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隴上非遺研究陣地 《蘭州文理學院學報》「非遺研究」專題欄目...

2020-11-24 蘭州新聞網

5日記者獲悉,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與蘭州文理學院合作共同推出的《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專題欄目近日正式面世。該專欄第一期在學報2020年第五期正式刊出,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蘭州文理學院學報》「非遺研究」專欄的開設是省文旅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非遺保護的指示批示精神和《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文旅部《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工作方案》要求的具體體現,也是省文旅廳與蘭州文理學院作為戰略合作夥伴,開展校政合作,共同提升甘肅文旅內涵式發展,保護發展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欄目首期由原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程金城主持並撰寫主持人語,首期專欄刊發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人類性、族群性和地域性》、《甘肅非遺手工藝傳承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方法和路徑》、《非遺保護進程中民間戲曲保護傳承現狀與思考》3篇學術論文。

《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為雙月刊,每年出版6期,學報「非遺研究」專欄將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術研究,重點刊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理論、非遺保護與傳承、甘肅非遺代表性項目文化內涵和價值、甘肅省非遺代表性項目與其他省市同類非遺項目的聯繫與區別的比較研究等方面的文稿,旨在通過對甘肅非遺的深入挖掘和研究,推進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和綜合開發利用,並通過非遺的學理性研究,推動學科建設。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超

相關焦點

  • 甘肅有了新的非遺研究陣地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由省文旅廳與蘭州文理學院合作共同推出的《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專題欄目,於2020年10月底面世。該專欄第一期在學報2020年第五期正式刊出,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為我省非遺研究開闢了新的陣地。
  • 甘肅省文旅廳與蘭州文理學院座談對接合作事宜
    作者祁曉亮7月7日上午,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陳衛中與蘭州文理學院黨委書記閻曉輝一行座談交流,雙方就共同開展非遺保護傳承、文藝精品創作、「春綠隴原」文藝展演、網絡宣傳等合作事宜進行了對接探討。
  • 非遺鮮聞丨「春綠隴原·黃河之濱」惠民演出首場高校文藝演出精彩上演(兩條)
    7月19日晚上,「春綠隴原·黃河之濱」蘭州文理學院專場文藝演出,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南廣場流動舞臺車上精彩上演。本場演出也是「春綠隴原·黃河之濱」系列惠民演出活動中的首場高校文藝演出。在當晚演出過程中,來自蘭州文理學院藝術職業學院和音樂舞蹈學院的同學們,為現場觀眾帶來了敦煌舞《千手觀音》《敦煌舞韻》,融秦腔演唱和精彩武戲於一體的秦腔
  • 要聞丨甘肅曲子戲研培班在蘭州文理學院開班
    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奉真,蘭州文理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劉暢教授出席開班儀式;省文旅廳非遺處和蘭州文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非遺智庫等部門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蘭州、白銀、天水、酒泉、定西、平涼市的30名曲子戲傳承人參加了開班儀式。
  • 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開展非遺培訓
    傳承非遺 堅守文化——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開展非遺培訓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永恆的精神財富傳承非遺,堅守文化。2020年12月2日-3日,由天水市文化和旅遊局,秦州區文旅局、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秦州區文化館主辦的「省級非遺項目秦州嗩吶培訓班」,在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舉行。天水是一座有著八千年文明史的古城,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遍布古秦州山川曠野,是一筆蘊藏深厚的文化財富。
  • 體育文化中的隴上非遺——纏海鞭杆
    為進一步傳承、保護甘肅優秀傳統體育文化,收集和研究傳統體育非遺項目文獻資料,挖掘各地傳統體育的節令活動,豐富體育賽事活動的文化內涵,建立全省優秀傳統體育項目資源庫,甘肅省體育局官方微信平臺推出「體育文化中的隴上非遺」系列欄目。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纏海鞭杆。
  • ...傳承非遺文化——春綠隴原·2020年度國家級非遺隴劇推廣演唱會...
    中國甘肅網同步線上直播觀看人數達70萬。新創隴歌《詠梅》宛轉悠揚,古典隴劇旋律與經典詩詞的結合將梅花傲雪凌霜、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刻畫的淋漓盡致,也象徵著一代代隴劇人樂觀向上、甘於奉獻、堅守文藝職責的精神品質,詞曲振奮人心,讓觀眾從中感受到隴劇人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
  • 甘肅曲子戲研培班在蘭州文理學院開班
    10月13日上午,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蘭州文理學院承辦的2020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甘肅曲子戲研培班開班儀式在蘭州文理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奉真,蘭州文理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劉暢教授出席開班儀式;省文旅廳非遺處和蘭州文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非遺智庫等部門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蘭州、白銀、天水、酒泉、定西、平涼市的30名曲子戲傳承人參加了開班儀式。
  • 體育文化中的隴上非遺——鍋莊舞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為傳承、保護甘肅優秀傳統體育文化,挖掘各地傳統體育的節令活動,豐富體育賽事活動的文化內涵,甘肅省體育局日前在其官方微信平臺推出「體育文化中的隴上非遺」系列欄目。本期推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甘南鍋莊舞。
  • 體育文化中的隴上非遺——尕巴舞
    為進一步傳承、保護甘肅優秀傳統體育文化,收集和研究傳統體育非遺項目文獻資料,挖掘各地傳統體育的節令活動,豐富體育賽事活動的文化內涵,建立全省優秀傳統體育項目資源庫,甘肅省體育局官方微信平臺推出「體育文化中的隴上非遺」系列欄目。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尕巴舞。
  • 隴上非遺「復活」大上海——第三屆進博會甘肅省非遺展示館見聞
    隴上非遺「復活」大上海——第三屆進博會甘肅省非遺展示館見聞(本組圖片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盛學卿攝)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齊興福小小葫蘆,雕出大千世界;一針一線,繡出萬千氣象;不到一分鐘,就能剪出一幅惟妙惟肖的頭像剪影……11月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盛大啟幕,國家會展中心非遺展示區內,來自甘肅的這些非遺絕活,讓許多參觀者嘆為觀止。走進甘肅非遺展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慶陽香包。
  • 要聞丨「隴上記憶」非遺展演走進崆峒山景區
    9月25日,花兒、環縣道情皮影戲、嗩吶藝術、通渭小曲、崆峒派武術、兩當號子、武山秧歌等隴東南地區最富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齊聚平涼市崆峒山景區,「隴上記憶——非遺展演走進崆峒山景區」在崆峒古鎮參與本次表演的非遺傳承人,來自甘肅省隴東南地區,都是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傳承人,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徵,參加了省文旅廳在隴東學院舉辦的2020甘肅省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第1期)。這次表演活動就是對他們學習成果的一次展示。
  • 【警營文化】體育文化中的隴上非遺——孫氏鞭杆
    為進一步傳承、保護甘肅優秀傳統體育文化,收集和研究傳統體育非遺項目文獻資料,挖掘各地傳統體育的節令活動,豐富體育賽事活動的文化內涵,建立全省優秀傳統體育項目資源庫,甘肅省體育局官方微信平臺推出「體育文化中的隴上非遺」系列欄目。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孫氏鞭杆。
  • 蘭州文理學院,70歲生日快樂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9月20日訊(新甘肅客戶端記者鄒明敏 金奉乾)70年櫛風沐雨,70載春華秋實。今天上午,蘭州文理學院建校70周年慶祝大會在該校安亭廣場隆重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出席慶祝大會,並為優秀教師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 甘肅非遺雲端秀「身姿」 「雲探店」催熱線上購物節
    (資料圖)王綱 攝保安腰刀、慶陽香包、隴西刺繡……6月初,甘肅推出為期20天的線上「甘肅非遺影像展」活動,這是該省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系列活動之一。甘肅地處黃河流域,非遺資源豐富,已普查發現相關線索27000多條。
  • 蘭州文理學院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實習)基地在臨洮縣融媒體中心...
    >蘭州文理學院副校長、黨委委員、教授張焱,蘭州文理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副教授苑毅,蘭州文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教授王金壽,蘭州文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李軍,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映菊,蘭州文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專家、教授及縣融媒體中心部分幹部職工參加儀式。
  • 甘肅省廣電總臺《絲路非遺》欄目在西固區拍攝非遺項目—西固軍儺舞和西固燈火
    近日,甘肅省廣電總臺《絲路非遺》欄目組在蘭州市西固區拍攝非遺項目西固軍儺舞和西固燈火,《絲路非遺》欄目是省廣電總臺開辦的全省首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類電視專題欄目,欄目旨在通過非遺傳播、文化傳承、風光展現、專家解讀、歷史溯源、旅遊推介、古蹟串聯的方式,展現全省乃至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廢物文化遺產魅力。
  • 「非遺+文旅」模式打造非遺小鎮
    近年來,沙灣鎮以其在「廣東音樂」領域的特殊影響力為基礎,以「非遺+文旅」為路徑,以「廣東音樂」及其相關非遺文化、物遺文化的整體性保護為出發點,著力打造沙灣何氏「廣東音樂」非遺小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2019京交會非遺專題聚焦「非遺+生活」概念
    北京商報訊(記者宗泳杉)5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從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2019年京交會」)非遺專題媒體見面會上獲悉,在即將於5月28日-6月1日舉行的2019年京交會上一場以「讓家鄉與世界相連」為主題的非遺專題即將開幕。
  • 學校劃重點 非遺有傳人
    中國甘肅網9月19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記者從9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蘭州文理學院「賦能文旅產業發展,服務技能甘肅建設」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蘭州文理學院特別注重傳統文化人才培養,讓隴劇、蘭州鼓子、臨夏磚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有了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