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通訊員 李少賓
5月14日晚,河南豫劇院一團原創精品劇目——現代豫劇《常香玉》,精彩亮相國家大劇院特別策劃的「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演出板塊,為首都各界觀眾和戲迷們奉獻了一曲奔放激昂、酣暢淋漓的中州豫韻。人民藝術家常香玉的動人事跡深深感染了現場的上千名熱情觀眾,掌聲和叫好聲此起彼伏,響徹全場。現代豫劇《常香玉》再一次享譽京華,贏得滿堂彩。
現代豫劇《常香玉》講述的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對自己八十一年人生歷程的回望:一個名叫張妙齡的小女孩兒,因為唱戲被族人逐出家門,小小的舞臺成了她心靈的家園。她渴望在這裡找到平等做人的權力和尊嚴,在流離失所的演藝生涯中,歷盡艱辛終成「豫劇皇后」。但在達官貴人眼裡,她依然是一個可以隨意凌辱的戲子。是解放軍救了戲班,一聲「同志」的呼喚,讓常香玉找到了做人的尊嚴,感受到了人間溫暖。從此,她把對黨和人民的感激化作歌聲唱遍大江南北,把畢生精力獻給了她摯愛的人民,終成一代藝術大師、人民藝術家。
該劇準確選取了常香玉大師輝煌人生中極具代表性的9段篇章,從立志學戲、藝海求索、情定憲章,到酒泉鬥惡、翻身解放,再到義捐飛機、前線慰問、遭遇文革,直至人生謝幕。全劇緊扣常香玉大師對豫劇的痴迷與為國奉獻的家國情懷這一主題,從常香玉大師彌留之際的人生回顧為獨特視角和切入點,由點及線,從線到面,大跨度的概括了常香玉大師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也向現場觀眾再現了一代豫劇大師「戲比天大、德藝雙馨」的藝術風範。
當晚的觀眾中,還有近百名來自北京市豐臺實驗小學豫劇社團的同學們,他們是北京市戲曲教育「豐臺樣本」培養出的豫劇小戲迷小票友。他們自始至終都在全神貫注、饒有興趣地觀看演出,並隨著其他觀眾一起鼓掌叫好。演出結束後,還在紛紛諮詢劇場工作人員何時還有豫劇演出,請求大劇院多邀請豫劇進京演出。
常香玉是河南的文化品牌,其動人事跡和人格魅力具有極強的感召力,豫劇《常香玉》以其名字冠名,自2005年創排至今,頻奪大獎,屢獲殊榮,匠心獨運,渾然天成,現已成為河南豫劇的經典劇目,具有跨越地域的全國性意義和跨越時空的長久性影響。
該劇曾先後榮獲「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評比展演」一等獎,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和「觀眾最喜愛劇目」獎、「觀眾最喜愛演員」獎,第十二屆「文華獎」中文華劇作獎、文華導演獎、文華舞臺美術獎和3項文華表演獎,中宣部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2011年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精品劇目第一名,中國戲曲現代戲「突出貢獻獎」等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