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不僅景美,描寫秋天的成語也很美!附秋天成語大全及解析

2021-02-17 學誨教育

一葉知秋:釋義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出自:(1)《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2)宋·唐庚《文錄》引唐人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近義詞:以小見大。

葉落知秋:看到樹葉落,便知秋天到來。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出處: (1)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葉落知秋,舉一明三。」(2)《續燈傳錄》:「弦動別曲,葉落知秋。」  


秋高氣爽:形容秋天晴空萬裡,天氣涼爽。出處(1)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2)(清·梁晉竹《兩般秋雨盦隨筆·史閣部書》)正當秋高氣爽、暑威盡退的時光,若來這裡小住,是再理想不過的了。

秋風蕭瑟:蕭瑟,有兩個意思,①形容風吹拂樹木發出的聲音:長松千樹風蕭瑟。②冷落;悽涼;悲涼的氣氛;你秋色將臨,能無蕭瑟之感。出處:曹操《觀滄海》。

春華秋實: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採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出處:《三國志·魏志·刑顒傳》:「而楨禮遇殊榮,顒反疏簡,私懼觀者將謂君侯習近不肖,禮賢不足,採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

春蛙秋蟬:春天蛙叫,秋天蟬鳴。比喻喧鬧誇張、空洞無物的言談。出處:晉·楊泉《物理論》:「夫虛無之談,尚其華藻,此無異於春蛙秋蟬,聒舌而已。」

秋風過耳:像秋風從耳邊吹過一樣。比喻與自己無關,毫不在意。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

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淨的水波一樣。形容女子眼神飽含感情。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

層林盡染:原意是山上一層層的樹林經霜打變紅,像染過一樣。見於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長沙》中的句子。

雁過留聲:意思是秋天大雁南方在空中留下的聲音,比喻留名聲於身後。出處:元·馬致遠《 漢宮秋》第四折:「見被你冷落了 瀟湘暮景,更打動我邊塞離情。還說甚雁過留聲,那堪更瑤階夜永,嫌殺月兒明!」

人似秋鴻:鴻: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比喻朋友間守信用,就像鴻雁每年秋天按時從北方飛到南方那樣。

秋收冬藏:秋季為農作物收穫季節,冬季則貯藏果實以待一年之需要。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出處:《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金風送爽:金風:指秋天的風。古時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秋為金。秋風帶來了涼意。出處:魯迅《述香港恭祝聖誕》:「金風送爽,涼露驚秋!」

金風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比喻人事間可貴且短暫的事物,多用於描寫愛情男女相短暫相逢時光的彌足珍貴。 出處:唐·李商隱《辛未七夕》詩:「由來碧浪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暗送秋波:原意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淨的水波一樣。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傳情。2.比喻獻媚取寵;暗中勾搭,含貶義。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八回:「(呂)布欣喜無限,頻以目視貂蟬,貂蟬亦以秋波送情。」


蟬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出處:漢·桓寬《鹽伯論·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蟬之不知雪堅。」


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鳥獸秋天身上新生的細毛,比喻極其細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與明察秋毫近意。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 秋毫之末,而 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利析秋毫:析:分析;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出的細毛。形容管理財務極細心、精明。出處:《史記·平準書》,「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秋月如珪: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樣的皎潔、晶瑩。出處:南朝·梁·江淹《別賦》:「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陰往來。」


肅殺之氣:酷烈肅索的秋氣。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氣氛。出處:《漢書·禮樂志》:「西顥沆碭,秋氣肅殺。」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六:「肅殺之氣,亦只是生氣?」


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見秋天將到就先凋零了。比喻體質弱,經不起風霜。也比喻未老先衰。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語言》:「松柏之姿,經霜猶茂。臣蒲柳之質,望秋先零,受命之異也。」


望秋先隕:指草木將近秋天即敗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出處:宋·沈括《夢溪筆談·採草藥》:「嶺嶠微草,凌冬不凋;並、汾喬木,望秋先隕;諸越則桃李冬實,朔漠則桃李夏榮。」


西風殘照:秋天的風,落日的光。比喻衰敗沒落的景象。多用來襯託國家的殘破和心境的悽涼。出自:唐·李白《憶秦娥》詞:「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其中,「西風殘照,漢家陵闕」一句勾勒出在西風、落日的映襯下,漢王朝陵墓、宮闕悽冷荒涼的景色,深寓故國興亡之感。很好的體現出了古詩的意境美,使人感受到一種無限喪亂的氛圍。


蒲柳之質:蒲柳:水楊,秋天凋謝早。多用來比喻身體衰弱或未老先衰。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天朗氣清: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氣清新。

秋色宜人:秋色:指秋天的景色。宜人:氣候或溫度令人舒適的;溫和或溫暖的。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蘭秋菊: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春去秋來:春天過去,秋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春生秋殺: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

疊翠流金:形容秋天美麗的景色,碧綠和金黃交相輝映。

果實纍纍:此處讀léi。累累:連續成串。原本也指結的果子數目多得無法計算。

瓜果飄香:是指瓜果在成熟季節(秋季)時散發的芳香,一般用來描寫秋天,比如大部分的北國秋天。

天高雲淡:天氣晴朗,天空雲少而高、輕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大雁南飛:是指秋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大雁就會飛往南方過冬,也指出門在外的人的思念家鄉,想歸家。

橙黃桔綠:橙子黃熟,桔子還綠。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霜氣橫秋:霜:秋霜。氣:志氣。比喻志氣凜然,像秋霜一樣嚴峻。

秋雨綿綿:秋天的雨連續不斷的下。

秋意深濃:意思是秋天的氣息更加濃厚了。

秋蘭飄香:秋季蘭花飄香四溢。秋季蘭花香飄四野,渲染一種收穫和諧的氣氛。

丹楓迎秋:指火紅的楓樹迎接著秋天的到來。

秋風習習:意思是和煦的秋風暖暖地,慢慢的吹動的樣子。用於晚秋的景色。


粉白珠圓:像粉那樣白,像珠子那樣圓。形容秋天月夜美景。也比喻女子的美麗。


臨去秋波: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臨走時的回眸一盼。形容別情依依。


秋風落葉:秋天的大風把落葉一掃而光。比喻一掃而光,不復存在。


秋去冬來:秋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秋荼密網:荼:茅草上的白花。描寫秋天的成語大全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網眼細密的魚網。比喻刑罰繁苛。

白商素節:白商:按五色分秋屬白,按五音分秋屬商,故稱秋天為白商;素節:節氣。指秋天的季節。

草木黃落:秋天一到,因草木的葉子呈枯黃而掉落。


西風落葉: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趨衰落。


西風斜陽: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相關焦點

  • 描寫秋天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複句式成語;可作主語、分句;用於比喻句 2、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聯合式成語;可作主語;指春秋佳景。 3、金風送爽:金風:指秋天的風。古時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秋為金。秋風帶來了涼意。可作謂語、定語;指秋風帶來了涼意。 4、春生秋殺: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
  • 秋天的成語 秋天詞彙 小學生作文優美詞語 描寫秋天的詞
    美麗的秋天到了,老師總會要求孩子們寫一些秋天的作文,那麼又該如何描繪秋的外貌呢?雖然每個人都在經歷著秋,但還是感覺詞彙貧乏,所以特意地收集一些描寫秋天的詞彙和成語,可能是用得著的。兩字詞初秋 仲秋 中秋 深秋 殘秋 暮秋 秋景 秋色 秋日 秋山 秋野 秋水 秋風 秋花 秋樹 秋菊 秋實 秋果 秋霜 金秋 秋涼 秋意成語秋收冬藏 秋水長天 秋月如鏡 秋月似鉤 秋去冬來 秋蘭飄香 秋江明淨 落葉沙沙 萬裡霜天 天高去淡 五彩斑斕
  • 描寫秋天的成語及其出處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園百科>節日習俗>正文描寫秋天的成語及其出處 2012-08-22 11:54 來源:網絡
  • 描寫秋天的成語:葉落知秋
    【成語】: 葉落知秋【拼音】: yè luò zhī qiū  【解釋】: 看到樹葉落,便知秋天到來。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  【出處】: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  【舉例造句】: 動弦別曲,葉落知秋,舉一明三。
  • 描寫秋天的成語:關於秋天的成語
    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網眼細密的魚網。比喻刑罰繁苛。  秋毫之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的尖端。比喻極微小的東西或極細微的地方。  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秋毫無犯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不犯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
  • 初中作文素材:秋天景色的四字成語<3>
    ——關於秋天的成語 出處:北朝·後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每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 林寒澗肅 指秋冬間林木凋零、澗水枯落的景象。 出處:無 臨去秋波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臨走時的回眸一盼。形容別情依依。
  • 初中作文素材:秋天景色的四字成語<2>
    ★峻青《秋色賦》 春蘭秋菊 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歌·禮魂》:「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所恨芳林寥落甚,~不同時。★魯迅《偶成》詩 春去秋來 春天過去,秋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寫作素材——描寫秋天的成語和詩句
    描寫秋天的成語金風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描寫秋天的古詩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為氣也!南朝梁·范雲《別詩》樹樹秋聲,山山寒色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 [描寫秋天的詞語]秋天的雅稱
    [描寫秋天的詞語]秋天的雅稱 2011-10-11 13:38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初中作文素材:秋天景色的四字成語<1>
    暗送秋波 舊時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淨的水波一樣。指暗中眉目傳情。 出處:宋·蘇軾《百步洪》詩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對張(作霖)則~,對曹(錕)尤密切勾結。——關於秋天的成語 出處:唐·權德輿《贈老將》詩:「白草黃雲塞上秋,曾隨驃騎出并州。」急覓是人,不知何往,惟獨立沙磧中,~,四邊無際。★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 草木蕭疏 蕭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樹木都已枯萎凋謝。形容深秋景象。
  • 初中作文素材:秋天景色的四字成語<4>
    ★唐·李白《永王東巡歌》 秋毫無犯 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關於秋天的成語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後漢書·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老夫一生公廉正直,與人~。
  • 最是那秋天的景色美
    秋天一到,遍地金黃,色彩斑斕,同學們也都喜歡在這個時候去遊玩。如果能把我們看到的美景用靈動的筆觸描繪出來,那該多好啊!其實,寫一篇秋天景美的好文章並不難。 第一,要緊扣秋天景色的特點來寫。秋天的景物有哪些特點呢?如:菊花的形、楓葉的色、果實的味、落葉的態等等。總之,秋天的每一種景物都有其不同特點。在寫作時要緊緊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
  • 初中作文素材:秋天景色的四字成語<5>
    西風落葉 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趨衰落。——描寫秋天的成語 出處: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正~下長安,飛鳴鏑。★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詞 葉落知秋 看到樹葉落,便知秋天到來。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葉落知秋,舉一明三。」《續燈傳錄》:「弦動別曲,葉落知秋。」
  • 那些關於秋天的成語,美,而且憂傷
    關於秋天的成語非常多,有一些讀起來非常美,甚至唇齒生香,充滿了無盡的詩意。但是你再細細一琢磨,會發現,那意境裡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憂傷。就像是瑟瑟秋風中的一片落葉,瀟瀟秋雨中的一朵枝幽花,清冷而寂寞。一葉知秋: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淮南子·說山訓》看見一片葉子落了,就知道秋天要來了
  • 秋高氣爽、平分秋色,這些秋天的成語出自哪些古詩?原詩更美
    形容秋天的成語很多,而且非常的典型。比如「秋高氣爽」、「平分秋色」、「橙黃橘綠」「金風玉露」都帶有濃厚的季節特色。秋天,你覺得離天空很遠,因為到了秋季就很少有大朵的雲漂浮在半空。晴朗的天空非常的澄澈,氣溫適宜舒爽。形容秋天天氣的「秋高氣爽」出自杜甫的詩,原文是「高秋爽氣」。
  • 描寫秋天的成語:秋天景物的成語
    葉落知秋[釋義] 看到樹葉落,便知秋天到來。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語出]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天童華禪師法嗣》:「動弦別曲,葉落知秋,舉一明三。」《續燈傳錄》:「弦動別曲,葉落知秋。」[用法] 緊縮式;作定語、分句;指從細微的變化可預測事物的發展。
  • 和秋天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在濃墨重彩的秋色中 和秋天有關的成語 你知道多少 秋高氣爽 出處 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
  • 秋高氣爽、平分秋色,這些秋天的成語出自哪些古詩?原詩更美
    形容秋天的成語很多,而且非常的典型。比如「秋高氣爽」、「平分秋色」、「橙黃橘綠」「金風玉露」都帶有濃厚的季節特色。秋天,你覺得離天空很遠,因為到了秋季就很少有大朵的雲漂浮在半空。晴朗的天空非常的澄澈,氣溫適宜舒爽。
  • 描寫秋天的成語:秋風過耳
    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秋月春風 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  秋荼密網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網眼細密的魚網。比喻刑罰繁苛。  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秋扇見捐 見:被;捐:棄。秋涼以後,扇子就被拋在一邊不用了。
  • 8個關於「秋天」的成語講給孩子聽
    秋意漸濃的日子裡深深淺淺的黃色布滿一棵棵行道樹在濃墨重彩的秋色中和秋天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多少釋義春天的鮮花,秋天的明月。春天、秋天的美好景象。泛指美好時光。秋風過耳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