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什麼人會被選為「大內高手」?武功高強還不行,身份很重要

2020-12-13 陝西法制網

和歷朝歷代一樣,清朝皇帝自視為「上天之子」,擁有天下和萬民;紫禁城是他處理政事、居住生活的場所,也是清朝權力中樞,甚至是宇宙的中心。

因此,如何守護紫禁城、保衛皇帝的安全,實屬天大的事。我們常常從影視劇、小說中看到「大內高手」這個詞,這些人就是皇宮裡的衛士。

在清朝,什麼樣的人可以充當「大內高手」呢?跟以前的朝代不同,清宮選衛士,首先看身份,你首先是旗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均可備選。一般的漢族壯士,就算你武功高強萬裡挑一,那也不會選你。

晚清「大內高手」,護軍校、藍翎長等。

滿足了身份的要求,再談身體的條件:年力精壯、技藝嫻熟。他們不僅要精通武術,善用刀劍,還必須嫻熟地騎馬、射箭、摔跤、遊水、操舟,任何情況下都能克敵制勝。

這一批人,相當於現在常說的特種兵,是清軍中的精銳。

清朝「大內高手」是怎麼組成的呢?我們一一梳理清楚。

第一,侍衛處。侍衛處的主要任務是貼身保護皇帝,擔任部分禁廷的宿衛,其所轄官兵分布在皇帝的周圍。有御前侍衛若干人和親軍營1200多人。

他們離皇帝特別近,必須對皇帝絕對忠誠,因此其出身的重要性尤其突顯。八旗之中,只有上三旗(鑲黃、正黃、正白)的出眾子弟才會被選入侍衛處,甚至有一部分是宗室子弟。

第二,護軍營。護軍營是紫禁城的主要守衛軍隊,全部選自滿洲、蒙古八旗,個個武藝超群,共15000餘人。

第三,前鋒營。前鋒營有1800多人,主要任務是「警蹕宿衛」,即皇帝出巡之時,所部官兵隨扈警衛。另外,也擔負一部分宮廷警衛任務。

第四,內務府三旗(上三旗)包衣護軍、驍騎、前鋒三營。包衣護軍營守衛宮門、稽其出入人等,共有1200人。包衣驍騎營掌管上三旗的人丁、戶口、考試、挑甲、俸餉、襲職等旗務,也掌管一部分紫禁城的守衛。包衣前鋒營人數只有120人,專門練習馬上技藝,以供皇帝役使。

第五,神機營。神機營成軍於1861年,共有10000人,皆從各處八旗兵精挑細選而來。其主要職務是守衛紫禁城,也扈從皇帝、皇太后外出。

1863年醇郡王奕譞在南苑指揮神機營訓練。

以上五支力量合計3萬人左右,由皇帝直接指揮,擔當警衛任務時,實行分區分片的辦法。

在大家的印象中,3萬名「大內高手」雲集在紫禁城內外,這裡必定是最為太平的地方。事實上,並非如此。這些「大內高手」沒有小說、影視劇中表現得那麼邪乎。

清朝前期,禁衛部隊勤於訓練、作風嚴整,戰鬥力、威懾力很強,能保證紫禁城內平安無事。清朝後期,禁衛部隊的光環逐漸消失:

一是各營疏於操練,紀律渙散,護軍不能按時到崗值守,甚至僱傭老弱之人代班。

二是武器落後,沒有及時更新換代。到了晚清時期,禁軍裝備的槍枝仍是性能低下的鳥槍,內閣學士文碩奏請換為洋槍,醇親王奕譞則說:「洋槍產在外夷,不合舊制,未便添設。」

晚清拿著鳥槍的紫禁城衛士。

禁軍鬆懈,產生的後果是嚴重的,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不斷發生。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天理教徒70餘人與太監勾結,在光天化日之下從東華門、西華門兩處混入紫禁城,讓當值禁軍猝不及防。

一時間,紫禁城內亂作一團,槍聲、哭聲、喊聲不絕於耳。事發之時,嘉慶帝到承德打獵,並不在皇宮,皇次子綿寧部署了搜捕工作。大批禁軍在紫禁城甕中捉鱉,持續到十七日才算安定,除當場斃殺者外,活捉24人,另有數人逃脫。

天理教徒在隆宗門匾額上留下的箭頭。

這些教徒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小混混,沒有嚴格的訓練、沒有嚴密的組織,竟然夾帶著武器,毫不費力地進入了戒備森嚴、固若金湯的紫禁城,實在難以想像!實在荒唐至極!

一些有關偷盜的小案件,更是層出不窮。舉例而言,鹹豐三年,盜犯馬廷楹擅進闕門,私往刑科,竊走印冊印封;同治九年,禁門以內竟有貨賣食物的小商販;同治十一年,端門樓所儲軍器被盜;光緒四年,景運門遺失關防;光緒七年,東華門門樓盔甲被竊;同在光緒七年,盜犯袁大馬等人勾結太監,盜去慈寧宮前殿及大佛堂瓦上銅鏈八掛……

種種事例說明,晚清宮禁廢弛,所謂「大內高手」的傳說,都是人為捏造的故事。

作者/來源:小歷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大內侍衛武功有多高?慈禧的三位近身侍衛,告訴你什麼是真正高手
    導語:大內侍衛武功有多高?慈禧的三位近身侍衛,告訴你什麼是真正高手大內侍衛在清朝有著特別不一般的身份,因為這個職位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到清朝的皇室貴族。大內侍衛主要負責保護皇帝的安全,還有,保護一些重要的大臣也是他們的工作範圍之內。
  • 錦毛鼠白玉堂有三位傳人,個個武功高強還都長得很漂亮,一起來看
    在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有位心高氣傲又武功高強的少年俠客——白玉堂。白玉堂在原著中年齡不大,大概二十歲左右,可是他武功高強可排書中前三。由於白玉堂的個性有些驕傲,因此面對強敵常常會表現出來一種不服輸的特殊情懷。
  • 大內高手到底有多強?清朝最後的大內高手宮寶田,最終命運如何?
    大內高手到底有多強?清朝最後的大內高手宮寶田,最終命運如何?在電影或者電視劇情節裡面,為了刻畫人物的武功強勁,通常會採取一些誇張的慢鏡頭,比如用嘴接暗器,用柳葉殺人等等。那麼這些功夫都是真實存在的嗎?宮廷真的有大內高手嗎?
  • 清朝最後的大內高手,武功已經深不可測,拿槍都無法擊敗他
    在現在的影視神劇中,為了體現主角光環,會出現一些匪夷所思的場景,比如徒手抓子彈,甚至於飛簷走壁。很多人會在這時產生疑惑,怎麼可能有這麼厲害的人,根本無法做到嘛,其實影視作品是有一些誇張,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確實有這樣的高手,他就是清朝最後的大內高手兼侍衛總管——八卦掌宗師宮寶田,也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貼身侍衛。
  • 大內高手武功有多高?最後一位侍衛總管宮寶田,告訴你什麼叫功夫
    今天介紹的這個人,就懷有一身的好功夫,他生活在清朝。要知道,今天大家看到的清宮劇中,有三類男人比較顯眼,一類便是皇室,包括皇上和各種王爺,;二類則是太監;而三類,就是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是宮中的侍衛。01想必大家都看過清宮劇中的侍衛,他們幾乎人人都有一流的輕功,隨時隨地都可以飛簷走壁。
  • 武功不行,不能強融,慕容博的「朋友圈」,讓我們看清武林的殘酷
    武功不行,不能強融,慕容博的「朋友圈」,讓我們看清武林的殘酷慕容博是《天龍八部》中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他是燕國皇室後裔,一直想要搞得天下大亂,為燕國復國創造條件,但是最後功虧一簣。後來聽到你因病去世了,老衲好生痛悼,一直只道你當時和老衲一般,也是誤信人言,釀成無意的錯失,心中內疚,以致英年早逝,哪知道……唉!」他這一聲長嘆,實是包含了無窮的悔恨和責備。玄慈是僅次于天龍四絕這個層次的高手,這個層次的高手可能只有枯榮、神山和玄慈三人。
  • 俠客風雲傳最強武功組合搭配 選什麼武功好
    《俠客風雲傳》最強武功搭配推薦 選什麼武功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俠客風雲傳最強武功搭配,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最強武功組合推薦  降龍十八掌+殘花寶典+五毒珠+搏擊大師,不修改的情況下暫時沒有發現更暴力的組合。
  • 清朝最後一位大內高手是誰,武功到底有多高?許世友曾專程拜訪他
    要說起清朝末期到民國時期的「武林高手」,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霍元甲、陳真、黃飛鴻、葉問、大刀王五等人。但其實,在清朝末年的時候也有這樣的一位武林高手,他雖然沒有像霍元甲、黃飛鴻這樣的武術家出名,但是他的地位和武學功底卻是不容小覷的。 此人便是清朝大內第一高手——「宮寶田」。
  • 清朝大內侍衛老照片:慈禧貼身近衛身手不凡,最後一個臭名昭著
    大內侍衛,主要指負責保護皇宮以及皇室成員的近衛。他們身材魁梧,武功高強,而且身份高貴,很多都是八旗弟子。圖中是清朝的一些大內侍衛,在練習武術的場景。在1908年,御前帶刀侍衛,他們穿著華麗,衣服的款式新穎。圖中這三名侍衛,他們手中持有長刀,身份不低,應該是八旗弟子,也是滿洲人。
  • 清朝最後一位帶刀侍衛有多「強」?原來真的有武功高手存在!
    那麼在我們中國近代是真的有所謂的江湖高手存在嗎?還真有!在清代,就有這麼一位御前帶刀侍衛,是真正的古武傳人,他就是清朝的最後一位侍衛總管宮寶田。我們來看一下他是如何成為一位武功高手的吧。少年打工拜名師首先和影視劇當中高手的童年經歷都很像,就是家境貧寒。
  • 由《慶餘年》等作品說大高手藏相:八品、九品?大宗師無品
    >武林高手有武功,而真正的大高手看起來沒有武功,甚至真的沒有武功。金庸筆下的掃地僧沒什麼身份,沒什麼地位,沒什麼名頭,看上去一點武功也沒有,卻輕鬆收拾世上最叱吒風雲的兩大高手。即使兩大高手武功再高十倍,真正的大高手也是輕鬆收拾。話說回來,真正的隱士很寬泛,不僅僅在武林。而且一般而言,武術方面的宗師還算不上真正的大隱。
  • 大內侍衛武功到底有多高?慈禧這3位保鏢,告訴你啥是真正的高手
    武俠片一直以來都是深受觀眾喜愛的一種影視題材,劇中人物多會武功,武藝高強,正派人物懷有一顆劫富濟貧,行俠天下的心,與惡勢力為敵,保護一方平安,看重道義,嫉惡如仇,義字當頭。以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為原本的武俠電影電視劇更是成為經典,其中的俠客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 金庸小說人物歷史上的真實形象,大多不會武功,僅一人是絕頂高手
    金庸小說以緊密結合歷史著稱,很多真實的歷史人物都在劇情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不少還是武功高手,歷史上他們真實的身份是什麼樣的呢,又有誰是真正武藝高強的絕世高手呢?小編在這裡為您一一詳解。按照歷史記載,段智興崇信佛教是真實的,但沒有練過武功;王重陽曾經中過武舉,功夫應當不錯,但並不是什麼絕頂高手;全真七子和周伯通,則沒有練習武功的記載。
  • 大內高手這些兵器真霸道!五步之內格殺勿論,一種兵器曾監斬嶽雲
    大內高手,指的是古代皇帝侍衛,各個朝代叫法不同。唐朝叫千牛衛,宋朝叫侍衛親軍,元朝叫怯薛軍,明朝叫錦衣衛,清朝叫御前侍衛。那麼,這些大內高手拿什麼保衛皇帝呢?兵器很多,最重要的還是他們的佩刀。因為保衛的是皇帝,在關鍵時刻,大內高手有生殺大權,特別是有可疑人員接近皇帝時,五步之內格殺勿論。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大內高手的霸道兵器。千牛衛皇帝大駕滷薄儀刀。唐朝千牛衛佩刀,為皇帝大駕出行時所持有。此刀屬唐朝四大制式軍刀之一的儀刀,晉宋稱之為「御刀」,後魏稱之為「長刀」,隋朝改稱為「儀刀」,刀身裝飾金銀,為羽林軍儀仗兵及千牛衛裝配。
  • 「武功秘籍」、武林高手真實存在嗎?實戰如何?實際情況讓人驚呆
    但是,武學傳統意義上的真正武術是一門複雜的殺傷力強、一般人學不會、一般人難以練就的名副其實的「擊殺技」(與拳擊、散打等純體育比賽有質的區別),可以瞬間取人性命。眾所周知,真正的功夫並不是什麼人都能練好的,需要極高的稟賦及高手指導。「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習武之人經過長期系統的堅持不懈的磨練才可能有所收穫。
  • 清朝大內侍衛是什麼官職?有什麼特權?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一)清朝時老家出了一位皇宮的大內侍衛我的老家懷安縣王虎屯鄉李信屯村,清朝時期,出了一位皇宮的大內最高侍衛黃大元。清道光時期,年幼的黃大元到柴溝堡拜庚子科武舉賈致和為師,學文習武。
  • 雷雷:人家是大內高手,單手就能贏,我們都不行
    你很難想像50多歲的人有這麼好的面容,這都是常年練武練太極練搏擊的結果。練功絕對是有好處的。你們別攛掇我和王老師打,我和人家王老師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不能同日而語。王老師是大內高手,是國家培養出來的武術大師。我們根本就沒有可比性。我不行,你們也不行。你要是沒有80公斤級的體重,就別來挑戰。王老師單手可以輕鬆舉起100斤的槓鈴,同樣單手也可以讓你離地,打轉。」
  • 在古代,江湖大俠厲害,還是大內高手厲害
    看古裝電視劇,大內高手總被描繪成朝廷鷹犬,比如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中,幾乎成了主角的張召重,武功很高,但是成了朝廷鷹犬,而被好漢們不齒。江湖好漢成了朝廷鷹犬而被好漢們看不起的故事是有傳承的,在方世玉或者洪熙官的故事中,浪跡江湖的大俠們總喜歡找大內高手的麻煩,往往還會成功。
  • 宮寶田作為清朝最後一位大內高手,他的武功到底有多厲害
    於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被召入宮中,任護衛首領,加封四品帶刀侍衛,是清朝最後一任大內侍衛總管。而他的師父乃是董海川,此人是鹹豐年間的大內總管,一代武學宗師,八卦拳的創立者,這可是和太極拳、形意拳一同被稱為三大拳宗的武林絕學。宮寶田素有「宮猴子」之稱,曾在慈禧逃亡的途中,力退賊寇,因此被慈禧賜予黃馬褂。
  • 康熙擒拿鰲拜,為什麼派出一群玩摔跤的孩子,而不動用大內高手?
    於是有些人就提出疑問,面對鰲拜這樣的強敵,康熙為什麼不找大內高手出陣,卻用一群小孩子呢?有這樣的疑問,可見不靠譜的影視劇真的害人不淺。大內高手,這個頻頻出現於古裝劇,尤其是清宮劇中的名詞,總給人無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