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小作 《十六字令~秋》(四首)
《十六字令~秋》(一)文/東邪之女秋。遠目長天月一鉤。蘆花底,寂寂落行舟。《十六字令~秋》(二)秋。漸緊霜風棹上鷗。爭知我,不意逐江流。《十六字令~秋》(三)秋。永夜憐孤不上樓。呼庭月,雙照對人愁。《十六字令~秋》(四)秋。調色千山草木柔。多情是,雲水競風流。
-
【十六字令】秋(三首)
秋,雲淡天高曲徑幽,黃花瘦,碧水逐波流。 秋,風雨兼程不怨愁,行正道,虛譽莫強求。 秋,知命年霜染白頭,惜當下,詩韻醉芳洲。
-
十六字令 春夏秋冬
十六字令(一)桃,豔豔紅腮萬種嬌。騷人醉,筆下泛詩潮。(二)蜂,課蜜花間往返從。(五)秋 ,久立村橋待返舟。霜風瑟,紅葉染山頭。(六)楓,霜染香腮一樹紅。飄然落,秋色韻詩同。依詞林正韻 袁去華格體農曆庚子年五月初七日 陽曆2020年6月28日作後記:《十六字令》,詞牌名,因全詞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蒼梧謠》、《歸梧謠》、《歸字謠》、《燕銜杯》。
-
原創十六字令 原創散文詩 各兩首
原創兩首十六字令(一)愁。如水流年又是秋。綿綿雨,舊事夢中休。(二)秋。寥落蕭然淡淡愁。傷神美,靜觀水東流。註:十六字令格式: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原創散文詩《自白》一隻瘋狂的狼,歇斯底裡畢露鋒芒。
-
中秋思母《十六字令.秋.六首》
圖文|李光友部分圖片|網絡中秋思母(十六字令)秋中華通韻一秋皓月當空正中秋思母親二秋母在團圓過中秋母離去家已成鄉愁三秋母去天堂已四秋問母親>您有什麼求四秋請母告訴您需求兒一定滿足母需求五秋母在天堂渡春秋兒要問母有什麼愁
-
明湖書友贈詩《秋盡冬來》等十六首
山東普利詩書畫藝聯誼會會員、明湖書友贈詩(一)七律二首秋來感悟其一西風漸緊涼意侵,綠褪紅衰落葉紛。張福柱(三)七絕 品茶二首其一秋風冷雨細如紗,夜幕籠煙散入家。過眼風雲如畫卷,神閒氣定一杯茶。攬盡豪情,「惹來」無數貴客共舉觴。
-
十六字令·秋(六首)
作者:趙玉蘭 秋。暮雨飄搖繞小樓。清風至,涼意漫街頭。 秋。霜染楓林色彩柔。香山步,麗景影音留。 秋,葉子泛黃紫燕愁,南歸日,近在果實收。 秋,瑟瑟西風漫綺樓,街前雨,水露落枝頭。 秋,稻穀成熟菊月柔,田園處,喜悅苦中求。
-
野火春風:十六字令·秋
秋, 小樹林中鳥鬥毆。 喳喳吵, 麻雀戰斑鳩。 秋, 樹上金蟬唱不休。 知多少? 嘹叫自尊優。
-
20首小詩,每首都不一樣的故事,唯有憶江南與十六字令是經典代表
地沃人勤生好物,世間極品盡相逢。8、十六令愁 李旺清老師愁。自是清秋自不留。人生苦,何處是吾樓。9、十六令油燈 湯巧鳳燈。熱火燃燒照夜盈。光明使。油盡淚無聲。10、十六字令抒懷 劉桂玉歡,得意春風馬上觀。朝前望,心遠路途寬。11、十六字令眠 朱雅媚眠。輾轉翻來緒滿邊。秋愁夜,思念意纏綿。
-
十六字令·風/花/雲
十六字令十六字令十六字令註:《十六字令》,詞牌名,因全詞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蒼梧謠》、《歸梧謠》、《歸字謠》。十六字令,屬於最短的詞,此詞為單調三平韻,總共四句,十六個字。第一、二、四句押韻,均為平聲韻。十六字令的起句,必須是平聲入韻。
-
《十六字令》很特別,詞短情長也詼諧!
(註:●處要用仄聲字,○處要用平聲字,而◎處可平可仄,△處須押平聲韻)。 經典《十六字令》欣賞 1.《十六字令·天》蔡伸 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
-
十六字令 三首 秋
《其一》秋,少女傾情掩面休。芳心亂,今日不言愁。《其二》秋,五穀飄香碩果收。《其三》秋,墨客騷人客語稠。詩言志,更上一層樓。
-
十六字令三首 秋(原創)
其一秋,漫天黃葉西風吼,一片片,儘是離人愁!其二秋,其三秋,
-
和詞《十六字令》(二)
十六字令:舟。孤獨飄浮雲水秋。琴聲斷,搖櫓向歌樓。馬蹄聲聲原詩:背依參天樹,晨光尚熹微。相思無言處,雲煙一蹙眉。和詩:曾約榕樹下,而今音信微。昨夜夢張敞,深閨細畫眉。十六字令:昏。夕日沉山待玉輪。佝僂樹,照影覓殘春。馬蹄聲聲原詩:藍天浮白雲,高峰有神鷹。為你多祈禱,傳我一片情。和詩:藤蔓附崖壁,白雲護蒼鷹。勇士莫回顧,祈禱送真情。
-
6首十六字令演繹紅塵情歌……
有的為情痴狂,有的為情所傷,有的因情生喜,有的為情思愁……真可謂:自古誰能度情關,愛恨交織一字難!六首原創《十六字令》,與大家一起品味因「情」而生的那些喜怒哀樂愁!「十六字令·懵懂愛初生」情。一見傾心夜夢縈。紅塵少,懵懂愛初生。人生最美是少年。
-
秋吟十六首
秋吟十六首 愛也無由 一秋空深遂夜已高,秋雁南遷翼影驕。月下雄姿憑意變,霜途英態任情調。遠聽頭雁呼聲亮,應喚新羽步落稍。心慕鵠鴻雙翼美,南飛北去任逍遙。二留鳥深蓬早入睡,夜鶯息唱樹丫眠。初更夜半鳴雞喔,雁叫三更秋夜天。簾動輕風傳冷意,夢迴鴻影誤當年。
-
詩詞排行榜·十六字令
十六字令,詞牌名,因全詞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蒼梧謠」、「歸梧謠」、「歸字謠」、「燕銜杯」、「花嬌女」等。該調起源於唐代,當為湘中民間樂曲,現存最早用此調填的詞是宋代蔡伸之作。此調只見兩體,均為單調四句十六字,屬於最短的詞。正體三平韻,第一、二、四句押韻,均用平聲韻。變體兩平韻,第二、四句押韻。
-
詞文塗鴉:得趣小令《十六字令》
《十六字令》,又名《蒼梧謠》、《歸字謠》,十六字,三平韻,是公認詞牌名中字數最少的。《唐宋詞格律》這本書中舉例,【宋】蔡伸:「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今何在?桂影自嬋娟。」清代學者認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故只有十六字的詞牌,從字數看,為小令。小令不因字數少,而情感不達,相反,它精煉凝神,情感直率。有人評《十六字令》曰,十六字,四句,一、七、三、五,單字成句,起領全篇,平穩紮實,長句短句,陰陽頓挫,字字珠璣。
-
《七絕》十六首(舊作整理)
寂寞無盡,翻閱舊作,抄寫幾篇,聊解閒愁!一老來休水映青空兩岸幽,痴翁世外釣閒愁。二菊呀菊東籬一種越千年,騷客詩章十萬箋。嫗趁秋涼忙摘朵,孫兒還欠讀書錢。三家山舊夢嶺上秋光次第深,當年小徑得芳心。相牽未語銀鈴響,酒靨盈盈醉到今。四謊花假也張揚不覺羞,攀高引蝶自風流。天時已到空無果,負了青藤負了秋。
-
情不染愁,人間已是秋
而浩浩蕩蕩的秋, 高闊藍色的天空,更加深遠,白雲下,落花為溪,流淌著秋色。「稠紅蒼綠幾許幽, 落葉蝴蝶尋夢秋。」 仿佛看到的秋天就是一幅褶皺的畫卷, 漸漸展開來, 深淺、 斑斕都是光影的重疊, 在摺疊的縫隙裡, 我看見了歲月的鬥轉星移, 也感覺到了秋意如詩的點點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