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隋朝公主陵墓,出土兩件不起眼的玻璃小瓶,竟都是不一般國寶

2021-01-21 歷史店

一個 隋朝的小公主去世後,她葬身的石棺出土,竟創造了三個隋朝文物的出土記錄。1、隋朝的陵墓中,這個小公主的墓葬級別最高;2、棺內出土的國寶最多;3、棺內還出土了兩件不可出境展出的特級國寶。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這座宮殿模樣的石棺出土的經過很是傳奇,1957年,距離西安城不遠有一個梁家莊,當時有一家工廠要在這裡建廠房,工人們在挖地基的時候,忽然覺得挖不下去了,因為鍬尖遇到的這片黃土特別的堅硬,可是為了完成任務,這片硬土還是被工人們鎬刨、錘砸、釺子撬,用「老鼠啃磨盤」的精神給處理掉了。

這幫建築工人們沒有經驗,他們不知道自己處理掉的就是墓頂的夯土,堅硬的夯土被挖走,工人們就愣住了,因為下面就是堅硬的石板。

西安市的考古專家聞訊趕到了現場,當即斷定下面就是一座古墓,隨著石板被揭開,露出了下面「黑呼呼」的深有2.9米的一座長方形墓室。

這座墓室的東面,有長達6.85米的斜坡形墓道,墓道直通墓室正中一座長方形石槨,打開石槨,石槨內放著一個宮殿式的石棺,石棺正頂,還刻著——開者即死的可怕詛咒。在棺槨之間的縫隙裡,放著84件人俑和獸俑。

打開石棺,首先是一層絲麻製成的斂被,這件厚約3釐米的被子已經糟朽得不像個樣子,揭開這層斂被,露出了一個小女孩的白骨,白骨周圍,堆放著精巧的手鐲,鑲嵌著青金石的金項鍊,白玉金邊瓷碗,還有琳琅滿目、種類繁多的金銀器、玉石器,完全就是一個小小的濃縮歷史的博物館。

這個小女孩是誰,她為何有如此高的埋葬規格?直到專家發現了墓志銘,墓主身份的問題,才得以徹底解決:

墓內裝殮的是一個小公主,她的名字叫李靜訓。李靜訓身世顯赫,他曾祖父李賢是北周驃騎大將軍。祖父是李崇,曾經和隋文帝楊堅一起並肩打天下。後來在北抗突厥之戰中,48歲便以身殉國而亡。

李靜訓的父親李敏娶妻宇文娥英,宇文娥英有著雙重身份,他不僅是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的外孫女,還是北周宣帝宇文贇與皇后楊麗華的女兒。

楊麗華對李靜訓這個外孫女喜愛非常,可以用「頂在頭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來形容,李靜訓本應該在隋朝的汾源宮中,花朵一樣長大,可是一場洶洶的疾病降臨在李靜訓的身上,

就這樣,9歲的李靜訓就早早地離開了人世。在楊麗華的主持下,李靜訓就被埋在了當時的萬善尼寺。

李淵興兵滅隋,戰爭連綿,亂世之中,大隋王公貴族的陵墓紛紛被盜,可是被埋在萬善尼寺的李靜訓墓,卻成功地規避了盜墓的風險。隋朝滅亡後,隋朝的都城大興也開始消失於人們的視野,萬善尼寺在兵燹戰火中荒廢后,也就沒有人記得起曾經還有一個李靜訓墓了。

專家們真的沒有想到,原本以為是一座隋朝三流的墓葬,卻出土了隋朝最精華的文物,可是更令專家們驚喜的事情還等在後面,他們在石棺的角落,發現了兩個豆綠色的玻璃製品,一個是隋綠玻璃蓋罐,另一個是隋綠玻璃小瓶。這兩件玻璃製品雖然用現在的眼光,看起來很不起眼,但它們一改六朝時候,玻璃製品粗糙的形象,可以說:這兩個小小的玻璃製品,就是目前為之,隋朝出土的玻璃製品的最頂級製品。

2013年,國家文物局為了確保珍貴文物的安全,鄭重發布了《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這兩個隋綠的小罐子赫然在列。

一座陵墓中,能同時出土兩件禁止出國展出的文物,這絕對是李靜訓和楊麗華都想不到的事情,也許這點殊榮,會給她們祖孫二人逝去的靈魂,帶來些許的安慰吧。

相關焦點

  • 這座三國名將的墳墓裡,出土一件不起眼的耳杯,它竟是特級國寶!
    可以稱得上特級國寶的文物,也就一兩百件而已。在馬鞍山市的雨山鄉,曾經出土了一對漆犀皮鎏金銅扣耳杯,這對不起眼的酒具,經過專家的仔細鑑定,它竟成為國家的特級寶貝。盛名之下無虛士,特級國寶可不是隨便評的,您想要知道這對漆皮耳杯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第一,還是讓小編給您從頭揭秘吧。小編下面提出一個問題:三國的名將都有誰?
  • 這座古墓出土幾片不起眼的漆木片,因三個理由,竟成為難得的國寶
    這座北魏代的古墓,可稱為一座能夠忽略不計的小墓,為什麼這樣說,道理簡單不複雜,除了這座墓不大,而且裡面「值錢」的文物都被盜竊一空,只留下了盜墓賊認為沒有用的文物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墓內殘存的幾片漆屏風,竟是難得一見的特級國寶,這些珍貴的漆屏風,甚至都不可以出國、出境展出,根據專家給出的解釋,這幾片看似平常的漆屏風,卻有三處特別「金貴」之處。您想要知道漆木屏風出奇的地方在哪裡?它為何能成為特級國寶,小編下面就給您一一揭秘。
  • 中國歷史上最值錢的陵墓,墓前的雕刻就有12件國寶
    造陵工期長達53年;耗資佔到當時皇朝每年供賦的三分之一;陵高「違規超限」達46.5米,四周邊長達千米,狀如覆鬥,被西方學者喻為「中國的金字塔」;方中(地宮)的隨葬品多得「再塞不進」;陵園的建築遺址比比皆是。
  • 一百七十萬多件藏品裡居然選了3件不起眼的國寶
    這是平時陝西歷史博物館門口排隊的場景,現在中央電視臺聯合故宮博物院等九家中國頂級博物館聯手打造的大型文化類節目《國家寶藏》如日中天,終於輪到陝西歷史博物館呈獻的三件國寶:杜虎符、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和懿德太子墓闕樓儀仗圖壁畫。這個結果讓網上很多人大呼看不懂!
  • 西安9歲小女孩的墓,墓中出土一玻璃瓶,國家禁止對外展示
    西安9歲小女孩的墓,墓中出土一玻璃瓶,國家禁止對外展示文/歷史大見證在上個世紀的中國西安一個不太起眼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墓葬,可就是這麼一個墓葬出土了一件讓世界都為之驚嘆的物件。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沒有見到這物件,因為實在是太珍貴了國家不願意將它公之於眾,畢竟目前人類的各項文物技術還不是特別的發達。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這個墓葬和其文物的事情,1957年,西安9歲小女孩墓中出土一玻璃瓶,現國家禁止對外展覽!事件發生在建國後不久的中國西安,那個時候全國上下都是大建設大發展的積極之風,但在這麼一天,大家卻發現西安城郊的一塊土地下面是一個整塊的石板。
  • 不起眼的古墓中,出土一件不入流的「虎子」,為何能成為特級國寶
    東吳墓大多是磚室墓,小型墓就是長方形的單室墓,而中型墓就是帶甬道以及側室和耳室的多室墓,當然,在趙士崗基本上已經沒有王侯級別的大墓了,有的只是一些中小型的陵墓。在這些中小型的墓室中,文物工作者先後出土了多子福、香燻、盤口壺和俑人等青瓷器,還有銅鏡,銅錢,以及罐、碗、缽、盤、耳杯等墓中常見的冥器。
  • 廁所大小的墓穴,卻出土了上百件國寶級文物,墓主到底是何人?
    廁所大小的墓穴,卻出土了上百件國寶級文物,墓主到底是何人? 前言: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更是可以在歷史中看到不少書籍,尋求更多的知識點。另外,我們可以用考古方式去接觸歷史,去了解古代時期的神秘。
  • 兩件特級國寶,竟被用來醃鹹菜、當馬槽
    兩件特級國寶,老百姓一件醃鹹菜,一件當馬槽,700多年的謎解開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花了1000兩黃金給廟裡的出家人,贖回了這件國寶瀆山大玉海從國寶,到鹹菜缸,再到國寶,經歷可謂曲折,小編之所以講這個故事,只是想說明三個問題:1、是金子總會閃光。2、有些國寶,確實長得不像是國寶的樣子,容易被人誤會。3、不管多麼牛的國寶,都需要壹雙識貨的眼睛。
  • 「張獻忠沉銀」重大發現,一枚不起眼的土塊,其價值堪比頂級國寶
    2020年4月29日,"江口沉銀"遺址三期考古工作傳來重大突破,其中一枚不顯眼的土塊,居然是價值連城的頂級國寶!並且還填補了歷史上的空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據悉,4月29日四川彭山"江口沉銀"所有遺址考古基本發掘結束,三期發掘歷經四個多月,共計出土文物12,000餘件。
  • 歷史留下這樣一件「不起眼」的青銅器,竟是「國寶級」文物
    歷史留下這樣一件「不起眼」的青銅器,竟是「國寶級」文物 ,貯貝器是滇國特有的青銅器,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石寨山青銅文化之所以名聞遐邇,與出土許多精美的貯貝器有很大關係。由於都是用來貯存貝幣的,所以稱為貯貝器。根據器形、圖像及製作工藝的差別,大致分為束腰圓筒形、銅鼓形、銅鼓貯貝器和異形貯貝器四類。
  • 166塊不起眼的玉片,空置12年無人理,卻成為華夏頂級國寶
    截止到1996年,考古人員對這片古墓群進行了5次大規模發掘,清理出戰國至漢代的古墓86座,出土5000多件珍貴文物。考古隊員從這片古墓群當中的第6號墓,發現了166枚不起眼的玉片。沒想到這些玉片居然堪稱華夏頂級國寶,且司馬遷所著《史記》中也對其有過明確記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這六件望都出土的國寶,你知道幾件?
    雖埋藏地下近兩千年,出土時,紋飾色彩依然清晰明豔。 望都彩繪描金玉枕,器形別致,繪圖精美,工藝結構獨樹一幟,在歷代玉枕中極為罕見,是目前已出土的任何一個時代的玉枕都無法比擬的,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無疑是精品中的精品。 (玉枕兩側面雙鳳含仙草圖) 常說國寶舉世無雙,彩繪描金玉枕卻幸有兩件並世!
  • 益門堡村一座不起眼小墓,墓內出土多件國寶級文物,這是怎麼回事
    專家們在益門堡村發現一座不起眼的小墓,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這座墓並不是貴族墓,卻出土200多件國寶級文物,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當文物研究所的工作者趕到益門堡村後,專家發現這座古墓十分簡陋,面積沒超過3平方米,從規模上看,它就是一座窮人墓葬,完全沒有挖掘的價值,正因如此,才會保存的較為完好,但誰也沒想到,這座「不起眼」的古墓,卻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 1963年山西出土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它竟是原始人最早的箭鏃!
    我國古代是「冷兵器」時代,根據資料顯示,原始人為了更好地生產和生活,曾經創造性地發明了弓箭,在山西朔縣曾出土過一件「相貌平平」的石制物品,專家將其帶回研究後,才發現它竟與原始社會的弓箭密切相關,讓它在一夜之間,便成為華夏文明歷史上重要的文物,它究竟是什麼呢?
  • 河北磁縣發現茹茹公主墓,出土1000多件陶俑,揭開一段傳奇的故事
    眾所周知,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從公元420年開始歷經近一百七十年,直到公元589年隋朝滅亡陳而結束。其中,東魏屬於北朝的割據政權之一,它是從北魏分裂出來的政權,疆域包括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治的東部地區。
  • 我國的兩大千年古墓,至少藏著兩件頂級國寶,不能挖更不敢挖
    在中國現存的文物國寶之中,許多都是從古墓皇陵中挖掘出來的,不過在中國卻有兩座藏著大量寶貝的皇陵不能挖也不敢挖,儘管知道陵墓位置,卻無人敢碰。
  • 武則天孫女陵墓竟被挖掘石碑上刻的幾個字,揭露了醜陋的人性!
    在悠久的歷史中,有許多傳奇陵墓。最有名的當屬秦始皇陵。傳說它無法被發掘的原因是內部被水銀注滿。還有一座異常堅固的唐朝陵墓,傳說黃巢率領唐末起義軍數十萬人馬試圖挖開它,但最後卻沒有成功,這座傳奇陵墓就是李治與武則天被一同安葬的乾陵。乾陵的規模很大,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其中有一座極其特殊的陵墓,不叫做「墓」而叫做「陵」。這是一個公主墓。
  • 陝西34件頂級國寶 僅一件就值半個香港
    這34件出自陝西的頂級國寶,出自仰韶文明3件、西周10件、秦1件、西漢3件、隋2件、唐14件套、五代1件。   這34件套出自陝西的頂級國寶,其中23件套被包括陝西歷史博物館在內的陝西8家博物館收藏;另外11件套中,10件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1件被上海博物館收藏。
  • 這六大國寶永久禁止出國,第三件國寶很特別,第六件國寶是女神像
    新中國成立後,散落在民間的很多國寶紛紛被各界人士捐贈給博物館,對於一些極其珍惜,有著重要意義的國寶,我們國家的態度是永久禁止出國展覽,下面小編就選出六件國寶,與大家一起開開眼。第三件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銅奔馬(也叫馬踏飛燕)銅奔馬想必聽過的人不多,但是馬踏飛燕的名號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這件國寶出土於1696年10月的甘肅武威市雷臺漢墓,這件國寶外形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驅趕壯實且修長,三足騰空,一足蹋在飛燕上,這件國寶早期出土的時候,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 五大不該出現的逆天古物,是巧合還是另有隱情?專家表示無法解釋!
    千百年來,東西方哲學家都在質疑這樣一個問題:這個世界是不是虛擬的?甚至現代也有部分科幻愛好者認為:我們地球上生物所看到的一切,很可能是高級生物給我們展示的一個虛擬世界。因為這個世界存在太多不可思議的東西了。這些東西中,有五件逆天古物,讓人感到這世界的時間線,發生了混亂:即有可能歷史上出現了穿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