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這一天的夜,連一絲雲彩都沒有,天空藍的透明透亮。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個國家,而到了不同的國家裡面,生活習慣和飲食文化,自然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國的美食種類非常多,很多國外遊客來到中國旅遊時,都對中國的美食讚不絕口,其實,我們出國旅遊也會去嘗試當地的美食,因為口味不同,我們有的時候也無法接受國外的食物,非洲大蝸牛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和小龍蝦一樣。
蝸牛是中國吃貨不敢碰而非洲人卻非常喜歡的食物,蝸牛看起來軟綿綿的,中國吃貨基本上都是不吃的,看起來有點害怕,而非洲人卻非常喜歡這種美食,他們每年都要吃掉上萬斤。非洲大蝸牛,比我們常見的蝸牛體型要大上幾十倍甚至幾百倍,肉質肥厚,不挑食,甚至連水泥都吃,不過這種巨型蝸牛體內擁有許多病原體,是高溫或者是冰凍,也難以消滅掉。
非洲大蝸牛在我國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因此我們國人一般都不敢碰,但非洲人非常喜歡吃它們,這種蝸牛的產卵數量非常驚人,一次產卵可達700例,但即使是這樣的數量,非洲人依然能吃到它們絕產。中國之所以不吃非洲蝸牛,主要是因為它們身體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蟲與病原體,萬一處理不當,會對人們的身體造成傷害,非洲人對非洲大蝸牛的喜愛是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因而當地人們開始通過養殖來供應人們的需求。
據了解,他們一年就要吃上1500萬斤的蝸牛,關於野生蝸牛的烹飪方式,也比較單一,主要都是炒蝸牛,或者是火烤蝸牛,並且不加什麼調味料。儘管蝸牛是一種繁殖能力非常強的動物,但如今卻快要被非洲人吃到滅絕了,非洲人每年吃掉的蝸牛數量高達數萬斤。由此可見,非洲人是有多喜歡吃蝸牛,與此同時非洲的野生蝸牛就數量也在逐漸減少,因此便出現了很多人工養殖的蝸牛。
非洲的資源非常匱乏,氣候又非常乾旱,多沙漠,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非洲沒有海鮮,或是覺得非洲人不知道海鮮能吃。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非洲有些靠海的國家,那裡的海鮮非常豐富,但奇怪的是非洲人卻不吃海鮮。以至於海鮮泛濫成災,白白浪費,這讓中國的吃貨們情何以堪?恨不得生在非洲,天天吃海鮮,吃膩了再回來。
非洲人不喜歡吃海鮮,甚至對那些有著堅硬外殼的螃蟹和龍蝦不屑,但是對叢林野味卻非常喜歡,特別是這種大蝸牛,被抓到後當地人會拿來煮或烤,由於太過喜歡大蝸牛,野外的大蝸牛差點被吃滅絕。不過,這在我國是萬萬不能夠接受的,畢竟,兩國之間的飲食方面會有很大的區別,即便中國的吃貨不敢去觸碰,可是還是應該尊重他們的文化。
其實不僅是非洲人,越南人也是十分喜歡吃福壽螺,他們在煮的時候,是會加入蒜蓉辣醬這些。說到這裡很多網友都非常的佩服他們的勇氣,對此,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