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雕塑家」吳為山:我的心留在了江蘇大地

2020-12-09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我的心, 留在了江蘇大地

  三月二日在中共中央黨校落成的吳為山雕塑《問道》。

  幾百件作品, 立在江蘇大地上

  1999年,荷蘭女王訪華,提出見見吳為山和他的雕塑,在蘇州見面時,女王評價:「吳先生所塑的老人是從五千年文明中走出來的。」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他點讚:「吳為山作品表現了全人類的靈魂。」

  1962年,吳為山出生於江蘇東臺。「東鄉的海和鹽,西鄉的魚和米,一條範公大堤劃分開來。」說起家鄉東臺,吳為山滿懷深情。

  傳統文化薰陶以及水鄉靈秀的滋養,孕育了這位藝朮赤子的性與情。高中畢業後,吳為山離開家鄉,開啟自己的藝術生涯。先在無錫學習傳統藝術,後來考入南師大美術學院深造,期間也到歐美一些國家遊學,直到在南京大學創建美術學科,「一直到47歲,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江蘇度過的,深受江蘇水土的滋養。」

  2006年,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等單位支持吳為山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文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展》。正是這次展覽,使他在國家最高藝術殿堂上為世人所知,也助推他的事業進入勃發期。

  人文底蘊深厚的江蘇不僅孕育了吳為山的藝術情懷,更成為吳為山雕塑作品的巨大藝術舞臺,他的雕塑作品遍布江蘇各地:蘇州火車站南廣場有他的蘇州八賢塑像群;南通濠河邊的南通博物苑裡有他為張謇、梅蘭芳等近代名人所塑雕像;泰州有陳毅、範仲淹雕像;淮安有他的代表作——老子;鹽城新四軍紀念館內有他的新四軍戰士大型雕塑;無錫太湖邊有吳為山雕塑園;常州也有他為反映常州歷史所做的大型浮雕群;徐州有他的孔子像;他也曾為連雲港海寧禪寺塑三世佛;鎮江焦山有他塑的茗山法師;揚州博物館前有他做的雕塑揚州;受宿遷市邀請,他還為當地創作楚霸王雕塑。

  但要說起吳為山作品最集中的地方,那非南京莫屬。從南師大畢業留校任教,到受邀赴京前,吳為山藝術創作生涯的絕大部分時光是在南京度過的。

  「我最有名的兩部作品,《睡童》和《天人合一——老子》都是在南京創作的。」從南京走向世界大舞臺的吳為山,也為這座給了他無數創作靈感的城市奉獻了眾多藝術瑰寶: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標誌性組雕、夫子廟《秦淮流韻》浮雕群,立於南京渡江紀念館廣場的大型紀念碑雕塑《渡江戰役五前委》,到他為母校南師大隨園校區所塑的袁枚像,以及遍布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諸多知名高校的雕塑,可以說在南京城的東南西北都能找到吳為山的作品。早在1999年,他才30多歲時,南京博物院就為他建起永久性的吳為山雕塑館,收藏了他的多件傳世珍品。這些作品不但向世人闡述了藝術家的藝術觀、人生觀、價值觀,也飽含著他對這片土地的濃濃情感。「我的幾百件作品都立在江蘇大地上,展現的大多都是江蘇人、江蘇事,我的心也留在那裡。」吳為山說。

  離開南京後,吳為山還特地代表南京人民向德國拉貝墓無償捐贈了新墓碑和塑像。

  深入人物心中,

  讓他們既生活在古代又生活在現代

  在與記者交談中,吳為山以南京大屠殺一組作品舉例,當時在選擇創作對象的時候,他採訪了許多倖存者,聆聽多位80多歲的倖存者用顫抖的聲音訴說曾經的苦難。「我就在想像他們受難的那一瞬間,會想什麼,他們一定是想把這段悲慘的歷史告訴世人,把他們的冤屈告訴世人,由於國家的貧弱,使人民受到傷害,他們內心希望我們國家要強大。這一段歷史不該重演,我要復活他們!」吳為山自我評價,南京大屠殺這組作品之所以為世界各地愛好和平的人們所稱道,原因是作品所表現出的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觀與和平觀,而這一和平觀最能溝通人類的普遍情感,這種情感和震撼力超越國家、民族,為全人類所嚮往。

  老子、孔子、王獻之、齊白石、費孝通……吳為山所創作的近500件中國文化名人系列雕塑,被季羨林譽為「時代造像」,被國際評論界認為是「中國時代新精神的代表」。他的代表作之一,立於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總高9.5米的孔子像,面向著名的長安大街,並與故宮面對。塑這座孔子像時,吳為山也曾專門找到了孔子嫡傳後代的照片,但他認為那並不是他心目中的孔子相。「孔子長什麼樣?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心中的孔子的樣子,但我覺得唯一共同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在他的精神世界裡得到集中展示。孔子該塑造成什麼樣?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所以我在塑造孔子時想的是,孔子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泰山』,他具有山的雄魂,我要把他塑成中華文明的一座山。」

  正面的溝壑、刀痕、塊面就像我們看到泰山時的樣子,任何人走近孔子都會仰望他,就像仰望一座巍峨的文化泰山;背麵塑造成無字碑的形式,寓意孔子是一座文化紀念碑,從他身後走來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座歷史文化的豐碑。每個偉大的人物之所以能留得住,能有影響後世的巨大文化力量,主要看他給世界照亮了什麼。吳為山認為,孔子給中華民族留下的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仁愛」,所以走到面前凝視其面,可以看到臉上寫著春天般的微笑,令四海賓朋如沐春風。

  「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就是對歷史的尊重,對文化的尊重就是對先人的尊重。我做這些歷史人物時,要深入到他們心中去,帶著敬畏、崇仰之情,通過與他們對話的方式,讓這些人物既生活在古代又生活在現代。」

  活化經典,

  在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

  從事藝術創作多年,吳為山一直堅信,藝術家一定要有民族情懷、家國情懷,作品才會有溫度有力度,他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

  今年3月2日,吳為山雕塑作品《問道》在中共中央黨校舉行揭幕儀式,這組作品的內容是孔子問道於老子。而問道本身,問的是中華民族的復興之道、文化之道,寓意深遠。事實上,這組作品此前已經立在了法國、義大利、英國、比利時、新加坡、韓國等眾多國家,不僅將中華文明之道傳播到全世界,也是向世界汲取知識的過程。傳道與問道相結合,世界文化間的對話蘊含其中。

  吳為山認為,在西方價值觀影響下和商業槓桿催動下,某些當代藝術一度在國際上「走紅」,但真正反映中華民族美的歷程和精神發展史、反映當代人生活主流的作品卻很少,以至於在國際社會呈現出一個被「誤讀的中國」。今天,隨著中國的崛起,國際社會更希望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

  作為中國美術館館長,在他的主持下,2016年中國美術館以中國精神為主題在墨西哥展示了大量的館藏經典作品,140名志願者自願接受中國專家培訓,他們用西班牙語向世界介紹中國藝術。觀眾們紛紛評論,通過展覽看到了中國社會前進的步伐,因為這裡有傳統,有現代。作品巡展到法國、波蘭、新加坡等國,觀眾對老子像、孔子像極為尊崇,對表現當代生活的創新之作表現出巨大熱情。

  「中華民族的文化具有為世界共享的普遍性。活化經典便在於讓中國經典成為人類文化的共同價值。」吳為山對記者說,文藝工作者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通過活化經典,弘揚精神,激勵創新,在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石小磊

  人物檔案

  吳為山,東臺市人,國際著名雕塑家。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主席,全國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雕塑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吳為山教授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國傳統文化為人生命題,他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化精神在中國雕塑創作中的融滲和表現,創作了大量具有影響力的雕塑,在世界多國展覽,並被重要博物館收藏。他首創中國現代寫意雕塑之風,提出寫意雕塑的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出版多部理論著作。

(責編:顧姝姝、張鑫)

相關焦點

  • 「靈魂雕塑家」吳為山: 我的心,留在了江蘇大地
    原標題:「靈魂雕塑家」吳為山: 我的心,留在了江蘇大地   深入人物心中,   讓他們既生活在古代又生活在現代   在與記者交談中,吳為山以南京大屠殺一組作品舉例,當時在選擇創作對象的時候,他採訪了許多倖存者
  • 吳為山:丹心鑄魂三十載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講述國博個展背後的...
    「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展」近日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作為當今中國雕塑藝術的標誌性人物之一,這次「丹心鑄魂」展覽匯聚了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先生30年來優秀的創作成果,蔚為大觀。本報記者近日採訪吳為山,聽他深情講述這次展覽背後難忘的藝術生涯與「江蘇故事」。
  •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讓雕塑藝術融入歷史長河
    答:我1962年出生於江蘇的一個書香世家,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家裡的藏書。父親是中學老師,國學功底深厚,從小就教我學習古詩,我每天早上必須背完一首詩再去上學。他還教我繪畫、書法。從那時起,我就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訪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著名雕塑家吳為山
    8月5日下午,剛下過一陣急雨,悶熱的天氣透出了涼爽,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中國雕塑院吳為山工作室,採訪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先生。  減法·加法·乘法  記者:雕塑離人很近,又離人很遠。
  • 德文版《吳為山的雕塑世界》在德發行
    他的雕塑作品不僅有剛柔相濟的鮮明個性,有含蓄而強烈的文化感染力,而且兼具濃厚的人文精神。書籍封面的作品《超越時空的對話》中雕塑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和中國藝術大師齊白石,已經由義大利國會決定,永久收藏在威尼斯宮。吳為山將他的「寫意雕塑」理念概括為:猜測偉大。張彧在與柏林Georg-Kolbe 博物館館長的對話中也詳細傳達了吳為山對「寫意」的闡釋。吳為山認為,寫意,是中國美術的靈魂所在。
  • 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南科大講堂暢談雕塑的時代音韻
    報告會現場吳為山是國際著名雕塑家,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主席,義大利國家藝術研究院院士、俄羅斯國家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烏克蘭國家藝術科學院院士,同時也是繼著名畫家吳冠中之後當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的第二位中國藝術家。
  • 吳為山:用雕塑講述中國故事
    1991年,29歲的吳為山任南京師範大學雕塑教研室主任,當時他接到「當代草聖」林散之的長子林昌午的邀請,請他為父親塑一尊半身像,放置在林散之紀念館。當雕塑完成之後,林昌午激動地說:「父親活了!」這令吳為山深受鼓舞,從此踏上了塑造中國文化名人之路。他要用自己的雕塑藝術,為歷史上被人們逐漸忘記的那些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等塑像,讓人們「感受這個民族走過來的足跡」。
  •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展開幕
    吳為山很多重要作品亮相展覽。 晶報訊(記者 謝晨星/文 高雷/圖)12日,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行走的人——在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吳為山」展覽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展覽共展出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136件,其中雕塑作品101件,繪畫作品35件。
  • 鹽城籍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上了"國家名片"
    中國江蘇網5月3日訊 方寸洞天,大千世界,郵票素有「國家名片」之美譽。日前從郵政部門獲悉,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為表達對這位偉大的思想家、理論家的懷念,中國郵政將於5月5日發行由鹽城籍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設計的《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一套兩枚。
  • 專家談:吳為山雕塑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從老子的恢宏安詳,到魯迅的冷峻辛辣,吳為山一次又一次地從中國三千年漫長而複雜的歷史中探索著中國特性的真義。他的雕塑打造了一種神似與形似之間的精妙平衡,而這種平衡正是中國藝術的立意之本。我曾以三個字概括吳為山作品的特點:真、純、樸。他的每一件作品,無論大小,都洋溢出這些特點。我相信,吳為山必將成為21世紀一位偉大的雕塑家。
  • 吳為山:用雕塑講好中國故事
    1991年,29歲的吳為山任南京師範大學雕塑教研室主任,當時他接到「當代草聖」林散之的長子林昌午的邀請,請他為父親塑一尊半身像,放置在林散之紀念館。當雕塑完成之後,林昌午激動地說:「父親活了!」這令吳為山深受鼓舞,從此踏上了塑造中國文化名人之路。
  • 既是「走進」河南,又是「回到」河南 吳為山雕塑藝術展用丹心鑄魂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10月18日上午,由河南省文聯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的「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在鄭州開幕。》《顧拜旦》《利瑪竇》《超越時空的對話——達文西與齊白石》《靈魂之門——塔拉斯·舍甫琴科與杜甫對話》等一批彰顯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鑑的經典雕塑。
  • 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於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出
    展覽共展出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作品136件,其中雕塑作品101件,繪畫作品35件。不同於以往吳為山的藝術作品展,本次展覽除了展示藝術作品之外,還將展出與吳為山藝術創作和工作經歷有關的大量圖文資料,向觀眾呈現改革開放以來,一位藝術家的成長曆程。展覽將展出至2020年11月26日。
  •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用文化塑造民族的靈魂
    原標題:用文化塑造民族的靈魂——訪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吳為山,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著名雕塑家,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吳為山: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大家立足中國現實,根植中國大地,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這就必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到中國人精彩的生活中,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並將中華民族優秀的品德和創新精神融滲到作品中,以精品力作奉獻給人民。
  • 江蘇省現代美術館開館 首展吳為山雕塑作品(組圖)
    全國政協常委、江蘇省委原書記梁保華,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出席開館儀式並為江蘇省現代美術館揭幕。開館首展,為法蘭西院士·吳為山雕塑作品聯展,3位法蘭西院士(法蘭西學院終身院士、法蘭西學院主席克羅德·阿巴吉,法蘭西終身院士傑拉德·朗萬、讓·昂格哈)和中國著名雕塑家吳為山的作品精彩亮相,融匯中西方不同藝術元素,給南京市民帶來一場文化大餐。
  • 吳為山雕塑入藏義大利國家博物館(圖)
    本報訊 羅馬文物局局長波洛近日宣布,義大利文化遺產部通過政令,同意義大利國家博物館羅馬威尼斯宮收藏中國雕塑家吳為山的雕塑作品《超越時空的對話——義大利藝術大師達·文西與中國畫家齊白石》。  波洛稱,吳為山以超現實主義手法虛構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和中國現代繪畫大師齊白石的對話,寓意中意兩國跨越時空的文化藝術交流,富有深意,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藝術質量。
  • 鹽城籍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兩次為革命導師設計紀念郵票
    11月28日上午,由中國美術館館長、鹽城籍著名雕塑家吳為山設計的《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首發儀式。《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網絡圖)吳為山透露,2018年發行的 《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是根據自己的雕塑作品設計的
  • 歷史名人「跨時空」聚會,吳為山雕塑藝術走進河南免費請你看
    展覽展出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雕塑作品160件。30餘年來,吳為山潛心於此,600餘尊人物雕像由心湧動,藉手而塑。懷著文化自信與自覺,吳為山還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探索寫意雕塑並提出「寫意雕塑」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這是對中國雕塑優秀傳統的總結,對中國雕塑當下創作的發展方向起到極大的引領作用。
  • 吳為山雕塑《齊白石與達文西的對話》永立文藝復興故鄉
    當地時間5月2日下午5時,授予儀式暨《齊白石與達文西的對話》贈與儀式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義大利藝術研究院舉行,義大利藝術研究院院長克裡斯蒂娜阿奇蒂尼教授親自向吳為山授予了榮譽院士頭銜。這是義大利藝術研究院首次落成中國雕塑家的作品,同時吳為山也是首位被授予榮譽院士頭銜中國雕塑家。
  • 當影像遇上雕塑:徐大慶《鏡觀:吳為山雕塑風景》出版
    定 價:568.00 元ISBN 978-7-5179-0981-1《鏡觀:吳為山雕塑風景》是一部特殊「景觀」的攝影集,作品由攝影藝術家徐大慶採擷於吳為山2019 年4 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