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自開播或者是開拍以來就背負著種種討論的聲音:演員方面的、劇情方面的、團隊方面的……《琅琊榜》本身是一部由網絡小說改編的IP劇,《風起長林》正是對《琅琊榜》的延續,同時更是對《琅琊榜》這一IP的開發。
現如今的國產劇大大小小几乎離不開IP開發,但在IP劇的龐大數量中粗製濫造多精品劇集少,被觀眾吐槽的多讚美的少。而《琅琊榜》就是被讚美的少數IP劇之一:一方面來自於對原著的尊重,對原著人物故事都更為了解的原著作者作為編劇,就保證了原著的面貌不會變形;再加上精良的服化道、攝錄美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在深入挖掘原著的同時也使得文字表達再轉變為影像表達的過程中更為順暢。另一方面,來自於精神內核、藝術價值的挖掘,架空歷史的敘事本就充滿了藝術想像,故事中的兄弟情義、家國天下、洗雪冤情、匡扶正義確實現代人久違的卻又一直存在於中國傳統價值當中的精髓。
《風起長林》就是對《琅琊榜》中這些優勢的進一步開發和挖掘。目前國內的IP劇大都是只為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短視性開發、「一錘子買賣」,缺乏精品意識和品牌效應,似乎形成了「IP+流量明星=高收視高話題度關注度」的模式,很少有人關注精品IP的建立。
無論是否是團隊有意識的進行IP進一步開發,就從這一角度來說《風起長林》無疑是一種進步,是對於目前國產IP劇市場的一種突破。同一個作者、同一個團隊對,首先對於作品精神內核的把控有了基本的保障:琅琊榜系列一直以來想表達的都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個人的利益得失遠不如國家安定、百姓幸福、政治清明來得重要。《琅琊榜》結束之後,有不少觀眾會想像蕭庭生知道自己身世之後會「黑化」、會引起下一場血雨腥風的故事。但《風起長林》中卻將蕭庭生這個人物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連接、由此來穿針引線,承襲了赤焰軍、靖王等人風骨的長林王蕭庭生讓正義與情義的血液流淌在自己兒孫的身上,真正延續了琅琊榜的精神內核。
《風起長林》從長林府這一個將門之家作為主要切入點,從家庭本身來說呈獻給觀眾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愛這樣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作為身份顯赫的將門之府,不僅要在在風雲變幻的朝堂之中保全自己,更難的是在艱難的處境之中還要擔當起保家衛國的重任,這就讓觀眾從一個新的角度理解琅琊榜的家國天下:家與國之間的抉擇、親人與百姓之間的取捨。同時將長林府和荀氏一族的選擇進行了對比,更加突出了風骨延續的難能可貴。在精神內核延續的情況下,從新的視角進行了更為深刻的發掘,《風起長林》是在對《琅琊榜》繼承的基礎之上進行了轉變和創新。
在劇的製作方面有了第一部的經驗,《風起長林》的製作比起《琅琊榜》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在場景和陳設方面基本採用純木材的材料,效果也更加的簡潔古樸,符合武將府邸的陳設和風格,也更符合中國傳統美學中的「芙蓉出水」一支。再比如在禮儀方面,《風起長林》中比《琅琊榜》更多了與北燕、夜秦等人交涉的篇幅,禮儀在有歷史根據的前提下也依照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做出調整,同時也在基本禮儀的基礎之上根據人物性格秉性做出了細節處理。
對於IP的延續和開發,《風氣長林》在產業鏈的開發比起《琅琊榜》也有了一定的進步。《琅琊榜》的官方周邊產品基本上只有圖書,而《風氣長林》不僅有同期發行的小說,還有官方發布的包括筆記本、文件袋在內的各類文具,以劇中人物濮陽纓的道具香囊設計的飾品,還有精美的陶瓷茶具。儘管目前周邊產品的宣傳力度和價格設置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周邊產品更為豐富多樣也是有利於產業鏈的形成和IP品牌的延伸,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從《風起長林》開播就有「第二部是來蹭第一部熱度」這種說法。如果一個IP的延續和開發用「蹭熱度」來定義的話,我不知道像漫威的系列電影誰蹭誰的熱度?或者是迪士尼的各種產品已經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是不是也叫作「蹭熱度」呢?
其實「蹭熱度」這種說法來自於觀眾對國產劇續作的大部分情況下「狗尾續貂」的刻板印象。如果僅僅是為了商業利益,榨取第一部觀眾和口碑的「剩餘關注度」,那麼的確可以稱之為「蹭熱度」或者說仍然是一種IP的短視化開發。而《風起長林》的確不同於以往,在《琅琊榜》播出之前就已經有製作《風起長林》的打算,所以《風起長林》並不具有「蹭熱度」的目的性;此外上文中提到的從精良製作和精神內核的延續也能夠看出是開發而不是「蹭熱度」。所以說「蹭熱度」的說法是對《風起長林》的一種矮化和抹黑。
另外,IP影視劇的泛濫顯現出的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就是原創力的匱乏。不僅是小說,包括遊戲、音樂、綜藝節目都可以改編為影視劇,很多經典劇集翻拍的頻率也越來越高。現在很多導演、製作團隊都是扮演著產品經理人的角色,把影視劇當成一種文化快消品經營而非當做藝術品去創造。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風起長林》雖然是《琅琊榜》的IP開發,但作為原創劇集出現就顯得尤為珍貴。而且劇本沒有選擇對第一部的直接續接,而是從第一部的五十年之後的故事開始講起,也儘量沒有選擇第一部主要人物的後代作為第二部的主要人物。而是通過靖王養子蕭庭生和親兒子梁帝蕭歆作為故事和精神延續的紐帶,以第一部中掖幽庭救出的三個孩子的後代為主要人物展開敘事。既與第一部的人物有一定的聯繫能夠讓觀眾產生一定的熟悉感,感受到這就是琅琊榜故事的繼續;又沒有在時間的設定和人物的選擇上過分追逐第一部的影子,規避了觀眾的一些雷區,還產生了間離效果讓觀眾在觀劇中又充滿新鮮感。另外,劇中有諸多「反套路」的情節,不落於影視劇的俗套也讓觀眾眼前一亮。
《風起長林》的出現的確是一改國產劇一直以來續集的「噩夢」,無論是從IP品牌的打造還是原創力的展現都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所以希望琅琊榜系列還能繼續下去,能夠打造國劇的一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