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是國有制企業的簡稱,我國的國企可以分為央企和地方國企,「中央管理企業」是央企的全稱,央企受國資委或其他中央部委管轄,地方國企歸地方政府管轄,從管理部門的不同和領導班子的不同我們可以發現,央企一定是國企,但是國企不一定是央企。
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上貢獻巨大,處於我國經濟中不可缺少的位置,在國企大隊伍裡,央企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及領域都有其涉及到的痕跡,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菸草、國家電網、中信集團等這些央企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歷程裡都可以算是支柱產業。
截止至2020年上半年,根據國資委最新發布的央企名錄可以發現,我國目前共有97家央企,以它們的營收狀況來看,我國央企隊伍裡也不乏有曾進入過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的,分別是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工商銀行、國家電網,這些企業都是我們所熟知且在生活較為常見以及離不開的。
根據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以及各大企業所公布的最新數據來看,中石化以4070億美元的收入位居世界第二,中國第一,但中國工商銀行淨利潤達到452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中國第一。在收入方面,中石化排名第一,在利潤方面,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一。
除了上述兩大央企的收入在我國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之外,中國菸草作為我國規模較大的央企來說,收入和利潤也是不可低估的。根據中國菸草2020年6月公布的2019年財報來看,中國菸草行業工商稅利總額達到12056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財政上繳總額達到11.7億元,同比增長17%,日納稅額高達32億。
2019年中國菸草的工商稅收總額和財政上繳總額,都達到了中國菸草發展的這些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樣「暴利」的賺錢能力和「強大」的納稅能力,讓大家默認中國菸草是我國最賺錢的公司,然而,讓人們萬萬沒想的是,中國菸草實力雖強,但依然不是我國實力最強的央企。
有一家看似很低調,實則強大的央企憑藉著強大的實力成為了我國最強央企,這是一家由600人組成的企業,它的手上掌管著6.5萬億。雖然公司實力強勁,旗下產業數不勝數,但是低調的它甚至連名字都鮮有人知,它就是中投集團。
中投集團全名中國投資有限集團,於2007年9月在北京成立,是經中國有關部門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從事外匯資金投資管理業務。光是公司註冊資金就高達2000億美元,境外金融組合產品的投資是其主要集團業務,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爭取長期投資收益最大化是它的投資宗旨,正是這樣強大的背景反映出它實力的強大。
根據中投集團2019年年報的數據顯示,中投集團光是2019年的淨利潤就高達1103.13億美元,約為7525.55億元人民幣,日收入超過20億,在利潤上僅次於中國菸草。
中投集團旗下有三個子公司,分別是中投國際、中投海外、以及中央匯金,這三個公司或許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是沒聽過,也對它們的實力和業務範圍不清楚。但是,《財富》500強榜上帶中國二字的企業,基本都會有它們參與涉股或是控股。
以中央匯金為例,我國四大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均有中央匯金投資,並且都是以大股東身份參與其中。並且多家規模較為龐大的保險公司以及證券公司中央匯金在這當中都持有不少的股份,甚至還是個別保險、證券公司的大股東。
中央匯金的投資範圍幾乎涉及了我國金融類資產,然而財力和實力如此強勁的中央匯金也只是中投集團的一個子公司而已,可見其背後的「巨頭」中投集團得有多「牛」!
其實放眼望去,在中投集團的投資歷程中,早在2007年,中投集團就開始有海外投資的行跡了,當時中投集團以30億美元投美國黑石集團IPO,又在12月,以50億美元入股摩根史坦利。
截至2019年底,中央匯金受託管理的國有金融資本約4.78萬億元人民幣。中投公司總資產達10457億美元(約合71281億元人民幣),淨資產9469億美元。在海外直接投資方面,全年完成投資決策的項目共計30個,投資金額投入高達58億美元,投資範圍涵蓋基礎設施、能源、網際網路、消費等行業。
相比起其它央企的名氣來說,中投集團可以算是非常低調的企業了,雖然名字鮮為人知,但旗下所投資控股的企業名聲一個比一個大。作為他們背後的股東,中投集團的實力不容小覷,光是做投資每年都有幾千億的淨利潤,對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