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六網絡拜嫘祖 向你發出邀請

2020-12-14 騰訊網

庚子年春 荊楚大疫

14萬萬中華兒女齊心協力

戰病毒 護家園

我們的堅守終將迎來

百花盛開 春滿人間

我們都知道,每一年春天

我們嫘祖故裡都會迎來兩件大事

十萬遊客赴十裡花廊賞海棠十裡紅妝

海棠文化旅遊節已經舉辦兩屆了

自2008年開始舉辦的嫘祖故裡拜祖大典

也將迎來第13屆

▲2019己亥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 兄弟製片拍攝

這兩場盛事今年是否繼續舉辦、怎樣舉辦

是88萬西平人都在關注的話題

這一場疫情

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最珍貴

什麼該堅守 什麼要改變

最後的勝利尚未到來

嫘祖故裡的風姿也將以

別樣的方式站到世人面前

海棠正次第開放

攝影師們錯峰出行、不扎堆

一定會把西平這一城春色

展現給大家

今年,我們不出門可以看直播、看照片

特殊時期一起「雲賞花」

▲拍攝:豫南秋水

「三月三,拜軒轅,三月六,拜娘娘」

這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優秀文化傳統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球所有人的心

西平縣決定將庚子年西平縣嫘祖故裡拜祖大典

2020年3月29日(三月初六)

以網絡形式舉辦

現場無嘉賓、無觀眾、無演員表演

其中,專家訪談、視頻插播、網絡共拜

將成為今年拜祖大典的一大特色

一、活動名稱:

2020年「西平·庚子年嫘祖故裡網絡拜祖大典」及嫘祖文化宣傳活動

二、活動主題:

同祖同根同源 祈福國泰民安

三、活動宗旨:

傳承嫘祖文化,弘揚嫘祖精神,深化傳統文化對公民道德素質的影響和引領作用;堅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將庚子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由現場拜祖調整為網絡、電視進行,保留拜祖活動「根」與「魂」,在保持大典的嚴肅感與儀式感的同時,以最嚴格的標準控制現場人員,保證公共健康安全,既順應民心輿情、保持大典的延續性,又彰顯嫘祖拜祖大典的品牌影響力。

四、活動時間:

2020年3月29日(農曆三月初六)

五、活動方式:

1、西平縣融媒體中心、雲上西平手機客戶端(網絡)

2、西平縣嫘祖文化廣場(現場)

2020庚子年拜祖大典分六項議程:盛世禮炮、敬獻花籃、淨手上香、行施拜禮、恭讀拜文、祈福中華。

敬獻花籃、淨手上香、恭讀拜文在現場進行,其他均在演播室和通過視頻插播形式完成。

▲2019己亥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駐馬店市政協原副主席、市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閆超先生恭讀拜嫘祖文

▲2019己亥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中共西平縣委書記聶曉光,中共西平縣委副書記、西平縣人民政府縣長李全喜,中共西平縣委副書記管保臣敬獻花籃。

▲ 兄弟製片拍攝

▲2019己亥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 晚晴拍攝

今年大典將以現場簡約而莊嚴的儀式,專家訪談,網上祈福,網絡直播,視頻插播世界華人共拜嫘祖等豐富形式精彩呈現。

在此,向每一位華夏兒女發出邀請:

屆時可以搜索手機應有市場下載「雲上西平」,觀看大典網絡現場直播。還將開通網絡祈福平臺,網友可以登錄平臺參與網絡拜祖。

關於嫘祖故裡,關於嫘祖故裡拜祖大典,作為嫘祖後人,這些你應該了解:

《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

西平,古稱「西陵」;嫘祖就出生在這裡,她發明了植桑養蠶,繅絲製衣;使人類脫去了身上的樹葉、獸皮,為文明社會的出現做出了卓越貢獻,被後人祀為先蠶而世代尊崇。嫘祖為黃帝元妃。

西平祭祀嫘祖的活動由來以久。相傳,嫘祖農曆三月初六出生在董橋村的西草河畔,舊歲屆時,董橋附近的村民都要舉辦盛大的嫘祖廟會,並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

全部儀程分迎神、上香、上供、祭拜、獻舞、送神六章。

祭奠結束,大戲開場,為期三天。建國前,西平城鄉就有嫘祖廟十多處。

西平縣傳統的《嫘祖祭典》於2006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

2007年7月,西平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嫘祖文化之鄉」和「中國嫘祖文化研究中心」, 一年一度的嫘祖祭典活動得以恢復。

戊子年第一屆嫘祖故裡拜祖大典於2008年4月11日(農曆三月初六)在河南省西平縣呂店鄉(呂店鄉於2015年5月12日更名為嫘祖鎮)舉行。

2008年,第一屆拜祖大典,呂店鄉董橋村

09

己丑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2009年4月1日,西平縣東關廣場:

10

庚寅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2010年4月19日西平呂店鄉:

11

辛卯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2011年4月8日,西平縣呂店鄉:

12

壬辰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2012年3月27日,西平縣洪河公園:

13

癸巳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2013年4月15日,西平縣洪河公園:

14

甲午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2014年4月5日,西平縣洪河公園:

2015年西平「嫘祖文化苑」落成,成為舉辦大典的固定場所。

▲拍攝:兄弟製片

自2008年始至2019年,西平已連續12年舉辦嫘祖故裡拜祖大典,連續8年以嫘祖為形象代表舉辦中華母親節母親文化宣傳活動,連續4年舉辦嫘祖故裡慶祝中華母親節「中華母親頌」公益詩歌朗誦會。

▲2019第四屆中華母親頌詩歌朗誦會 拍攝:康奎

每年的拜祖大典都有大批源自全國各民族、港澳臺及海外的華人炎黃子孫爭相來西平尋根問祖、禮拜女祖,敬仰母儀大愛,同祈蒼生萬福。

每年的拜祖大典還吸引了包括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河南日報、大河報、河南電視臺、新浪網、網易網、新華網等全國及省內外的媒體前來參加觀摩,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報導,成為一年一度影響巨大,國內外注目的一件盛事。

雖然今年不能親赴現場祭奠,但一顆思鄉的心永不會變。無論守候家鄉還是身在遠方,慎終追遠,永不敢忘。

我是西平人,生在嫘祖故裡

我願意從我做起,宣傳西平

轉發+在看

讓更多人了解西平、了解嫘祖文化

尋根問祖,日月指路水導向;

歲時祭典,天搭聖壇地擎香。

尊祖敬母以情禮讚,

傳宗承德以愛弘揚。

相關焦點

  • 庚子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將網絡舉辦 形式新亮點足
    西平縣把每年的農曆三月定為母親文化宣傳月,倡導把農曆三月初六定為中華民族自己的母親節。中華母親節促進會連續在西平縣主辦了兩屆「中國·西平中華母親節研討會」。自2008年以來,該縣已連續12年舉辦嫘祖故裡拜祖大典。三月初六拜嫘祖,戰勝疫情佑中華!為更好地弘揚嫘祖精神,傳承中華文化,西平縣定於將庚子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改為網絡進行。
  • 庚子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在河南西平舉行
    3月29日,農曆三月初六,春風拂面,細雨濛濛。庚子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嫘祖文化苑舉行。 「三月三,拜軒轅;三月六,拜娘娘。」以往,每年農曆三月初六,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炎黃子孫齊聚嫘祖故裡尋根拜祖,為中華民族祈福。今年,因疫情防控,庚子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調整了拜祖方式,以網絡拜祖為主。
  • 西平縣舉行庚子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
    3月29日,農曆三月初六,嫘祖故裡西平置身於一片清新的煙雨之中。庚子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在西平縣嫘祖文化苑舉行。「三月三,拜軒轅;三月六,拜娘娘。」以往,每年今日,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炎黃子孫齊聚嫘祖故裡尋根拜祖,為中華民族祈福。今年,因疫情防控等原因,庚子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調整了拜祖方式,以網絡拜祖為主。
  • 西平縣舉行戊戌年中華母親節嫘祖故裡拜祖大典
    4月21日,農曆三月初六,春和景明,萬物俱興,戊戌年中華母親節嫘祖故裡拜祖大典在西平縣嫘祖文化苑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近萬名炎黃子孫,集聚在母祖聖地,共拜人文女祖,敬仰母儀大愛,同祈蒼生萬福。拜祖大典現場王梅軍主持大典據悉,在舉辦嫘祖故裡拜祖大典的同時,2018年母親文化宣傳月活動也同時啟動。
  • 己亥年中華母親節嫘祖故裡拜祖大典在西平縣隆重舉行
    駐馬店廣電融媒消息:4月10日,農曆三月初六,己亥年中華母親節嫘祖故裡拜祖大典在西平縣嫘祖文化苑隆重舉行 。伴隨著宏偉莊嚴的音樂,海內外中華兒女代表依次走上祭臺,淨手焚香,向嫘祖塑像獻花籃。隨後,全體人員行施拜禮,並以樂舞告祭,以表達對人文女祖嫘祖的敬意,並祈福中華民族世代繁榮昌盛。河南省西平縣古為西陵,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正妃、絲綢發明人、中華母親嫘祖的出生地、始蠶地、歸葬地。《史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
  • 今年的西平海棠節和嫘祖拜祖大典換形式啦!現已正式進入籌備~
    三月到了,備受西平人關注的海棠節和嫘祖拜祖大典也提上了議事日程,前天,西平縣就召開了「第三屆『海棠花開·春滿西平』暨拜祖大典系列活動籌備會」,由於今年疫情的特殊情況,與往年熱鬧非凡的現場操辦不同的是,海棠節和拜祖大典將首次採取網絡舉辦的形式,既如期向世界展示西平魅力和文化底蘊,又響應國家防控號召,避免人員扎推現象。
  • 嫘祖賦 - 嫘祖賦-駐馬店網——駐馬店新聞網——駐馬店唯一重點...
    策劃人語   本期策劃的主題是:嫘祖文化、庚子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
  • 西平:嫘祖文化貫古今
    在西平縣,每年的農曆三月是嫘祖文化月,農曆三月初六所在周是嫘祖文化、孝文化宣傳周 敬獻花籃 戊戌年中華母親節嫘祖故裡拜祖大典現場 中國·河南·西平嫘祖故裡中華母親頌詩歌朗誦會 中國詩歌春晚總策劃、著名詩人
  • 恭拜嫘祖,祈福中華!
    庚子年嫘祖故裡網絡拜祖大典隆重舉行歲在庚子,三月初六。巍巍寶嚴寺塔,中華人文女祖嫘祖故裡發展日新月異;悠悠嫘祖河水,海內海外炎黃子孫莊嚴神聖拜祖尋根。2020年3月29日上午,中華母親節庚子年嫘祖故裡網絡拜祖大典在河南省西平縣嫘祖文化苑舉行,海內外嫘祖兒女以莊嚴神聖之心、通過網絡直播,共拜人文女祖,祈福中華戰勝疫情,國泰民安。
  • 嫘祖故裡拜祖大典在駐馬店西平舉行
    哺育子孫,乳民瓊漿……」4月12日是人文女祖嫘祖的誕辰日,當日上午,在嫘祖故裡駐馬店西平縣,丙申年中華母親節拜祖大典在嫘祖文化苑隆重舉行。  打造西平形象   弘揚中華文化   此次活動是駐馬店西平縣舉辦的第九屆嫘祖故裡拜祖大典,也是以嫘祖為形象代表的第五屆中華母親節。
  • 「三月三拜軒轅」後,農曆六月六新鄭又迎文化盛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延輝 文/圖「三月三拜軒轅」。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海內外炎黃子孫踏春而來、尋根問祖,參加黃帝故裡拜祖大典,禮拜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祈願祖國繁榮昌盛。時隔三個月後的新鄭,在農曆六月初六這個特殊日子裡,另外一場文化盛事也如約而至。7月8日,時值農曆六月初六,具茨山,風后嶺,彩旗招展,頌歌飛揚。
  • 河南西平祭拜嫘祖 呼籲設嫘祖生日為母親節
    河南西平祭拜嫘祖 呼籲設嫘祖生日為母親節 >   中新網4月1日電(記者 李朝棟 通訊員 王秋蘭)日前,壬辰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在西平縣舉行,並把「共拜人文女祖,設立母親節日;弘揚中華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確定為今年拜祖大典的主題,受到了與會者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讚譽。
  • 在新鄭,「三月三拜軒轅」,那麼農曆六月六你知道有什麼習俗嗎?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近萬名海內外炎黃子孫踏春而來,齊聚黃帝故裡新鄭,禮拜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勾勒出一幅宏大的華夏兒女歸宗圖景。多年來,隨著黃帝故裡拜祖大典的成功舉辦,新鄭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聖地和中華民族崇敬的精神家園。大家都知道「三月三拜軒轅」,殊不知農曆六月初六,黃帝故裡新鄭也有著其特有風俗和文化盛事。
  • 駐馬店:嫘祖故裡拜祖大典將在網上舉辦
    近日,記者從駐馬店西平縣有關部門獲悉,庚子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將於2020年3月29日以網絡形式舉辦。其中,專家訪談、視頻插播、網絡共拜將成為今年拜祖大典的特色。  西平縣古稱西陵,為中華之母嫘祖的出生地、始蠶地、歸葬地。
  • 西平縣舉行嫘祖故裡母親文化宣傳月開幕式
    縣委副書記陳黎致辭為進一步弘揚嫘祖精神,傳承母親文化,4月2日,農曆三月初六,黃帝正妃、中華人文女祖——嫘祖的生日,西平縣政協、縣委宣傳部主辦的中國河南·西平嫘祖故裡母親文化宣傳月暨中華母親頌西平、遂平、上蔡、舞鋼四縣市書法聯展開幕式在嫘祖文化苑舉行。
  • 新鄭舉辦恭拜黃帝嫘祖儀式
    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新鄭具茨山軒轅廟雲霧繚繞,第三屆中華父母節暨庚子年恭拜黃帝嫘祖儀式隆重舉行。儀式分為盛世禮炮、敬獻花籃、淨手上香、恭讀拜文、吟唱《中華父母頌》、行施拜禮六項儀程。黃帝與嫘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血緣始祖,也是中華文明始祖,弘揚黃帝嫘祖的洪恩浩德,永世不忘,代代相傳,永遠傳承下去,是舉辦中華父母節的意義所在。新鄭市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裡。新鄭具茨山是軒轅黃帝創業、建都、肇造華夏五千年文明的聖地,也是黃帝和嫘祖農曆六月初六成婚的地方。
  • 緬懷始祖黃帝嫘祖、弘揚中華孝道文化 第三屆中華父母節暨庚子年恭拜黃帝嫘祖儀式在新鄭舉行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延輝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上午9時50分,具茨山風后嶺景區軒轅廟前熱鬧非凡,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先秦史學會指導,河南省黃帝故裡文化研究會、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黃河文化研究會、河南省孝文化促進會、新鄭市人民政府主辦,新鄭市委宣傳部、河南新鄭黃帝故裡文化研究會、新鄭市婦女聯合會、具茨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管委會承辦的第三屆中華父母節暨庚子年恭拜黃帝嫘祖儀式在這裡簡約而莊重舉行
  • 黃帝正妃——蠶神嫘祖的民間傳說
    嫘祖傳說中,嫘祖出生時,剛好趕上了狂風暴雨,並且連續三天三夜,並引發了洪水,當時淹死了很多人。結果就是嫘祖被當成了不詳的象徵,被認為是災星。而作為西陵首領的嫘祖父親為了族人的安全,就把嫘祖遺棄在了山澗,說來奇怪,山澗中的虎豹財狼見到嫘祖並沒有吃了。相反,老虎用身子暖她,狼用奶餵她,豹子銜來乾草給她鋪了個小窩窩,花喜鵲圍著她唱歌。嫘祖的母親更不捨得小嫘祖,就去山澗找尋,找了七天七夜才找到。當看到女兒沒事,並且得到百獸庇佑,就帶著嫘祖回家央求西陵首領。畢竟是自己的女兒,西陵首領最終還是留下了嫘祖。
  • 三月三活動太精彩, 廣西向全世界發出邀請函 !
    「壯族三月三·桂滇自駕遊」活動啟動儀式。壯鄉廣西向全世界發出邀請函。武鳴將舉辦「壯族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遊節開幕式。4月14-22日,舉辦「壯族三月三·相約遊廣西」暨「心儀廣西·邂逅江蘇」旅遊文化南京系列活動;4月22日舉辦「壯族三月三·相約遊廣西」旅遊文化進上海活動;4月16-21日舉辦「壯族三月三·相約遊廣西」暨2018「大美桂粵」兩廣自駕旅遊文化節。
  • 庚子年嫘祖故裡網絡拜祖大典暨母親文化系列活動文學書畫攝影作品...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庚子年嫘祖故裡拜祖大典暨母親文化系列活動將改為網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