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給《長安亂》起書名的時候講到:「長安並沒有什麼特指或者含義,只是它和亂是反意。」
明帝「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其實不見的哪裡是長安,分明是舊土人情、城春草木。亂世紛爭,群雄逐鹿。釋然和尚天賦異稟,帶著此生唯一接觸到的女人喜樂在紛紛擾擾的江湖闖蕩,最後想要安定在自己的房子,卻面臨著動蕩險惡的江湖,提心弔膽的過著看似波瀾不驚的日子,最後喜樂死去,故事慘澹結尾。
何為長安?有你在身邊。詩人說:「吾心安處是吾鄉」。在少林寺的日子,每天念經參禪吃齋食素,時不時還要被方丈師兄拳打腳踢,但那卻是我過過最快樂的日子。我和師兄翻牆去探險,一起研究古怪的暗器,一起習武耍壞。那時候少林便是我的長安。作為天下武學正宗,坐擁崇高的地位,萬民朝拜。那時我的長安是拖著白鬍子,穿著肥大袈裟的方丈;是那個愛吹牛皮,壯的像頭小牛一樣的師兄;是那個偷偷溜出寺探險的山洞;是枯燥中努力尋求刺激的童年。
恩怨江湖,爾虞我詐,是非黑白,人心不古。釋然到底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自從和寺裡從難民中收養的這個女孩一起生活,我便感到慌亂。她好像一塊泉底的青石,不喑世事不懂人心。外面的饑民越來越多,武林中爭紛變得嚴重,不解的陰謀像是湧動的暗流,足以摧枯拉朽。有她在我便心安,即使外面兵荒馬亂。她為了一把沒用的劍戀戀不捨,為了一匹矮小瘦弱的馬拿自己的安危當籌碼,為了以後我倆的生活更好不肯喝救命的靈藥。我攜劍走江湖,有她在身邊,即使馬兒慢,即使前路難,也是值得闖一闖的,她便是我的意義,我的長安。
那個師傅說可以未卜先知的牛逼老頭給我做了一把舉世無雙的劍,吹毛利刃,削鐵如泥。我用它殺死了滅掉少林的仇人,天下少有對手。可我並不感到安全感,我害怕其他人會得到它,尤其是用它樹立的仇家,我過著提心弔膽的日子,即使我和喜樂在沒有人的林間獨居。我控制不住殺意和它的劍氣,應知道:劍分雙刃,一面朝向敵人的同時還有一面朝向自己。而劍客,選擇執此兇器在手的時候就註定會被它傷害。
喜樂走了,我的長安走了。少林沒了,我的長安沒了。
我想,故事的最後應該是釋然放棄了那柄卓越的劍,安葬喜樂,找到方丈和師傅,安穩的隱居山林。
長安多好,一個人和自己就能長安。書中說:「我們生起篝火,度過寒冷冬夜。我想,其實篝火是可以滅了的,因為似乎擁抱著就能取暖,依偎著便能生存。」依偎著你們的情誼,就是我的長安。我漸漸學會了和自己相處,山河如昨江湖依舊,過眼雲煙樣的是是非非不再掀起生命的波瀾。忘卻不了方丈的諄諄教導,師兄弟們的親切投機;忘卻不了和你一起看過的落日長街,一起睡過的黑店;忘卻不了追名逐利的躁動的心和那傷人害己的利刃。
長安城亙古的月光,烽燧上戰地的殘陽,亂世裡,這些便是我的長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