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1日訊(記者 郭偉瑩) 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金融服務民營企業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徽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2月14日,中辦、國辦發布《關於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緊接著,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2月28日下午,銀保監會召開新聞通氣會。針對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方面,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監管部主任楊麗平表示,《通知》包括8個方面、23條具體措施,旨在著力解決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同時,楊麗平就破解「不敢貸、不願貸、不能貸、不會貸」難題、解決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效率問題、幫助暫時遭遇困難的民營企業融資紓困等三大問題作出了具體闡述。
第一,破解「不敢貸、不願貸、不能貸、不會貸」難題。
「敢貸」方面,儘快建立健全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免除基層人員的後顧之憂。一是落實盡職免責保障機制。對已盡職但出現風險的項目,可免除相關人員責任。二是擴大盡職免責的人員覆蓋範圍。將授信流程涉及的人員全部納入盡職免責評價範疇。
「願貸」方面,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提高基層機構和人員的積極性。一是提高考核權重。在績效考核機制中提高民營企業融資業務權重。二是獎勵先進。對於民營企業服務質效表現突出的分支機構和個人,要予以獎勵。
「能貸」方面,主要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和民營企業信用不足的問題。一是充分挖掘現有信用信息。通過搭建大數據綜合信息平臺,為民營企業精準「畫像」,準確分析生產經營和信用狀況;通過推動地方政府建設和完善區域性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改善信用信息環境。二是拓展增信方式。鼓勵銀行與符合條件的融資擔保機構加強合作,要求保險機構在風險可控情況下提供更靈活民營企業貸款保證保險服務,為民營企業獲得融資提供支持。
「會貸」方面,堅持立足於第一還款來源進行風險甄別和授信決策,減輕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一是在授信決策時重點關注三方面,即主業突出、財務穩健、以及實際控制人信用。二是根據不同類型企業特點制定授信審查審批要點。如,對製造業企業,重點考慮經營穩健、訂單充足和用水用電正常等;對科創型輕資產企業,重點考慮創始人專業專注、有智慧財產權等;對產業鏈企業,重點考慮核心企業信用、真實交易背景和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閉環等。
第二,解決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效率問題。
服務效率主要就是銀行貸款審批的響應速度。一是縮短審批鏈條。將一定額度民營企業信貸業務的發起權和審批權下放至分支機枃。二是創新優化審批流程。通過推廣預授信、平行作業、筒化年審等,提高審批效率。三是針對特殊情況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對中小企業首次申貸、存量客戶1000萬以內的臨時性融資需求等,要加快響應速度。
第三,幫助暫時遭遇困難的民營企業融資紓困。
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一企一策」,重點針對三類情況提出相應要求:一是對暫時遇到困難但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銀行業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要加強統一協調,不盲目停貸、壓貸,可提供必要的融資支持。二是對困難較大的民營企業,綜合運用增資擴殷、市場化債轉股等方式,幫助企業優化負債結構。三是對於符合破產清算條件的「殭屍企業」,應積極配合各方面堅決破產清算。
楊麗平強調,在民營企業金融服務過程中,還要平衡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與防範金融風險的關係。具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不得組織運動式信貸投放。科學設定信貸計劃,結合民營企業經營實際科學安排貸款投放。二是確保貸款資金真正用於支持民營企業和實體經濟。三是防止享受優惠政策低成本資金被截留、挪用甚至轉手套利,切實防範道德風險和形成新的風險隱患。
此外,楊麗平表示,要確保政策措施儘快、切實落地。一是明確工作節點。要求商業銀行2019年3月底前制定本年度民營企業服務目標。她透露,銀保監會已按照2月底前完成的時限要求,明確了民營企業貸款統計口徑,將持續按季監測銀行業金融機構民營企業貸款情況。同時,銀保監會也正在結合各地區和法人機構的實際情況加緊制定差異化考核方案。二是明確任務目標。要求民營企業貸款在新發放公司貸款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並將融資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三是明確加強督查。督查方式將包括現場檢查、專項督導等。據楊麗平表示,2019年督查內容重點包括貸款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是否有效建立、貸款審批對民營企業是否設置歧視性要求、授信中是否附加不合理條件等方面。
(責任編輯:趙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