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創造新機遇(視窗·一帶一路讓生活更美好(下))
一名中國遊客(右一)在保加利亞莫斯利安村品嘗當地生產的特色酸奶。
留學生在中國地質大學絲綢之路學院學寫毛筆字。
在上海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之夜」酒會上,各國電影人相談甚歡。
西北工業大學實踐創新基地開設的暑期創新訓練營吸引了不少留學生。
人民視覺
出遊更便捷,百姓受益多
多元的文化、簡化的手續、便捷的交通,激發了「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的居民旅遊熱情,也給普通人帶來更多商機
從柬埔寨暹粒市區前往吳哥窟景區的路上,佇立著一座嶄新的建築——中柬兩國企業投資建設的吳哥大劇院。「按照計劃,中柬聯合創作的舞臺劇《吳哥王朝》將於今年10月在這裡正式上演。」柬埔寨加恆國際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小衡介紹。
《吳哥王朝》項目早在2016年就正式在柬埔寨落地。中柬兩國團隊歷時3年通力合作,不僅打造了這座雄偉的劇院,而且排演了高水平的舞臺劇。周小衡是該項目發起人之一,在2015年一次考察中,他發現暹粒旅遊開發尚不成熟,而中國的旅遊相關產業發展迅速,他從中看到了當地旅遊業的商機。「『一帶一路』倡議讓我產生了把文化旅遊產業拓展到柬埔寨的想法。」周小衡說。
多元的文化、簡化的手續、便捷的交通,激發了「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的居民旅遊熱情。據原國家旅遊局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將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輸送1.5億人次遊客、帶來2000億美元的旅遊消費。攜程網發布的「『一帶一路』人氣排行榜」顯示,中國遊客到訪最多的十個國家為: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俄羅斯、柬埔寨、菲律賓、阿聯、馬爾地夫。其中,中國已經成為泰國、越南、新加坡、印尼、俄羅斯、柬埔寨、馬爾地夫七國的最大旅遊客源國。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參與國家居民的出遊越來越方便。截至今年8月初,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免籤或落地籤目的地已達71個,「一帶一路」交通互聯互通取得重大突破。我國國際道路客貨運輸線路開通356條,新增國際航線400多條,與45個國家實現直航,每周約5100個直航航班。百姓出遊,不僅選擇多,而且更實惠。
「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給普通居民帶來更多商機。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入境旅遊人數為1.39億人次,其中外國人入境市場同比增長3.6%。隨著入境遊客增加,精品民宿、客棧的需求大幅上升,各具特色的民宿備受遊客青睞。「這幾年生意不錯,外國客人也多起來了,每到旺季,天天爆滿。」甘肅敦煌市鳴山路某客棧經營者周宇說,「是『一帶一路』建設,給我的小客棧送來了大商機。」
文化交流旺,合作更順暢
從文化年、電影節、藝術節、發展論壇到藝術展、電視周、圖書展、研討會,深化「一帶一路」文化合作,讓人們盡享「精神大餐」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壁畫論壇又要開幕了,名家大咖雲集,對藝術愛好者而言,真是難得的學習機遇。」四川美術學院學生黃博對記者說。9月中旬,在四川美術學院將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壁畫論壇」,以「傳統壁畫的複製與修復」為主題,再現沿線獨特的民族風情。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參與建設國家文化交流頻繁。從北京國際圖書節「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出版高峰論壇到上海書展「一帶一路」文旅論壇,從杭州「一帶一路·良渚文化杯」中非羽毛球賽到敦煌「絲綢之路」國際文化博覽會,從文化年、電影節、藝術節、發展論壇到藝術展、電視周、圖書展、研討峰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已與53個「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建立734對友好城市關係,博覽會、旅遊節、聯合考古等交流活動頻繁。
「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也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提供新機遇。「要是能夠選上去參賽、與國外棋手一較高下,這種機會真是超級棒啊。」陝西西安居民龐林是一名圍棋愛好者,幾天前,在西安舉辦的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城市圍棋公開賽上,來自德國、俄羅斯、匈牙利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56名棋手同場對弈。「以棋會友是我的夢想,『一帶一路』把國際棋友帶到了咱家門口。」龐林說。
人文交流結出合作碩果,為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新氣象,讓人們盡享「精神大餐」。以影視作品為例,截至目前,我國已與21個「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籤署電影合拍協議,中外合作產出了電影《功夫瑜伽》、動畫片《熊貓與小鼴鼠》等好作品。電影《戰狼Ⅱ》讓國內影迷深入了解非洲大陸,更多獨具異域風情的好電影被引進國內市場。
另外,「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和地區間博物館、檔案文獻、藝術、遺產和文化機構的密切合作,讓國內居民不用出國門,就能買到原汁原味的圖書、欣賞到正宗的音樂舞蹈表演、賞鑑到當地特色的文物。
留學熱情高,創業選擇廣
中國學生赴「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留學的步伐正在加快,國際留學生來華讀書的熱情也在增長。深化教育合作為百姓帶來更多「充電」的機會
「『一帶一路』建設帶熱了赴俄留學。」王柄然畢業於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我的專業是俄語,每年學費約3萬元人民幣,費用相對不高也是我選擇赴俄羅斯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
如今已留學歸來的王柄然在某教育集團從事俄羅斯留學諮詢工作,「『一帶一路』極大地拓寬了小語種專業學生的求職方向。過去求職難、選擇少的現實一直困擾著我們,隨著我國與『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往來合作不斷深入,外語人才大展拳腳的機會增多了。」合作交流免不了語言溝通障礙,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
中國留學生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根據2016年教育部印發的《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我國實施「絲綢之路」留學推進計劃,以國家公派留學為引領,推動更多中國學生赴「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留學。2016年,我國共選拔226名國別區域研究人才赴34個國家,選派908名涉及37門非通用語種人才的出國培訓進修。2017年,我國又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每年向「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額外提供總數不少於3000個獎學金新生名額。目前,我國已與24個「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籤訂學歷學位互認協議。
國際留學生來華的熱情也在上漲。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參與國家來華留學的國際學生數量持續增長。這幾年,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和寮國等「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家的來華留學生增幅平均值超過了20%。
深化教育合作讓百姓有了更多「充電」的機會。今年7月7日,緬甸的仰光中國文化中心正式啟用,將常態化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向公眾提供包括中國語言、文化藝術、非文化遺產、武術、傳統醫學、烹飪美食等培訓課程。中心除了向當地民眾展示中國優秀文化,還為中國民眾了解緬甸歷史文化提供平臺。其他海外文化中心也在積極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延伸閱讀
網友眼裡的一帶一路
@祿方塬:「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帶來異域風情,讓我們不出國門就可以感受歐洲當代藝術魅力。最近,匈牙利藝術家到陝西開展藝術交流活動,讓我們大飽眼福。歡迎更多的外國藝術家來陝西舉辦文化活動。
@瑪麗豔忠實粉:「一帶一路」造福沿線百姓,更給我們這些中小企業帶來無限商機。「走出去」,我們更有底氣。
@努力學習的灰灰:「一帶一路」不僅帶動了經濟發展,也促進了國家間的文化交流,開放的中國能夠包容更加多元化的文化,讓更多國人見識文化的多樣性。
@濱江風光:「一帶一路」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可能,旅遊路線更豐富,出行方式更多樣,籤證辦理更便捷。過去,出國旅遊需要提前換外匯,現在許多地方已經支持支付寶線上支付了。
@陽光藝男:「一帶一路」給建設參與國家帶來的不僅是居民收入增加、勞動者就業增加,還有生活質量的提升。「一帶一路」讓跨歐亞旅行更便利,節約了時間,縮短了距離,開闊了視野。我喜歡這樣的變化。
@牛牛劉:今年如願獲得了去斯裡蘭卡公派留學的機會,「一帶一路」倡議給斯裡蘭卡提供了發展契機,也讓我們這些學冷門「小語種」專業的學生大有可為。
(本報記者 羅珊珊整理)
版式設計:張芳曼
林麗鸝 齊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