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滕王閣序》之後 王勃的這首《滕王閣詩》一字賣了千金

2020-12-05 布衣談詩詞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一座既可以欣賞山川美景,又可以進行歌舞表演的樓閣,在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東岸建成,始建者是洪州(如今的南昌市)都督(相當於現在的地方軍司令)李元嬰,李元嬰是唐高祖李淵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由於他的封號為滕王,故名滕王閣。

本為盛宴歌舞修建高閣的李元嬰怎樣都不會想到,22年後,一篇絕世美文的誕生,使滕王高閣一改往昔尋歡作樂、歌舞昇平的奢俗之氣,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對,興文詠嘆的風雅名跡。

公元675年,滕王閣首次竣工後的第22年,時任洪州都督的閻伯輿重修了滕王閣,並決定在九九重陽節這一天,邀請城中的文人雅士,舉行一場讚頌滕王閣的文會。

此時,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本欲前往交趾看望父親,剛好途徑洪州,閻伯輿便邀請了王勃一起參與文會。

重陽節那天,張燈結彩的滕王閣上,閻伯輿和他的女婿吳子章正在和各路文人彼此寒暄,此時的王勃卻在角落裡落寞而坐,沒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閻伯輿舉辦此次文會其實是有私心的,他是想藉此文會顯示女婿吳子章的文採,所以他讓吳子章事先準備好了一篇序文,以便在文會上一舉成名。

很快,宴會的氣氛逐漸熱鬧了起來。這時閻伯輿讓人取來筆墨,邀請在場的嘉賓賦詩作詞,勝出者將刻石為碑,以傳後世。與會眾人知其用意,紛紛推辭。

當他請到王勃時,沒想到王勃毫不謙讓,接過紙筆當眾揮毫。閻伯輿大為不悅,拂衣而起,轉入帳後,並讓他人去看王勃寫些什麼。聽說王勃開頭寫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時,閻伯輿冷冷一笑,覺得沒有新意,又聽到「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伯輿沉吟不語,有所感觸,當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閻伯輿拍案叫絕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

流傳千古的《滕王閣序》就這樣橫空出世了,這篇駢文原題為《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是一篇用駢體寫成的詩序,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對仗工整,大開大合,洋洋灑灑,絲絲入扣,氣勢恢宏。

王勃在文中不惜筆墨,用「紫電青霜」「飛閣流丹」這些濃墨重彩來描寫景物的色彩變化,同時,作者還運用了對偶、用典等藝術手段,在精美嚴整的形式之中,表現了自然變化的趣味,把秋日風光描繪得神採飛動。

好序當有好詩為伴,在《滕王閣序》的結尾處,有一句「一言均賦,四韻俱成」,這四韻指的就是王勃接下來寫的《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詩的大意是,這滕王閣巍然地聳立在贛江之北,當年滕王還在時,才子們身掛佩玉前來,那車水馬龍、歡歌樂舞之景如今已不在了。清晨時,南浦飄來的輕雲輕輕地掠過畫棟;傍晚時,西山的煙雨陰沉,散入到珠簾中。浮雲的倒映在水潭中飄蕩,就這樣時光轉換了數個春秋。當年修建這滕王閣的滕王如今何在?眼前只有欄杆外那長江水,默默地向東流去。

相比於《滕王閣序》的恢宏巨製,這首《滕王閣詩》只有56個字,但全詩含蓄凝練,情景交融,意境深遠,詩與序可謂是雙璧同輝,相得益彰,表現出了詩人珍惜光陰,胸懷功名,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據說,王勃在創作這首詩時,幾乎是一氣呵成,但在最後一句卻空了一個字不寫了,只留下「檻外長江 自流」,便起身告辭,閻伯輿真要發表溢美之詞,卻發現詩中空了一個字,在場的諸多文人發表了各自的意見,有人說,該用「水」字,有人說,該用「獨」字,但閻伯輿都覺得不滿意,便想請王勃將那個字補上。

閻伯輿連忙讓人尋找王勃,下人回稟到王勃已經離開許久。閻伯輿便命人快馬加鞭追趕上王勃,讓他填上那個字。當追到王勃之後,王勃的隨從回應道,他家公子說了一字值千金,希望大人能理解。閻伯輿耐不過自己的好奇心,便裝好1000兩白銀親自送給了王勃。王勃接過銀子之後卻笑稱,自己已經寫全了,這無字就是「空」字。

檻外長江空自流」,一個「空」猶如點睛之筆,表達了作者對物是人非,盛衰無常的感慨,也為這首名詩增添了幾分絕妙色彩。

然而,也許是天妒英才,滕王閣文會曲終人散,王勃繼續驅舟南行,卻在渡海時遭遇風浪,不幸溺水而亡,年僅28歲。《滕王閣序》和《滕王閣詩》成了他的絕唱。

相關焦點

  • 除了《滕王閣序》,王勃還寫了《滕王閣詩》,靠其中一字賺1000兩
    一首《滕王閣序》洋洋灑灑寫了773個字,讓王勃名揚天下。據說當時唐高宗讀到這篇文章時,直呼這是千古絕唱,並稱王勃是天才,可見這篇駢文的影響力之大。以至每每有人在爭論「初唐四傑」的排名先後時,總是會有人拿出這篇文章,畢竟只憑此一作,王勃這四傑之首的位置就穩如泰山了。
  • 《滕王閣序》一字值千金,高宗皇帝三嘆王子安
    《滕王閣序》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寫出的傳世名篇。大部分人熟悉的是裡邊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佳妙句,而今天和大家聊的,是《滕王閣序》中的另外一個小插曲。唐高宗上元二年重陽節時,南昌都督閻伯輿重修的滕王閣正好竣工,於是就在滕王閣上大宴賓客。王勃當時經過南昌,也參加了這次宴會。在宴會上,閻都督請與會的文化界人士各展奇才,給新落成的滕王閣寫篇文章,蹭點流量,提升一下知名度。
  • 王勃《滕王閣序》後面一首詩,更是一字值千金
    其實王勃最有名氣的要算《滕王閣序》,因為這篇駢體文寫得確實太好,我們只顧欣賞,而忽視了它後面還有那麼一首詩。這首詩被後人稱為《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 王勃《滕王閣序》人盡皆知,序之後的《滕王閣詩》你了解多少?
    王勃,初唐四傑之一,在四傑之中,成就最高,被譽為「四傑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拋開《滕王閣序》的驚豔,王勃《滕王閣詩》在唐詩中水平如何?
    他言之鑿鑿說道:「王勃的《滕王閣序》,是先秦大儒遺文,稍加修改而成的偽作」。為了報復搶了自己「作秀」機會的王勃,證實自己的言論,吳子章又利用過人的記憶力,當場將《滕王閣序》全篇背誦,落實王勃盜文之實。 吳子章過目不忘的記憶力,令王勃《滕王閣序》的真實性飽受質疑。爭論聲中,王勃笑著問吳子章:「吳兄過目不忘的本領,有東漢張松之遺風。
  • 拋開《滕王閣序》的驚豔,王勃的《滕王閣詩》真實水平究竟如何?
    他言之鑿鑿說道:「王勃的《滕王閣序》,是先秦大儒遺文,稍加修改而成的偽作」。為了報復搶自己「作秀」機會的王勃,證實自己的言論。吳子章又利用過人的記憶力,當場將《滕王閣序》全篇背誦,落實王勃盜文之實。吳子章過目不忘的記憶力,令《滕王閣序》的真實性飽受質疑。爭論聲中,王勃笑著問吳子章:「吳兄過目不忘的本領,有東漢張松之遺風。
  • 人們都知道王勃的《滕王閣序》,其實滕王閣詩也很美
    滕王李元嬰雖然為官做人不怎麼樣,卻喜好文藝和詩詞歌賦,於是便修建了滕王閣,經常召集一批文人雅士在此附庸風雅,談詩論道。在公元676年,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欲去交趾看望父親,途徑洪州,參與了都督閻伯輿宴會,年輕氣盛的他當即做了《滕王閣序》,在序的末尾附上了《滕王閣詩》。
  • 王勃《滕王閣詩》另有玄機《滕王閣序》中的詩或許另有一首
    前言老街前天回答了一個問題:《滕王閣序》古詩原文及翻譯?這首詩的原文和翻譯其實不值得回答,隨便搜索就能看到。不過這首詩有幾個特點還是可以說一說的,我們先把最後幾句和那首詩錄入以作參考。《夏日登韓城門樓寓望序》一言均賦,六韻齊疏。《上已浮江宴序》按照王力《古代漢語》(修訂本)第1179頁的解釋:這是說每人分得的韻字賦詩。完成一首四韻八句的詩。一言,即一字,指分韻所得的字。
  • 一詩一故事(滕王閣序-王勃)
    一詩一故事(滕王閣序—王勃) (滕王閣序詩句) 王勃是一位文壇奇才,他所寫的《滕王閣序》堪稱奇文,文中引經據典的故事就有好幾十個,記性不好的人一輩子可能都記不全,而這篇奇文的出世又是一個奇蹟,可以用歪打正著,陰差陽錯來形容,如果他沒有做一些與其身份不符的出格事
  • 王勃與《滕王閣詩》的傳說
    當這二十一字的長聯吟出來之後,只見王勃不慌不忙,氣定神閒的對出了下聯:「芳赤縣千古,秉赤面掬赤心輸赤膽胯下騎赤兔追風。」這下聯氣息昂揚,視野開闊,充滿了初唐盛世的氣象,怎麼會像出自十歲小兒之手呢? 王勃十一、二歲時,在長安得到《黃帝八十一難經》直系傳人曹夫子的教導,學習了醫學、易理和陰陽之術,也逐漸走上了修道的道路。
  • 《滕王閣序》後的《滕王閣詩》,也難掩王勃的曠世天才!
    初唐時期,青年王勃即興賦《滕王閣序》,技驚四座,從此這位文學界的曠世奇才在燦爛奪目的文學之峰,永遠佔有特定的地位。王勃不負眾望,成為初唐文學界的傑出人物,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只可惜天妒英傑,王勃27歲那年溺水身亡,留給後世莫大的遺憾。
  • 王勃十四歲寫的《滕王閣序》嗎?
    王勃(約650年——676年),被稱為「初唐四傑」之一。傳說王勃在十四歲時寫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但是,關於王勃到底是多大年齡寫的這篇《滕王閣序》,一直都有爭議。明朝大文學家楊慎曾評論說:「王勃以十四歲之童子,胸中萬卷,千載之下,宿儒都不能知其出處」。多數人還是認為,王勃是在公元675年,去交趾(今越南南部)探望在那裡做知縣的父親。路過洪都(今南昌),趕上都督閻伯興重修了滕王閣,九月九在閣上宴請賓客。王勃被宴請前去。
  • 王勃《滕王閣序》後的《滕王閣》詩,連七律都不算,有沒有水平?
    如果沒有《滕王閣序》,坐落在贛江東岸的滕王閣是否還能火這麼多年?這是筆者經常在想的一個問題。當然如果我說「不能」,多半是會被江西的朋友們打的。但是,咱們不可否認的是,王勃這篇700多字的駢文,其價值遠非一座樓所能比。
  • 《滕王閣序》王勃當年撰寫了多久?
    唐詩的數值很可觀,僅僅根據清朝康熙年間編的那部《全唐詩》所收的詩統計,就有詩人兩千二百多人,詩歌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大詩人白居易的詩,被人抄寫出來拿到市上去賣,還有拿了他的詩去換酒換茶喝的。唐詩裡有很多是可以歌唱的,王之渙的《涼州詞》等等都成了當時的流行歌曲。
  • 王勃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序都寫這麼好,那《滕王閣詩》呢?
    說起王勃,大家都會想起其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說起《滕王閣序》,大都會吟唱幾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關山難越,萍水相逢。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 「狂才少年」王勃:如何「狂」出了這首《滕王閣序》。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還記得這首由有著「初唐四傑」之首的少年英才王勃所寫的《滕王閣序》,當初上中學時語文老師要求我們背誦,我們因為不能完成任務,為此不知受了老師多少懲罰。
  • 《滕王閣序》—王勃臨終絕筆!還是周星馳名字出處!
    唐朝的滕王閣雖然「突兀凌霄,瑰偉絕特」,但是它的出名,源於詩人王勃(650-676年)千古傳誦的《滕王閣序》。王勃是山西繹州龍門(今河津)人,生於世代書香門第,弟兄三人都善詩文。王勃更是聰穎過人,6歲能文,14歲上書自陳,當殿對策,應舉及第,被授為朝散郎,人稱「少年才子」。
  • 王勃的詩作《滕王閣》,最後一句留一「空」,此「空」價值千金
    王勃的詩作《滕王閣》,最後一句留一「空」,此「空」價值千金中國有四大古樓,滕王閣為其中一座。關於滕王閣,曾經大才子王勃曾經寫過一片七言古詩《滕王閣》對其加以描述。可以說,欲了解滕王閣,一定要先拜讀王勃這首詩。
  • 10首王勃詩作,除了《滕王閣序》,王勃的這些詩也是經典
    關於王勃,所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傳世的《滕王閣序》,作為唐代詩人,王勃少年成才,六歲能詩,留下不少佳作。其中,《滕王閣序》最有名。不過,因為《滕王閣序》太過經典,反而掩藏了他詩作的光芒。今天,隱娘分享10首王勃的詩作,一起來體會他詩作的風採吧!
  • 王勃的這首詩,氣象高遠,有個字賣了1000兩白銀
    王勃之所以能夠一枝獨秀,最重要還是那篇千古傳世的經典駢文《滕王閣序》,其實在這篇美文的最後,還有一首《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