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亂》:長安城亙古的月光,烽燧上戰地的殘陽,這是我的長安

2020-12-14 眼鏡娘最萌了

韓寒給《長安亂》起書名的時候講到:「長安並沒有什麼特指或者含義,只是它和亂是反意。」

明帝「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其實不見的哪裡是長安,分明是舊土人情、城春草木。亂世紛爭,群雄逐鹿。釋然和尚天賦異稟,帶著此生唯一接觸到的女人喜樂在紛紛擾擾的江湖闖蕩,最後想要安定在自己的房子,卻面臨著動蕩險惡的江湖,提心弔膽的過著看似波瀾不驚的日子,最後喜樂死去,故事慘澹結尾。

何為長安?有你在身邊。詩人說:「吾心安處是吾鄉」。在少林寺的日子,每天念經參禪吃齋食素,時不時還要被方丈師兄拳打腳踢,但那卻是我過過最快樂的日子。我和師兄翻牆去探險,一起研究古怪的暗器,一起習武耍壞。那時候少林便是我的長安。作為天下武學正宗,坐擁崇高的地位,萬民朝拜。那時我的長安是拖著白鬍子,穿著肥大袈裟的方丈;是那個愛吹牛皮,壯的像頭小牛一樣的師兄;是那個偷偷溜出寺探險的山洞;是枯燥中努力尋求刺激的童年。

恩怨江湖,爾虞我詐,是非黑白,人心不古。釋然到底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自從和寺裡從難民中收養的這個女孩一起生活,我便感到慌亂。她好像一塊泉底的青石,不喑世事不懂人心。外面的饑民越來越多,武林中爭紛變得嚴重,不解的陰謀像是湧動的暗流,足以摧枯拉朽。有她在我便心安,即使外面兵荒馬亂。她為了一把沒用的劍戀戀不捨,為了一匹矮小瘦弱的馬拿自己的安危當籌碼,為了以後我倆的生活更好不肯喝救命的靈藥。我攜劍走江湖,有她在身邊,即使馬兒慢,即使前路難,也是值得闖一闖的,她便是我的意義,我的長安。

那個師傅說可以未卜先知的牛逼老頭給我做了一把舉世無雙的劍,吹毛利刃,削鐵如泥。我用它殺死了滅掉少林的仇人,天下少有對手。可我並不感到安全感,我害怕其他人會得到它,尤其是用它樹立的仇家,我過著提心弔膽的日子,即使我和喜樂在沒有人的林間獨居。我控制不住殺意和它的劍氣,應知道:劍分雙刃,一面朝向敵人的同時還有一面朝向自己。而劍客,選擇執此兇器在手的時候就註定會被它傷害。

喜樂走了,我的長安走了。少林沒了,我的長安沒了。

我想,故事的最後應該是釋然放棄了那柄卓越的劍,安葬喜樂,找到方丈和師傅,安穩的隱居山林。

長安多好,一個人和自己就能長安。書中說:「我們生起篝火,度過寒冷冬夜。我想,其實篝火是可以滅了的,因為似乎擁抱著就能取暖,依偎著便能生存。」依偎著你們的情誼,就是我的長安。我漸漸學會了和自己相處,山河如昨江湖依舊,過眼雲煙樣的是是非非不再掀起生命的波瀾。忘卻不了方丈的諄諄教導,師兄弟們的親切投機;忘卻不了和你一起看過的落日長街,一起睡過的黑店;忘卻不了追名逐利的躁動的心和那傷人害己的利刃。

長安城亙古的月光,烽燧上戰地的殘陽,亂世裡,這些便是我的長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10句描寫長安的古詩詞,感受不一樣的古代王城
    途經驪山華清宮,回頭望去,林木蒼翠,花團錦簇,錦繡成堆,山頂上宮殿重重疊疊,一道道宮門依次打開。2.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唐·杜甫《月夜》今晚在鄜州,妻子獨自在閨閣中觀賞著月亮。我在這異鄉想念著那四個未成年的兒女,他們還不懂得想念著身處長安的我。
  • 韓寒小說《長安亂》改編《喜樂長安》 看真實的古裝武俠世界
    釋然兒時看到一場在長安城妓院樓頂上對決武林盟主的盛事,卻以苦當派掌門人雖然奪得盟主,被困樓頂餓死的荒誕結局而收場。釋然兒時看到一場在長安城妓院樓頂上對決武林盟主的盛事,卻以苦當派掌門人雖然奪得盟主,被困樓頂餓死的荒誕結局而收場。十八歲那年,釋然的師父預感小木寺將有一劫,秘密安排釋然改名長安還俗,找尋鑄劍老人。機緣巧合,釋然得到老頭贈送的當世奇兵,用它奪取了武林盟主稱號,但釋然心裡,霸主的位子比不上一個喜樂。而萬永一心想成為武林霸主並劫持喜樂以挾釋然交出盟主之位,釋然最終放棄盟主之位與喜樂歸隱。
  • 世人謂我念長安,長相思,在長安
    最初它的姓名是鎬京,這太為遙遠的地理名詞隔離了它在我心裡鮮明的印象。隱約記得周幽王在高臺上點燃狼煙,烽火戲諸侯,只為博得他愁眉不展冷若冰霜的美人一笑。犬戎的兵馬攻下鎬京時,倉惶出逃的大王被亂箭射死。彼時,周的王城隨同美人褒姒的嫣然一笑,煙消雲散。歷史滾滾先前,替周王室養馬的臣子日益強大,武力彪悍到令諸侯臣服。
  • 長安歸故裡,故裡有長安!古詩中的「長安」二字,便是最深的思念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李白可謂是個不折不扣的「浪子」,他行走四方,遊遍了祖國的河流山川,但他心中最柔軟、最思念的一片地,只留給了長安,一首《長相思》,便勾起了多少人對長安的懷念。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長安城,帶你走進古詩詞裡的長安
    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宋代·柳永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長安」原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古都,前代詩人往往以「長安」借指首都所在之地,而長安古道上來往的車馬,便也往往被借指為對於功名利祿的爭逐。
  • 杜甫被囚禁長安,於長安月下寫下名句,驚豔了千古
    這句詩出自《月夜》 ,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長安月下,大詩人寫下的這首詩。《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值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六月,長安城被叛軍攻陷,唐玄宗攜楊貴妃逃往蜀地,之後就發生了著名的馬嵬坡兵變,楊貴妃被縊死,一代佳人香消玉殞。戰爭讓人民流離失所,哀鴻遍野,杜甫也帶著妻兒逃往鄜州羌村。七月,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將妻兒安頓在鄜州,自己只身前往投奔唐肅宗。誰知還未到達靈武,即被叛軍抓住,押回長安。這首詩就是杜甫被囚禁在長安時所作。
  • 從「長安十二時辰」帶你領略大唐長安城的繁華氣象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發生在唐玄宗最鼎盛的天寶年間,當時的唐朝基本上是天下的"承載者"。前幾代皇帝在開元年間勵精圖治,有效地開拓了疆土。"孝義尚有萬家"的糧倉,為天寶前期的繁榮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礎。今天,就讓小編用這篇文章來還原當時幾乎是世界上最繁華最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長安的模樣。
  • 《長安少年行》盛唐時的長安究竟有多大?
    剛剛熱播的《長安少年行》,畫面和內容都展現了盛唐時長安城的繁華,那麼長安城到底有多大呢?根據推算,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期,長安城的面積超過了84平方公裡,人口超過了100萬。請注意,84平方公裡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在上世紀90年代的西安市區面積仍不如長安城。
  • 跟著《長安十二時辰》遊西安,帶你尋找劇中大唐盛世裡的長安城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大唐盛世,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世長安城,而大唐的長安和《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長安都是現在的西安,要想尋找大唐盛世,尋找心中的長安城,那麼西安是必須要來的。無論是劇中長安輿圖裡的108坊、大唐皇城、聖人所在的興慶宮、何執正居住的樂遊原、靖安司所在的光德坊、驪山溫泉宮等等,都能在西安找到他們的位置,都能窺見大唐盛世長安城的模樣。
  • 安史之變——長安亂
    京都長安,玉京酒肆。「小二,最近這長安城裡怎麼這麼亂?」大爺我要去參軍報效朝庭;周旁人聽到此話、不禁聞言大笑起來、酒保也想笑、看到大漢一臉兇殘的模樣盯著自己、硬忍著沒敢笑出聲,腳步不由地向後挪了挪、不小心一屁股坐在了早已擺放端正的凳子上、酒客們見此情景無不對酒保露出了同情的目光、一句話說的不合適、你也許會為你的言行付出慘重的代價、這種事要是放在平時、你還沒說完話、街頭巡邏的護衛早就盯上你了、別的不說、就大聲喧譁擾亂公共場所罪就夠你受的了、五十大板、不多打也不少打
  • 《長安十二時辰》的張小敬,在歷史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存在?
    在近期熱播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很多人衝著易烊千璽作為劇中主演而觀看,而劇中的另一位主演也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那就是一貫以搞笑著稱的雷佳音。他在這部新劇中給人一種中國式超級英雄之感。這並非美國推崇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傳承我們國家傳統的「俠道」。在歷史上,張小敬確有其人,在《安祿山事跡》中,有一位騎士的名字就叫張小敬,當時他先將楊國忠射下了馬,隨後梟其首,屠割其屍,可見是一位壯士。但除此之外,張小敬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其他的記載,結合《長安十二時辰》來推演,其實後來射殺楊國忠的那位騎士,並不一定就是劇中的這位張小敬,他很有可能是姚汝能本人。
  • 安史之亂後唐代宗丟了長安15天,吐蕃軍真的那麼強?多虧了郭子儀
    安史之亂是唐朝的至暗時刻,唐玄宗是先丟了長安,後丟了洛陽,一路小跑逃到了四川。這個時候他兒子唐肅宗李亨提前登基,開始了復國之戰。唐肅宗李亨也是個沒有下限的皇帝,他為了恢復李唐江山,請求回人帶兵前來相助,並且跟他們約定了,打下了長安城,可以讓回紇人在裡面隨便燒殺搶掠。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是什麼?長安十二時辰各人物結局揭秘他死的最慘
    優酷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的古裝懸疑劇 。該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少年名士李泌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武俠ol》長安亂 英雄現
    「客從長安來,還歸長安去。狂風吹我心,西掛鹹陽樹。」古城牆上,那迎著夕陽站立的,是你嗎?趁著天色尚早,下來喝杯老酒,聊聊過往那些年在江湖中難忘的事吧。《武俠ol》下載地址>>>猶記當年,滿腔熱血,長安城內,聚於酒肆,酒幡上書:「嘴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暢談那江湖上的種種傳說,酒酣耳熱之際,你摔杯憤然道:「大丈夫豈甘平庸?與其仰羨他人,不如自己創造出一段傳奇!」言罷大踏步離去。從此,莫逆之交,經年不見,只是江湖上,關於你的傳說越來越多。
  • 關於《長安十二時辰》長安城多的美麗-平康坊
    流行的電視連續劇《長安十二時辰》讓觀眾驚嘆於大唐文化。寬敞的馬路,熙熙攘攘的街道,成群的商人,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華麗的衣服,似乎又回到了1000多年前的長安城。俯瞰長安城,108個方格像棋盤一樣排列,他們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功能,例如靖安司在《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位置是古代政府機關的辦公場所,相當於現在的行政區。以下是108個禮坊戲中最美麗的平康坊。位於皇城東南部,是唐代居仁、北京遊客的集散地,也是著名的妓院聚集地。右相的林祥福林九朗也在平康坊。
  • 《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與龍波:一個人的兩面,生和死都是悲涼
    滔天恨意蒙蔽了他的雙眼,長安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復仇的舞臺,他忘了長安一百零八坊的無數百姓,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被裹挾進這場盛世的狂歡中,將要無辜地為朝廷陪葬。而張小敬選擇了解救長安萬民,他大概想,顧全大局就算了,反正老子也是死囚,如果拼一把能救得了百姓,也算值了。
  • 最美的長安都在詩詞裡
    蒙濛霧氣,或許沾溼了妻子的鬢髮;冷冷月光,該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時才能團圓相見,倚靠薄帷共賞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舊,就讓月光默默照幹我們的淚痕。小感想:夏夜裡的長安,又是多少詩人、遊子可望而不可即的寄託呢?碩大的長安城是無數人的故鄉,是無數人無論身處何地都難以抹去的情懷。長安月,庇護著長安人;長安人,思念著長安月。
  • 大唐版「雙城記」:一個士人眼中安史之亂前後的長安城
    小生名喚杜昌明,長安人氏人,進士及第後逢安史之亂,便以說書為生,今天給各位說說咱這帝王都——長安城。話說這三皇五帝雲煙去,英雄五霸鬧春秋,千古江山英雄夢,頃刻興亡過手!安祿山和史思明叛亂前,咱這長安城可以說是八方來賀,可自從遭了兵禍後,這地方就殘敗不堪,大不如前啊。
  • 《長安十二時辰》熱播,這盛世長安我想帶你看
    毋庸置疑,這是一部超高水準、製作精良的好劇,信息量大到你無法錯過任何一秒。不過也因為過於真實的還原了唐代的很多地名、官制等專有詞彙,以及臺詞中略有文言的感覺,在看前幾集時,我看到彈幕上很多網友吐槽「節奏跟不上」「看不懂啊,他們說的什麼?
  • 長安「改成」西安,文化底蘊消失?
    這是一個網上特別特別火的段子,什麼石家莊趙子龍,包頭呂布。長安變成了西安,蘭陵變成了棗莊,琅琊變成了淇縣,名字越改越爛,忘了老祖宗的東西。我發現,現在只要提到文化傳統,提倡國學經典什麼的就是高級的,就是有內涵的,就真的可以大放厥詞隨意批評。對這種人,我想說的就是,如果不了解,只能是說多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