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禪意生活了解一下(兩天一夜無錫禪意文化之旅)

2020-12-06 朱桀的行走筆記

說說這次旅行

第一次來無錫是2013年夏天我的偶像周杰倫自導自演的歌舞片《天台愛情》在無錫舉辦首映禮,我因為追星帶著媽媽第一次來到無錫。參加完首映禮之後,帶著媽媽遊玩了無錫。但是那兩天無錫的天氣非常的糟糕,天公非常的不作美,和媽媽在無錫遊玩的兩天行程全是雷陣雨的天氣,讓我和母親都沒有把無錫好好的轉轉。今年終於又有了一次機會來到無錫,這一次可以不用太焦慮,也不用擔心下雨,是一個可以放下手機,放下公司文案,只要好好感受旅行帶來的快樂就行。

行程安排

1、行程安排

2018年7月14日 合肥南——無錫站站——梅園——拈花灣——入住如願文化主題客棧2018年7月15日 靈山景區——返程

2、交通

我是怎麼到達無錫的:合肥 乘坐高鐵到達無錫站火車站,高鐵車次很方便,可以根據自己的行程安排選擇任意車次。無錫站到景區的公交線路:無錫站——梅園 乘坐310、2路公交車無錫站——拈花灣 乘坐樂遊2號線 無錫站——靈山景區 乘坐89、88路公交車

圖文遊記【第一天】夢回大唐盛世

2018年7月14日 合肥南——無錫站站——梅園——拈花灣——入住如願文化主題客棧

合肥無錫的高鐵真的很方便,不僅車次多,而且車程也就兩個小時。這次的時間剛好是兩天,選擇乘坐早上07:00 從合肥南站 乘坐G9242 到達無錫站的時間09:13。時間剛剛好,可以直接前往梅園景區,時間一點都沒有浪費,都可以充分的利用上。第一站選擇前往梅園景區,從無錫站乘坐310公交車直達梅園景區。

每年的2月份,無錫人氣最旺的地方要數位於城市西郊的東山和滸山南坡的梅園了。梅園距離無錫市中心僅7公裡,距離太湖不過2公裡,園內遍植梅樹,植梅數量達4000多株,盆梅2000多盆,品種超40餘種,是江南著名的賞梅勝地之一。

在梅園的一處老大門,門前有「梅園」二字刻石,是1916年榮德生先生親筆題寫的,刻石旁長廊爬滿的紫藤,也是當年榮德生先生親手種植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寓意「紫氣東來」,也象徵富貴吉祥。紫藤的根系龐大,生命裡旺盛,爬滿整個長廊,炎炎夏日,梅園這裡獨享一份天然的「綠色屏障」。

梅園這裡的虯枝倒懸、枯樹老乾的古梅樹承載著歷史的變遷。從最初無錫首富宋氏家族的「私人花園」,到1955年宋德生之子榮毅仁將梅園無償捐贈給政府,後來七十多年梅園的栽培史,這裡的梅樹見證著梅園100多年的歷史變遷。

一走進梅園最引人注目的建築,也是梅園的標註性建築——念劬塔。該塔建造於1930年,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為母親石太夫人而建的紀念性建築,以此懷念和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

念劬塔為八角三層,塔高18米,梅花盛開的季節,登上念劬塔,舉目遠眺,遠處波光粼粼的太湖,近處漫山遍野的梅花,構成一幅「香雪海」的自然畫卷。

梅園的梅花遠近聞名,這裡的梅花已經有近百年的栽培歷史,現有超40個品種。但是梅花是季節性的,如果來到這裡不是梅花盛開的季節,也不用覺得可惜。

梅園以梅文化為主題的打造的不同景觀還有這裡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不僅有洗心泉、天心臺、念劬塔、誦豳堂、讀書處等為代表的眾多「榮氏家族」人文古蹟;還有集天下古梅與奇石於一體,結合中式園林建築的古梅奇石圃,內有中國唯一的梅文化博物館、歲寒草堂、冷豔亭等建築。

從梅園出來之後,直接乘坐89路公交車,在勝子嶺後公交車站下車之後,到入住的酒店如願文化主題客棧辦理入住,稍微休息片刻,在四點半的時候乘車前往拈花灣景區。從勝子嶺公交車站乘坐89路公交車,雪雲路下車,然後轉乘馬山耿灣線前往拈花灣景區。

到達拈花灣的時間剛好是不到六點鐘,這樣的時間剛剛好,既可以感受到拈花灣半天的禪意生活,又可以感受拈花灣如夢回大唐盛世般的夜景。

位於江蘇太湖之濱的無錫市濱湖區馬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山水之間有一座佛系小鎮——靈山小鎮·拈花灣。拈花灣是靈山集團歷時5年,打造出的一座整體建築風格與日本奈良十分相似,又融入了中國江南小鎮特有的水系風格的一種獨有的建築風格的小鎮。

拈花灣背靠著靈山,面朝著太湖,與無錫的標誌性建築——靈山大佛為鄰,生態環境極其優美,盡顯天地之靈氣,是一處難得的人間仙境。

拈花灣的命名,一方面源於佛經中「佛祖拈花,伽葉微笑」的典故,同時也緣於它所在的地塊形似五葉蓮花的神奇山水。拈花灣的總體布局是通過三條主要交通道路和水系的組織,規劃了「五穀」、「一街」、「一堂」的主體功能布局,並且配以禪意的名字,讓整個小鎮都沉浸在盡善盡美的意境之中。

其中,「五穀」分別為雲門谷、竹溪谷、銀杏谷、禪心谷、鹿鳴谷,形似五瓣蓮花花瓣,主體功能涵蓋了會議、酒店、度假房產;「一街」即香月花街,位於蓮花花心,也是拈花灣最為繁華的核心商業街區;「一堂」即胥山大禪堂,位於花幹,既是大型禪修體驗場所,是拈花灣的大型景區標誌物。

拈花灣的禪意是現實生活中的禪,當步入拈花灣的那一刻,無論是依著雕欄發呆,還是品茗一壺清茶,亦或者漫步行走於小鎮,即使在夜色降臨走在四季花常開的花海,都能感受到這裡「懶度庸人意,且拂明鏡臺。我自拈花笑,清風徐徐來」的佛系生活。

拈花灣自從對外開放以來就成為了無錫旅遊景點新的「網紅」打卡景點。無論是小鎮內獨居熱色的木質建構的亭臺樓閣,還是小鎮每個角落的裝飾和擺件,無一不精良,各具特色,處處隱喻東方美學的質樸,與禪意生活渾然一體,每一處、每一個細節都是打卡的絕佳之處。

拈花灣的水幕電影是值得推薦的,每天都是準時演出,很正酣。每一個細節都是與佛系文化有關,值得你誠心觀賞。

靈山小鎮拈花灣雖然沒有唐朝的千百年歷史痕跡,也沒有千年寺院加持,但是在寸土寸金的太湖之濱城市無錫能夠存在是極其不易的。它打造的是一個自然、人文、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旅遊度假目的地,追求一種身、心、靈獨特體驗的禪意,讓人們體驗無處不在的佛系生活。說不定,幾百年後,靈山小鎮也成了「百年佛系」古蹟呢?

結束了拈花灣的行程之後,今天的行程也就告一段落,這一天感受到了無錫的禪意生活,心也跟著慢慢的平靜下來,今晚一定是個好夢。

【第二天】祈福靈山勝境

2018年7月15日 靈山景區——返程

從如願文化主題客棧步行約五分鐘到達勝子嶺公交車站乘坐89路公交車前往靈山大佛景區。今天的行程不著急,稍晚的高鐵,時間不用太著急,今天的行程也可以放鬆一點。

無錫市靈山景區位於江蘇無錫太湖之濱,佔地面積約30公頃,由小靈山、祥符禪寺、靈山大佛、天下第一掌、百子戲彌勒、佛教文化博覽館、萬佛殿等景點組成。集湖光山色、園林廣場、佛教文化、歷史知識於一體,是中國最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

靈山大佛坐落在美麗的無錫太湖之濱,景區一面臨湖,三面環山,是一塊極其難得的風水寶地,也是佛國寶地。靈山的歷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相傳玄奘西天取經歸來,遊歷東南到了此地,見「層巒叢翠」,景色非凡,大為讚賞,曰「無殊西竺國靈鷲之勝也」!於是就給此山起名「小靈山」,並派大弟子在此地開宗建廟。 從古至今,靈山的香火旺盛,每年前來敬香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

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蓮花銅雕矗立在在九龍灌浴廣場上,巨大的荷花由四個威武的大力士託起,底部襯託著白色的圓形大理石水池,九條飛龍和八個形態各異的供養人環繞著巨大的水池。靈山勝境大型音樂動態群雕「九龍灌浴,花開見佛」,再現了佛祖釋迦牟尼誕生時發生的故事。

當《佛之誕》音樂奏響時,巨大的六片蓮花瓣徐徐綻開,一尊高達7.2米全身鎏金的金身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從蓮花中緩緩升起,這時,九龍口中一齊噴射出數十米高的水柱,為太子佛像沐浴。

太子佛像在巨幅水幕中順時針環繞一周,象徵著「花開見佛」、「佛光普照」。隨著樂聲漸弱,蓮花花瓣包裹著太子佛像緩緩合攏。噴泉周圍八組鳳凰的口中流出的是淨水,供遊客飲用。依照佛教的說法,此淨水是「八功德水」,即佛教「聖水」。

鑄造靈山大佛是一項大規模、高難度的工程,單從幾個數據就知道鑄造靈山大佛需要耗費多大的工程。靈山大佛通高88米,佛體79米,蓮花瓣9米;靈山大佛佛體(不含蓮花瓣)由1560塊6-8毫米厚的銅壁板構成,焊縫長達30餘公裡;更厲害的是靈山大佛鑄銅約725噸,銅板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鑄銅融化之後鋪平在店面,足足有一個半足球場那麼大;也正是這些高科技的運用,以及真材實料的建築材料,靈山大佛完全可以抵禦14級的颱風侵襲和8級強烈的地震。

無錫人的心中,靈山是一處風水寶地,無錫的靈性根基就是在這裡。靈山大佛,不僅僅是無錫的城市標誌之一,更是無錫人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信仰。

靈山梵宮是集旅遊、會議、展覽和文化體驗多功能於一體的文化建築,整個建築依山而建,糅合了中國佛教石窟藝術及傳統佛教建築元素,建築面寬150米,進深180米,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

梵宮聖壇每天定時舉行的《靈山吉祥頌》表演,採用了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盛宴。

靈山梵宮的對面便是五印壇城。五印壇城高31.55米,共計六層。壇城內供奉五方五佛,即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東方阿閦佛、中央的毗盧遮那佛。

在靈山景區,通往靈山大佛的腳下的長階梯,總共有216級,共分七個平臺,從下往上看,只能看見臺階,看不見平臺;從上往下看,只能看見平臺,看不見臺階,這也是寓意著「救一生命,勝造七級浮屠」。其中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在佛教中認為人生共有108種煩惱和108鍾願望,登上這通往靈山大佛的216級臺階,寓意煩惱統統消除,美好的願望都能夠得以實現。

靈山景區的行程結束,這次的活動也就告一段落了。對於無錫有太多的不捨得,這般能夠靜下來的旅行已經很久沒有了。在無錫,感受了禪意的生活,也更堅定信念,不忘初心,繼續行走在路上。

相關焦點

  • 無錫禪意之遊:詩意棲居,拈花一笑,清風徐來
    靈山小鎮·拈花灣,一個自然、人文、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旅遊度假目的地,追求一種身、心、靈獨特體驗的人文關懷,讓人們體驗無處不在的禪意生活,從而開創「心靈度假」的休閒旅遊新模式。這裡天宇澄明,白雲悠悠,天光雲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裡,清風徐徐,禪意盡現。給遠離城市喧囂與嘈雜的人提供了一處絕好的休閒場所。 香月花街 香月花街是拈花灣的禪意主題街,是拈花灣休閒度假生活的核心區域,是欣賞和體驗拈花灣禪意生活的絕佳去處,被稱為「禪意生活的縮影和絕佳體驗地」。
  • 無錫7大禪意設計酒店
    作者:氫氣球好貨君靈山精舍:竹林深處的禪修酒店無錫靈山精舍是一家座落在靈山梵宮東畔的禪修酒店,步行去靈山祈福很方便,酒店風格古樸淡雅,粉牆黛瓦,禪意十足。拈花客棧:網紅住宿地拈花客棧現有18家禪意客棧,總共擁有六百餘間各類特色客房,不僅有江南主題客房,還有日式榻榻米式客房,不同主題的客棧散落分布於拈花小鎮的中心地帶。拈花小鎮是靈山大佛旁主打禪意的風情小鎮,也是拍照網紅地,走在其中仿佛穿越到唐朝遺風,還可以偶遇小鹿和浪漫花田。
  • 江蘇無錫民宿:拈花灣禪意村舍民宿預訂-有美食美景,美好時光!
    置身其中有一種讓人忘卻城市煩囂、寧靜悠遠之境無錫拈花灣·禪意村舍客房布置得精美用心以禪境、村舍、山水等元素打造了質樸溫馨的生活空間一站式遛娃之周邊靈山勝境地處秀麗的無錫馬山距離客棧就幾百米路程步行即達北倚靈山,南面太湖佛教文化與自然山水完美結合
  • 邂逅禪意,夢回江南,到無錫過一個「佛系」小假期
    來靈山禪意旅行自然少不了吃素齋,在這高溫的三伏天,悶熱潮溼的天氣讓人心煩意亂,吃點清淡的飲食還是比較好,這些用麵筋和豆製品做成的菜品味道還是非常棒的。【錯過梅園花期,遇到蔥蔥鬱鬱】無錫人有句老話,春天是從梅園開始的。相信這句話的源頭是梅園的宣傳語,但漸漸的已融入錫城人民的生活。
  • 【無錫拈花灣】在禪意賞櫻勝地,將詩意醉在春光裡
    作為一座禪意小鎮,這裡素來享有「淨空、淨土、淨水」美譽,小鎮依山傍水,環境幽美,踏入其中,仿佛誤入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靈山小鎮·拈花灣位於無錫濱湖馬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山水之間,與靈山依山相鄰,將江南小鎮與東方禪意融為一體,整個景區沉浸在獨具一格的美學意境之中,將禪意生活詮釋得淋漓盡致。
  • 無錫拈花灣禪意小鎮樸素禪境,讓心靈得以寄託,讓身體愜意山居
    拈花灣禪意小鎮位於無錫馬山風景旅遊區,著力打造成國際旅遊度假勝地和國際目的地,藉助世界佛教論壇永久會址的功能需求,集吃、住、遊、購、娛、會所於一體的大型度假旅遊綜合體,休閒度假等功能複合,氣候溼潤,環境宜人,建設成為世界級度假品牌和未來無錫旅遊的新地標。
  • 無錫最美禪意小鎮,即有日式風韻,又有唐宋之美,網友:如詩如畫
    來到 無錫 馬山 ,方知詩和遠方並不遙遠。在 無錫 馬山 這座寶地,既有名滿天下的 太湖 之濱,又有靈氣十足的靈山大佛,以及山水田園的鄉野茶坊美宿,更有以靈山依山為鄰的水鄉韻味的拈花灣禪意小鎮。這座耗資約200億的人造景區,門票高昂,旅人卻欣然前往。
  • 梵音繚繞禪意長 難忘無錫靈山靈境般景致
    無錫靈山美名揚,梵音繚繞禪意長……靈山景區位於無錫馬山的太湖之濱,佔地面積約30公頃,規模龐大、氣勢恢宏。無錫市在打造靈山景區的過程中,站位高,眼光長,觀念新,彰顯特色,收穫了景區建設的水色雲天,為中國旅遊提供了「無錫靈山樣板」,贏得了業界的廣泛讚譽。
  • 無錫這座小鎮以禪意為主題,建築風格像極了日本奈良,景美如仙境
    然而在無錫有這樣一座小鎮,建築風格像極了日本奈良,又融入了江南小鎮特有的水系,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建築風格。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無錫靈山小鎮拈花灣,周末就可以出發。它位於無江蘇省錫市濱湖區,這裡有「淨空、淨土、淨水」之稱,街道乾淨、環境優美、人還少,是周末放鬆身心的好去處。
  • 「周末愜意在無錫」——無錫鄉村旅遊及休閒度假產品推介會即將在...
    江南水城無錫「山在城中、城在湖邊」,運河穿城而過、文脈源遠流長。集江、河、湖、泉、洞之美於一體,是全國50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 12月3日,圍繞"周末愜意在無錫——無錫鄉村旅遊及休閒度假產品推介會" 為主題的推介會,將在美麗的西子湖畔杭州市舉行。
  • 無錫的網紅打卡地靈山小鎮拈花灣,梵天花海,好像奈良古似的禪意
    這是無錫網紅的小鎮,來過的人都說挺好的,這次,我只是來無錫參觀靈山大佛的,離靈山佛很近,坐車也很方便,你可以從早到晚在這裡玩,靈山小城年華灣,位於無錫馬山國家風景區的山川之間,一直被譽為「淨空、淨土、淨水」,生態優美,環境優越,而拈花灣靠山面湖,更與靈山大佛依山為鄰,可以說是得盡天地人文靈氣,
  • 無錫靈山腳下最有禪意的小鎮,好似日本奈良,實際是中國唐代建築
    無錫自古以來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江南水鄉,工業城市,南方漕運的起點,因水而生的城市,有著豐厚的碼頭文化,有古老南長街,人傑地靈的蕩口古鎮,櫻花爛漫的黿頭渚,著名的無錫三國影視基地,而在無錫靈山腳下有一處禪意十足的小鎮,來過它的朋友都覺得它和日本的奈良有幾分相似,但其實是中國的唐代建築與江南水鄉合二為一
  • 無錫之旅:不僅有氣勢磅礴的靈山勝境,也有優雅嫻靜的惠山古鎮
    接著是靈山勝境中的五印壇城,它矗立於碧波蕩漾的香水海之中,這裡展示的是藏傳佛教文化,在這裡除了感受否教文化之外,還可以參觀各類佛學文藝珍品,點燃酥油燈、推轉瑪尼經筒等互動民俗活動;九龍灌浴是國內最大的音樂動態青銅雕塑群,隨著音樂的伴奏、蓮花開合、太子佛從中徐徐升起,在九龍噴水形成的水幕中自轉一圈,這也是此景的看點。
  • 無錫推動文旅產業破局 打造「嚮往的生活」
    遊人沉醉於好山好水好風景,也被無錫的文化底蘊深深吸引。在古運河的夜色斑斕中一醉方休,在融創文旅城體驗冰雪世界的童趣,在無錫與各路明星不期而遇……近年來,無錫頻頻在各大網絡平臺的熱搜上亮相,均在向外界釋放出信號,無錫文旅產業蓄勢待發,蘊藏著無限大的前景。無錫認真貫徹產業強市戰略,把促進文旅產業升級作為重中之重。
  • 大隱山居·禪意民宿
    無錫無錫是一座文化古城,文人墨客多出於此。古有顧惜之,倪雲林,王紱,近代有徐悲鴻,吳冠中。皆是卓有成就的繪畫大家,清麗蒼茫的繪畫風格,傳神寫照的美學理念,造就了個性獨特的「太湖畫派」。fan'gong無錫-拈花灣唐風古韻的拈花灣,用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行一動,一音一樂,處處傳遞著「禪」文化的精髓
  • 二泉映月奏響鵬城 無錫文旅推介走進深圳
    9月24日,從深圳上空飄來悠悠的胡琴聲,一曲由無錫錫劇院李波帶來的《二泉映月》引人入勝,原來是「太湖明珠 江南盛地」無錫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深圳舉行,無錫是阿炳的故鄉,二胡藝術是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國二胡之鄉」,無錫的文化藝術氣息感染著現場每位嘉賓。
  • 佛系無錫,你可以來這些地方體味禪意
    交通如此便利的今天,我們想去任何一個城市都很方便,我也曾趁著周末一起去無錫遊玩了一趟,雖然時間很緊張,但是提前就把行程計劃安排好,就會節省不少精力。仔細回憶那次無錫之旅以後,我寫下了這篇遊記,一來是把美好的記憶保存得更好,二來我也很喜歡與大家一起分享關於旅行的故事。
  • 寄暢園諧趣園同根同宗,無錫北京文旅攜手共贏——無錫文化旅遊推介...
    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楊建國率無錫各市(縣)區文體旅遊局、主要文化旅遊企業通過宣傳片觀賞、城市整體推介、特色線路及景區推介、互動抽獎等方式向北京的旅遊業界同仁們展示了「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無錫的獨特魅力。無錫,被譽為「太湖明珠」,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旅遊資源豐富,人文底蘊深厚,是中國十大休閒旅遊城市。
  • 夜遊禪意小鎮「拈花灣」
    無錫「拈花灣」禪意小鎮坐落在靈山腳下。進入景區發現這裡別有洞天。穿過大門,步入一條不斷變幻著花容的蓮花禪徑,身邊飄過手提禪燈的禪服少年,以「花開吉祥」的美好寓意引領著我們開啟一段禪行之旅。這種感覺太有新意了!
  • 素美江南在無錫
    作為一個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無錫的太湖山水美景,已經名聞遐邇。但人們對無錫美景的認識,大都集中在春夏——三月初分榮氏梅園的似雪梅花十裡香,三月底黿頭渚櫻花谷的櫻花雨,四月份錫惠風景名勝區的遍野映山紅,六月份無錫蠡園的荷花……再加上沒有什麼季節之分的靈山勝境、拈花灣禪意小鎮,似乎這些就是無錫美景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