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把心中煩惱解脫出來,默念這3句話,煩惱自然離你而去

2020-12-12 明蘭花兒

世間百態,人情冷暖,人生之事,不可預料,煩惱和不順也是常態,這並不是就有人活倒黴,而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的心中對於煩惱的困頓和迷茫,在這個時候,內心比較脆弱,人生道路也會躊躇不前。

那麼,當遇到人生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又有需要事情沒辦法解決的時候,該怎麼辦呢,這時候不少人就會把佛法當成是一種心中信仰,能夠脫離苦海,把一些想不開的事情想開,自然不如意的事情也會變得順其自然。

凡夫俗子,怎麼能脫離開七情六慾,達到六根清淨呢,活在世上的凡夫俗子,往往人生道路上挫折頻繁,障礙也不少,只有尋找寄託苦悶心境,遠離煩惱才能解脫,順從佛法。記住這幾句話,可能一切都會好起來。

佛法之中,關於世間因果循環,看得尤為重要,如果有好事來臨,那一定是福報積累得來的因果。而自然,導致煩惱橫生的不如意的事情,也是有前因後果的。

如果需要做到消除業障,最先想到的不應該是外界影響,而要從內在修心,因為個人因果問題,才是導致個人業障的根本原因,這心靜需要自身修心,這業障,需要個人消除。

記住第一句話:一切唯心造。

佛法之中,看待世間萬物的樣子都是由心創造的,你覺得這個社會怎麼樣,這個社會就是怎麼樣,佛法普度眾生,目的就是在一些因果業障之中,讓你認清本相,不要因為一些外物影響,迷失了自己。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保持內心的清淨自然,不必過於執著外在的痴妄,哪裡還會有愚痴執著的凡夫俗子呢?如果明白了一切唯心造的道理,便能修得活佛,自在安樂,煩惱自然隨風而逝。

覺得人生不順的人,往往追求著過多不屬於自己的欲望,只有明白順其自然,留一顆清淨的心,去修自己的福德,好運和順遂才會出現,放下看不透的執念,治理過重的心病,是自身對自己的救贖。

第二句話要記住: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要明白因,如果無緣,則果也不生。

許多剛入佛法的信者都會因為相信因果輪迴,對於佛法的研究突飛猛進,可是之後卻沒有得到一定的好運,這是為什麼呢?

俗話說得好,不是不到,時候未到。如果一心因為注重因果輪迴,追求善報才去有所作為,往往果報會成熟得更晚一些,而且追求佛法的人也是自然失去了修行心。

只有相信因果循環的同時,抱著智慧的觀念,哪怕是在一些挫折的考驗中,還能夠修心養性,在不順的旅途保持初心,經受住磨難,才能遠離煩惱,修得正果。

結語

遠離煩惱的方法有很多種,修的內心,是佛法中教導眾生自渡非常有效的方式,保持「但行好事,靜待機緣」,一些不順的旅途經歷了磨難和風雨之後,就會春暖花開。

相關焦點

  • 佛教: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內心的清淨恭敬才是對三寶的最好供養。佛菩薩不會因為你供養得又多又好,而對你有偏愛,也不會因為你沒有做供養而降罪於你。一切供養皆是自己的發心,若自心清淨,再做供養,自然是增上功德。若心地不淨,再多供養,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良善之人,縱使不做供養,佛菩薩也自歡喜。
  • 佛教:遇到不順時,默念這2句話,業障自然消失!
    人之所以會遇到不順或災禍,在佛教看來,其實是這個人的業障深重,因為過去種下了太多的惡因,當惡因形成了惡果,所以就會遇到不順的事。當你遇到不順時,可以在心中默念這2句話,業障自然消失,福報和好運自然來找你。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六祖壇經》中說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燒香拜佛,一切形式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要用心。「一切唯心造」,唯有你的真誠清淨心,才會加倍集聚你的功德福報。那些「口念彌陀心散亂」之人,喊破喉嚨也枉然。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菩薩更不會因眾生供養的多寡而區別對待。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 佛教:心存疑惑時,默念這3句話,自然融會貫通
    其實,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我們生活在這個複雜大環境裡,一定會有自己的困惑和不安,這是正常的。我們會有疑惑,是因為我們正在對這個世界進行探索,只要解決了這個疑惑,我們就能收穫很多。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解決疑惑呢?信佛的人應該知道,佛教很注重一個人的心是否清淨,要求信徒心無雜念,才能不起歹念、不作惡。佛教也教導我們,心中有疑問時,默念3句話,一切都會豁然開朗。是哪3句話呢?
  • 佛教:拜「觀音菩薩」,心中默念4句話,功德無量!
    信佛學佛,不只是相信而已,更要在實際生活中去踐行、去真修,去真切地踐行菩薩道。拜「觀音菩薩」,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一、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到寺院裡燒香拜佛,會習慣性地跪在佛前許願,希望佛菩薩保佑自己這個,幫助自己實現那個。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更圓滿!
    民間有這樣一句話,「窮人算命,富人燒香,顛顛倒倒問陰陽」,身處俗世,但凡心中有些善根的人,都懂得到寺院焚香禮佛。念佛一聲,增福無量,然而儘管信佛的人越來越多,實際上許多拜佛之人,卻並不懂禮佛的功德從何而來。
  • 福報不夠時,心中默念阿彌陀佛,好運自然來!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某些困難或挫折,這些挫折和不順,其實是你以前所積累的,佛家說善因善果,你平時積累福報多,自然就有好運,平時若積累惡報多,自然就走黴運。當我們福報不夠時,或是遇到不順時,就要及時去積累福報了,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在心中默念一句話,默念這句話,不僅可以減少福報的消耗,也能為自己積累到無量的福報。當我們遇到不順時,或是福報不夠時,可以在心中默念這句話:「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同時去默念:「阿彌陀佛。」
  • 佛教:人生不順時,心中默念3句話,自然時來運轉!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的確如此,人生的一切感知皆是內心的分別和顛倒。「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遇到困境該如何自救?心中默念這3句話,自然時來運轉!一、逆境是因果業緣,要懺悔改過,多積德行善。
  • 佛教:生活不順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好運自然來!
    其實,這是對佛法的誤解,因為佛法既有世間的事相,更有出世間的智慧。「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學佛人所要做的,就是以出世間的智慧,去體察世間的事相。通俗來講,就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再者,佛說法只唯一佛乘,但依眾生根基高低之別,又施設人、天、聲聞、緣覺、佛五乘教法。本師釋迦佛成道之前,也與眾生一樣,本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凡人。
  • 拜「觀世音菩薩」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福報無量!
    許多人喜歡拜「觀世音菩薩」,大家在拜「觀世音菩薩」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福報無量!一、要心懷慈悲。觀音菩薩最大的特點,便是心懷無量慈悲,何謂「慈悲」?並不等同於同情心。慈悲是幫助痛苦的眾生從根源上拔除痛苦,獲得心靈的解脫與清淨。
  • 《金剛經》中這3句話,若能悟透,可斷除一切煩惱
    《金剛經》中這3句話,若能悟透,可斷除一切煩惱。第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和合而滅的。我們所看到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真實存在的,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一個假相。一個人若能看破這個假相本質,就不會去執著,不會沉迷其中,也就能獲得解脫。
  • 佛教:心中默念這兩句,消除生活的煩惱
    生而為人我們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碰到不順心的人,當煩惱來臨的時候默念這兩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佛說:今生你會遇見什麼人,經歷什麼事都是註定好的了,不管好的壞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當你可以認知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不會有不平的心,就會欣然地接受眼前發生的一切,所有的煩惱和痛苦都是自己不願意去面對已經發生的事情,不願意接受,當你能夠理解發生的事情都是你應該去承受和經歷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平的心,就會知道眼前的困境早晚都會過去,不會怨天尤人,反而會懂得放下一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你最好的當下!
  • 佛教:當你遇到不順,默念這3句話,即刻反敗為勝!
    佛教中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諸多福報與不順。福報來時,順風順水,人生境界無限美好。果報來時,人生諸多不順,一步一個磨難,讓人無限煩惱。佛教中說,你的福報,是你以前善業的感召;你的果報,是你以前惡業的感召。一個人以前造下的所有事,都會有一個回報。《華嚴經》中說:「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無論歷經多少時光,你所有造下的一切,都會有一個回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生世多畏懼,命危如晨露。
  • 佛教:運氣不好時,心中默念3句話,自然時來運轉!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人這一生,誰都活得不容易,苦樂交織、喜憂參半。但娑婆世界就是這樣,充滿遺憾和諸苦。「法無定法,人生無常」,我們無法把握外境,但一切物境隨心而轉,修好我們自己這顆心,命運自然會變好。
  • 佛教:諸事不順的時候,心中默念這2句話,自會好轉!
    太過安逸的生活,會讓我們迷失,迷失在這虛妄的假相中,無法開啟智慧,不知娑婆苦海,怎能生出離心、離苦得樂呢?人生中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無論順逆,都是來助益自己的,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一切惡緣自消。諸事不順的時候,心中默念這2句話,自會好轉!一、這是自己的業障、自己的因果,不必抱怨,而應發露懺悔。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3句話,功德無量!
    不論你是否燒香、是否信佛,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德行是否是善良的、清淨的。真正與佛菩薩感應道交用的是我們的至誠之心,如《六祖壇經》裡說的: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內心的善良、慈悲、清淨,才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
  • 佛教:遇到小人時,默念這三句話,很管用
    心中默念下面這三句話,便可將這些麻煩化解與無形。一,隨他去小人心胸狹窄,報復心強,要是招惹上他們了,就很難擺脫。如果你非要和他們爭個是非對錯,非要和他們抗爭到底的話 ,那麻煩就會沒完沒了,永遠糾纏不清了,因為小人本身就不會跟你講道理,就是為了打擊你、報復你,只要能讓你生氣難受,他就會不擇手段。
  • 佛教智慧:當你生氣的時候,默念著三句話,心情自然得到平復
    當我們遇到各種不同的情境時,自然會有各種不同的情緒產生。面對這些複雜的情緒,不同的人會用不用的表達方式。有一些人會選擇直接表達出來,不在心裡藏著掩著,而有些人則會將這些複雜的情緒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不讓其他人發現。只有極其少數的人會置之不理。對於修佛的人來說,這樣的情緒一旦出現也就意味著自己的心境又到了鍛鍊的最佳時機。
  • 煩惱即菩提,解脫在當下
    所以,佛教認為身在塵世,心亦可空靈,兩者並不矛盾,反而息息相通。煩惱的過程中,人有時也會大徹大悟,尋求解脫的方法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出世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入世。靈山會上,佛陀與四方天王國繞著一顆隨色摩尼珠討論,佛陀問了四方天王以下問題:「在你們眼中,這顆摩尼珠呈現出何種顏色?」四方天王看後,說出青、黃、紅、白四種不同的答案。
  • 佛教:運氣不好的時候,默念這3句話,自然時來運轉!
    佛教裡常說「一切唯心造」,我們所感知的所有順逆苦樂,都是我們自身的分別心在起作用,若能念念不動,不被外境所轉,即是生路。真正有修行、有智慧的人,在任何境緣中都能夠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態。心順了,則一切皆順;心若生煩惱,必然痛苦接踵而至。我們不要總是將自己人生的坎坷歸咎於外境,而應觀照自己,是自己的心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