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地區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火箭」入雲 落下甘霖

2020-12-17 浙江新聞

浙江省部分地區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火箭」入雲 落下甘霖

2020年12月15日 06:27:14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記者 來逸晨 通訊員 張曉晨

  浙江在線12月15日訊(記者 來逸晨 通訊員 張曉晨) 「開啟高壓,3、2、1,發射!」12月14日11時30分,武義縣南部山區響起兩輪巨響,8顆人工增雨火箭彈成功發射,為乾渴的大地催增甘霖。近兩日,省氣象局在全省範圍內實施了一場大範圍的人工增雨行動,緩解當下旱情。

  「受冷空氣影響,13日夜間到14日白天我省有大範圍雨雪天氣,雲系隨天氣系統總體自北而南移動,具備增雨潛力,適合開展全省大範圍聯合作業。」隨著省氣象臺預報的好消息,最佳人工增雨作業時間被提前鎖定在了13日夜裡至14日白天。

  「青田13日22時20分發射2輪8枚增雨火箭彈!」「文成14日零時至零時10分,發射增雨火箭彈10枚!」「14日10時58分至11時03分,衢州共發射8枚增雨火箭彈!」……13日夜間起,強冷空氣自北而南影響浙江,浙江氣象防災減災大樓會商室燈火通明,省氣象臺值班人員連夜值守,在大屏前實時跟蹤各地人工增雨作業情況。本次行動中,溫州、湖州、紹興、金華、台州、麗水等地29家作業單位共陸續實施36次人工增雨作業,成功發射56輪次220枚增雨火箭彈。

  「文成效果明顯,普降小到中雨!」「衢州3號作業點作業後效果明顯,普降小到中雨!」……省氣象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全省氣象部門積極應對因降雨季節時空分布不均和區域性環境治理強烈需求,堅持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常態化,截至14日,全省範圍內共開展人工增雨作業254次,在森林防火、水庫增蓄、改善空氣品質和生態修復養護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標籤:責任編輯: 馬軼倫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相關焦點

  • 要增雨 天上得有「雨做的雲」
    專家稱,所謂人工增雨,是指在本來就可以下雨的天氣條件下,用飛機、高炮和火箭,將催化劑撒播入雲層,達到讓本來就要落下的雨水量變多的效果。    「並非任何時候,都能進行人工增雨。」人影專家進一步解釋稱,一般來說在人工增雨前必須要有積雨雲,也就是「雨做的雲」,因為人工增雨必須要順應自然,只能讓雨量增大,而非「無中生有」。
  • 我市昨人工增雨 多地普降甘霖
    我市昨人工增雨 多地普降甘霖 發布日期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錢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錢報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  餘杭:10枚增雨火箭最終未發射  連日晴熱少雨,餘杭西部山區一些地方出現乾旱情況,有茶農反映部分幼小茶苗也出現了乾枯情況。昨天下午,餘杭區氣象局計劃在百丈進行人工增雨。
  • 春潮帶雨晚來急 廣東各地春季人工增雨頻告捷(圖)
    市人工增雨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麗萍副市長親自到市人工影響天氣指揮部辦公室,部署人工增雨作業的具體實施方案,要求市人影辦做好一切充分準備,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河源市人影辦新年伊始就著手人工增雨火箭發射裝置檢修、維護、人員培訓等一系列準備工作。
  • 市氣象局組織「火箭+煙爐」人工增雨作業
    11月16日,漢中市人影辦發布第13號人工增雨作業指令,要求各縣區人影辦抓住有利作業時機,適時組織開展地面人工增雨作業。根據陝西省氣象服務中心監測,近期漢中地區天乾物燥、多風少雨;最新森林火險等級監測顯示,漢中地區森林火險等級二級,輕度危險。漢中市人影辦要求各縣區人影辦在11月16日20時至18日08時期間針對混合雲系,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火箭+煙爐」地面增雨作業,用於改善空氣品質、降低森林火險等級、增加土壤墒情。
  • 6輪作業打出247發炮彈 周口人工增雨催甘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5月8日從周口市氣象臺獲悉,5月7日晚至8日凌晨時分,全市共作業6輪,發射火箭38發、炮彈247發,實施人工增雨作業。據介紹,近期,周口地區有效降水總體偏少,加上持續高溫天氣影響,農田出現輕到重度不同程度的旱情,全民都在翹首期盼一場及時雨。周口市氣象局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作業的共同影響下 南陽喜降甘霖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作業的共同影響下南陽喜降甘霖雖說雨量分布不太均勻但「腰斬」了炎熱 緩解了旱情秋意也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總算熬過了這個「燒烤燜蒸」連番上演的夏季然 而今天一早就被炎炎烈日烤醒太陽重新連線15時氣溫又升至「3」開頭瞬間明白那只是一個「假秋」雖然在陰雨的影響下
  • 為東北增甘霖!給這波向天借雨的硬核操作,打call
    飛機、火箭、高炮…… 氣象部門積極開展 天地空一體化協同人工增雨作業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作業的共同影響下 5月,東北地區大部降水25~100毫米 有效保障春播、作物幼苗生長和水稻移栽!
  • 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甘霖-Ⅰ」首飛成功
    1月6日,中國氣象局、甘肅省政府在金昌金川機場聯合舉行「甘霖-Ⅰ」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儀式。15時30分許,無人機起飛。起飛後,地面控制系統顯示,無人機防除冰、大氣探測、催化劑播撒等功能正常,系統穩定,性能滿足項目要求。隨著無人機平穩著陸,首飛圓滿成功。
  • 春潮帶雨晚來急 火箭催雲播雨 全省普降甘霖
    本報訊 (記者/王暉輝 通訊員/楊綺薇)春耕春播在即,連日來,各地氣象部門抓住有利天氣條件,實施人工降雨,保證農業生產。從氣象臺獲悉,受高空低壓槽雲系和冷空氣雲系的共同影響及我省人工增雨作業,前日8時到昨天8時,全省東北部下了大雨,其它地方下了中雨,其中英德、新豐、蕉嶺的雨量超過40毫米。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方出現了春雷。
  • 35枚火箭彈,寧德市人工增雨打下「解渴」甘霖!
    今年最大範圍的人工增雨作業給我市9縣(市、區)降下甘霖緩解了此前嚴重的氣象乾旱!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8月27日這一天,我市8縣(市、區)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共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2次,其中,蕉城、霞浦、福鼎、屏南、福安、柘榮、古田為發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彈,周寧為燃放增雨催化煙條,共計發射火箭彈35枚,燃燒煙條11根,增雨效果十分明顯。
  • 「甘霖-Ⅰ」首飛成功 可飛跨甘肅東西全境增雨雪作業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邸金 杜英)1月6日,「甘霖-Ⅰ」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在甘肅省金昌市成功首飛。捷報傳來,意味著我國破解了國內大型無人機人工增雨的「密碼」。「『甘霖-Ⅰ』是目前全球第一架大型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它的首飛開闢了人工增雨雪的新途徑,屬於世界首創。」
  • 「吉農關注」線上線下授「錦囊」,人工增雨降甘霖……吉林氣象為...
    「早謀劃、早準備、早動手,強化長期、中期和短期天氣研判,同時做好人工增雨作業各項準備工作。」4月17日的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趙大慶局長傳達吉林省委省政府蟲害防控、備春耕農業生產等系列防災減災重要會議精神,要求持續加強雨情、旱情、墒情、苗情監測,抓住一切有利天氣時機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同時著手將防治草地貪夜蛾氣象服務業務化……圖們開展田間氣象服務穩抓落實 線上線下授「錦囊」春耕未動,氣象先行
  • 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有關事項的官方說明來了!
    ,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化學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霧、防霜等目的的活動,是防災減災,服務經濟社會,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公益事業。 網友所稱的人工降雨,正確的應稱為人工增雨(一字之差,含義不同)。人工增雨需要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有符合條件的雲層、雲層含水量達到一定閾值並有水汽補充條件等)、運用作業工具將催化劑播撒到適當的雲層部位,不是任何條件都可以開展的。受作業裝備等條件的影響,我市目前僅開展了人工增雨(雪)作業。
  • 這兩天,浙江21地進行了「人工增雨(雪)」
    今天浙江省氣象臺繼續發布降溫報告降溫報告:北方較強冷空氣已經開始影響我省,受其影響,我省日平均氣溫的過程降溫幅度浙北地區4-6℃,其它地區7-9℃;明天後天最低氣溫,沿海地區:2-4℃;山區:零下2到零下4℃,有冰凍;其它地區:零度左右,局部有薄冰。這兩天你看到的會是「假雪」嗎?
  • 2019年人工增雨飛機在空軍某機場起落降
    華聲在線10月11日訊(記者 陳萌 李徵)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的批覆》(湘政函〔2019〕24號)要求,結合當前天氣形勢、旱情發展趨勢和短期氣候預測,經研究決定,今年我省計劃於10-12月開展飛機人工增雨作業。
  • 湖北實施最大規模人工增雨 發射彈藥2500餘枚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劉茜 實習生郭菁 通訊員胡芳玉 劉慶忠)高炮、火箭、飛機一齊上陣,向天公「討雨」。8日起至昨日,我省在武漢、十堰、孝感等39個縣市實施規模最大的人工增雨。昨日13時45分,在武漢市新洲區道觀河作業點,新洲區氣象局副局長梁如貴一聲令下,一枚長94釐米的火箭彈衝出彈道,射向7000米的高空。30秒後,另一枚火箭彈衝膛而出。現場指揮的武漢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主任龍國祥介紹,前日下午4時,40餘名作業人員進駐該市5個作業點,晝夜守候捕捉「戰機」。一旦發現積雨雲團向作業點移動,氣象部門要馬上向空管部門申請。
  • 「嗖」的一聲炮響雨落!22枚增雨火箭彈飛上高空
    這是米脂縣氣象局正在開展夜間地面人工增雨作業,一枚枚WR-98型增雨火箭彈帶著人們對一年收成的期盼和對歲月靜好的希望飛入雲端。針對2月26-27日有利天氣形勢,榆林全市40 付火箭發射架和10 部碘化銀煙爐進入作業前待發狀態,近80 名一線人影作業指戰員24 小時待命。
  • 軍用無人機褪下戰袍,變身降雨龍王,甘霖灑滿祁連山脈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據報導:1月6日,「甘霖-Ⅰ」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在甘肅省金昌市首飛。 「甘霖-Ⅰ」主要用於執行祁連山人工增雨(雪)任務,投入使用後,以每年50個架次作業測算,祁連山區域年增水將達6-8億立方米。
  • 不存在的,人工增的雪,如假包換
    人工影響天氣,是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化學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霧、防霜等目的的活動。中國清代的《廣陽雜記》就載有:「夏五、六月間,常有暴風起,黃雲自山來,必有冰雹,土人見黃雲起,則鳴金鼓,以槍炮向之施放,即散去。」這是中國古代用土炮防雹的生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