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基金黃興亮:要長期保持對半導體、新能源車等科技創新領域的關注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王思文

A股在12月首個交易日迎來「開門紅」。12月1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走強,截至收盤滬指上漲1.77%,收報3451.94點,深成指上漲1.9%,收報13930.37點,創業板指上漲2.53%,收報2698.44點。從板塊來看,銀行股大漲,廈門銀行、西安銀行、青島銀行、紫金銀行漲停。向來低調的銀行股,在此輪強勢的順周期行情中,已然成為拉動此輪大盤指數上揚的生力軍之一。

那麼,在「開門紅」的背景下,投資者該如何正確判斷市場走勢?該如何看待醫藥、科技、消費板塊估值的提升?近期醫藥板塊、計算機板塊、新能源板塊等熱門市場板塊變化的邏輯是什麼?2020年A股後市會如何演繹、未來的A股市場將會呈現哪些特徵?對於這些熱門話題,近日,萬家基金績優基金經理黃興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做了詳細解讀。

《證券日報》記者:對於2020年市場走勢有哪些預判?

黃興亮:我們認為2021年疫情之後,中國的經濟發展很有可能會迎來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如何抓住這個時期,增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聯結,共同打造一個更持久的繁榮期,是更為重要的事情。而這個過程,貨幣作為一種媒介,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2021年經濟的增長可能會超預期,貨幣收緊的力度有可能會比較適度,而不會成為市場下跌的主要因素。2021年市場可能會因為2019-2020年連續兩年牛市,以及市場估值普遍偏高的緣故,而出現一定的震蕩,但是不會出現系統性的風險。

我們認為2021年推動市場上漲的核心因素是經濟增長的預期越來越樂觀,貨幣收緊的擔憂越來越少。

《證券日報》記者:那麼,您認為未來的A股市場將會呈現哪些特徵呢?

黃興亮:機構投資者在過去兩年獲得了較高的收益,均值回歸的可能性在加大。在機構投資者佔比持續提高,註冊制和交易制度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投機的成本不斷上升。

A股市場的生態正不可逆地趨近海外發達市場:少數優質公司獲得溢價,多數普通的和業績表現一般的公司逐步邊緣化甚至折價。未來的A股市場可能更多呈現結構化的特徵,長期產業趨勢變化對市場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長期來看,要保持對雲計算、半導體、新能源車、醫藥等科技創新領域的關注。這些也是目前以及未來很長的時間裡,各個經濟領域中最為活躍的一部分。

《證券日報》記者:對於近期醫藥板塊、計算機板塊、新能源板塊等熱門市場板塊的變化,您有哪些投資判斷。

黃興亮:醫藥近期的回調是符合我們預期的,我們也就此做了一些應對。整體來看,醫藥上半年由於疫情下的相對優勢明顯所以漲幅亮眼,進入下半年以來,由於疫情在國內緩和,疫苗進度逐步提速,經濟的復甦導致醫藥的相對優勢減弱,而股價透支了較多的未來預期。在這樣的情況下醫藥出現回調是正常的。尤其是三季報後醫藥進入業績的真空期,同時新醫保局集採的需求大幅提高,高值耗材和創新藥的談判紛紛提上日程,在沒有業績也沒有相對優勢加持下,政策壓制下醫藥在高估值下出現回調。站在目前時點來看,我們認為由於業績真空期還在持續,政策並沒有完全落地,所以醫藥在四季度仍然有一定的壓力。不過投資是一個長時間維度的過程,我們在合理的應對四季度的回調下也要看到醫藥長期的價值。

對於計算機板塊在7月後出現的明顯回調現象。我們認為,短期影響股價的因素,除了市場對公司基本面的預期之外,還有流動性等因素。今年上半年國內的流動性維持了較寬鬆的態勢,到了下半年趨勢有所放緩,資金面的變化可能是影響計算機板塊估值回調的重要因素。

建議從長期角度選股和把握機會,基本面好、核心競爭力強、行業格局好、長期空間大的標的值得給予長期關注。數位化、線上化、智能化是長期趨勢,計算機板塊裡的很多公司是長期受益的,所以長期來看計算機板塊一般都會有不錯的投資標的。我們還是建議從長期視角把握個股機會。

新能源汽車板塊近期回調主要是前期漲幅較多所致。從基本面角度看,國內2018-2020年新能源汽車受補貼退坡、車市下滑以及新冠疫情影響連續三年銷量維持在120萬左右未有增長,大的拐點於2020年下半年開始,有望進入持續爆發式增長階段;海外在歐洲政策的推動下,2020年開始進入持續的爆發式增長;供給端,智能化與電動化的革命為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彎道超車提供了強力支撐,國產新能源車的消費者接受度大幅提升,品牌價值逐步趕超甚至超越傳統意義上的外資品牌。目前新能源車板塊仍處於一個大的向上趨勢的初期階段。

從近期漲幅較多的板塊來看,有色等順周期板塊表現強勁。這主要是受全球後疫情時期重建,經濟復甦預期的影響。我們認為隨著疫情的拐點到來,順周期板塊在短期仍有一定機會。長期來看,我們會更傾向於選擇成長空間更大的賽道。

《證券日報》記者:您如何看待醫藥、科技、消費板塊估值的提升?

黃興亮:就醫藥明年及更長的視角來看,首先我們回顧醫藥行業的歷史就會發現醫藥和政策的變化是具備相關性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擾動下醫藥整體持續創新高。其根本原因在於雖然存在政策的擾動,每年都在降價。但是衛生費用支出的增速一直快於GDP增速,一方面體現在人口結構的老齡化,一方面也是經濟發展下人民對於健康需求自然增加。在這樣的基本面下,我們去看醫藥,無論是早期10年雙信封政策的擾動,還是2018年集採的大降價,政策的壓制最後都會走出來,醫藥指數也就持續新高。基於這樣的研究我們認為目前的確是高估值下醫藥政策明顯的擾動期,但是考慮到衛生費用支出的剛性和老齡化,這種政策周期下的擾動歷史來看往往是絕佳的布局時期。對此總結來看我們對於醫藥的長期偏向於樂觀。

科技板塊方面,在註冊制全面放開預期的大背景下,明年會有一些優質的計算機成長股上市,為板塊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另外我們認為在註冊制全面放開的背景下,行業內個股的分化大概率會繼續,前面說的空間大、基本面好、成長性好的標的,大概率會持續享有相對高的估值,一旦錯殺,就是很好的上車機會。科技板塊看,我們仍然更看好行業周期上行、國產替代在快速進行的半導體板塊。在半導體細分板塊中,我們更看好行業龍頭。科技的其他板塊,可能短期有所承壓:伴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飽和和TWS耳機已經快速滲透兩年,蘋果手機和airpods產業鏈的超額收益正在下降;而中國的5G建設也在中美科技競爭中,包括華為在內等公司受到一定程度抑制,5G板塊有所承壓。同時,我們看到電子板塊已經連續兩年大年,板塊估值位於歷史較高分位,市場出現一段時間的估值消化也比較正常。

食品飲料板塊方面,2020年食品飲料延續了2016至2019年的強勢,整體板塊表現比較好。其中白酒和食品今年以來表現都比較強勢,今年上半年部分食品也因為疫情相對受益,今年實現了業績和估值的雙升。在長期趨勢上,我們看到居民消費升級帶來的價格上移、市場集中度提升帶來的龍頭表現佔優等因素近幾年在消費裡有很好的體現,我們覺得這樣的消費趨勢仍在繼續延續。當然由於連續五年消費板塊都比較強勢,我們看到整個行業的估值確實也處於歷史較高位置。

(編輯白寶玉)

相關焦點

  • 萬家基金黃興亮:中長期看好科技創新板塊
    在科技股迅速回調後,仍有不少權益基金保證了較高的收益,萬家經濟新動能便是其中之一,觀察該基金此前幾個季度的重倉持股名單,不難發現基金經理黃興亮對科技創新板塊的鐘愛。黃興亮是如何在科技板塊進行投資的,後市更看好哪些科技細分行業?《證券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對他進行了採訪,他表示:「我的基金管理思路主要是立足於中長期,在發展空間大的行業中尋找成長路徑清晰的公司。
  • 萬家基金黃興亮:長期看好三個科技細分行業投資機會
    如萬家行業優選,正在在今年以來把握住了科技股的投資機會,在今年以來的累計回報率已經有73.82%,在2500多隻權益基金中,回報率排名位居前30位。近日,萬家行業優選的基金經理黃興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科技行業是一個日新月異不斷變化的行業,在投資科技行業的時候,他最看重兩點:第一,是行業有足夠大的成長空間,比如核心半導體領域、信息安全、企業應用等細分領域;第二,是希望能看到行業中擁有業務專注、管理層專業、具備長期競爭力的優秀企業。
  • 萬家基金黃興亮:明年A股出現均值回歸可能性加大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彭)臨近年終,不少公募基金開始為明年進行提早布局。萬家基金績優基金經理黃興亮表示,明年的市場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機構投資者在過去兩年獲得了較高的收益,均值回歸的可能性在加大,他會依據市場動態調整基金組合。
  • 萬家基金黃興亮:均值回歸概率增加,結構性行情或為來年主線
    縱觀外圍普漲近日美股創出新高,A股表現多少讓人有些意外,萬家基金認為近日A股市場再現震蕩與接近年末及「恐高情緒」不無關聯。馬上進入12月,年末如何配置,未來A股又將怎麼走向何處,也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在今年風格高頻切換中,萬家基金旗下不少產品依然獲得了亮眼收益。
  • 興證全球、萬家如期公布基金年報!董承非、謝治宇、董理、黃興亮等...
    不過,興證全球基金、萬家基金依然於今日如期發布了旗下基金2019年年報。在全球股市受到疫情衝擊大幅波動的情況下,董承非、謝治宇、董理、黃興亮等知名基金經理對今年股市的最新觀點也隨之曝光,基金君第一時間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 獨家揭秘萬家基金黃興亮:特立獨行 與眾不同
    萬家基金黃興亮是業內知名的擅長科技板塊投資的基金經理之一,他入行已超過13年,風格上成長屬性明顯。繼今年8月之後,時隔小半年,黃興亮再次公開路演直播,備受市場關注。截至2020年半年報數據,黃興亮目前管理的5隻基金,規模合計264億,總持有人超百萬。 近日,揭幕者創始人胖紙老揭走進萬家基金,直播對話黃興亮。
  • 單季獲超40億淨申購 萬家基金黃興亮用倆月漲14%回饋「真愛」
    萬家行業優選混合(LOF)一季報顯示,截至本報告期末,該基金份額淨值為1.3534元;本報告期基金份額淨值增長率為20.82%,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7.51%。業績十分出色。與此同時,吸引了眾多資金的關注。
  • 萬家自主創新發行:黃興亮年化16.49% 專注科技長牛股
    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70%+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30%,基金經理為黃光亮管理3隻產品規模32.35億,年化16.49%。萬家創新主要投資於自主創新主題相關的優質上市公司,疫情衝擊下,萬家基金表示,短期市場大幅調整,將會是較好的機會。專注科技長牛股。
  • ...董承非、謝治宇、董理、黃興亮等知名基金經理最新觀點大曝光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經有數十家基金管理人宣布推遲一個月(從法規規定的3月30日推遲到最晚4月30日)公布年報。不過,興證全球基金、萬家基金依然於今日如期發布了旗下基金2019年年報。
  • 興證全球、萬家公布年報!董承非、謝治宇、董理等知名基金經理最新...
    中國基金報記者 劉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經有數十家基金管理人宣布推遲一個月(從法規規定的3月30日推遲到最晚4月30日)公布年報。不過,興證全球基金、萬家基金依然於今日如期發布了旗下基金2019年年報。
  • 科技回調如何應對 黃興亮最新觀點
    科技回調如何應對 黃興亮最新觀點 關注中金在線:
  • 面對科技下跌,劉格菘、鄭巍山、胡宜斌、黃興亮等選擇了各奔東西
    選的幾個人氣高的基金分別是,劉格菘的廣發雙擎、胡宜斌的華安媒體網際網路、黃興亮的萬家行業優選、金梓才的財通成長優選、鄭巍山的銀河創新成長、馮明遠的信達澳銀先進智造股票、王創練主管的諾安成長混合、龍宇飛主管的長城久嘉創新成長。如果你一季度買過主動權益類科技基金,大概率就是這裡面這些人管理的,或者就是這些基金了。
  • 收益率排名從前十到後10%,萬家基金黃興亮經歷了什麼?
    數據顯示,黃興亮於2019年3月2日接任萬家行業優選。執掌後,黃興亮對該基金進行了大手筆的換倉,2019年中報顯示,兆易創新、用友網絡、比亞迪、華測檢測等股票取代貴州茅臺、東方財富、華泰證券、三一重工,成為新的重倉股。
  • 萬家行業優選混合黃興亮:將視角放長 相信長期力量
    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組數據:Wind數據顯示,自2019年3月2日黃興亮執掌萬家行業優選混合基金(LOF),至2020年7月2日,一年多時間裡萬家行業優選混合給投資者的回報率為131.96%,大幅超越基準117.69個百分點。
  • 萬家基金黃興亮四隻基金,跌幅前列,最高兩周跌19%,止損嗎?
    說得明白以7月13日到7月24日的淨值跌幅排序發現,萬家基金旗下有多隻基金排在了跌幅榜的前列。萬家經濟新動能下跌19%,萬家科技創新下跌10%,萬家行業優選、萬家自主創新、萬家人工智慧分別下跌13%以上。而這5隻基金中,有4隻基金都由去年冒起來的明星基金經理黃興亮管理。
  • 萬家行業優選混合(LOF)淨值下跌1.40% 請保持關注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機器君金融界基金11月19日訊 萬家行業優選混合(LOF)基金11月18日下跌0.91%,現價2.077元,成交4210.37萬元。當前本基金場外淨值為2.0554元,環比上個交易日下跌1.40%,場內價格溢價率為0.13%。本基金為上市可交易型混合型基金,金融界基金數據顯示,近1月本基金淨值上漲2.14%,近3個月本基金淨值上漲7.88%,近6月本基金淨值上漲31.08%,近1年本基金淨值上漲92.59%,成立以來本基金累計淨值為5.1606元。
  • 3天回撤16%,這輪暴漲暴跌中銀河創新成長被諾安成長KO了
    漲基財富——專注基金研究,分享投資乾貨!漲的時候大幅跑輸,跌起來最狠,銀河創新成長到底怎麼了?老K的科技主題自選基金裡面,主要關注的是以下8隻基金。分別是蔡嵩松管理的諾安成長混合,重倉押注晶片半導體行業,風格激進。龍宇飛、尤國梁管理的長處久嘉創新成長,重倉布局半導體、5G、智能汽車、新基建等科技行業。劉格菘管理的廣發雙擎升級混合,重點布局科技、醫藥、新能源車三大賽道。
  • |博時|南方基金|黃興亮|基金公司|科創板|基金經理
    在2類創新基金在路上,你手裡的錢還夠嗎?我說過,主投科創板的基金很快將來。7月17日,南方、博時、富國、萬家、匯添富和易方達6家正式發布旗下科創板基金獲批喜訊,應該很快和大家見面。從公開資料看,此次科創板基金均是定開型,也就是說,你申購至少持有2年或者3年。
  • 平安基金張俊生:科技行業需要長期投資 封閉運作科創基金值得關注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王明山科技行業熱度不減,科技主題基金髮行不斷。3月5日,公募市場上又有一隻科創主題基金啟動發行——平安科技創新3年封閉混合。《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與第二批、第三批獲批的科創主題基金一致,該基金同樣採用了3年封閉期的設定,封閉運作期屆滿後,將轉為上市開放式基金(LOF)並接受場內、場外申購贖回。今年以來,科技主題基金的發行明顯加速,但像平安科技創新3年封閉混合這樣封閉運作的卻是少數。擬任基金經理張俊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稱:「採用封閉運作的科創基金值得關注。
  • 嘉實、招商、銀華、景順長城、萬家五位知名基金經理最新研判!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李樹超 陸慧婧雖然受疫情影響的2020上半年波折不斷,但A股市場結構性機遇突出,醫藥、醫療設備、5G、晶片、新能源車、人工智慧等熱點不斷引爆。站在下半年投資起點,如何看待A股市場結構性變化?哪些領域更有機遇?風險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