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們說的文明古國就是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國和古代巴比倫,但嚴格來說這是不嚴謹的,作為古代的文明起源地並不只是這四個,歐洲也有著古代希臘還有南美的一些文明遺址。只不過以歷史的長度來看,四大古國的歷史要比其他文明起源地更早些罷了。
而這四個文明發源地也只剩下華夏文明保留著傳承了,另外三個文明的相互兼併中已經斷了傳承,不止是人種問題,巴比倫連帶著國家都已經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如今的埃及人並非是最古的埃及人,甚至也不是埃及豔后時期的馬其頓人和羅馬人,而是阿拉伯人。這些阿拉伯人是隨著波斯帝國入侵到埃及的,然後在不斷地戰爭中埃及人先是學習羅馬文字再是埃及文字,最終還是把自己的文字給弄丟了。習俗和信仰被入侵者給替換最終什麼都剩不下了。
巴比倫就更不用說了,這個最古老的人類城邦帝國隨著不斷地戰爭已經什麼都不剩下了,他的文明也只能從石碑中去獲取。
現今的印度眾所周知他們的母語是英語,而文明也早已斷絕,留下來的無非是種姓這樣的糟粕,按理來說古印度的時間離現在更近,甚至在六世紀前後依舊輝煌。無論是印度教還是佛教都是他們文化下的產物,但最終還是什麼也不剩了。
文明主要是文字、語言、信仰和認知,從這四個角度來看即使歷經滄海桑田,華夏文明依舊保留著夏商時期的傳承。哪怕社會體制從奴隸到封建再到如今,哪怕歷經周禮、諸子百家、經學、玄學、佛道、理學等諸多學說不斷地推陳出新,甚至帝國的兼併、異族的入侵最重要的中華文化還是能在血脈裡流淌。
比起其他的文明,中華文明其實有一個特點,就是海納百川。與其他三個國家一樣,中華文明也遭受過異族的入侵,甚至幾度將統治權交到了異族人的手中。這和埃及、印度、巴比倫所遭遇何其相似。
可不同的是無論何人統治中國都將自己的文化和華夏文明相結合,雖然多少有些變動但大體的框架絲毫未動。中華文明並不是一個排他的文明,而是一個融會貫通的文明。取之精華,去之糟粕。當年的異族人如今也已經成為了中華兒女,這就是和其他三國的不同,也是流傳至今的原因。