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東岸,東至紅海之濱,橫亙著一片浩瀚的沙漠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扛沙漠。撒哈拉」一詞。阿拉伯語的原意是象徵廣闊的不毛之地,後來轉意為大荒漠。阿特拉斯山隔開了撒哈拉沙漠,以北一變而為地中海盎綠、明朗的景觀。
撤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有個性的地方。自古以來,撒哈拉,這個孤寂的大自然,便拒絕人們生存於其中。風聲、沙動,支配著這個壯觀的世界,風的侵蝕,沙粒的堆積,造成了這個極乾燥的地表。
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說不出的生氣和趣味。遊牧民族的男子纏頭巾,著白袍,女子纏身布或者穿色彩絢麗的大花裙子,這就是典型的沙漠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族人的打扮。沙漠民族的艱辛生活,將這個無生氣的沙漠,點綴了一些熱鬧。
有人說,去了撒哈拉沙漠你才能愛上這個世界,也同樣地愛上撒哈拉沙漠。在那裡體驗到生和死的選擇,才知道綠色的珍貴,就好像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界。撒哈拉沙漠有氣象萬千的金色波濤,沙是那樣的細膩、明亮,在太陽的照射下五顏六色。它是流動的,像金色的海洋,閃動無限的光芒。
撒哈拉沙漠給人那種神秘的神奇,走在沙漠,下一分鐘也許我們就會遇到來自另一個星球的小王子。為什麼不呢?誰知道下一秒在撒哈拉會發生什麼呢?
當地沉積的大量沙土,被風吹刮,細的塵土被吹走,沙子留下來,再加風沙中挾帶的沙子,帶到這裡來沉積,這樣使地面上的沙子越積越多,便形成沙海望無際的沙漠。在浩瀚的沙漠裡,也有人間天堂——綠洲。
綠洲是地下水岀露或溪流灌注的地冇。這裡渠道縱橫,流水淙淙,林木蒼鬱,景色旖旎,從高空鳥瞰,猶如沙海中的綠色島嶼。
無際的黃沙上有寂寞的大風嗚咽著吹過,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壯而安靜的。就是風—這個大自然的「雕琢藝術家」成就了造型精美的景象雕」。否則又有誰有這「鬼斧神工」的技能,將堅硬的巖石雕琢成這一千姿百態的奇異景象的呢?
磨蝕隨著風力的大小,風向的轉換,像能工巧匠一樣不斷地變換它的雕琢手法和雕刻力度,使各種造型更加精奇多姿,瑰麗壯觀。風雕的造型有的似人、似獸,有的似柱、似蘑菇,有的似墩、似丘、似城堡……,真是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這座「能源和礦產的寶庫」是殘酷的,它時常會收起它的脈脈溫情。沙漠中風暴驟起,黃沙瀰漫,流沙滾滾,沙丘順風移動,吞沒大片沃土、牧場,掩埋許多城鎮村莊,阻塞道路交通。沙暴把大量的沙子卷到大西洋沉積,造成面積達6萬平方千米的「海底撒哈拉」。
或許是因為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使你嚮往愛情,她所動情描寫的撒哈拉沙漠成為了人們心目一道永遠的風景。於是人們尤其相信撒哈拉沙漠的愛情。相信撤哈拉沙漠的愛情不如說更相信可以禁得起考驗的愛情。是的,又有什麼比沙漠更能考驗人的呢?
到撒哈拉尋找自己的「荷西」.這種想法為撒哈拉帶來了無比溫柔、浪漫與甜蜜的感覺。
黃昏,前面是一望無際的沙漠上方是藍得沒有一絲雜色的遼闊天空,和金黃色的沙漠在遠方合成一線,大地轉化為一片詩意的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