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伯葉作為清火、去頭皮溼熱的常見草藥現在多被用於脂溢性脫髮的日常護理和保養。常用側伯葉水洗頭,可以減輕頭皮燥熱、頭皮瘙癢、出汗等症狀,而且側伯樹現在到處都是,可以輕易獲得,所以不失是一個簡單快捷的方法。
脂溢性脫髮治療
側伯葉雖好,我們在對古代治療脫髮藥方研究中發現,側伯葉並不是大多數治療脫髮藥方的首選。甚至很多名著對側伯葉的功效更是避而不提,側伯葉那麼好,為何古代不用呢?
我們來看看以下幾個名震一時的防脫生髮藥方
魏文帝脫髮方
藥方內容:黃芪、當歸、獨活、川芎、幹地黃、白芷、芍藥、莽草、防風、辛荑、藁本、薤白、烏麻油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一一切碎,用微火煎汁。使用時先洗淨頭髮,然後將藥塗於發上,等候5、6個小時再洗掉。《外臺秘要》稱魏文帝此方洗頭療效卓著,很快在脫髮處長出新發。
慈禧香發散
藥方內容:零陵草、辛荑、山奈、白芷、玫瑰花、檁香、甘草、川錦紋、粉丹皮、公丁香、蘇合香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共研為細末,用蘇合油拌勻,晾乾,再研細面,用時塗於發上,過段時間在洗掉。具有去油膩、止搔癢的功效。據史書記載慈禧使用後最後防脫生發成功。
近效生發膏
藥方內容:蔓荊子、青箱子、蓮子草各—分、附子—枚、碎頭髮灰適量。
使用方法:將上述材料碾碎,用酒浸漬,密封后裝入瓷罐中,浸泡一個月左右。將藥汁到出,用烏雞脂調和,使用時先洗頭髮,然後將藥塗於頭髮中。生發效果較佳
大家注意到了,這些著名藥方裡面,沒有咱們常見的首烏、人參、生薑、側伯葉這類材料。看來材料雖好,但是也要適用才行。
在魏文帝脫髮方中,清熱、去火、涼血使用的是黃芩、幹地黃兩個材料。
在慈禧脫髮方中, 使用的是甘草、川錦紋、粉丹皮。
近效生發膏中使用的是青箱子。
脂溢性脫髮治療
為何幾個朝代著名的藥方中都不實用側伯葉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1、效果優先
治病首先看中的是效果,尤其是脫髮,什麼都沒有消除症狀長出頭髮來有說服力,而在古代給這些皇親貴族看病更是如此。有效果好的材料副作用小的,當然不會用差的。即使你想用便宜的偷工減料也不行,一大堆同行等著挑你毛病,踩著你肩膀往上爬呢。所以古時候的藥方都是千挑萬選,斟酌良久制定的,遠不是現在5分鐘10分鐘看個病這麼隨意。
2、穩定可靠
古時候藥方一般選擇穩定可靠的材料,而很少選擇極端材料。什麼是極端?也就是極冷,極熱,極刺激性。由於這些材料比較猛烈往往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導致很多麻煩,有的時候還要花時間和病人解釋說明。像是生薑的刺激性、側伯葉的寒涼、首烏的寒和毒性,人參的熱和大補。這都屬於極端屬性。所以即使是人參也就是救命時候使用,平時也就放在盒子裡收藏。
3、藥物層次
藥物層次指的是藥材藥理上的進步和更新換代。就像是世界十大發明青黴素一樣,好用便宜,但是現在卻見不到為何?原因是太賤了。一針成本2分錢利潤不到1毛,誰還去生產,誰還去銷售。所以慢慢發展出了很多替代產品,頭孢、阿奇黴素之類的都是青黴素系列。而在古代更是這樣,人類等級貧富分明。給富人用藥要斟酌挑選,副作用小的,藥效溫和的,身體傷害小的,價格相對較貴。給窮人治病則簡單便宜。更有甚者看不起病,則自己根據流傳,採摘一些樹葉植物根莖治療,慢慢的一些好用的民間偏方便流傳下來。像是生薑、側伯葉、桑葉、淘米水大多是如此。
通過上面介紹,想必大家對古代治療體系以及目前治療脫髮的方法應該有了一定的認識和衡量方法。選用的方法到底屬於何種級別方法應該也有所判斷。對於脫髮來講,雖然症狀小,但是一定要引起絕對的重視,千萬不要以為掉幾根頭髮小事情,弄點偏方試試就行了,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對此我們建議還是儘早正規檢查正規治療為妙。像是目前毛基質營養液就集合了很多古代藥方的特點,採眾家之長。另外從選材上面都是進口材料,避免了水土汙染和副作用增大等問題,給頭皮補充營養,同時改善表皮脫髮狀況,促進頭發生長。可以配合治療,先把頭髮長出來,再在生活工作中慢慢調理調養,不失是個比較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