有關部門分清捐贈和扔垃圾的區別,出臺相關政策規範這一行業。

來源:南國早報

相關焦點

  • 回收舊衣服,竟然這麼「暴利」,「內幕」被揭開,有人年賺幾十萬
    舊衣服回收屬於資源型回收行業,主要包括回收、加工、銷售三塊。而你認為沒用的廢舊衣服,在一些回收公司或個人眼中,則是一塊「寶貝」,因為舊衣服也有大價值,不僅可以直接賣掉,而且可以進行再加工,用途是很廣泛的。在普通人看來,舊衣服只能放在衣櫃裡吃灰,扔掉也比較可惜,而通過舊衣服回收的方式來處理掉,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很不錯的。
  • 舊衣服回收竟如此「暴利」?揭開其中內幕,有人一年賺上百萬!
    早在幾十年前我們穿的舊衣服如今都已經變成了家裡的壓箱底的東西,很多人在收拾家裡的時候會經常發現很多多少年前的老舊衣服,而如今很多小區在垃圾箱的附近都會擺設一個新的回收箱,那就是舊衣物回收箱,這種回收箱給很多家裡有老舊衣服無處丟棄的人也找到了新去處,都會將其放到裡面等人來帶走。然而這些舊衣服到底會流向哪裡呢?
  • 回收舊衣服發往非洲一年賺200萬,原因很簡單
    舊衣服怎麼處理一直是大家日常生活的一大難點,立即扔了不捨得,不扔放到那邊又佔有室內空間。應時而生了舊衣服回收這一行業,現階段中國許多大城市都有舊衣回收站,在為大家解決了舊衣物的難題,也讓大家的日常生活更為綠色環保。
  • 你捐到舊衣物回收箱的衣服,到底去哪裡了?
    「舊衣物回收箱在小區內投放時,手續比較簡單。」孫新建表示,但對於投放後的舊衣物回收工作如何運行,物業部門不會過問和幹涉,舊衣物回收箱應如何規劃投放點、舊衣物回收的流向由誰監管等,都是不可迴避的問題。舊衣流向公益與環保根據舊衣物回收箱上留有的信息,記者聯繫到南通田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曉羽。
  • 回收舊衣物內幕被揭,打著「公益」的幌子賺錢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在物資極為匱乏的年代,新衣算「奢侈品」,衣服可以穿很多年。焚燒:大量衣物經不規範焚燒,可能會產生有害氣體,味道刺鼻,汙染環境。除此之外,焚燒舊衣物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電力等能源。
  • 徐州人,原來你家小區回收箱裡的舊衣物去了這裡……
    據了解,一個3000戶規模的小區,一個舊衣服回收箱一年累計可回收舊衣服大約為1噸。市民在捐贈舊衣物的同時,也很關心這些數量驚人的舊衣物真正的用途和去處。對此,記者按照舊衣物回收箱上面所留的電話號碼,與一家舊衣物回收公司聯繫上,工作人員介紹說,多數舊衣服無法再穿,他們通常與具備環保資質的再生處理機構進行合作,加工成再生環保產品出售。
  • 舊衣服回收年入幾十萬,如果你是個敢闖敢拉下臉的人,你就進來!
    對於現在社會錢說好賺也好賺,說難賺也是非常難賺,主要是看你是否能為了錢拉下「臉皮」!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沒資金沒經驗沒人「帶路」在三無面前我們還有什麼機會?我們唯一有的就是一身力氣,趁著年輕拼拼吧!舊衣服回收行業是我們普通人的一個機會,很多人會說舊衣服回收到底怎麼回事,小白又該怎麼做? 今天阿彬把自己所知道一切告訴想了解這行的朋友!舊衣服回收顧名思義就是回收別人認為不需要衣物,但也不是是舊衣服就回收的。
  • 回收舊衣服,原來這麼「暴利」?「內幕」被揭開,有人年入百十萬
    而最近這幾年,相信大家都沒有這種「煩惱」了,因為現在很多小區裡都擺放有一個回收舊衣服的箱子。而這種回收箱的存在,對於那些廢舊衣服比較多的人來說,確實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為大家普遍認為,這些被回收的舊衣物,是用於公益用途的。所以,這就給自己的「喜新厭舊」找到了一個心安的理由,認為自己這並不是丟棄,而是變相做好事了。
  • 「晴天行動」舊衣物回收項目最為常見
    數據顯示,對如何處理舊衣服,大多數受訪者選擇了「堆置在家裡」或者「當垃圾隨手扔了」,不到一成人士選擇捐給公益組織或弱勢群體。超過75%受訪者沒有在小區或附近見過舊衣物回收點,向舊衣物回收點捐贈過衣服的,比例僅佔了兩成。過半人數認為應建設更多舊衣物接收點,而超過四成人士則表示應該加大宣傳,讓公眾知道如何進行舊衣物捐贈。
  • 有人回收舊衣服,一年利潤幾十萬,他是怎麼做到的?
    而衣服這一類物品的快消帶來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廢舊衣服如何處理的難題,當然這些舊衣服可以拿去賣給收廢品的或是丟進小區內的舊衣物公益回收箱內。其實,一般我們在小區裡看見的這些舊衣物公益回收箱,我們只是把不要的衣物丟進去,但是卻不知道這些被丟掉的舊衣服去了哪裡,今天我們就來揭示其中的秘密:這些衣服究竟去了哪裡?
  • 借公益之名回收舊衣服,竟有「內幕」?有人從中牟利,年賺幾十萬
    舊廢品回收看似是一個不起眼的行業,既髒又累,工作環境也差,但其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有消息顯示,城市裡面回收舊廢品的商販,其毛利率可達100%甚至更高,回收的越多,賺的錢也就會越多。這是因為這些舊衣服不是用於扶貧捐獻的,儘管這些回收箱上面會張貼一些宣傳性的公益標語,但實質上一大部分舊衣服被用來了「交易」。據悉,這些舊衣服回收之後的用途比較廣泛,不僅可以直接回收,還可以通過再加工的方式進行二次銷售。一般來說,舊衣服回收的成本較低,許多人把舊衣回收當作公益來看待。然而,遺憾的是,許多個人、公司或者打著公益性質的團體卻利用人們的心理來牟利。
  • 有人靠回收廢舊衣服一年賺幾十萬,詳細介紹利潤是怎麼來的
    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一個廢舊物資回收的項目,這個項目是回收廢舊衣物,大家有沒有發現,平時我們都有很多不穿的舊衣服需要處理,有時候送人都沒有人要。大家不知道如何進行處理,更別說賣錢了。回收,我們發現,這幾年有些人開始回收舊衣服了,他們以公益免費的形式回收,就是在小區或者街道擺放一個個回收箱,我們很多時候就把衣服免費投進去了。也不知道別人怎麼處理,拿來怎麼用?
  • 舊衣物回收利用從遊擊隊到正規軍,綠能科技CEO劉新晨「撿起來」的...
    針對廢舊衣物的處理,政府也出臺相關政策,在《大力支持廢舊衣物回收和再利用產業發展》提案中建議幫助支持民營企業建立廢舊衣物回收、處理、加工、再利用體系;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對廢舊衣物回收、加工企業給予稅收減免或稅收返還等優惠政策支持;對放置回收箱達到一定數量,應給予財政專項補貼,支持廢舊衣物回收加工企業成長發展。
  • 小區內的回收舊衣物的公益回收箱子,都是在做公益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很多街道或小區門口出現了「舊衣服回收站」,綠色白色相間的大鐵箱格外引人注目,這些回收箱都是以「扶貧、捐贈」為由來吸引各個居民,將自己的舊衣服回收在箱子裡。這個回收箱的出現,讓很多人都將自己的舊衣服打包好,扔在回收箱中,但是事實都是如此嗎?大家都知道這個回收箱的真相嗎?其實部分回收箱回收的衣服並不是公益組織弄的,而是被商家利用,被當成了一門非常賺錢的生意來做!
  • 舊衣物回收箱「霸佔」人行道
    舊衣物回收箱「霸佔」人行道4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徑貝小學附近,發現確實有一個綠色的舊衣物回收箱擺放在人行道上。該人行道寬約2米,舊衣物回收箱佔據了人行道一半的空間,且正好擺放在盲道上,如此一來,行人的通行空間變得非常狹窄,而且給特殊人群出行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 小區裡的「舊衣物回收箱」,衣服去哪了?有人靠這個年入百萬!
    社會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很多女的基本上一個月買兩身衣服,那麼不想穿,或者爛掉的衣服怎麼辦?送人又不合適,扔掉又太可惜,捐掉又不太了解捐贈流程,於是小區裡面便出現了「舊衣物回收箱」,那麼你們知道,你們放在舊衣物回收箱裡的衣服都去哪了嗎?
  • 回收舊書、舊衣物、舊物品的心心念念
    從做物資回收平臺到做二手紙箱到做傳悅免費租書(共享經濟)轉型到做二手書,這也是自己能運作的。做二手書也是自己起初有不少書,想著做共享圖書,實現書籍流通,降低閱讀成本,可能是多想,讓我最擔心的情況是書籍的價格讓深度閱讀成為奢侈,這將是最大的不平等。
  • 柳州小區被放置多個「愛心箱」,回收舊衣服真的是在做公益嗎?
    勝利小區六區的居民劉女士則表示,家裡的舊衣服佔地方,聽說把舊衣服放在回收箱就可以把衣服送到貧困山區,幫助貧困群眾,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對於小區內放置舊衣服回收箱的情況,記者詢問多個小區物業。據了解,目前舊衣物回收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公開募捐行為,如在社會上開展廢舊物品回收利用公益活動,這種行為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另一種是個人或企業對舊衣物進行回收處理,如以商業方式進行垃圾分類、有償回收舊衣物等,投放的箱體不是募捐箱,不在公開募捐範圍內。
  • 舊衣物放進回收箱後去了哪?部分回收再生 部分用於捐獻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文/圖見習記者 謝靜)家住思明區禾祥西路的黃女士最近驚喜地發現,在她的小區外,擺放著嶄新的「舊衣物回收箱」,隔天她就將家中存放已久的舊衣物往裡放。「舊衣太多佔衣櫃,當成垃圾又可惜,如果可以捐給需要的人就好了。」不少居民抱著這個想法,把家中閒置衣物放進這些箱子裡。但是,這些舊衣回收箱都是一樣的嗎?放進箱子裡的衣服,都去了哪裡?
  • 73歲蔡淑如:3年回收舊衣物 為寒冬增添「溫暖」
    冬天的時候,有些人沒有厚暖的衣服穿,時常要挨凍。」蔡淑如說,可是,有時她總會在垃圾桶裡發現被人丟棄的舊衣物,「不少舊衣服都挺好的,還可以穿,扔了怪可惜的。回收起來,可以給有需要的人穿,還環保,兩全其美」。  就這樣,與幾位老年朋友一起,蔡淑如先在市區內走動,從身邊的熟人開始,詢問人家有沒有不要的舊衣服,有的話就順手回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