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多吃抗炎食物,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

2020-12-17 黃志豔大夫

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現代引起人類死亡的「頭號殺手」,我們一直提倡大家低鹽低脂飲食,健康生活,早些年「抗氧化」食物也曾風靡網絡。今天要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新的「抗炎飲食」路線,幫助大家從飲食層面更好地認識和預防心血管疾病。

哈佛大學研究指出,抗炎飲食可降低中風、冠心病等疾病風險

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飲食中促炎食物比較多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而抗炎飲食有助於降低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

研究對21萬餘名身體健康的參與者進行了長達32年的隨訪,通過經驗性膳食炎症模式(EDIP)得分,根據食物增加或降低三種炎症生物標誌物循環水平的能力,計算出單個食物的炎症潛力。

跟蹤研究發現,與食用抗炎食物的受試者相比,食用促炎飲食的受試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38%,發生中風的風險增加28%,發生冠心病風險增加46%。

什麼是促炎飲食和抗炎飲食呢?

炎症這個詞大部分人不陌生,就是指身體內出現感染或者受傷時,免疫系統會將大量白細胞送到受傷區域,起到吞噬致病菌、保護身體的作用。

一般的炎症通過合理治療,短期內就能恢復,對身體不會造成長久影響。但是一些慢性炎症,比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關節炎等,則會長期存在,使免疫系統過度運動,攻擊健康組織。

而食物中的反應性分子抗氧化劑可以起到減少自由基數量的作用,自由基在體內可能損害細胞、增加某些疾病風險。

抗炎飲食可以幫助減少炎症反應,促炎飲食則會促進身體的炎症反應,使心血管疾病、關節炎、哮喘、糖尿病、肥胖、克羅恩病等慢性炎症疾病發病率增加。

促炎飲食多為「垃圾食品」

1. 加工肉和紅肉

紅肉包括牛肉、羊肉、豬肉等,加工肉是指經過煙燻、醃漬或防腐處理製成的肉製品,比如火腿、臘腸、燻肉、牛肉乾等。少吃這類食物,可以幫助控制體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建議每人每天攝入紅肉200g(生肉)以下,加工肉類偶爾少吃可以,不要長期大量攝入。

2. 精製糖和穀物

一次性攝入過多精製碳水化合物,容易使人體炎症因子升高,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所以不要過量攝入白糖、冰糖、白米飯、白面、蛋糕等食物。

3. 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屬於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多吃可導致肥胖,建議限制攝入量。

4. 含糖飲料

汽水、奶茶等熱量很高,要控制攝入量。

抗炎飲食多為 「健康食品」

1. 全穀物

包括雜糧、粗糧和顆粒完整的穀物,升糖指數較低,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其他有湖泊型的膳食成分,有助於抑制炎症因子。常見的全穀物食品有全麥麵包、雜糧粥、燕麥片、蕎麥麵等,雜豆也包括在全穀物中。

2. 水果

水果富含膳食纖維,推薦每天攝入200~300克當季水果,量不需要太多,也不要用果汁來代替。

3. 咖啡和茶

咖啡和茶都有緩解疲勞的作用,平時適當喝一些有益於身體健康,注意不要喝濃茶,不要過量飲用茶和咖啡,最好用咖啡豆自己磨粉、衝泡,儘量不喝三合一咖啡。

4. 綠葉蔬菜和黃色蔬菜

綠葉蔬菜中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等,比如油菜、捲心菜、菠菜、萵苣等;黃色蔬菜中富含胡蘿蔔素、維生素C、A和D,對皮膚和骨骼有好處,比如胡蘿蔔、南瓜、黃椒等。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吃雞蛋與心血管風險升高並無關係
    近日,哈佛大學的Jean-Philippe Drouin-Chartier和Frank B Hu等人,分析了美國三項大型隊列和其它27項研究的數據發現,每天多吃一個雞蛋非但與心血管風險增加沒有顯著關係,反倒在亞洲人群中和心血管風險降低8%有關。
  • 2019年度巨獻:心血管疾病研究領域創新性成果!
    【3】JAMA:多吃雞蛋攝入的膽固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早死風險doi:10.1001/jama.2019.1572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薩諸塞州立大學洛厄爾分校(UMass Lowell)營養專家表示,隨著一個人食用雞蛋的數量增加
  • 喝咖啡可以降低癌症風險?
    喝咖啡的五大好處1、降低癌症風險發表在美國《臨床腸胃病學與肝臟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喝咖啡可使患原發性肝癌的風險降低40%。還有研究稱,經常喝咖啡可降低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4、預防糖尿病美國哈佛大學一項針對12.6萬人進行的研究顯示,常喝咖啡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5、有助於長壽美國印第安納醫藥大學兒科教授發表的學術論文顯示,堅持喝咖啡的人死亡率比普通人低。
  • 「抗炎食物」名單公布了,每天吃兩口,或能讓你的心血管更健康
    抗炎食物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能抵抗體內炎症發生的食物。有研究證明,人類面臨的頭號健康殺手——心血管疾病,和我們體內炎症狀態有密切的關聯,而我們可以通過食物來改善體內炎症的狀態。《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抗炎食物對於改善體內炎症,作用顯著。哈佛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像紅肉等促炎食物,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風險,而綠葉蔬菜等抗炎食物,能降低體內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 愛吃辣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嗎?
    辣妹子宋祖英 - 好日子一項研究指出,愛吃辣的食物對於心血管有不少好處,甚至還可以降低死於心臟疾病的風險。此外,辣椒對於燃燒脂肪、瘦身以及強健身體也有效。 「吃辣能降低心血管風險」的這項研究來自於義大利。
  • 達格列淨被證實安全性良好有效降低心衰住院與心血管死亡風險
    Brigham婦女醫院和哈佛醫學院的Stephen Wiviott博士是心肌梗死和溶栓(TIMI)研究組的資深研究員,也是該研究的共同首席研究員,在評價該研究時指出:「DECLARE-TIMI 58的結果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證實達格列淨通過減少心衰住院或心血管死亡的複合風險,有助於滿足不同類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需求,其安全性將支持其在臨床的廣泛應用。」
  • 30年隊列研究:紅肉有死亡風險,替代品有哪些?
    然而,已有大量的證據表明,大量的食用哺乳動物源性食物可增加患癌風險以及心血管風險。近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雜誌上的一項超4萬人的30年隨訪數據顯示,過量食用紅肉與冠心病發病風險呈正相關,而減少紅肉的攝入,用植物蛋白、全麥穀物或奶製品帶代替,則可降低冠心病發病風險。
  • 專家表示,每天喝牛奶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其發病率降低41%
    喝牛奶的益處可是多著呢!除了能增強身體抵抗力外,長期喝牛奶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呢!據研究表明,每天喝牛奶150-300 g ,心血管病發病率降低23%,死亡風險降低19%。如果每天喝牛奶超過300g,心血管病發病風險降低41%,死亡風險降低48%。
  • 恩格列淨可降低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再住院風險並減緩腎臟害進展...
    該研究評估了在標準治療基礎上加用恩格列淨(10 mg)與加用安慰劑相比的效果。主要終點結果在伴和不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亞組中均保持一致。研究的關鍵次要終點分析表明,恩格列淨可將首次和再次因心衰而住院的相對風險降低30%。
  • 研究顯示:運動可控制三高,預防35種疾病,降低心血管死亡!
    這絕不僅僅是一句俗語,更不是一句空話,越來越多的研究都證實適當的運動,能夠預防超過35種慢性疾病,比如說能夠降低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肥胖、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胰腺癌、骨折、痴呆、焦慮、抑鬱等等疾病的發病率,並且可降低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率。
  • 歷時32年,追蹤500萬人:病從口入,心血管疾病是怎麼吃出來的
    不同的健康飲食方式對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影響是否存在差異呢?近期,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Frank B.表1: 研究對象基線特徵及飲食得分2.健康飲食得分與CVD患病風險之間的關聯研究人員在調整了包括年齡、體重指數和吸菸狀況在內的眾多因素後,分析發現,堅持任何健康飲食模式都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始終相關。
  • 多篇研究:多吃堅果可促進機體健康!
    doi:10.1186/s12916-016-0730-3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MC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帝國理工學院和挪威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進行大量的分析研究發現,每天攝入至少20克堅果能夠降低個體患心臟病、癌症和其它疾病的風險。
  • 常吃堅果的好處多 吃堅果要注意這4點
    研究證實:多吃花生和堅果 降低多種疾病風險  近日,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的研究證實花生和堅果的攝入與低死亡率之間存在一定關聯,但花生醬沒有類似的保護作用。
  • 心血管病降低血脂,醫生只說降膽固醇,為何不用降甘油三酯?
    今天就來談談關於心血管病降低血脂,為什麼醫生只說降膽固醇,而不用降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都是在人體的血脂檢查中比較重要的指標,如果膽固醇超出標準或者甘油三酯超標都可能暗示血脂升高,需要及時控制,避免誘發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堵塞,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但這兩個指標也存在差異。
  • 美國大型回顧性隊列研究:他汀類藥物的使用會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美國大型回顧性隊列研究:他汀類藥物的使用會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 2020-07-10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每天多吃66克蔬菜水果就會降低25%得糖尿病的風險 西湖大學最新...
    糖尿病已經逐漸成為影響現代人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作為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在預防階段至關重要。怎麼預防?目前社會上關於預防糖尿病的觀點不外乎以下幾種: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運動,多吃水果蔬菜,樹立正確的預防意識等。 這些觀點得到過科學驗證嗎?是否有證據表明這些方式對於糖尿病的預防卓有成效?
  • 每天一杯咖啡 降低癌症風險 保護心血管 增強記憶力 預防糖尿病
    導語:咖啡是一種特殊的飲料,因為它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喝多了可能導致人發胖、生物鐘紊亂等。但其實喝咖啡也有很多的好處,而問題的關鍵在於怎么喝。國內外多項研究證實,咖啡不僅不會傷身,對健康還有諸多好處。我們所說的咖啡是指純咖啡,就是不添加任何其他物質的咖啡。
  • 喝咖啡有多健康?哈佛研究證實:有4大好處
    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MEJM)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哈佛醫學院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團隊詳細研究了咖啡的生理、代謝和毒性作用,以及咖啡和多種慢性疾病的關聯。看完這兩項研究,愛喝咖啡的人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喝咖啡跟患癌症之間並沒有關係。不過,有的人喝完咖啡後會心跳加速,那咖啡對心血管等其他慢性疾病有沒有影響呢?
  • 柳葉刀研究:心臟支架並不能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更多是安慰劑
    研究結果發現:對於大部分心臟病患者,使用支架,並不能降低死亡風險,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 馬裡蘭大學的脂類生化學家Beverly Teter,常年研究人體內各類脂肪同健康的關係,她發現有著較高膽固醇水平的人會長壽。 不是膽固醇的錯?那會是什麼呢?答案是—體內炎症,炎症除了是諸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健康隱患的主要兇手外,一些慢性病、神經性疾病、偏頭痛等症也主要由炎症而起。
  • 出現這些症狀說明心臟有事 護心多吃六種食物
    出現這種情況的年輕人,多數可能不是心臟疾病,尤其是年輕女性。另外,沒有基礎疾病的人在情緒波動、精神緊張、受到驚嚇、運動後、過量吸菸、喝酒後,都可能出現心跳加速的情況,如果在上述條件下出現這些症狀,不用太擔心。但心率過快肯定不好,如果成人每分鐘心跳超過100次,就算心動過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控制情緒、適度運動、戒菸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