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期小樓《每周試玉》欄目,邀請嘉賓在小樓周刊【小樓周刊(196):2020年第三十期】,自選數首點評並刊出。(有自願參加小樓【每周試玉】欄目,請先關注公眾號,由下期嘉賓從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後面留言,自選數首點評並在小樓所有平臺刊出。小樓各類點評作品會選用在《中華詩教》紙刊上固定的【小樓薦詩】欄目組刊出。 如有異議的詩友請留言跟小編聯繫。)
送 春
包德珍(海南)
浮紅誰曉迷離意,片片堪尋何處家。
莫怨林間一啼鳥,閒情唱到夕陽斜。
韋散木評:絕句意境唯美,詩人情懷如青春少女,令人遐想。後二句有鳥鳴山更幽之境與悠閒之情。惟第二句欠工穩。
王海亮評:林間這一啼鳥替人惜春,亦是痴情者。
再登鐵山
蕭雨涵(甘肅)
每向青泥客自驚,雲崖鳥道豈逢迎。
鐵山風骨因人物,傲立殘陽似鑄成。
韋散木評:前二句「每向」「豈逢迎」點題「再登」。末二句錚錚然見鐵山風骨形象,頗有力道!
王海亮評:山亦如人,詩亦如人,如此風骨,不負鐵山之名。
鄉 夏
楚家衝(湖南)
蟬鳴綠樹蔭藤樓,牯困池塘角鼻浮。
萬頂清荷翻作扇,一層薄雨過如秋。
遙岑淡影閒雲馬,午日停鞭靜壑舟。
倏爾人聲分四野,犁耕水響鴨巡遊。
韋散木評:意境幽遠,每句皆似一段天籟,中含自然造化之功。對仗工穩,頗見駢句儷語功夫。但章法稍顯凌亂無次第,前二聯寫景甚佳,後二聯當轉入人事,深挖此意境中心得體悟,才是律詩寫法。否則一味平直寫景,只需一小絕即可,何須浪費筆墨耶?另外題目「鄉夏」二字不妥,字句不可生造與省略,須表意完整方可。
江合友評:田園風景,歷歷寫來,畫面組合,如在眼前。其妙處在一動字,景中各物,皆在變化運動,鮮活可感。靜靜鄉野,與活動之人、物,使人頗有代入之感,讀之如在畫中。
王海亮評:「一層薄雨過如秋 」,語淡境深。前六句靜極,末句「倏爾 」變化,對比強烈,富有生活氣息,景物如在眼前。
觀三峽舊照憶昔遊次韻友人元玉
楊子怡(惠江)
萃兀猿哀浪急旋,峽深鬱律起浮煙。
秋深神女驚雲雨,春老瞿塘品野鵑。
千裡江行曾入畫,一舟燈燦不成眠。
平湖囈語真為讖,古蹟沉埋誰復憐。
韋散木評:深沉典雅。寫景已帶悲涼氣息,憶舊則含諷今之意。深得杜律沉鬱頓挫之旨。
江合友評:不勝今昔之感。三峽往昔風景,舊遊回憶感懷,結合寫來。尾聯慨嘆,回不去也。
王海亮評:「千裡江行曾入畫,一舟燈燦不成眠」,亦可入畫。整首沉鬱。
賀新郎·過辛棄疾故裡歷城有懷
潘泓(北京)
似在談耕稼。歷城東、綠楊蔽日,雪泉涼夏。八閘村邊青浮浪,剛是新霖潤野。兵燹事,雄心難罷。一自挑燈看劍後,賦歸來、夢裡何人者。鋤與笠,黜騎射。
此間可覓遺蹤也。笑吾儕、岱宗壯氣,縷絲難假。千佛山頭神州望,多少匆匆王霸。長短句、重霄河瀉。轉瞬千年流水去,只先生、詩國奔龍馬。槐蔌蔌,響階瓦。
江合友評:詠史穩當之作。稼軒辭句綴於其間,與眼前故裡景致之觀覽結合,古今對話,崇仰之情,溢於言表。結拍以聲音結,頗有餘味。
王海亮評:此調非勢大力沉者氣壯不能作。寫稼軒正相宜。開篇「似在」二字已定基調。尤喜下片,淋漓痛快。槐花本柔,而響階瓦,分明是響在心上。
雜誌社搬家日下班
宋彩霞(北京)
東四八條西復西,金安橋下轉雲低。
滿身花影查溫去,樓外清風正可梯。
江合友評:生活日常,而能捕捉詩意。搬家輾轉,未覺疲辛;滿身花影,清風可人。查溫,正切防疫常態,詩中有物,詩中有人,樂在其中矣。
王海亮評:滿身花影,樓外清風,可見喬遷欣喜之情。
初夏午後急雨忽晴
江合友(河北)
榴明滿院香,人靜午陰長。
蓮疊青錢葉,槐鋪素璧光。
鳥鳴穿密樹,草露滴叢芳。
牙月藍天白,微風薄暮涼。
韋散木評:起句以「榴明」點題初夏,後一句「人靜」對比,可見幽謐之境。頷聯鋪排細膩,頸聯稍熟,尾聯清新可讀。
王海亮評:田園生活令人嚮往,榴、蓮、槐、鳥、草、月、風逐一登場,安排有序。「牙月藍天白,微風薄暮涼」,炎炎夏日此景尤為難得。
訪濟寧太白樓時因疫情關閉不得登臨
陳仁德(重慶)
深鎖樓門久不開,殘碑剝落費疑猜。
階前再拜公知否?我自迢遙蜀道來。
韋散木評:弔古詩,切人切事,章句流轉得體。前二句寫太白樓現狀,第二句與第三句轉折銜接自然流暢,末句以作者自家鄉蜀道遠來,呼應太白《蜀道難》之迢遙艱難,巧妙雙關!
庚子仲夏寄故人之二
孫寅(北京)
向晚屏前翁媼談,皖南梅雨續淮南。
聞王家壩蓄洪水,憶謝朓樓觀紫曇。
迷彩築堤瀾壓頂,吟窗把酒影成三。
遠眸漢武射蛟處,一縷朝霞天泛藍。
註:史載漢武帝曾在樅陽達觀山射蛟於江中。
韋散木評:首聯詠皖南洪災時事起,見災情之猛。頷聯句法變換靈活,一今(聞王家壩)一昔(憶謝朓樓),寄故人見詩人情思。頸聯一遠一近,見關切之情。尾聯一實一虛,想見詩人祈平安之願望。詩用險韻,造句從容,可見功夫。
回鄉祭母感題
王志偉(山東)
牆厚蒼苔鎖覆塵,相逢握手舊鄉鄰。
山廬一自炊煙斷,我在村街是外人。
江合友評:末句感慨,真誠感人。前三句鋪寫,亦無閒筆。故鄉已是他鄉,工業化時代之普遍感觸。
庚子大暑(時遊走於亞利桑那州之圖森)
夢欣(舊金山)
酷暑山川超往常,徑來漠野覓風光。
疫情難鎖芳菲志,劣性宜封漂泊王。
恥與名賢談國事,旅居陋屋賦詩章。
時觀斯頓硝煙了,嗆辣終歸是老薑。
江合友評:以性情勝,誠實不羈。以議論筆法,縱橫寫來,此刻心事,躍然紙上。末及時事,不談而談也,有言外之旨。
鷓鴣天·題蘇溪鎮巧溪水庫
李寶(河北)
難辨天光或水光,雲冠竹足濯滄浪。烏蓬棹破綢千頃,白鷺銜來夢一行。
揮舞袖,逐花香,黃昏懶問宿何方。漁歌拭盡心頭垢,認取煙波是故鄉。
江合友評:上片寫景煞是好看。首二句,天水難辨,青竹白雲,在波中濯洗。歇拍對句,上句精巧,惜下句稍弱。
臨江仙·過天壽山
劉能英(北京)
泉眼死心之後,山頭削髮為僧,草蟲入定雀修行。禪林敲古木,齋果落深坑。
月夜光臨神路,火珠煙嫋寒亭,霜花白佔十三陵。天明雞一喚,日出水重生。
江合友評:詩詞之別體也,近頗盛行,以李子為最著。現代之常語,點綴其間,在格律之內,而能鐐銬起舞,左右高蹈,是其長處。且能將景物靈活描繪,亦可讀也。俳諧之感,則不可免也。
同高中同學溫江小聚
安全東(四川)
又作忙中半日閒,相逢不道鬢毛斑。
昔年往事諸般憶,都在滄桑一笑間。
王海亮評:「一笑」前冠以「滄桑」二字,便覺無限風霜過眼。
庚子大暑日與詩友同遊濟南五峰山訪洞真觀坐清泠亭賦三絕句(選一)
楊逸明(上海)
小亭圍坐幾詩家,鳥語蟬聲沏入茶。
今日不知逢大暑,清泠泉水浸西瓜。
王海亮評:「鳥語蟬聲沏入茶」尚不算妙,清泠山泉中的冰鎮西瓜當真無上妙品。
臨江仙·梧桐山贈同行友人
劉慶霖(北京)
看見空間分水嶺,先須預訂歸程。風光味在走和停。勿因圖小勝,上下與人爭。
前路吾知山峻峭,雲梯擺好平衡。可牽溪水那條繩。若峰攔阻你,撒把鳥鳴聲。
王海亮評:無論開頭的「空間分水嶺」還是收尾的「撒把鳥啼聲」,一貫的奇思妙想。中多哲思,非經過不可與論。
本期嘉賓簡介
以年齡為序
韋散木 現系首都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書法專業詩詞課程講師,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詩詞題跋賞析與創作課程教師,榮寶齋書法院詩文課程講師,《詩刊》編輯。著有詩集《無量春愁集》。
江合友 號白石簃主人,博士,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詞學學會常務理事、中華詩教學會理事。著有《明清詞譜史》《白石簃詞稿》《宋代文學概要》等。
王海亮 河北人,字韜庵,網名海天一。子曰詩社、封龍詩社、半畝塘詩社成員。曾獲2015年《詩刊》年度青年詩詞獎。
編輯/章雪芳 校對/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