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問人物: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2020-12-13 企業觀察網

2020年9月25日,由長城會主辦的「GMIC 在線Pro」全球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特別設置了「全球領袖峰會」「全球營銷增長大會」兩大會場。通過全球聯動直播的方式,呈現出「千人千面」「Ask Me Anything」「頂尖實驗室探訪」「全球新生代」「獨家小店」等亮點,吸引了來自全世界70 多個國家科技、商業、科學、投資等相關領域的眾多創新者參與。

艾問傳媒創始人、艾問資本合伙人艾誠受邀參加了本次GMIC全球領袖峰會閉幕式北京站——新生力量。並與《愛情麻辣燙》《岡仁波齊》《火山》導演張楊,天空之城影業、馬燈電影創始人&執行長路斯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製片人、總導演於蕾一同探討了《中國故事如何走向世界》。

艾誠介紹,她是一個生在長在中國黃山腳下的姑娘,直到17歲才離開黃山去北京求學,才第一次看到和乘坐火車。她從事媒體行業,曾擔任中國中央電視臺駐紐約財經評論員和主持人。為了研究怎麼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她特意從北大讀了一個國際傳播的碩士,想向世界揭示中國最有趣的一群人,希望帶著媒體這個行業和它的使命與影響力,通過對話改變世界的人物,探索人生底色,講好人物故事,總結創業嘗試,揭秘不死法則。在這個過程中,她也有一些反思,這個反思就在於我們應該先講好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故事,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是中國創始人還是美國創始人的一個人性之間的連結,當這個連結的源頭被打通了之後,大家才會更加理解和尊重彼此,那很多其他領域的隔閡,包括種族的隔閡,政治的隔閡都會慢慢地消除。

她一直相信一句話,「在未來,AI(你的技術)決定我們奔跑的速度,但只有愛和熱情才能決定我們奔跑的方向,以及我們與誰同行。

在本次圓桌會議討論的話題上,艾誠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在談到如何在保持中國故事本身特點的基礎上完成轉移打造為世界作品這個話題時,她表示:今天我們講,如何在保持中國故事本身特點的基礎上完成轉移打造為世界作品,我在對話了眾多影響全球經濟的領導者之後,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在西方,以矽谷為例,作為全球創新思潮和公司的中心,重要創始人的名字直接等同於企業品牌和產品。史蒂夫·賈伯斯等同於蘋果,馬克扎克伯格等同於臉書,埃隆·馬斯克等同於特斯拉。

中國的創始人則非常不同,儘管今天在中國誕生的獨角獸公司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多,但似乎都是公司在走向全球,而非企業家。除了馬雲,沒有任何一個有遠見卓識的中國企業家在國際上真正被熟知和認可。可能全世界都知道華為,但是有多少人聽說過任正非?

中國企業在「無面崛起」。創新背後的人,投資背後的決策者,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我帶著這樣的使命感成立艾問傳媒,做訪問,傾聽他們的故事,剖析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創新者和投資者,將這些才華橫溢的中國企業家面孔和個性向全世界展示。讓他們既有中國特色,又是世界作品。

在談到世界多元化的內容對中國創作者的影響這個話題上,艾誠表示:當前,是網際網路新媒體原創文化發展的高峰,各大平臺都湧現出了許多優質的內容創作者,這極大助推了中國網際網路文化的進步,也讓網際網路視聽內容更加多元化。在世界媒體圈去中心化的時代,艾問傳媒藉助電視,網絡音視頻,廣播等多樣化渠道提升中國頂級人物的影響力。

從短到15秒的抖音,到隨時隨地可聽的喜馬拉雅,從傳統的網媒到現在的融媒體,從音頻到視頻,從線上到線下,從中國的核心媒體到國際影響力,艾問以《艾問·頂級人物》為核心,將熱點內容全方位延展,在艾問全媒體平臺矩陣上推出的365日不間斷內容輸出。

2014年成立以來,艾問連續6年記錄近2000位時代人物,建立高品質視頻、圖片、文字、音頻等全媒體人物數字檔案,截至目前,節目播出平臺包括國內電視臺、高端雜誌、音頻平臺、網絡視頻、OTT大屏、機場電梯、圖文媒體、全國廣播臺等全平臺媒體矩陣,以及海外專業媒體CaptialWatch、YahooFinance等,累計觸達人次高達30億。在全球財經、創新投資等領域影響廣泛。艾問,願與時代創始人同行,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艾問國際影響力)

(艾問主流媒體矩陣)

在談到中國故事中哪些元素具有跨越地域、種族、文化力量,能幫助我們創作出跨越周期的作品這個話題時,艾誠表示:六年來,艾問專注於記錄時代創始人,以人物訪談節目《艾問人物》為核心作品,作為一檔針對頂級全球創始人、投資人、企業家、創業者等眾多行業標杆領袖的人物訪談節目,旨在對話政商領袖,捕捉時代鮮活熱議話題、新潮經濟現象、前沿時代動向,探索初心和創富法則,向頂級人物致敬。

對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家企業來說,創始人的身份都是一家有影響力的企業唯一不變的恆量。也唯有創始人可以帶領創始企業跨越地域、種族和文化的力量,穿越時代周期,創始人的創始企業,是每一位有影響力的創始人向這個時代證明自己最璀璨的那顆星。也唯有創始人具備穿透商業本質跨越周期的特質,讓熱愛與相信點亮黑暗。

那如何讓那些具有跨越地域、種族、文化力量的創始人故事更好地呈現,如何讓《艾問人物》成為具備跨越周期的作品呢?艾問設計了一套完整了XYZ三維立體內容架構:

在談到應該如何挖掘內容的商業價值:內容的商業化和產品化這個話題時,艾誠表示:2019年艾問升級全球創始人辦公室,並希望下一個五年,成為全球影響力的創始人辦公室,通過傳媒與資本兩具引擎,「訪人+投人」為創始人提供多維度全周期的傳播和金融服務,與時代創始人同行。

艾問之所以有自信發布願景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創始人辦公室,特别致敬創始人背後兩個重要力量,第一個力量是滿足創始人不同階段金融需求的全球創始人金融服務聯盟,第二個力量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新經濟故事的全球創始人傳播服務聯盟。向各大國有銀行、頂級基金髮起合作,邀請他們成為全球創始人金融服務聯盟的一部分。整合國內外百餘家頂尖的金融機構與運營資源,通過融資顧問、直接投資、產業整合、資產管理等方式,為時代創始人和金融服務聯盟各成員的融合發展創造新的機遇。

作為一個專業的新媒體團隊,我們總是最先知道行業中的痛點,並且有機會識別和評估什麼樣的技術可以改變未來的媒體行業。我們記錄了全球超過1300個商業領袖,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健全的框架來衡量和定義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遵循以上兩點,當我們找到合適的機會和合適的人才時,不僅用資本予以支持,同時也用我們的媒體資源予以幫助,讓中國故事走向世界。

一棲傳媒,一棲資本,為創始人全球化定位傳播,為創始人多渠道投融資管,這就是艾問挖掘內容商業價值的邏輯。

(編輯:劉軍)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


相關焦點

  • 第三季【艾問頂級人物】上線:艾問李國慶、周航、陳年
    偽需求、亂燒錢、團隊內訌、競爭慘烈、產品糟糕、資本博弈、錯失風口、政策風險、創始人放棄、戰略失誤   由艾問出品的【艾問·頂級人物】第三季《頂級創客之不死法則》今日起將重磅上線,知名財經主持人、艾問創始人艾誠與團隊歷時一年時間尋覓十位出生入死的頂級創客,2016年1月策劃籌備,8月正式開拍,12月陸續上線。
  • 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翻譯不僅是語言轉換
    原標題:翻譯,怎樣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深聚焦)   推進中國聲音更好地向世界遠播,翻譯是重中之重。然而,有學者指出,在中國聲音向世界傳播的過程中,由於缺乏規範的解釋和翻譯法則,反映傳統文化特徵與思維方式的思想文化術語出現了解釋不一、譯法存在偏誤的現象,中華思想核心概念的準確表達遇到困難,影響了中國聲音傳播的質量和效果。   如何提升翻譯水平與能力,向世界更好講述「中國故事」?
  • 一個女人的三年,艾誠的三本書和書裡的三十個人|艾問人物
    艾誠有偏執的性格,連穿裙子是這樣,做頂級人物訪談也是一樣,一個「艾問人物」,垂直打穿了一個人物媒體品類,而且問的問題,直擊創新精神、創富法則。」在為《創業不死法則》作序時,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如此評價艾誠。2014年,艾問出品 《奮鬥是一種信仰》,從王中軍畫給太太的油畫說起...
  • 習近平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思想
    習近平是講述中國故事的高手。他在多個場合用國際社會易於接受和理解的話語和表達,將中國道路、制度和實踐講清道明。國際舞臺上也因此有了更多的中國聲音、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講好民族復興故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當代中國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首先就要講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故事。
  • 艾誠:如何預見未來?全球青年領袖論壇英文演講實錄|艾問人物
    艾問,記錄未來人物,探索創新創富。艾問,預見未來,投資未來。2018年,艾問將助力和見證中國創新者從華夏大地走向世界舞臺。(但這有一個需要被改變的現狀:在世界騰飛的中國創新企業卻找不到誰是他的主人?「無主」的中國特色現象就出現了。近年來,國外媒體越來越關注中國的創新發展, 但是獲得世界關注的通常都是公司,而非公司的創始人。事實上,除了馬雲之外,幾乎沒有其他中國創新者或者投資人能夠達到像馬雲這樣的國際認知度。讓我們做項簡單測試?這是一家2017年獲得超過100億美金收入的中國科技公司,知道的請舉手。看來大家都知道華為。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政府宣布紫雲等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中國這一了不起的成績,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引發了世界對中國脫貧事業的關注。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解鎖中國脫貧密碼,應該成為我們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 2020「向上向善」影響力創始人100強|艾問重磅發布
    為尋找、記錄那些定義美好未來的時代創始人們,艾問作為發起方,擬於2021年1月8日舉辦「2020全球創始人大會暨影響力人物榜單發布」,將以「預見未來 向上向善」為主題,共商價值創新,共瞻未來趨勢。目前已與「全球創始人金融服務聯盟」「全球創始人傳播服務聯盟」溝通確定,繼續發布2020「最具向上影響力企業」50強榜單和2020「最具向善領導力創始人」50強榜單。
  • 中國外文局: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第一本外文書——《論人民民主專政》,第一家中國圖書進出口機構——國際書店總店,第一本外文刊物——《人民中國》雜誌……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外文局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用40餘種文字在全世界累計發行了8萬餘種、18.7億冊書刊,讓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讀者用自己的語言文字讀到了無數精彩的中國故事。
  • 【央廣時評】媒體要向世界講好中國「脫貧」故事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對外宣傳活動,而是向世界充分展示多年來與貧困抗爭並戰勝貧困的「中國經驗」。 經過8年持續奮鬥,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 中華文化向世界遠播 中國關鍵詞系講好中國故事的支點
    原標題:中國關鍵詞,講好中國故事的支點(深聚焦)   如何讓解讀傳統與當代中國的關鍵詞,推進中國聲音更好地向世界遠播?立足當下,仍然需要我們共同思考。   給世界讀懂中國的支點   聲音的傳播,故事的講述,離不開話語體系的構建,需要詞語的基礎支撐。詞語,不僅是代表特定意義的符號,更是精神的濃縮,歷史的定位。
  • 中國最具影響力CEO排行榜 Top10閱讀類APP丨艾問榜單
    艾問,為你而問!每天給你講一個有用、有趣、有料的人物故事! 小夥伴們,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閱讀類APP成為了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那麼小夥伴平時在很多碎片化時間使用率最高的是哪一款呢?另外這些閱讀平臺幕後的CEO又是誰呢?既然作為閱讀類APP的掌門人,他們是否都是文學大咖呢?或者他們是一群小說狂魔,搭建起了一個共享閱讀的平臺?
  • 新時代如何講好傳播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新時代如何講好傳播好「中國故事」(藝文觀察)   世界目光聚焦「中國故事」,似乎已經成為新時代的風景。越來越多的文化形象,成為傳播「中國故事」的名片,越來越多的中國符號,被世界目光打量。在這當中有解讀也有誤讀,有兼收並蓄促生的文化創新,也有文化差異帶來的文化折扣,文化焦慮造成的文化休克。   如何認識中國文化的影響力?當代中國文化的內生動力在哪裡?新時代我們如何推進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
  • 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中國聲音
    現在是中國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並發出中國聲音的時候了,這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提升我國國際傳播能力過程的開始,從長遠來講也是一個大國走向強國的開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 「逗鵝冤」大結局:追憶小馬哥發家史 | 艾問人物
    歡迎來到本期艾問人物!一周過去了,「逗鵝冤」事件終於迎來了大結局。2020年7月10日,騰訊表明已向老乾媽一方當面致歉,並表示後續雙方將積極探索並開啟一系列正式合作。為此,騰訊與老乾媽攜手發表了聯合聲明:1、感謝貴陽公安對於此案件的高度重視和積極行動,讓犯罪嫌疑人得以快速落網。騰訊已向法院申請撤回財產保全申請及本案訴訟,並就合同詐騙行為已向貴陽公安報案。
  • 鄒明:講好人類減貧的「中國故事」,向世界分享「中國智慧」
    「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提供公正、客觀的新聞報導,講好人類減貧的『中國故事』,向國際傳播減貧的『中國聲音』,向世界分享『中國智慧』。」以下為發言實錄: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2020與世界對話·國際減貧論壇》!
  • 人民日報:講好中國英雄故事
    軍人的心靈世界如何建構?英雄的價值如何表達?然而,當代英雄尤其是現實生活中的英雄形象如何建構,不僅關乎人們的精神信仰,也決定著文學自身的質地與品格。如何圍繞改革強軍的目標處理現實的、日常的軍旅經驗,生動鮮活地塑造新型高素質軍人形象;如何從習焉不察的世俗生活中跳脫出來,突破固有的思維慣性,提升並超越既有的軍旅經驗,創造新的思想觀念和審美範式,是講好中國英雄故事的難度和關鍵所在。
  • 培養向世界講中國故事的現代人
    「國際合作綜合英語教學實驗項目」通過英語教學促進學生智能發展,培養學生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同時解決了英語教學費時多、效率低、質量差等問題,對於我們思考如何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也有一定啟發。而深圳市教育局恰恰就教育國際化中外語教學問題向馮增俊提出研究建議。雙方一拍即合。中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參與全球治理,用外國人聽得懂的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僅有外語是不夠的,但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突破口。為此他帶的研究生都參與到這項實驗中來。
  • [武漢一周/人物]桂希恩向總理推介「防艾順口溜」
    桂教授:數據說話證實  我國防艾策略正確桂教授的肺腑之言桂希恩向總理推介「防艾順口溜」  桂教授說,在前日下午的座談會上,有官員介紹,溫總理十分重視我國的愛滋病防治工作。曾有人勸解說,可以把愛滋病防治像其他疾病防治一樣,納入常態化管理。溫總理則表示,一年專門拿出一天時間關注防艾,不多。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廈門大學教授、美國人潘維廉近日再添新身份——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這位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表示,他將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合作,向世界推廣、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帶領更多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極具文化魅力的中國。
  • 《故事裡的中國》:講好中國故事的探索永遠在路上
    扶貧題材作品的創作是擺在文藝工作者面前的時代課題,如何做好扶貧題材的創作,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向世界展現真實、全面、立體的中國形象,新時代的文藝創作者們相繼給出自己的答案。這檔演繹經典的節目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製作要旨,系統梳理與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以來的現實主義題材文藝作品,選取了多部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優秀人物和故事,建造起了新中國的「影像藝術博物館」。作為一檔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到底是如何點燃了廣大觀眾的收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