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國女排》定檔大年初一
撰文/葉珠峰 視頻/趙航
復古的場館,昏暗的燈光,老舊的長凳……4月16日上午,香港導演陳可辛執導的電影《中國女排》啟動儀式在漳州老女排訓練基地舊館這樣一個有厚重歷史感的地方舉行。
劇組發布了首張海報,宣布電影定檔2020年大年初一。海報的主體是一隻白色排球,雖然球體斑駁表皮破損,但「中國女排」四個字簡潔有力,整體風格大氣醒目。
「春節是老百姓,全民看電影的時候。明年是東京奧運會,拍這部電影就是為了給女排加油打氣,使得老百姓都關注女排。」陳可辛說。
陳可辛:女排敢打敢拼 我為啥不敢拍?
剛一踏進會場,郎平見到了陳忠和,她忽然想起,自己有幾年沒見到這位老朋友。
「是啊,時間過得多快啊。我1979年到女排國家隊來當陪打,這一晃40年不都過去了嘛。」陳忠和寒暄道。
「說到40年,可辛導演壓力很大啊,這電影怎麼拍啊?」郎平看著陳可辛,語氣似乎有些替這香港導演犯愁。
接拍這部電影,陳可辛也覺得很奇妙。
1978年曼谷亞運會,現任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第一次代表中國隊出國參賽。她當時不知道,在觀眾席上,坐著16歲的少年陳可辛。「1978年,我在曼谷上高中。」陳可辛導演回憶,「作為一個華僑子弟,那是我第一次現場看的中國女排的比賽。看到女排隊員這麼高,打的這麼好,我是非常受鼓舞。這次我和郎平指導一聊,發現那是她第一次出國比賽。感覺非常奇妙。」
目前,這部《中國女排》電影,進度如何,如何選角,陳可辛工作室團隊人員均是嚴格保密。但據騰訊體育從多個消息源獲悉,目前確實仍有相當多的拍攝環節沒有進行。如果按殺青,後期製作、宣發的時間推算,留給陳可辛拍攝的時間,大概在五至六個月,不可謂不緊張。
「最難的,還是劇本。」陳可辛說:「光是編劇我們就弄了兩年時間,挑了很多的細節,一直在篩選,如果全用上可以拍五部。畢竟真實的細節,就能帶出很有戲劇性的東西。」
據悉,至少在2017年前,有關方面就開始籌備各條戰線建國70周年獻禮電影。女排作為體育戰線的一面旗幟,入選順理成章。陳可辛導演專注於現實題材,善於用細膩的手法刻畫人物故事的特點也頗受賞識,進而確定執導。陳可辛也非常有信心和勇氣,接拍了這個題材。
「每一代女排都敢打敢拼,她們敢奪得奧運冠軍,我為什麼不敢拍呢?」陳可辛反問。「我拍電影的難度,一定是比郎平帶隊奪得奧運冠軍要小的。」
陳可辛是如何理解女排精神的?
對於女排精神,郎平曾有一段經典描述:「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是你一路走得搖搖晃晃,但依然堅持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土,眼神充滿堅定。」
對於郎平的這個表述,陳可辛是認同的。在他看來,這也是女排最迷人的特質。「袁偉民、陳忠和、郎平指導,他們任何一個教練帶隊,出徵之前也都沒有必勝的把握。我認為中國女排除了人物故事外,這一點最為獨特。每一場比賽都不是一定能贏,但贏下的比賽都是一分一分咬出來的。」陳可辛說。
或許是與媒體思路不同,陳可辛特意提到一件事,也許這個細節能夠在大熒幕中出現。「中國女排,未必是贏了才能體現女排精神,就算輸球也能體現女排精神的光輝。」陳可辛回憶2018年去橫濱觀看女排世錦賽,中國女排雖然輸給了義大利,但每一分都是咬著去打的。「甚至可以說,女排的每一場比賽,都是一部電影。非常感動,非常熱血,我希望自己也能把這種精神完美呈現出來。」
排球人的期待:相信陳可辛能梳理出女排精髓
中國體育歷史上,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體育題材的電影佳作寥寥。排球界這次對於《中國女排》這部電影的心態是什麼呢?
有些女排隊員對騰訊體育透露:「我們也非常期待,但同時也覺得難度非常大。畢竟中國女排有太多的故事和經典戰役。」還有人說:「不知道這個比喻恰不恰當,怎麼感覺有點像我們打奧運會,國人對於我們的期待一樣呢。」
郎平回憶,自己看過的體育電影僅有《女籃五號》、《沙鷗》,去年冬天聽說要拍中國女排這部電影,內心非常激動。但至於這部電影究竟如何把五連冠、雅典奪冠、裡約奪冠這三個時期串聯在一起,郎平也非常期待。
「一部電影大概2個多小時,要把精髓拍出來,還不能講太多故事,最主要的還是要傳達給觀眾女排的拼搏精神,講述每天生活、訓練、比賽努力的點點滴滴。這是非常響亮的一個題目,我猜如果都拍全的話2個小時肯定是不夠的。現在我們要相信陳可辛導演,一定能抓住主題。」郎平表示。
與郎平獲得消息幾乎同步,陳忠和也是在去年冬天接到了體育總局的一個電話。「我心情非常激動,畢竟中國女排從1981年奪冠到2016年,40年拿了9個世界冠軍,一路走過風風雨雨,非常非常難。《中國女排》如果拍好了,一定會是一部非常正能量的電影,將女排精神弘揚給大家,我是充滿了希望和信心,也相信這部電影一定會拍得非常好。」
藝人演排球效果不佳 部分換為運動員
就在啟動儀式前一天,陳可辛導演與團隊,仍在參觀中國女排的內部訓練,後又對榮耀館進行探訪,試圖找出有沒有能拍進電影的素材。當晚,陳可辛依然在與郎平、陳忠和探討著當年一幕幕鏡頭。
陳可辛參觀紀念館途中,看得出他十分專注於細節。比如,他一直在犯愁演員的身高問題,以及當時的竹棚場景怎樣去復原。想必任何一個導演接手,也都是難題。
「現在,個子高的演員其實不多,我們找了一批演員,做過很多排球訓練,後來覺得效果不好,最終還是選擇了運動員來拍戲,這樣能真實地呈現相應的場景。」陳可辛在啟動儀式上表示。
網上的一則爆料,印證了陳可辛的說法。據悉,包括入選過國家隊的宮美子、孫海平等14人將於4月15日-4月19日在北京培訓演技,助力電影的拍攝,但電影劇組出於保密的目的,仍不願意透露任何信息。
郎平的角色究竟由誰來演?網上爆料稱是鞏俐,此外惠若琪將由關曉彤來飾演。本次啟動儀式上,郎平表示:「和我們作為主教練排兵布陣一樣。選擇誰來演,要尊重陳可辛導演。」
本文系騰訊體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