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展,主編汪朗攜編委和讀者一起打開《汪曾祺別集》

2020-09-05 讀蜜


為紀念作家汪曾祺誕辰100周年,汪曾祺先生的長子汪朗和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學者、編輯組成編輯委員會,共同編選了一套汪曾祺全新的文集《汪曾祺別集》。這套書參照《沈從文別集》的體例,從目前所見的汪曾祺全部作品中精選出二十冊小書,紀念汪先生的同時,也向沈從文先生致敬。《汪曾祺別集》包括汪曾祺的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在內,計20卷,每卷各有獨立主題,總字數約200萬字。據浙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分社總編輯、《汪曾祺別集》出版統籌人金馬洛介紹,2020年5月出版了前八卷,全二十卷將於10月出齊。


上海展覽中心 活動現場


單向空間·亞朵聯名店 活動現場


《汪曾祺別集》被稱為「離汪曾祺最近的作品集」。8月16日,上海書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主編汪朗攜蘇北、楊早、李建新三位編委,在上海展覽中心、單向空間·亞朵聯名店相繼舉辦了兩場活動,和上海書展讀者一起,「打開《別集》,解讀汪曾祺,接近汪曾祺」。


年輕人為什麼愛讀汪曾祺?


汪曾祺的作品很早就編入了大中小學生的教材和課外讀物中,已成為當代文學與大中小學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根據汪曾祺作品改編的給幼小年齡段看的繪本也逐漸增多,很多孩子因此成了「小汪迷」。


出版人 金馬洛


「讀者的廣泛,逐步形成了一股『全民讀汪』的潮流,」金馬洛說,「這股潮流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不過,到了近十年間,這股潮流表現更加明顯。老少汪迷不光讀他的小說、散文,還讀他的詩與畫,也讀他的書信,等等。因此,承載這些內容的出版物越來越多。」


主編 汪朗


談起年輕人愛讀汪曾祺作品的原因,汪先生的長子、作家汪朗說:「汪曾祺的作品,給我們的感覺就是跟在家裡的感覺一樣,一個是不端著,不會擺著一副文人的架子在這兒高高在上的;一個是不裝,就是我知道多少東西我就告訴你多少東西,咱們來共同認識這個世界,咱們共同來欣賞美好的事物,咱們來共同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探討。第三點就是蔫壞,他的文章好多地方是使壞的,但是他藏得比較深,你讀了他的東西讀到一定程度,就發現這個老頭在這兒悄悄地犯壞,然後就會心一笑。你慢慢地讀,一遍又一遍感受和體會,就發現他的東西比較耐讀。」


學者楊早從三個方面概括了年輕人喜歡閱讀汪曾祺作品的共性。「第一,我們喜歡誠實的人,喜歡一個肯跟我們說老實話的人,他願意跟你分享他的世界,而且是真實的世界。第二,我們喜歡有趣的人,他們說話能夠把這個世界描繪得好玩兒,我們都喜歡這樣的人,不然的話就叫做乏味無趣。第三,詩意。如果一個人的文字和他的生活還能帶給你詩意的話,那這個人就是可遇不可求,是百年不遇的一個好人了。因為他能時時提醒我們說,我們的生活不是像現在你看到的這麼灰暗、沮喪,或者是平庸的,在這個生活裡面還有美,還有可愛的、美好的人性,還有希望在人間。」楊早還引用沈從文曾說的「好看的應該長遠存在」來概括汪曾祺的文學作品,他說:「雖然好東西不是真的能夠長遠存在,很多時候會被毀滅、被拋棄、被隔離,但是我們相信好的東西應該長遠存在,這也是所有喜歡汪曾祺的人共同的心聲。」


上海展覽中心 活動現場


從7歲開始就讀汪曾祺的作品,已經與汪曾祺作品結緣30多年的編委李建新從一些引發他個人共情的文字以小見大地說明他喜歡汪曾祺的原因。他說,「汪先生上大學的時候英語不好、體育不好,我也有這個問題」「汪曾祺容易迷路,有一部描述50年代到江西參加土改的作品《迷路》就描寫了這種狀況,我也有同感,我也容易迷路,我只能靠手機導航去走。」他描述的這些細節恰恰印證了汪曾祺作品的真實——「他是身處人間、寫人間的作家,讀者喜歡這種人間味。」


作家蘇北則從「靈性」的角度解讀了汪曾祺作品在年輕群體中備受追捧的原因。他說,「所謂靈性,是我們面對同樣一個事物,他有自己的方式和眼光,你沒看到的地方他看到了。閱讀汪曾祺的作品,你拿到一本之後,翻到任何一頁,把精神集中起來去閱讀,你很快就會讀進去了。他的書、他的文字,可以反反覆覆去讀,每一次讀就像第一次讀的狀態。」


《汪曾祺別集》與其他文集有何不同?


2020年3月5日,為紀念汪曾祺誕辰整100周年,有媒體(北京青年報)發布了《汪曾祺別集》即將出版的消息,配發了一組《汪曾祺別集》編委的編後文章,引來新老「汪迷」諸多好奇。為什麼叫《別集》?跟《沈從文別集》的淵源是什麼?《別集》「別」在何處?與《全集》和其他選集有何不同?


《汪曾祺別集》前八卷上市後,汪迷的問題又來了!作為汪曾祺先生誕辰100周年最重要的出版物,開本為何那麼小?裝幀為何是平裝而非精裝?怎樣才算是《汪曾祺別集》的正確「打開」方式?汪先生為何獨愛寫短篇而不寫長篇,生前又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成集?在汪朗心中,父親是怎樣的一個父親?在編委心中,汪先生又是一位怎樣的作家……


關於這些問題,《汪曾祺別集》的幾位編委在上海書展現場也給廣大讀者給出了答案。


說到《汪曾祺別集》與其他汪先生的文集有何不同,主編汪朗謙虛地以「第一條是主編的水平比較差,第二條是編委的塊頭比較大」來概括這套別集的「別」。一方面顯示出他平易近人的幽默,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編委隊伍的專業和權威。


編委 李建新


編委李建新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來說明他眼中的《別集》之「別」。「汪先生所有的作品,提供了一些原材料,我們要把它做成菜的話,《汪曾祺全集》就像一個自助餐,《汪曾祺別集》就只做了20道菜。每一個主題,可能是很小的一道菜,但是它有特別的味道,讀者吃得是否滿意,是考驗廚師的烹飪技巧和火候使用的,《汪曾祺別集》的味道好在哪兒,還需要讀者去檢驗。」


編委楊早以三個字解讀《別集》的「別」:一「編」,二「選」,三「閱」。關於「編」,楊早說,「《別集》不是一個單純的小說集、散文集,甚至作品集,它希望大家能夠從它不同的側面去了解它,在了解過程中,《別集》就像導遊一樣,我們不能只給你看景點,我們要給你看這個景點背後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關於「選」,他認為,「基本上採用的是已經出版的作品,目前為止我們見過的最好的作品都在這個《別集》裡面。」而對於「閱」,他說,「編委會始終想給大家一個最適合閱讀的版本,它的開本、它的重量,它的翻頁時候的感受,等等。我覺得《別集》是最貼近我理想中的閱讀版本。」


乾淨的完整


《汪曾祺別集》全20卷,編法獨特,每一本書各有主題,每讀其中一本就會了解到汪曾祺的作品成就與人生經歷的一個側面,20卷讀完,相當於跟著作家經歷了一個獨特而豐富的人生。


編委 楊早


楊早是新一代汪曾祺研究專家,近年,他一邊主持「讀汪會」,一邊撰寫「千汪事」。當晚單向街書店的讀者見面會上,在闡釋《汪曾祺別集》的「乾淨的完整」這一主題時,他說,「這五個字,既針對汪先生本人,又針對《別集》」。「汪先生曾說『氣氛即人物』,這是抓住汪先生所有創作的一把鑰匙,抓住這一點了,你能讀懂汪曾祺,抓不住這一點,你讀出的汪曾祺就全是那些標籤。」楊早特別以900字的短篇《陳小手》為例,解釋「氣氛即人物」這一寫作特質在汪曾祺作品裡的表現。而《汪曾祺別集》這套書,「目標也是『乾淨的完整』,編委們實際上在製造一種氣氛,而不是直接把作品全部亮給讀者看。」


對於這套書「乾淨」的期待,汪朗表示:「這麼多年,我們家老頭的東西出了很多,特別是他去世之後。但是我們總有一個感覺,就是好像多數的他的作品集的附帶的零碎太多了,也有過分的裝幀,現在精裝書特別多,實際不太適合閱讀,或者裡面插了很多畫,亂七八糟的,看起來非常累贅。所以,從我們家來說,希望出一套更純粹一點的以文字為主的這種作品,就是乾乾淨淨的,讓大家看起來比較方便。編選出版《汪曾祺別集》就是這樣的初衷。」


編委李建新認為,「汪曾祺先生留存下來的作品,幾乎每一篇都很成熟、完整,是經過深思熟慮寫出來的。他有一篇短文叫作《寫信即是練筆》,大概意思是說,寫東西無論大小,都要以很認真的態度完成,不能馬虎,哪怕寫一封信,也要當正經文章寫。我想,汪先生的文章品質之所以高,和他一生抱持這個態度也是有關係的。」


編委 蘇北


汪曾祺怎麼看待《汪曾祺別集》?


有「天下第一汪迷」美譽的作家蘇北,是汪曾祺生前的忘年交,跟汪先生有十多年的交往,曾常到汪先生北京的家中請教為文之道、「蹭飯蹭酒」。


蘇北認為《汪曾祺全集》和《汪曾祺別集》的出版,是汪曾祺經典化過程中的兩個重要時刻,他說,「汪曾祺經典化的過程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由民間的讀者推動的過程。汪曾祺的經典化不是一下子出來的,像是由汪迷們自發推動起來的。這是一個很神奇的過程,我從一個年輕的汪迷變成一個老年的汪迷,中間見證了汪曾祺作品經典化的過程。」


「我想,書主要是給人讀的,不是給人藏的。《汪曾祺別集》讓汪先生在我們心目中清晰起來會起很大的作用,使更多的讀者了解他、熟悉他、喜歡他。我想,汪先生以後肯定會像魯迅先生、沈從文先生他們這一代的文人一樣,在群星閃耀的文學星空中,也會是最耀眼的之一。」蘇北總結,「《汪曾祺別集》是老頭兒意想不到的一套集子,也可能是他最滿意的一套集子。」


讀者籤售環節


【相關圖書】


《汪曾祺別集》

作者:汪曾祺 主編:汪朗

浙江文藝出版社,2020年8月


【內容介紹】


《汪曾祺別集》由汪曾祺先生哲嗣汪朗主編,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學者、編輯協同編選而成。


共20卷,約200萬字,包含小說、散文、劇作、詩歌、書信等。每卷各有獨立主題,匯為汪汪巨浸。


《汪曾祺別集》底本為初版本,參以手稿,美信俱備,以祭汪老,以饗汪迷。


《汪曾祺別集》由讀蜜傳媒聯合星漢文章策劃編輯,浙江文藝出版社於2020年5月出版前8卷,8月出版後12卷。


值汪曾祺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別集》的出版是對汪先生的隆重紀念。


【作者介紹】


汪曾祺(一九二〇—一九九七)

江蘇高郵人。一九三九年就讀於西南聯合大學,為沈從文先生的及門弟子。約一九四〇年開始發表散文及小說。大學時期受阿索林及維吉尼亞·伍爾夫的影響,文字飄逸。以後備嘗艱難辛苦,作品現實感漸強,也更致力於吸收中國文學的傳統。畢業後曾做過中學教員、歷史博物館的職員。一九四九年以後,做了多年文學期刊編輯。曾編過《北京文藝》、《說說唱唱》、《民間文學》。一九六二年到北京京劇院擔任編劇,直至離休。主要作品集有《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翠文談》、《晚飯花集》、《蒲橋集》等。


相關焦點

  • 打開《別集》,接近汪曾祺。汪先生之子汪朗攜三大編委滬上對談
    攜編委聊新書《汪曾祺別集》嘉賓:汪朗、蘇北、楊早、李建新主持:金馬洛100 周年,汪先生的長子汪朗和家人及深知汪先生的作家、學者、編輯組成編委會,共同編選了《汪曾祺別集》。為什麼叫《別集》?跟《沈從文別集》的淵源是什麼?《別集》「別」在何處?與《全集》和其他選集有何不同?作為汪曾祺先生誕辰 100 周年最重要的出版物,開本為何那麼小,裝幀為何是平裝而非精裝?怎樣才算是《汪曾祺別集》的正確「打開」方式?汪先生為何獨愛寫短篇而不寫長篇,生前又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成集?在汪朗心中,父親是怎樣的一個父親?
  • 汪朗攜《汪曾祺別集》與讀者分享汪曾祺的育兒之道
    深圳書展進行之際,主編汪朗攜蘇北、龍冬兩位編委,在深圳書城中心城、龍崗城相繼舉辦了兩場活動,和讀者一起分享了《汪曾祺別集》的「別」樣之處。因為書展現場小讀者數量較多,主編和編委們也與孩子和家長們一起分享了「汪曾祺的育兒之道」。
  • 活動回顧|撫慰人心——《汪曾祺別集》的別樣功能
    ▲《汪曾祺別集》深圳讀者見面會現場 12月 5 日-6日,深圳書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主編汪朗攜蘇北、龍冬兩位編委,在深圳書城中心城、龍崗城相繼舉辦了兩場活動
  • 深圳書展活動預告|《別集》的「別」——《汪曾祺別集》深圳讀者...
    【活動介紹】   為紀念汪曾祺先生誕辰 100 周年,汪先生長子汪朗和家人及深知汪先生的作家、學者、編輯組成編委會,共同編選了《汪曾祺別集》。這套書參照《沈從文別集》的體例,從目前所見的汪曾祺全部作品中精選出二十冊小書,紀念汪先生的同時,也向沈先生致敬。
  • 汪朗蘇北攜《汪曾祺別集》做客安徽
    為什麼有著「天下第一汪迷」之稱的作家蘇北始終對汪曾祺「一汪情深」?上周六,汪朗和蘇北攜《汪曾祺全集》《汪曾祺別集》做客徽派「政屏說書」,就汪曾祺和他的作品展開精彩對談,為讀者還原一個真實而又可愛的「老頭兒」作家。
  • 汪朗:《汪曾祺別集》出版了,有6大特點
    想起去年我們買了《汪曾祺全集》,那一大箱寶藏送來的時候,打開,拍照,秀圈,合上,一頓操作之後,束之高閣至今。哎呀,這一刻,才明白,金老師說的「《全集》是用來藏的,《別集》是用來讀的」之真義——果真,書不欺人啊!此後,我們會陸續推送《別集》編委們種種與《別集》相關的內容。
  • 刷屏深圳書展的這套《汪曾祺別集》,究竟有何魅力?
    「離汪曾祺最近的作品集」 12月 5 日-6日,深圳書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主編汪朗攜蘇北、龍冬兩位編委,在深圳書城中心城、龍崗城相繼舉辦了兩場活動,和深圳書展讀者一起分享了《汪曾祺別集》的「別」樣之處。因為書展現場小讀者數量較多,主編和編委們也與孩子和家長們一起分享了「汪曾祺的育兒之道」。
  • 李建新專訪:《汪曾祺別集》對得起作者和現在的、未來的讀者
    ,李建新跟汪曾祺算不上「故交」——雖然汪曾祺在他心裡已經紮根36年,他十幾年來花費大量時間做了很多和汪曾祺有關的工作:第一本《汪曾祺書信集》編選者,《汪曾祺全集》分卷主編,《汪曾祺集》編訂者,最新出版的《汪曾祺別集》發起人和編委……李建新遺憾沒見過汪先生,甚至沒和他通過哪怕一封信,30多年全是「神交」。
  • 《汪曾祺別集》出版發布式與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主席鐵凝,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鮑洪俊,汪曾祺先生之子、《汪曾祺別集》主編汪朗等與會,著名作家莫言、阿來和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孫鬱等發來祝賀視頻。來自文學界、學術界、出版界的數十位嘉賓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汪曾祺先生是中國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
  • 溫潤致敬一代大家《汪曾祺別集》在京首發
    (朱曉波 攝)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 李雪芹) 為紀念汪曾祺先生誕辰100周年,12月23日下午,暖陽普照,由中國現代文學館、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共同主辦的《汪曾祺別集》(全20卷)出版發布式與研討會在京舉行。
  • 直播入口 | 2020年上海書展浙江文藝出版社12場活動
    隨全國人大代表、著名網絡文學作家蔣勝男的文字,看契丹蕭太后在遊牧部落建立王朝推行漢制;聽王旭烽在茶香嫋嫋中講述一個杭州茶葉世家的興衰沉浮;去海飛的諜戰世界,領略上世紀40年代小人物的堅持與信仰;汪曾祺先生誕辰百年之際,和汪先生長子、作家汪朗聊聊《汪曾祺別集》(全20卷)的「與眾不同」和汪先生的「種種可愛」;尋找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託卡爾丘克用《怪誕故事集》勾勒出的未來世界種種可能;感受當代網絡文學的後浪們蓬勃的生命力
  • 汪曾祺誕辰100周年|《汪曾祺別集》已出版小說8卷
    2020年是作家汪曾祺先生誕辰一百周年。近日,由汪曾祺之子汪朗主編,由汪曾祺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學者、編輯協同編選而成的《汪曾祺別集》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汪曾祺別集》共20卷,約200萬字,包含小說、散文、劇作、詩歌、書信等。每卷各有獨立主題。其底本為初版本,參以手稿,美信俱備。目前已出版小說8卷,另有散文11卷、戲劇1卷計劃於2020年8月出版。
  • 二十卷《汪曾祺別集》:「人間送小溫」之外的激蕩與豐沛
    一代代的浙江出版人與汪先生及其家屬之間持續續寫的文脈傳承,成就了今天《汪曾祺別集》。」《汪曾祺別集》汪朗是《汪曾祺別集》主編,他說:「我們家老頭去世已經有23年了,這些年他的各種作品集,出了大概有二三百種,可以說各有側重。但是比較完備、比較有特色的,一個是人文社2019年出版的《汪曾祺全集》,再有就是今年這套《汪曾祺別集》了。
  • 上海書展來啦!浙江文藝出版社共12場活動與您相伴!
    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仍以「我愛讀書,我愛生活」為主題。   書籍的世界,模糊了時空的界限。隨全國人大代表、著名網絡文學作家蔣勝男的文字,看契丹蕭太后在遊牧部落建立王朝推行漢制;聽王旭烽在茶香嫋嫋中講述一個杭州茶葉世家的興衰沉浮;去海飛的諜戰世界,領略上世紀40年代小人物的堅持與信仰;汪曾祺先生誕辰百年之際,和汪先生長子、作家汪朗聊聊《汪曾祺別集》(全20卷)的「與眾不同」和汪先生的「種種可愛」;尋找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託卡爾丘克用《怪誕故事集》勾勒出的未來世界種種可能;感受當代網絡文學的後浪們蓬勃的生命力
  • 汪曾祺孫女汪卉:給「汪曾祺熱」降溫,把關注留給中國文學的當下和...
    與會者聊到了汪曾祺本人對作品出版的態度,也聊到了近年的「汪曾祺熱」,《別集》編委之一、汪曾祺孫女汪卉最後呼籲,希望出版社能夠將更多的目光放到中國當代作家身上,去發掘、支持中國文學的未來。「《汪曾祺別集》出版發布式與研討會」現場合照 來源:浙江文藝出版社汪曾祺出版物眾多,《別集》有何特色?
  • 2020上海書展丨新書最好試金石!上海書展「首發機制」能級躍升
    這份不變的約定,不僅成為中華書局組織『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工程』的出版發行節奏,也是很多讀者的持續期待。」上海書展期間,中華書局總經理徐俊在新書首發式上有感而發,這也正是上海書展「首發機制」形成品牌效應的生動註腳。每年8月,國內越來越多的大社、名社、強社都「卡」著「黃金節點」,力爭將重點新書和文創新品投放到上海書展平臺與廣大讀者見面,並以此為起點推向全國市場。
  • 上海書展來啦!浙江文藝出版社共12場活動與您相約線上線下!
    2020上海書展暨隨全國人大代表、著名網絡文學作家蔣勝男的文字,看契丹蕭太后在遊牧部落建立王朝推行漢制;聽王旭烽在茶香嫋嫋中講述一個杭州茶葉世家的興衰沉浮;去海飛的諜戰世界,領略上世紀40年代小人物的堅持與信仰;汪曾祺先生誕辰百年之際,和汪先生長子、作家汪朗聊聊《汪曾祺別集》(全20卷)的「與眾不同」和汪先生的「種種可愛」;尋找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託卡爾丘克用《怪誕故事集》勾勒出的未來世界種種可能;感受當代網絡文學的後浪們蓬勃的生命力
  • 汪曾祺誕辰100周年 他為何要求家庭「沒大沒小」?
    無論美食還是美文,讀者喜歡汪曾祺,根源可能還是其中流露出的積極生活態度。汪曾祺,攝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受訪者供圖他寫過一首詩,其中一句是「寫作頗勤快,人間送小溫」。很多世間美好卻瑣碎到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在他的文章裡依然生機勃勃。今年是汪曾祺誕辰100周年。日前,由其子汪朗擔任主編的《汪曾祺別集》的前八卷率先出版。
  • 上海書展·浙版書 | 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虞文軍:由閱讀打開無數種世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通訊員 郭楠8月12至18日,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在上海展覽館舉辦。浙江省時隔10年再次受邀作為上海書展主賓省參展,在上海展覽中心C位亮相。「書香浙江、品質出版」,以此為主題,出版浙軍將攜大量好書在書展期間與讀者分享。今天開始,小時新聞邀請各大出版社的掌門人推薦重磅浙版參展書。
  • 茱萸、飯後、雞毛,鍾情袖珍小書的汪老擁有了自己的別集
    按照本書主編、汪曾祺長子汪朗在《別集》總序裡的說法,出這樣一套集子大概是汪曾祺生前沒想到的。因為「別集」是汪曾祺為老師沈從文的一套書踅摸出的名字。上世紀90年代,嶽麓書社計劃出版沈從文的作品,沈從文家人與吉首大學沈從文研究室合作,編了一套二十本小書。為這套書取名字時,汪曾祺建議叫「沈從文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