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如果可以加一個標籤,那便是「一個仙氣與淳樸並存的城市」。
——鶯時
煙臺是中國最有魅力、最令人神往,當然也是非常有趣的城市之一。煙臺地處渤海灣和黃海交界一帶水域,與朝鮮半島和日本隔海相望,是戰略要地。
這座城市的名稱由來大有文章 —— 14世紀時期,山東半島海岸線未設防禦體系,頻遭倭寇侵擾;建造在山上的狼煙墩臺(簡稱「煙臺」)會在險情迫近時發出警報。
煙臺古代墩臺至今仍矗立在風光秀麗的煙臺山的山頂,周圍有一座小廟宇。不過,如今煙臺山公園的主要景點當屬煙臺市標誌性建築——高高聳立的煙臺山燈塔,這座燈塔目前仍在使用中。
煙臺,是一座有著古老歷史的新城市,商末至西周時期,為芝人所居地,因芝人居此而得「芝罘」之名。
與大海相伴的城市,命運總如洶湧的海浪般,起伏顛簸。
所有歷史性的篇章,皆為時間所銘記。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籤署《天津條約》,強制要求開放通商口岸。
1861年8月22日,原指派在登州開埠,而後由於「天然良港」的優勢所吸引,煙臺取代登州,設定開埠地址,從此肇啟煙臺發展的巨大轉折。
鳳凰涅槃是煙臺開埠的真實寫照,它並未因此而一蹶不振,相反,毅然站立時代潮頭之上,秉懷不屈的使命,迎接下一個澎湃的新裡程。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設為煙臺市,當時的煙臺市區非常狹小,而截至2020年6月,全市下轄5個區、代管6個縣級市,總面積達到13746.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713.8萬人,城鎮人口466.97萬人,城鎮化率65.42%,常住外來人口達50萬人。
向海而生,命運徵途終究與大海一併潮起潮落。歷經158年光陰千萬遍洗鍊,煙臺這座城的底片依舊清晰可見。風華從未褪去,篤定時代宏圖的雄心始終奔湧不停。
逆流而上,順勢而為,湧動百年的熱血,是這座城市縱橫馳騁的不竭動力。煙臺的心中,有著領銜時代的野望與意志,但是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煙臺這座城市對於自身的認知與定位漸漸清晰。
煙臺作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板塊,面臨重大機遇,擔負重大責任。今年以來,煙臺市按照一盤棋謀劃、一體化推進的要求,研究確定了104項年度重點任務,全力落實山東省《關於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由煙臺承擔的重大事項,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膠東五市,均為濱海城市,海洋經濟發達。其中,青、煙、威作為山東省海洋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已形成各自獨特優勢,煙臺海工裝備製造優勢明顯,青島人才科技力量強勁,威海遠洋捕撈與海產品加工水平較高,三地當攜手做大做強特色海洋產業,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
煙臺經濟發展的拐點已經到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使得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城市面臨更大的挑戰與機遇,讓我們拭目以待!
中冶·沁海雲墅,以時代人居力作,致敬煙臺近代百年文明,兌現更理想的港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