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學5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20-12-19 科教頭條

一等獎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我校五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我校五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得者合影留念

9月2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等省領導以及在贛兩院院士出席大會並為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獎。我校黨委書記羅嗣海及獲獎代表應邀參加了大會。大會共表彰獲獎項目148項,其中,自然科學獎50項、技術發明獎8項、科學技術進步獎90項。我校以第一單位榮獲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一等獎獲獎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楊曉光教授領銜的「複雜載荷環境下高溫結構破壞理論」成果榮獲自然科學一等獎,主要完成人:楊曉光、石多奇、胡曉安、劉奮成。該項目深入研究航空發動機、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熱端結構的失效機理和破壞理論,特別是針對複雜結構/載荷/環境下的損傷演化與變形機制、破壞與壽命理論以及材料本構關係進行了創新性和工程化研究。項目推動了我國高溫結構強度理論的知識更新,所開發的本構和壽命模型已經成功應用於中國航發606/608所、航天三院、5719廠、中船重工703所等若干重點型號的研製與應用。

彭曉教授領銜的「稀土氧化物與晶粒細化影響金屬氧化的根本原因及其應用」成果榮獲自然科學一等獎,主要完成人:彭曉、王福會、王小蘭、張豔、譚曉曉。項目成果揭示了稀土氧化物在氧化過程中的物理與化學演化過程,提出了其產生「稀土效應」的全過程理論模型,進而提出稀土氧化物與細晶粒細化耦合可進一步提高金屬材料的抗高溫氧化性能。中國是稀土大國,江西是稀土大省,項目成果將為稀土在抗高溫氧化金屬材料及塗層的應用提供理論基礎。

宋仁傑教授領銜的「烯烴高效高選擇性轉化」成果榮獲自然科學一等獎,主要完成人:宋仁傑、李金恆、歐陽旋慧。烯烴廣泛存在於天然產物和化學化工產品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我國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資源,在有機合成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烯烴中C=C雙鍵具有高反應活性,可以與自由基發生反應實現烯烴的多樣和高效轉化。該項目系統地研究了「烯烴的三分子雙官能團化反應」和「烯烴化合物的氧化官能團化/環化串聯反應」的新現象和機理,建立了烯烴高效、高選擇性轉化的新方法。

盧超教授領銜的「航空構件聲學電磁集成網絡檢測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科技進步一等獎,主要完成人:盧超、林俊明、宋凱、李秋鋒、齊共金、王嬋、陳振華、石文澤、陳堯、陳果。無損檢測是現代工業發展和國防建設必不可少的可靠性技術,通過產學研合作,盧超教授科研團隊和合作單位聯合攻關,創新性地實現了將多種聲學、電磁無損檢測技術與網絡技術集於一體,成功研製了基於網絡平臺的綜合無損檢測設備,實現了對飛機複合材料結構件和航空發動機高溫熱端結構件的綜合檢測與安全評價。

陳玉華教授領銜的「航空航天超薄超細構件高質量精密焊接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科技進步一等獎,主要完成人:陳玉華、張體明、封小松、王善林、謝吉林、邢航、黃永德、董豐波、夏佩雲、劉定、程林、柯黎明、郭正華、胡錦揚、錢永進。該項目針對新型航空航天裝備在研製、生產過程中對超薄、超細構件及異質構件高質、高精密、高可靠焊接技術的迫切需求,攻克了微細直徑絲材與不等直徑異質多股線精密連接關鍵技術、超薄壁構件焊接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異種材料雷射微焊接接頭裂紋控制技術,用於C919大飛機傳感器的精密焊接、新型空間可展開機構的研製以及某新型箔片式動壓軸承的生產,為型號研製提供了技術保障,為航空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國防實力的提升做出了貢獻。

我校在本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上較往年有穩步提升,同時在質量上也有巨大的飛躍,彰顯了學校科研創新能力的重大提升。省領導和在贛兩院院士的親自授獎和表彰對我校科研人員是巨大的鼓舞,必將激勵我校為江西創新型省份建設貢獻更多的南航力量!

來源:南昌航空大學 啟航網 編輯:李旖雪 - 值班編輯:李旖雪 審制編輯:郭嘉輝 責任編輯:李言金

相關焦點

  •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榮獲13項江西省科學技術獎
    7月8日上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共13個科技成果獲獎,獲獎項佔全省醫療機構獲獎項目數的52%,佔南昌大學獲獎項目數的35%。據了解,江西省科學技術獎是獎勵為我省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組織。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醫療衛生是最大的民生福祉,醫療衛生領域的科研創新將引領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此次南昌大學二附院在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中獲得的成績,是醫院科研水平、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的又一次體現。
  • 天津多所高校榮獲2019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和一等獎
    4月23日,2019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2020年科技工作會議在天津禮堂召開。大會對2019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獲獎者進行了表彰。天津高校成為獲獎單位中的一道靚麗風景。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共有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農學院等高校榮獲2019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和一等獎。1、天津大學此次天津大學共有1位專家、28項成果獲獎,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3項。
  • 優秀:湖南大學6項成果獲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20年6月10日上午,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對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進行表彰,我校6項成果獲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我校共22項成果獲獎,其中,我校教授以第一完成人獲科學技術一等獎6項(其中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3項)、二等獎4項(自然科學獎4項)、湖南省國際合作獎1項;我校作為參與單位獲湖南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
  • 溫州大學喜獲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7月17日,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杭州舉行,溫州大學主持的《疏浚淤泥複式真空預壓地基處理關鍵技術》項目榮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近年來,團隊成果豐碩,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20項,獲批省級工法1項,主參編規範2項。成果先後被應用於浙江甌飛起步區、江蘇連雲港等國內外二十餘項海塗圍墾疏浚淤泥地基處理工程,近三年應用面積達1000餘萬平方,發揮經濟效益近10億元,應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 南理工四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南理工共有四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據悉,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6項,包括一等獎1項,二等獎4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5項,包括一等獎3項,二等獎6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85項,包括特等獎3項,一等獎22項,二等獎160項。
  • 南昌大學二附院榮獲12項江西省科技獎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舒羿、陳萍珊報導:10月8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召開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表彰為江西省科技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南昌大學黨委書記喻曉社,南昌大學二附院院長劉季春,副院長邵江華,副院長祝新根及其他獲獎人員受邀參加大會。  大會發布了《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8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南昌大學二附院榮獲12項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再次刷新了醫院曾獲9項江西省科技獎勵的歷史記錄!
  • 北京郵電大學四項科研成果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9月10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市委書記蔡奇參觀獲獎成果展並為獲獎代表頒獎,向全體獲獎人員表示祝賀,向他們為首都科技事業發展作出的貢獻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頒獎並講話。
  • 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 5項成果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附:2014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名單 一、自然科學獎(19項) 一等獎(2項) 1、項目名稱:靈芝質量控制模式及黑靈芝多糖的結構表徵與活性功能 主要完成人:謝明勇(南昌大學),聶少平(南昌大學),陳奕(南昌大學),李文娟(南昌大學)
  • 內蒙古農業大學多項成果榮獲2019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獎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公布2019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決定,內蒙古農業大學獲獎成果數再創新高。  2019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授獎人2名、自然科學獎授獎成果17項、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成果104項、中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授獎人9名。
  • 山東大學獲32項山東省科學技術獎
    通訊員 周敬馨1月5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正式發布,山東大學共有32項成果獲獎,獲獎層次和數量均創「十三五」以來歷史新高。山東大學作為主持單位獲獎20項,獲獎數量較2019年增加66.7%,較2018年實現翻番。
  • 會昌縣鄉賢鄒曉峰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會昌縣鄉賢鄒曉峰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20-09-06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根據《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決定對2019年度為我省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組織給予獎勵。
  • 廣西7項科技成果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1月10日)在北京隆重召開,廣西牽頭完成的科技成果獲獎1項,參與完成的科技成果獲獎6項。其中,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3項。大型二氧化氯製備系統及紙漿無元素氯漂白設備廣西院士後備人選,廣西大學教授王雙飛作為第一完成人的「大型二氧化氯製備系統及紙漿無元素氯漂白關鍵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我國輕工領域多個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
  • 建大9項科技成果獲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
    近日,2019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揭曉。我校9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5項(主持3項,參與2項)、二等獎1項(參與)、三等獎3項(主持2項,參與1項)。
  •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08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等3項成果為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動力學特性相關基礎研究」等8項成果為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授予「促胃腸動力中藥新藥—達立通顆粒」成果為技術發明獎三等獎。授予「3800mm寬厚板生產線工藝裝備技術研發與集成」等5項成果為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西藏自治區1∶25萬喀納幅(I44C003001)區域地質調查」等24項成果為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江西省農用地分等」等55項成果為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10項科技成果榮獲省科學技術獎
    4月9日上午,陝西省科技創新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陝西賓館召開,省委書記胡和平、省委副書記賀榮,省委常委張廣智、牛一兵,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靜芝,省政協副主席李曉東出席會議。會議由省長劉國中主持,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蘇三慶、獲獎人員代表、科技處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
  •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0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等2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量子信息的傳輸與量子態製備的研究」等3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半固態金屬微觀特性與形成機理研究」等6項成果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授予「仔豬斷奶前腹瀉抗病基因育種技術的創建及應用」成果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果品品質光電子智能探測技術與分選裝備」成果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循環流化床鍋爐用高強耐磨電弧噴塗絲材」等3項成果省技術發明獎三等獎。
  • 劉宣勇、何立群等13位農工黨黨員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宣讀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表彰決定。》獲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陳剛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腎病科主任醫師、副教授《清化祛瘀法防治慢性腎臟病的理論構建和臨床實踐》獲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五)張新志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腎病科副主任醫師
  • 南昌航空大學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成效明顯
    在「航空工程」、「材料工程」、「儀器儀表工程」、「土木與建築工程」四個專業進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試點,修訂了培養方案,優化了課程設置,並與江西省科學院、江西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中煤建設集團、南昌建工集團、思創數碼科技等企事業單位建設了一批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與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南方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校內分析測試中心針對專業學位研究生開展各種大型精密儀器操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