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開運禮」大年初二黃大仙祠許願祈福者絡繹不絕,都說靈驗

2020-12-09 5555幸福

黃大仙廟,也叫黃大仙祠,原名嗇色園,是一座中國式道教寺廟,是香港香火最旺的廟宇之一。也是香港的精神寄託,因此來這裡的善男信女有保平安,求事業,問姻緣者,任何疑難雜症,求解迷津的絡繹不絕。

大年初二,全家人開車來到黃大仙祠,總以為武漢疫情估計來的人不會多、沒曾想人山人海香港鼎盛。外國遊客團車直接停在黃大仙寺,不可勝計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爭先恐後地在神像前上香許願。

上香的人雖然多,但次序非常好,大家自覺排隊,一會功夫就進入黃大仙主廟。一眼望去,滿目皆是高擎香支的男女老少,每個人都在一邊隨著人潮緩慢前行的同時,一邊小心翼翼地避免使香火擦及旁人。

來黃大仙祈福上香的人都很虔誠。有拜拜的,有跪在地上搖籤卜卦的,還有籤名的。卜卦的人上完香後可以進入問卦的地方。

參拜完後可以來到求籤的地方,香客可以拿著藏詩到一旁的解籤處詢問,無論你是問事業、婚姻、學業、健康等任何問題,解籤的老師都能幫你解惑,每次解藏詩一般收費30元港幣左右。除此之外,解籤老師還精通五行之術。

黃大仙原是當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華山中修煉得道升仙。宋代敕封為「養素淨正真人」。香港人有句流行語:『有求必應,找黃大仙。

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是黃大仙師寶誕,所有黃大仙的弟子會於正午時份聚集於祠內的主殿參與祭祀活動。

傳說中,黃大仙擅長煉丹和醫術,得道之後在民間懲惡除奸、勸善揚善、贈醫施藥,有求必應。所以民眾遂為他在金華山修建黃大仙祠,又名赤松觀,世代祀奉。

香港的黃大仙區的黃大仙廟,目前由一個非盈利的慈善團體——嗇色園管理,一方面致力於黃大仙祠的管理,一方面將信眾的善款用於興辦學校、醫院等社會公共事業,發展慈善事業。這既使黃大仙香火旺盛,又提高了社會的公信力。

經過幾十年的悉心經營,黃大仙祠建築雄偉,金碧輝煌,極盡中國古典廟宇的特色。雖然是道教神仙,但其中也供奉孔子、觀音菩薩和關帝爺。不同的人可以到不同的大殿去祈福。三教相處,非常和諧。

黃大仙靈驗的事跡,在香港早已是習以為常,因此黃大仙祠時時香火鼎盛,求助的信徒總是絡繹不絕。每年春節的『上頭香習俗,成了最受香客青睞的廟會活動,十多萬信徒蜂擁膜拜,為黃大仙廟增添了不少氣息。

黃大仙的傳說在港澳臺及東南亞部分國家也流傳已久,出生在浙江金華的他為何有如此高的威望呢?其實對黃大仙信仰是在1915年由普慶壇的創建人:梁仁庵道長傳入的香港,隨後發展的速度特別快。如今香港著名的黃大仙祠終日香火不斷,由於他的信仰與威望,香港特別修建了黃大仙港鐵站。

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來這裡拜拜的人會用一種虔誠的心態去祈福。因為祈福會讓人的內心信仰得到最大力量的升華。

在供奉黃大仙時,在黃大仙壇前嚴禁抽菸,不得粗言,不準酒後狂言,衣衫要整齊,不可打鬥,不得作出犯法的行為,不得用牛肉供奉黃大仙。

相關焦點

  • 香港黃大仙祠小攻略,求姻緣事業必去的許願聖地
    說真的,不用你們說,我也承認自己是一個迷信女孩,每年都來拜兩次黃大仙,要說到底有沒用,我是覺得有用的,因為每一次來許願都能夠差不多實現。當然可能和我努力有關係,但我還是謝謝保佑給了我好運氣,已經強烈把黃大仙祠推薦給身邊的眾多好友。
  • 三水鄭家與廣州黃大仙祠的興衰
    資料圖片  □ 陳曉平(廣州/學者)九龍黃大仙祠為香港民間信仰的突出代表,名動海內外。黃大仙祠起源於1897年廣州番禺大嶺村普濟壇、1899年建成的芳村花地黃大仙祠。正是在1899-1913年間,廣州黃大仙祠「香火極盛,傾動一時」,成功塑造了黃大仙「有求必應」的靈驗形象,才有了後來在香港的輝煌。
  • 「創作開運禮」無畏風雨,傲然獨立,鄭板橋繪《滿袖春風》
    鄭板橋 滿袖春風 局部《滿袖春風》中的細竹穿插交錯疏密有致,無論怎樣生長,都有向上的氣勢,這種氣勢常被形容為文人傲骨。「創作開運禮」色彩亮麗,藍瑛繪沒骨山水《澄觀圖》「創作開運禮」用筆沉穩,表達自由靈性,髡殘繪《山水冊頁》
  • 香港香火旺的廟宇之一,黃大仙祠
    黃大仙祠除主殿大雄寶殿外、還設有小園林、三聖堂、從心苑,建築雄偉金碧輝煌,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故宮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題詩,黃大仙祠被香港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也是香港第一家獲批舉辦道教婚禮的廟宇。
  • 求神 十大香港靈驗廟宇
    他是國舅,生前封侯,死後封王,所以叫「侯王」,後有感其德,故建候王古廟紀念之,據說保佑身體健康最靈驗。9.求功名利祿文武廟據說城隍專管一城所有大小事務,俗語謂「城隍廟咁近都唔求番支好籤?」求到的是否好籤,未知,但求籤內容之火精準卻是人所共知,故香火不絕,不少人專誠到此求籤問卜。6.借庫求八鄉古廟
  • 2016 香港黃大仙祠攻略
    黃大仙祠佔地18,000多坪,除主殿大雄寶殿外、祠旁還設有小園林、三聖堂、從心苑,以及供善信們購買香火及平安符等的小攤位。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故宮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的題詩,增添黃大仙祠的中國傳統特色。
  • 「創作開運禮」色彩亮麗,藍瑛繪沒骨山水《澄觀圖》
    尤其是元代水墨作品興盛之後,畫家們更不會畫這種受累不討好的作品了,藍瑛敢於創作沒骨山水,某種程度上表明了他對自己摹古能力的信心。沒骨山水的優點是,用色豐富細膩,可以表現出光感與質感,更容易賦予作品真實感。在自然界中,山水都是立體的,當轉化為二維空間落在畫紙上的時候,就有了輪廓線,事實上畫中的輪廓線並是不客觀存在的,而是主觀感受。
  • 遼寧文化旅遊:黃大仙祠的廟會是以供奉
    在珠三角、港、澳等地的群眾中,黃大仙享有較高的聲譽。其北派的作風中,又融合了不少嶺南文化,每年的黃大仙廟會都必不可少粵劇、舞獅等嶺南生活元素。現在,作為聯繫國人信仰的紐帶,黃大仙祠已走出國門供身在海外的華僑祭拜。眾所周知,廣州是一個人口綜合度極高的城市,除了土生土長的廣州人,這裡還有潮汕人梅州人、湖南人、河南人,也有墨西哥人、阿拉伯人、非洲人。
  • 「創作開運禮」水墨妙趣畫園中美景,李方膺繪《故園秋色》
    在元代,文人士大夫階層受到打壓,他們只能隱居山林寄情於藝術創作,由此水墨技法更加完善。到了明代末年,陳淳、徐渭橫空出世,開創了大寫意潑墨技法,給水墨繪畫帶來新的創作空間。於是才有了清初揚州畫派的諸位名家求新求變的新奇畫風。
  • 香港黃大仙廟的廣州起源
    在同時湧現出大批道堂的情況下,誰家的仙方、靈籤、乩語特別「靈驗」,就能吸引到更多信眾,汲取更多資源辦理慈善事業。黃大仙祠就是其中的一個佼佼者。      黃大仙祠起源於1897年廣州番禺大嶺村普濟壇、1899年建成的芳村花地黃大仙祠。正是在1899-1913年間,廣州黃大仙祠「香火極盛,傾動一時」,成功塑造了黃大仙「有求必應」的靈驗形象,才有了後來在香港的輝煌。
  • 行程都做好了,全家的願望都能滿足!
    ▽ 朗豪坊 「忠犬麻糬柴犬春日祭」今年春節,朗豪坊邀請來自日本的人氣「看板犬」── 八隻圓嘟嘟、軟綿綿的《忠犬麻糬柴犬》來和大家過肥年!預祝大家都能在新一年show出你們的「幸福肥」!粉粉嫩嫩的柴犬布置裝飾,絕對是最佳照相位!
  • 香港黃大仙祠:極富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的特色
    香港黃大仙祠始建於1921年,又名嗇色園,祠廟設計色彩豐富、建築雄偉、金碧輝煌,極富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的特色,是香港著名廟宇之一。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十分靈驗。該祠也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黃大仙大殿內供黃大仙畫像。
  • 「創作開運禮」用筆沉穩,表達自由靈性,髡殘繪《山水冊頁》
    髡殘是明末清初畫家,明亡之後他出家為僧,在念經禮佛之餘從事繪畫創作。他和同時代的朱耷、石濤、弘仁並稱為「清四僧」。如果說清四王代表著正統華美畫風,那麼四僧就代表著野逸靈性。一說到繁密飽滿就很容易聯想到同時代的四王畫風,面貌相似但氣質截然不同。髡殘在墨色運用上很重視細節變化,他在作品每一處細節的色彩處理都有區別,再加上他是出家之人內心寧靜,讓作品展示出內斂質樸的面貌。當然了髡殘在創作中也不是一定要抒發抑鬱沉悶,他也有享受山林野趣的一面。這幀作品構圖很像宋人作品,清幽之中透著一絲歡快。
  • 「創作開運禮」總結歸納實景山水進行創作,張洽繪《石鐘山圖》
    山水畫作為繪畫創作中的主流,有許多畫家都在創作中尋找人與自然的關係。樂山樂水也好,山中隱居也好,都是畫家在探索方向。張洽在創作中也不例外,他把實景描摹與傳統秋景山水的創作技法相結合,運用淺絳、青綠等色彩描繪端莊華麗山水。畫中山石運用牛毛細皴勾勒,山頭稜角處用濃墨點簇,通過色彩對比壓制住多種色彩帶來的燥氣。文人畫家畫山水時很怕讓人誤會作品俗氣,即便是點染顏色也要靠墨色來平衡色彩體系。墨分五色,通過墨色的細微變化,產生一系列的過渡色,讓作品高雅脫俗。
  • 「創作開運禮」史上最強敗家子:看乾隆是如何把老爹家底給敗光的
    在他的治理下,當時國家的經濟,文化等領域都達到了極繁盛的狀態,可以說乾隆為清朝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在乾隆統治晚期,由於政治腐敗,戰亂頻發,再加上他在位期間花錢大手大腳,國庫幾乎空虛。那麼乾隆是如何將國庫給搞空虛的呢?
  • 黃大仙祠,廣州那的啊,不要搞錯了
    很早就聽說去香港旅遊,有個地方非去不可,那就是黃大仙祠。但是,小夥伴們不要激動,今天帶來的不是香港黃大仙祠,而是羊城廣州黃大仙祠!其實在廣州,拜黃大仙的習俗一樣很盛行。黃大仙祠位於芳村,別說找不到,你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前往。當到達附近時,就能看到很多售賣祭品的,看來還真是比較旺啊。
  • 「創作開運禮」香港人每年除夕必去的地方,今年還會有人去麼?
    對不少香港人來說,除夕最重要的事不是年夜飯,不是TVB,而是去黃大仙廟搶頭香!大年初一搶頭香,絕對是香港一等一的盛世。搶頭香,顧名思義就是爭當第一個上香的人。為啥要搶?因為據說新年的頭柱香功德最大,可以得到神明的最佳祝福!其實搶頭香這個習俗許多地方都有,但開始的時間不太一樣。內地有些寺廟是大年初一清早開始,臺灣是年三十的午夜12點,而香港是年三十晚11點。
  • 香港善男信女黃大仙祠搶頭香
    香港善男信女黃大仙祠搶頭香/29) "← →"翻頁 2月4日大年三十晚
  • 【記憶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 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廟宇
    黃大仙祠,在中國有兩個,分別是廣州黃大仙祠和香港黃大仙祠,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始建於1945年,是香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歡迎關注【瑞視覺】百家號,王子瑞每天為您奉獻獨特視角的新聞紀實影像大餐!歡迎提供新聞紀實拍攝線索和稿件。)
  • 港澳遊漫記:遊香港黃大仙祠
    走下了旅遊大巴,跟著男導遊的旗子,眾人夾雜在人流中向著黃大仙祠走來。下車之前,男導遊就說讓我們從左邊的黃大仙祠大門進,完了後再從右邊的大門出去後再上大巴車。眼前的黃大仙祠雖然被高層住宅遮擋著,可高層住宅卻擋不住黃大仙祠的宏偉建築的氣勢和香火的旺盛,大有「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之感。團隊旅遊肯定是有些組織性和約束力的。也必須聽從導遊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