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問,臺灣著名漫畫家,著有《刺客烈傳》《阿鼻劍》《東周英雄傳》《鄭問之三國志畫集》等作品,是第一位在日本講談社連載的中國漫畫家。其以石破天驚的畫功,融入傳統水墨技法,將豪情俠義的中國漫畫推向世界,激勵和啟發了整整一代的漫畫家和讀者。被譽為二十年內漫畫界無人能出其友的「天才、鬼才、異才」,漫畫界「亞洲至寶」,當之無愧的」漫畫宗師「。
《刺客烈傳》改編自司馬遷《史記》,集合春秋戰國時期,曹沫、豫讓、專諸、聶政和荊軻五位刺客,將英雄史詩改編成漫畫。後浪漫按:文章原標題為《紙上談兵 秘技公開——編劇·分鏡·草稿·完稿》,是作者陳雪蓮對鄭問先生的專訪,收錄在《刺客列傳》附錄中,實體書中呈現為豎排版面。
在這篇專訪中,鄭問先生道出他對漫畫家這一職業的探索與感悟,並公開他那震驚漫壇的水墨技法的創作方式。無論您是不是專業的漫畫家,都會在這篇專訪中看到一位備受尊敬的漫畫家對於這份工作的熱忱。(正文中圖片與注釋均為後浪漫補充,在實體書中並無呈現)。
漫畫是用圖畫和文字以淺顯的方式表達某些意念和劇情,就形式而言,好像有固定的模式,但事實上,漫畫和其他藝術一樣,都可以是極為個人化的。
幾乎每一個漫畫家,在創作的路上都經過一番摸索,然後才找到自己的路,發揮自己的獨特風格,鄭問也是一樣。從黑白到彩色,再由彩色中找尋到民族色彩洋溢的彩墨,鄭問由中探索、試驗並獲得豐富的心得,對有興趣畫漫畫的朋友,他的漫畫製作方式,頗有值得借鑑之處。
△ 鄭問老師 25 歲創作的第一部作品《戰士黑豹》中,明顯地借鑑了電影《星球大戰》中的形象。他一直認為當時的作品不夠成熟,還曾開玩笑說,「誰看過戰士黑豹,我就要滅口。」(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自於《東周英雄傳》彩色封面,完成這部震撼日本漫壇的作品時,鄭問不過 32 歲如以本書(《刺客列傳》)中的漫畫為例,製作過程依序有下列四個步驟:畫連環漫畫首先要有主題,也就是要有故事,而這個故事可以是自己「虛構」的,也可以取材自古籍或其他地方(小心,不可以侵害別人的著作權)。有了故事之後,即將這個題材以數百字的短文寫出來。鄭問寫
故事大綱時,通常也將主角的人數和造型定下來(配角則邊畫邊想)同時決定開本數和頁數,這樣在和雜誌的編輯溝通時,可以比較具體有效率。如果不是要發表的作品,只是自己的習作,當然不必經過和編輯溝通這道程序。△ 鄭問在日本出版《深邃美麗的亞細亞》時,與講談社編輯的書信往來,圖片來源於網絡俟大綱修正完成之後,鄭問的習慣是接著寫
分鏡表,由於分鏡表要決定文字和畫面,所以花的時間相當多,一個長篇故事,鄭問可能要寫一份厚達數十頁的分鏡表,逐格將文字和畫麵條列下來。明確控制劇情發展的節奏是寫分鏡表的最大優點,但相對的,可能造成畫面不夠活潑的缺點。因為多人在畫的過程中,隨興之所至偶有新意,可以推衍出一些原先沒想到的東西,如果完全按照分鏡表,則無法任性揮灑。△ 雖說有分鏡表作為鋪墊,但隨性所至的時候就要跳脫分鏡草稿的束縛,在《阿鼻劍》中,鄭問把一個角色的身體直接用「惡」來書寫依個人的經驗,鄭問鼓勵初學漫畫的人寫分鏡表,既可訓練編劇能力,又可避免因畫之前沒仔細想好細節,而流於散漫。寫劇本大綱和分鏡表是屬於正式繪畫前的文字作業,或許有人會認為自己缺乏想像力和編劇的能力。其實,這沒有太大的關係,能自己包辦所有的工作當然最好,否則可以與他人討論,或找專業編劇協助都無不可。△ 在《刺客列傳》中,鄭問直接「請」司馬遷作為編劇,將兩千年前的故事用漫畫還原在分鏡表完成和正式著手畫之間,仍有一點必須注意:畫的是哪一個朝代的故事。如果是虛構的,沒有明確時間背景的故事,畫時顧慮較少。如果是取材自歷史故事,則必須有若干考據工作,如了解當時人民的髮型及服飾特徵等,否則畫胡服卻來個寬袍大袖,豈不是鬧笑話。△ 《刺客列傳》中特別收錄的《最後的決鬥》故事講述了 1039 年宋、遼兩位將軍的羈絆,二者盔甲的描繪十分考究
當前述的準備工作都完成了,即可開始動手畫了。
一般漫畫作者都是直接在紙上完成作品,但鄭問是在宣紙上作畫,因此,他比別人多了一道畫草稿的程序,然後用製圖桌上的感光臺,將草稿置於下面,宣紙固定於草圖上方,借著燈光來白描,最後再於白描的宣紙上著色。
△ 拍攝於工作室的照片可以讓我們一窺鄭問是如何創作的(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樣的畫法與傳統的國畫畫法和規矩,似乎不盡相符,但這樣的畫法是為了更能適應漫畫之需的變通方法。像國畫是一紙一畫,而漫畫則是一頁往往要畫上五六格,甚或十來格,其中只要有一格失敗,則前功盡棄,因此,耗時費事地畫草稿,是為了避免完稿時失敗,以節省重畫的心力和時間。
鄭問畫草稿時,先在紙上分格,決定分鏡表上每一格在紙上所佔的比例,精彩的重要的部分畫大格,不精彩不重要的則用小格,以最大的那一格來統一其他的小格,使畫面除了每一格均有最佳表現外,還能顧到整頁布局的穩定和統一。
為了完稿時白描的需要,鄭問的草稿紙採用比較薄、透光性也較強的普通速寫紙,筆用較利於修改的軟性B鉛筆,從構圖,草稿到確定的線條,鄭問會修飾到完全滿意為止。
△ 這幅「幼年始皇」的作品被用作《東周英雄傳》的封面,為了呈現出背景噪點的質感,這幅作品是直接在工業砂紙上完成的
一旦草稿完成後經由透光臺轉移為宣紙上的白描圖,接下來著色即是水墨技巧的表現了。
基本上,水墨漫畫與單幅國畫使用的紙筆和顏料沒有差別,不過,因為漫畫考慮到將來的印刷需要,因此鄭問使用的顏色頗為固定,也就是印刷後能保持最佳效果的顏色。至於顏料只要便宜、穩定性高、色彩好,都可以使用,不見得一定要用昂貴的國畫顏料。
△ 在這張大畫幅作品中,對色彩從不吝惜的鄭問將顏料漫在整個背景上並勾出輪廓,待幹後再用放大鏡畫出只有指甲蓋大小的人物
著色時,關係作品成敗的最關鍵處,是如何把人物的臉部表情、眼神以及肌肉的張力等完整地展現出來。通常,鄭問畫人物是從眼珠、臉部皮膚、鼻、嘴開始畫,然後是手腳露出膚色之部分,最後才是衣服的染墨。整幅畫的順序,則依主角、配角及背景逐一完成。
△ 「即使是小人物也要把他畫得活生生、血淋淋的,讓人覺得他是存在的。」《刺客列傳》的輯封中,豫讓凜然的背影與正面的敵兵在紅綢之間醞釀殺氣看到這裡,你已經知道鄭問畫漫畫的一切「秘訣」,如果有心,你也可依樣畫葫蘆。不過,仍要提供給你一點鄭問的小秘密,他喜歡收集機器人和武器的模型,而且他還有木頭做的人體模型和一些立體的人物造型,這些實體有助於他繪畫時的造型設計和立體感,你也可像他一樣地仔細觀察實體,使表達的人物更生動有趣。△ 雕塑專業的鄭問在創作時總會先捏出人物的泥塑造型,這樣方便從各個角度進行漫畫創作不過,無論鄭問告訴你多少,都是紙上談兵,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己去探索、發現,走出自己的風格。所以,拿起筆,開始畫吧!
《刺客列傳》簡體中文版現已正式發售,日光集市與後浪出版社合作,上架了這本書。點擊下方圖片,即可獲取國漫宗師鄭問首次融入水墨魂魄的立名之作!
除這本外,日光集市還上線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女生徒》,石川啄木的《短歌》,赫爾曼·黑塞的《悉達多》《德米安》以及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珍藏版,歡迎選購!
「日談公園」是一個好玩又有料的播客節目,連續4年Apple官方Podcast官方「最佳播客」得主,在全網創造了行業領先的播放數據。暢談影視、音樂、動漫、旅行、喜劇等青年文化話題。
投稿&商務合作請發郵件至
ritangongyua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