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梅花拳弟子河北平鄉祭祖 洋徒弟行三拜九叩禮(圖)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海內外梅花拳弟子河北平鄉祭祖 洋徒弟行三拜九叩禮(圖)

2019-02-20 20:50: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於曉

    海內外梅花拳弟子平鄉祭祖,現場梅花拳表演。 李鐵錘 攝

  中新網邢臺2月20日電 (張鵬翔 楊午) 20日,來自英國、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30餘名海外梅花拳弟子及中國24個省的梅花拳弟子、梅花拳愛好者齊聚河北省平鄉縣後馬莊梅花拳始祖鄒宏義墓前祭祖拜師。

10名美國弟子行三拜九叩拜師大禮。 李鐵錘 攝

  據介紹,此次祭祖拜師典禮為期2天,預計將有8萬人次參加。除當日的祭祖典禮外,還舉行了拜師禮。美籍華僑蔡吉元帶領他的10名美國弟子向梅花拳始祖鄒宏義行三拜九叩禮。

  此次活動還設有梅花拳展演、文藝演出、梅花拳文化發展論壇等多項活動。來自北京、河南、河北以及英國、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優秀梅拳弟子將進行相互交流,同時對梅花拳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梅花拳文化研究的創新性發展等重要課題進行研討,為進一步推動梅花拳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獻計獻策。

現場梅花拳表演。 李鐵錘 攝

  當日,記者在平鄉縣後馬莊梅花拳演武廳前看到,現場中外梅花拳弟子展露拳藝,相互切磋交流。

  習練梅花拳已36年的蔡吉元稱,今年帶這些美國學生回來給祖師祭拜,是想讓他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將中國的武術文化推向全世界。

  美國梅花拳弟子託馬斯·莫爾斯說,我是一名醫生,習練梅花拳已經有6個月了,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感受最深的就是身體開始強壯。我想把梅花拳和現代醫學結合起來,用於治療病者的傷痛。

美籍華僑蔡吉元和他的弟子展示梅花拳。 李鐵錘 攝

  河南梅花拳愛好者張賀告訴記者,他練習梅花拳已經有五年了,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來此地給祖師爺上柱香,順便再跟各地的梅花拳高手切磋和交流。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梅花拳」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田建文稱,梅花拳自清代鄒宏義始,才正式傳播民間。歷經幾百年傳承,梅花拳弟子已經遍布海內外,每年的正月十六,海內外梅花拳弟子都會回平鄉進行祭祖拜師活動。

  「梅花拳」亦稱「梅花樁」,「梅拳」,中國傳統武術拳種之一。為演練方便,在地面演練較為廣泛,稱為落地幹枝梅花樁。2006年,梅花拳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完)

相關焦點

  • 海內外梅花拳弟子河北平鄉祭祖 洋徒弟行三拜九叩禮
    海內外梅花拳弟子平鄉祭祖,現場梅花拳表演。 李鐵錘 攝中新網邢臺2月20日電 (張鵬翔 楊午) 20日,來自英國、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30餘名海外梅花拳弟子及中國24個省的梅花拳弟子、梅花拳愛好者齊聚河北省平鄉縣後馬莊梅花拳始祖鄒宏義墓前祭祖拜師。10名美國弟子行三拜九叩拜師大禮。
  • 四萬名海內外梅花拳弟子河北平鄉祭祖拜師(圖)
    四萬名海內外梅花拳弟子河北平鄉祭祖拜師(圖) 2018-03-03張鵬翔 攝   中新網邢臺3月3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 鄭建峰)3日,首屆平鄉梅花拳文化節在河北省平鄉縣梅花拳產業園開幕。來自英國、加拿大、比利時、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及中國24個省的四萬名梅花拳弟子、梅花拳愛好者,齊聚平鄉梅花拳始祖鄒宏義墓前祭祖拜師,切磋技藝,共同感受梅花拳這一古老拳種的無窮魅力。
  • 邢臺:海外梅花拳弟子平鄉拜師祭祖
    5月7日,梅花拳十四代傳人、國家級非遺省級傳承人田建文為海外梅花拳弟子傳授動作要領。  當天,17位來自美國、法國的梅花拳愛好者,來到平鄉縣後馬莊梅花拳始祖鄒宏義墓前,祭祖拜師,切磋技藝,共同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梅花拳這一古老拳種的無窮魅力。 記者邢雲 通訊員黃濤攝影報導
  • 首屆平鄉梅花拳文化節開幕
    平鄉縣中小學生在梅花拳文化節現場演練梅花拳。楊午 攝 長城網邢臺3月3日訊(記者 尹義坤 通訊員 鄭建鋒 李超)3月3日,萬眾矚目的首屆平鄉梅花拳文化節拉開大幕。來自英國、美國、比利時、加拿大、南非等國的海外梅花拳弟子和來自上海、山東、臺灣、河南、及河北各市縣的100多支梅花拳武術代表隊及廣大梅花拳愛好者萬餘人參加了此次盛會。開幕式上,300人共同參與的大型梅花拳武術表演美輪美奐,大氣磅礴,給人強烈的藝術震撼。歌曲《領航新時代》慷慨激昂,唱出了以十九大精神為統領,領航新時代發展的新平鄉精神。
  • 平鄉梅花拳
    同時派平鄉縣停西口弟子車進德、平鄉縣東田莊弟子徐進德、南和縣鄭莊弟子鄭玉德三人,日夜兼程,南下徐州將鄒宏義迎請到平鄉縣後馬莊村,這就是武林界傳為佳話的「三德」請師。之後,鄒宏義便定居於此設拳場收徒傳藝,由此,平鄉縣後馬莊村遠近聞名,人來如織,周邊數十多個縣以及山東、河南眾多的愛武之士雲集後馬莊村,拜師學藝。
  • 電影《梅花拳之英雄歸來》啟動儀式在河北平鄉舉行
    人民網石家莊12月11日電 電影《梅花拳之英雄歸來》啟動儀式9日在河北平鄉舉行,該影片預計2021年年底拍攝完畢。啟動儀式現場。 於豐濤攝「梅花拳」表演。田建文供圖據了解,影片以民國初年為背景,講述了河北平鄉後馬莊村梅花拳宗師梁延霆與弟子秉正澤在天津租界內目睹百姓疾苦,歷經親朋悲劇,師徒憤然而起,帶領天津武林人士同仇敵愾,共同抗擊外敵並最終將梅花拳發揚光大的愛國主義故事。
  • 古老拳種梅花拳從河北平鄉走來
    梅花拳,亦稱梅花樁,時中華武術中古老拳種之一。據《梅花拳根源經》和《梅花拳傳承譜》描述,梅花拳第一代為收元老祖,是一個虛擬的人物,第二代為江蘇徐州張三省,帶有濃烈的神話色彩,自第三代鄒宏義開始才有文理武功的具體記載。
  • 讀邢丨平鄉縣「梅花拳」盛世綻芬芳
    【非遺小詞典】梅花拳亦稱梅花樁,是中華武術古老拳種之一,發源於平鄉縣後馬莊村,自明末流傳至今,梅花拳弟子遍及海內外。2006年5月,平鄉梅花拳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平鄉縣被命名為「中國梅花拳文化之鄉」。
  • 「梅花拳」發源於平鄉後馬莊 數萬人祭祖拜師
    長城網邢臺2月8日電(趙紅雨)2月7日,平鄉縣後馬莊梅花拳基地彩旗飄展,鑼鼓喧天,人山人海,第二十一屆梅花拳聯誼會正在這裡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及當地的數萬名梅花拳弟子、梅花拳愛好者,齊聚梅花拳始祖鄒宏義墓前祭祖拜師,切磋技藝,比武聯誼,展示著梅花拳這一古老拳種的無窮魅力,有力地促進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揚。   「梅花拳」亦稱「梅花樁」,是我國武術優秀拳種之一。 發源於該縣後馬莊的梅花拳,自明末流傳至今,梅拳香飄萬裡,其弟子遍及海內外。2006年,梅花拳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非物質文化遺產「梅花拳」在河北平鄉五座樓村精彩演繹
    非物質文化遺產梅花拳在河北平鄉五座樓村精彩演繹中視頭條 常小靠 海濤 訊息:朵朵梅花又預示著世間每一個弟子,於是,給自己創建的拳命名為「梅花拳」。河南梅花拳弟子百年舞獅團助興表演梅花拳各地弟子武術表演
  • 第三屆梅花拳演武大會江蘇沛縣代表隊獲佳績 - 國家體育總局
    中國(梁山)梅花拳第三屆演武大會上,沛縣代表隊獲佳績。本次演武大會由山東省武術院、山東省濟寧市文廣新局、山東省濟寧市體育局、山東省梁山縣人民政府、濮陽市武術協會聯合主辦,梁山梅花拳協會、國家級梁山縣建設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承辦,數十家海內外著名梅花拳機構協辦。
  • 國內外梅花拳百名弟子齊聚武強「祭祖」比武
    梅花拳「洋弟子」朱賽和同門弟子在切磋技藝。蘇小立 提供  長城網衡水2月7日訊(蘇小立 劉愷兵 扈煒)2月7日(農曆正月十一),是武強梅花拳每年春節舉辦以拳會友的傳統節日。來自義大利和北京、威縣、深州、饒陽等地的梅花拳弟子和愛好者從四面八方匯聚到武強縣孫莊鄉西王莊村,參加一年一度的梅花拳「祭祖」和比武盛會。  上午11時許,數百名梅花拳弟子及愛好者按輩分列隊立於梅花拳先師紀念碑林前,由掌門人帶領集體默哀,行三鞠躬祭拜禮。
  • 【品讀河北】河北非遺——威縣梅花拳
    【品讀河北】河北非遺——威縣梅花拳 2020-10-02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非遺邢臺梅花拳傳承總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梅花拳發展懇談會召開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12月19日訊(劉志濤)2020年12月16日下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邢臺梅花拳傳承總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梅花拳發展懇談會召開在河北邢臺平鄉璽瑞酒店會議廳隆重召開。此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回顧總結總會三屆一次會議以來的工作情況;修改總會章程
  • 冠縣孔村梅花拳百年傳承的故事
    因世道混亂,讓其兩個兒子齊德林、齊德眾(梅花拳第十三代傳人)到河北香城固老官寨拜一代名師李仲魁練習梅花拳。二人身材魁梧,練功刻苦,深得老師喜歡。齊德眾武藝超群,威望極高,門徒眾多,為梅花拳在冠縣的傳承奠定了基礎。 孔村另有一戶人家,當時家境也比較富裕,有田地幾十畝,開著一檔油坊。有三子,齊蘊生、齊蘊才、齊蘊庫。
  • 物理名師是梅花拳弟子 結合功夫教物理知識
    在佛山南海區石門實驗學校,有這樣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物理名師,不僅能教懂學生物理,還精通梅花拳。他的傳統國術「梅花樁」與物理力學結合的選修課,深受學生的喜愛和歡迎。「物理學+功夫」的選修課到底怎麼上?學生們的反響怎麼樣?記者昨日進行了體驗。潘錦文一邊練拳一邊解釋和物理的關係。大學時拜師成為梅花拳弟子今年42歲的潘錦文是石門實驗學校的物理老師。
  • 魏縣梅花拳傳揚海外 老拳師劉太安收了三個洋學生
    張佩 攝  長城網邯鄲2月12日訊(記者 武萌 通訊員 張佩 郭海民)「大架伸開兩臂平,指如瓦攏下盤弓;三吸三呼聚真氣,松肩松胯氣通行。」近日,在魏縣文侯廣場上,65歲的劉太安一邊念著梅花拳歌訣,一邊為仨老外分別傳授指導梅花拳功夫。  梅花拳是我國比較古老的拳種之一,古稱梅花樁,亦稱花拳、梅拳、父子拳等,現統稱梅花拳。
  • 衡水市武強梅花拳弟子切磋技藝(圖)
    衡水市武強梅花拳弟子切磋技藝(圖)     2月20日,是衡水市武強梅花拳弟子切磋技藝的傳統節日。這天上午,他們來到孫莊鄉西王莊村祖師(李廷玉、李廷桂)紀念碑前舉行祭拜儀式。隨後,梅花拳弟子代表在紀念碑前開始表演技藝。
  • 物理名師是梅花拳弟子 結合功夫教物理!
    潘錦文曾通過梅花拳恢復健康。梅花樁是中華武術古老的優秀拳種,也叫梅花拳,屬崑崙派,傳說從它產生至現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最初以家傳方式在民間沿襲,故又有父子拳之稱。直到明末清初,才在山東、河北一帶流傳開來,成為我國北方的一大拳派。李銘清也是佛山人,在北京上大學時師從韓其昌先生,得傳諸般拳械。潘錦文表示,佛山的梅花樁拳法是李銘清先生於20世紀60年代初從北京帶回的。「當年學校練這個拳法的學生有上千人,但正式拜入門下的徒弟僅10多人。」潘錦文稱,李銘清教學完全免費,但收弟子非常注重品行。
  • 梅花拳傳人魏喜和他的魏海老年武術隊
    受爺爺魏士可的指導,魏喜冬練三寒、夏練三伏,循序漸進,堅持不懈,武術功底日厚,不僅全面掌握了梅花拳的傳統老拳法,刀槍劍戟棍各式兵器也樣樣精通。魏喜說,習武之人不僅要學習祖上傳下來的拳法,更要將梅花拳的精神融會貫通。  「梅花拳是一種技巧性很強的拳法,剛中帶柔、以柔克剛,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看似處於下風,實際上是在敗中取勝,實戰性非常強。」魏喜比劃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